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爱莲说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爱莲说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爱莲说教学设计泸县天兴镇一心学校 授课教师:钟帮丽【课型】作文仿作【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的分析讲解,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情感,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2学习“说”的文体,并了粗略解其他类型文体。3反复吟咏,初步领悟莲的品质,在理解的基础上试着作文仿作爱 说。【教学重、难点】1.领会作者的情感,领悟莲的品质,在理解的基础上试着作文仿作爱 说。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文:1.由三种花的特殊含义导入大自然的花种类繁多,姹紫嫣红,人们根据各种花的特点、习性和传说典故,赋予其不同
2、的象征意义,用花来表达感情与愿望,这就形成了花语,赏花要懂得花语,鲜花表达的涵义和情感有时甚于言辞。康乃馨:清淡和温馨,适于表达亲情的爱,是母爱之花。红玫瑰:热情似火,象征爱情。梅花:坚强和高风亮节,自古以来,人们都赞美它的傲雪精神,它的铁骨冰心和坚贞气节可以鼓励朋友。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花呢?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对莲花可谓是情有独钟,他写下的爱莲说就是一篇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在他的眼里,莲花又代表着什么意义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2“说”的文体介绍:齐读“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谈谈爱好莲花的问题。3作者介绍:抽读
3、,教师点出重点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著名的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故学者们称他为“濂溪先生”。著有周元公集。二、诵莲1.教师范读。(注意脱书、有节奏、感情)学生注意老师的音准、节奏、轻重缓急。2.指导字音和划分节奏。3.自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地把课文读一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4.齐读课文:读正确字音,读通课文,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如有不足之处教师指导后在齐读。)5.学生翻译课文,不能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老师考考大家对课文词句的翻译:我们再来巩固一下句子:(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着甚
4、蕃。(2)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语法小讲(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翻译时应加“是”,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与此相同(2)“菊之爱”为宾语前置用法,要译为爱菊。“莲之爱”、“牡丹之爱”于此相同6.再次朗读课文(指导语气,语调,停顿,快慢)教师小结: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的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三、品莲1、作者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既然各种各样的花都很可爱,为什么作者独独只喜爱莲花呢?从课文中找出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用文中原句
5、回答)2、这几句话从哪几个角度描绘莲花形象的?生长环境 体态香气 风度气质3.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这三个方面分别表现了莲花的什么品质?(1)生长环境:莲花生长在淤泥中,但是它一点不被污染,不与淤泥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仪态端庄;(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2)体态香气:它的茎是笔直的,内部畅通没有阻隔,可见它胸怀豁达,品行正直;不攀附权贵,香气清幽,美名远扬。(正直、高尚)(3)风度气质:它很美丽很洁净但不轻佻,端庄高洁。(端庄、高洁) 四、议莲:(一)托物言志1、作者如此深情地为莲花高唱赞歌,文章是不是仅仅写莲花呢?从第二段关于莲的一个比喻句看得出来,看看是哪一句?莲,花之君子者也。君子:品德高
6、尚的人。教师引导: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由此看来,作者写莲,已经赋予了莲花以人的品质,作者不仅仅是为了写莲,实质是以花喻人,做人也应当做一个洁身自好、正直高尚、端庄高洁的人啊!作者爱莲、写莲,不正是表达了自己这种志向吗?这种表现手法是什么呢?(板书:托物言志 莲 洁身自好 不慕名利)托物言志: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写作手法叫“托物言志”。教师小结:古代名家文人特别喜欢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因此,大自然的景物就有了情感,赋予了丰富的含义,如清风明月、高山明川、梅兰竹菊一向是文人们拿来抒发感情、寄托志向的理想对象。文章运用这种手法,既富含哲理,又生动形象,让人回味无穷
7、。 2.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赞美之情读这一节。 根据板书背出来,请一组齐背。(二)衬托1. 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作者以莲花为歌颂对象,却还写到了什么花?,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菊花、牡丹 2.这三种花分别有哪些人喜欢? 明确:莲花(周敦颐)、菊花(陶渊明)、牡丹(世人) 3.把莲花比作是花之君子,又把菊和牡丹比作什么呢?(隐逸者、富贵者)为何这样比? 明确:莲花君子。菊花隐士。 牡丹富贵者。 (1)因为菊花在百花之后开放,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不与百花争艳。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事态度。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2)因为牡丹雍容华贵,
8、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厌恶的。因此牡丹是本文的反面形象。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五、叹莲1.作者在结尾发表了自己的感叹,找出课文中的原句,作者对三类人各持什么态度?明确: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有德者鲜 惋惜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君子者无 赞美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趋利者众 厌恶 1. 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意愿?文末作者的感叹表明了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贪图富贵、追名逐利,他要在污浊的世间不同流合污,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希望更多的人同他一样,做一个
9、向往君子的人的意愿。3.请男生齐读这三句,分别读出惋惜、赞美、厌恶的语气。六 、总结全文 各人所爱不同,周敦颐独爱莲花,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格的描写,鄙弃了追名逐利的社会风气,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主题。七、课外延伸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幻灯片16)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爱 ,因为它 。 教师补充:花中四君子: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竹,竹子挺拔秀丽,岁寒不凋,象征刚直、不亢不卑的气节菊,它不仅清丽
10、淡雅、芳香袭人,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岁寒三友”:松、竹、梅松树:郁郁葱葱,庄重肃穆,且四季长青,历严冬而不衰,象征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将刚才的造句练习扩充为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题目为 爱 说 ,填上你所喜爱的花的名字。 写在周记本上。 爱莲说课后反思教学遵循一种规律 , 规律呈现一些模式,模式显示一种特色。题记不久前,我上了一节校级教研课爱莲说,在设计导入新课和拓展运用的环节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无意识的周记安排带来了学生意想不到的写作效果。一、课文导入紧扣教学目的,要有意而为之。我根
11、据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结合我要学生进行仿作的目的,采用让学生欣赏三种花的“花语”导入:康乃馨:清淡和温馨,适于表达亲情的爱,是母爱之花。红玫瑰:热情似火,象征爱情。梅花:坚强和高风亮节,自古以来,人们都赞美它的傲雪精神,它的铁骨冰心和坚贞气节可以鼓励朋友。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对莲花可谓是情有独钟,在他的眼里,莲花又代表着什么意义呢?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课堂中学生对作者志趣的理解可以看出我的倒入是成功的。二、课文就是范文,引导学生仿作。教学本课,我的设计理念为:感悟、积累、仿作、拓展应用。课堂上,我反复让学生感悟莲、菊、牡丹的形象。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造句:我爱 ,因为它 。还拓展了解了“花中四君子”、“岁寒三友”的花语。老师们在评课时讲到,因为课堂上对莲的形象读得多,鉴赏上课,学生说得透彻,老师引导对菊、牡丹的寓意理解到位,当然仿写就能轻松完成了。三、做到一课一训练,一课一得当然,这节课也出现了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我讲课特别仔细,爱面面俱到。设计这一课时,又想既讲完文言文的内容,又想让学生仿作,结果拖堂好几分钟,下来想想,那就分两课时讲吧,设计一课一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