《2014年高考地理考情分析与2015年高考复习方法指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考地理考情分析与2015年高考复习方法指导.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4年高考地理考情分析与2015年高考复习方法指导江苏省启东中学邢正贤纵观2014年全国各地文综地理试题,命题突出了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注重考查我们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考查我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分析2014年高考试题对2015年的复温迎考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现将2014年文综地理试题的命题思路作简要分析,希望能对2015届的高三地理复习有所启迪。一、2014年高考地理考情分析(一)突出基础主干考查由于考试时间和题量的限制,决定了高考,尤其是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突出考查一些主干知识,2014年各地文综地理试题多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2、试题主要集中在地球运动、气候、天气系统、洋流、地质构造、全球气候变暖、人口增长模式、人口迁移、城市化、工农业区位布局、大气污染、传统工业区的形成、衰落与振兴、产业转移等方面。初中除等高线、气候、中国行政区划知识偶有考查外,其他内容基本末作考查。试题虽然涉及到了不少初中地理末重点学习过的区域,如全国文综卷中考核的沙特阿拉伯、山东卷中考核的西非地区、北京卷中考核的玻利维亚、广东卷考核中的黑海沿岸地区等,但这些地区只是考核高中地理相关知识的载体,只要我们掌握好气候知识的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等知识,认真地从图中获取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相关信息,就能顺利地回答相关试题。(二)强化地理图表考查 地图是地理
3、学的“第二语言”,也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2014年绝大部分高考试题都以地图为载体,考查我们从图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全国文综卷、北京、福建、山东等省文综卷的每组选择题、每道综合题都以图表为载体,图的类型多样,涉及等值线图、坐标图、区域图、景观图等,图表均包含了大量的地理信息,命题者很好地利用地图语言,侧重于考查我们从图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直接从图上获取信息进行解题的试题减少,只有具备相应的地理知识储备,再仔细地从图中获取相关信息,才能得到正确答案。如广东卷41题第(3)题先需要从图中读出20062009年梧州市主要新增企业是建材加工、金属开采、金属加工、木材加工,再根据劳动、资
4、源、资金、技术密集型工业的特点得到梧州新增工业所属的工业类型。再如解答江苏卷1920题,先需要从图中获取茶叶生长的条件,从温度条件分析苏南、沿江及沿海的部分地区适宜种植茶叶,再根据茶叶生长的PH值,得到茶叶适宜生长在酸性土壤中,沿海地区土壤往往呈碱性,由此得到苏南、沿江地区是江苏最宜生长茶叶的地区;根据题干高山产好茶,江苏名茶也多产于丘陵山地,图中茶叶适宜长在遮荫的地方,得到江苏名茶分布在山区的原因。(三)注重综合能力考查绝大部分高考非选择题或是以区域为中心对相关知识进行考核,有的甚至跨章节、跨模块进行考核,考核我们的知识整合能力。例如全国文综卷37题考核知识涉及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5、、三江平原农作物较少的气候原因、三江平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三江平原获“中国绿色米都”美誉的理由;福建文综卷37题考核知识涉及到宁波港的位置特点、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自然条件、浙江北部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社会经济条件、浙江南部山区利用进口木材发展木材加工业是否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四)加强迁移能力考查 从总体上看,2014年大部分省市的高考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较好的区分度,全国文综卷的难度明显大于文综卷的难度。大部分试题设置的情境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考查我们能不能利用已有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在新的情景下进行推理分析。例如安徽卷34题简述甘肃省的位置特点,可根据位置特点的表
6、述方法结合图中信息来描述;分析甘肃省中药材生产的区位优势应通过影响农业生产区位因素知识的迁移来回答;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可通过循环经济对生态、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知识迁移来回答。(五)重视现实问题考查 许多省份的文综地理试卷都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和热点为背景,挖掘现实问题中的地理元素,通过设问考查与之相关的地理核心知识、原理、规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倡导学以致用。嫦娥三号、习近平访问荷兰、我国的单独二孩政策,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和长江经济带建设、雾霾天气、我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等重要热点都被作为2014年各地高考文综地理卷的命题素材。自主命题
7、省份还适当联系地方实际,例如安徽卷考核的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广东卷考核的珠江流域、北京卷考核的海河流域治理及京津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浙江卷考核浙江全省的“五水共治”等,这些热点现实问题作为命题素材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强大的应用价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六)探索学习能力考查 今年试题在新情景创设上,凸显了更大力度,大部分试题的背景材料来自教材以外,运用新颖材料,考查我们的学习能力。试题中引入了地理学的一些新概念,考查我们当场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高中新课程学会学习的教育目标。如全国卷第67题中的“蓝水”和“绿水”、浙江卷中“资源压力指数”、“水分盈亏量”、四川卷的风功率密度等级等新概念,
8、这些知识是教材和考试大纲中没有出现过、老师也不可能“教”过的知识,是需要我们在考试中临时自学并按试题要求加以应用的“知识”,是对教材知识的一种合理延伸,甚至是创新。这些试题的立意并不在“新知识”自身,而是“新知识”所涉及的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掌握的基础主干知识,以及一些相关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等,充分体现出高考试题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是高层次地考查我们的知识迁移能力。(七)地球运动适度考查 2010年以前全国及各省的文综卷经常用23道选择题对地球运动知识进行考核,占分多,难度大,是考生失分的重灾区。20112013年全国文综卷、连续三年没有对地球运动知识进行考核,地球运动在全国文综卷中似乎有
9、销声匿迹的趋势,但在今年全国文综卷、中分别出现一道与地球运动相关的考题,其他省区的试卷也都有12道有关地球运动的考题,相关试题的难度也有明显的下降,符合大部分文科学生的能力水平,试题设计兼顾了识记、理解、应用的能力层次,既考核了地球运动这个重要的知识点,又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地球运动又重回必考试题的行列。二、2015年高考地理复习方法指导针对2014年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和各地各类高考模拟考试的情况,我们可以把2015年高考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学期为一轮复习阶段,按考试大纲对高考内容进行认真全面的复习,迎接年前的期终考试和年后的一模考试;寒假期间及2015年3月、4月份进行二轮复习,重点复习
10、主干知识,建构知识体系,联系热点现实问题进行专题复习,迎接二模、三模考试;5月进行第三轮复习,回归基础知识,重点复习错题,进行解题方法训练,提升解题技巧。具体的复习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认真研读考试大纲虽然由于考试时间和题量的限制,考题不可能对中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考核,但考题是对知识点的抽样,因此,一轮复习时一定要注意根据考试大纲进行细致全面的复习,不留盲点和空白点。目前全国使用的人教、鲁教、湘教、中图四个版本教材在知识内容、编排体系等方面差异明显,各版本教材中都有一些不属于考试大纲要求考核的内容,为了体现考试的公平,全国卷及使用多版本教材单独命题省份的高考文综地理试卷不可
11、能以某一版本教材作为命题依据,只能以考试说明作为命题依据,因此我们在复习时对各版本教材中不符合考核大纲要求的内容、教材的个性化说法、难度偏大的内容删去,如湘教版教材中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应更换为人教版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对考试大纲要求而教材没有讲述的内容对照相关教材及有关资料进行补充完善,如利用人教版复习时需要补充自然灾害内容。针对高考主要考查高中内容,对除与高中地理密切相关的地图知识、世界气候知识、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外的初中知识一般不再复习,总之复习的依据是考试说明,而不是教材。(二) 把握教材主干知识 由于考试时间和题量的限制,决定了高考尤其是文综测试突出考查一些主干知识。2014年各地文
12、综卷的试题基本上都属于主干知识。在平时复习时一定要突出对主干知识的复习。全面复习并不是刻意追求细枝末节,而是要细化每一个主干知识的细节,针对高考试题具有一定难度,复习时对与主干知识的有关原理,进行适度的挖掘,使我们对主干知识的掌握达到一定的深度。新课程各版本教材案例不同,但反应的原理相同,复习时应重在掌握教材案例所反应的原理,找出共同点、挖掘闪光点是新课程高考复习的基本策略。复习时对各版本教材的主干知识进行重点复习。复习时要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将课本中大量的阅读文字和不少孤立、静态的陈述性语句及夹杂在字里行间的相当部分的修饰性词句果断删减。最后可直接以教参或笔记中的知识提纲作为复习材料,提高备考
13、的准确度和效度。(三) 注重知识体系建构高考常以中心问题设计情境,编制试题,因此我们在第二轮复习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知识整合,形成重点问题的知识结构,在掌握学科知识结构的同时,要注意掌握描述和分析问题的知识结构,重在掌握构成要素的分析法和影响因素分析法。构成要素的分析法就是要掌握地理位置特征、地形特点、气候特点、水文特征、水系特征、自然地理特征、城市化的特点等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描述。影响因素的分析法就是要掌握构成要素的形成原因。例如气候的形成原因、农业生产的条件、工业发展的条件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分析。掌握了构成要素的分析法和影响因素分析法我们就不仅能知道有什么,更能知道为什么?通过掌握知识结构,
14、掌握描述、分析的方法,以不变应万变,达到在理解基础上记忆和掌握地理知识。平时的复习中要注意掌握好知识结构,临考前要强化知识结构。(四)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高考命题倡导设置新情境、提出新问题,但其知识原理一般都来源于课本,我们可以通过对相关知识的迁移来回答,复习时我们必须注意培养自己的迁移能力。如把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迁移到东亚季风气候、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海陆风的形成,把鲁尔区形成的区位条件、衰落原因、综合整治迁移到辽中南工业基地、美国东北部工业基地。高考试题一般不会考到教材相同的案例,但一般会考到相应的模式,注意建立正确的答题模型,如原因(自然、人为),条件(有利、不利),影响(正面、负面)等
15、等,按模板归纳答题要点,答题才能有的放矢,克服不得要领的叙述,注重课本知识迁移,规范使用所学的地理术语,注意用科学的语言表述。科学的语言来自教材,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要对重要的地理原理、解决措施等加以记忆,不断里丰富和积累地理语言。(五)联系现实问题复习 生活的地理、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因此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养成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高考对热点问题的考核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把热点问题与地球运动知识结合,根据热点发生的时间,考核时间计算、日期变化和分界等;根据热点持续的时段,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正午太阳高度、物体影子长短、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等;二是考
16、核与热点问题直接相关的主干知识,即热点地理事物的分布、形成原因、影响等;三是考查热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主要是位置特点、气候特征、农业、工业的发展条件等。也就是说在关注热点和现实问题时,要淡化事件本身,主要是挖掘事件所包含的地理知识和原理。(六)加强基础知识复习 高考试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因此只要我们真正掌握好考试说大纲规定考查的知识,就足以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事实证明高考中真正使考生拉开差距的是中低档题,考生要考出高分,也要从中低档题做起,难题的得分率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过分重视难题,忽视基础知识复习,造成中低档题的得分率下降,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基本题和难题所得的分数是等值的,不会
17、因为难题多得几分而优先录取;基本题和难题所花的代价是不同的,提高中低档题的得分率是大多数人能够做到的,保证难题不失分,只有极个别人能够做到。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要把啃出难题作为成功,要把基本题少失分、不失分当作成功。因此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复习的最后阶段,一定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加强基础知识就是要重点掌握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重要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考试大纲要求考核内容中课程标准中要求分析、说明的内容,可以以试题调研第8辑考前抢分必备第一步整理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基础知识进行复习或者按老师整理的讲义或自己根据一轮复习资料相关内容剪贴整理起来的内容进行复习,对
18、复习、练习中的偏题和怪题果断地放弃。(七)看题与做题相结合 最后阶段要注意适当减少做题的数量,做到做题与看题相结合。对自己手头资料上的一些题目可采取看的策略,具体分为以下六个步骤:想要点,即想答案的要点;对答案,即把自己所想的要点与题目的参考答案进行对照;找差距,即找自己所想答案与参考答案之间的差距;析原因,即分析两者存在差距的原因所在;理思路,即综合自己的思考和题目给出的参考答案,对答题思路重新进行整理;忆知识,即回忆相关知识,归纳其可能的命题趋势。加强错题的归纳和整理,为减少抄写量可把订正好的错题讲义通过剪贴整理成错题本,经常进行翻看。什么题目最有价值?自己做错的题目最有价值,原来会做的题
19、目做对了,顶多称之为训练;原来不会做的题目会做了,才真正体现了自己的进步和成长。(八)做好解题方法训练最后阶段要依托题型训练带动知识复习,把题型训练与重点、热点复习结合,在训练中强化对重点、热点的复习。要重视选择题解法的训练,通过推理、排除等各种方法,提高选择题的得分率,为夺得学科高分打下良好基础。要加强审题训练和表达训练,避免问现象答本质,问原因答结果、问特征答成因、问条件(影响)只答有利方面,不答不利方面,只答自然方面、不答社会经济方面。注意把图像与文字资料中获取信息,在解题时可划出这些关键信息,把握试题的中心含义,试题作答的要求,开阔思路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回答(重在把面铺开),一般不必过分展开;注意各条答案的相对独立,同一答案的逻辑性要强,回答时应把最重要的写在最前面;回答成因类问题时要注意有因有果,前因后果,注意把解题的思考过程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来,而不能跳跃式地回答。注意针对本省高考非选择题的特点,对于填空式非选择题要切实增强答题的针对性,对于问答式非选择题要注意表达的逻辑性、层次性。 2015年高考复习的号角已经吹响,只要我们深刻把握2014年高考试题的特点,认真根据考试大纲进行扎实有效的复习,就一定能在2015年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预祝大家在2015年高考中取得成功。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