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学生寝室室内 - 修改完成稿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沙学生寝室室内 - 修改完成稿 (2).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致 谢 毕业论文已经接近尾声,在此我衷心地对给予我许多帮助的所有导师、师兄、同学致谢! 感谢你们无私慷慨地支持帮助! 在本次毕业设计的过程,指导教师唐红老师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从开始选题定向,到着手开展毕业设计,唐老师对我悉心指导,耐心解惑,并且在时间安排上给与我许多帮助。 唐红老师为了悉心的指导,从中也学到了许多的理论知识。唐老师严谨的治学、敏锐的思维、渊博的学识和极强的实践能力令我印象深刻,在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给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在此,请允许我向您说一声”谢谢“此外,在我求学阶段,我的父母也在背后一直默默的鼓励我与支持我的,我要感谢父母多年来的养育之恩。不管是在学习还是生
2、活上,父母都是我最坚强的后盾,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我最坚定的支持,使我在四年的大学道路上一步步完成人生的转折。父母的教育使我明白了如何做人、做事。为此我会更加努力,不辜负父母对我期望。临近毕业之际,感谢所有相遇的老师、同学、朋友们。对于同学们,我有太多的话要说。 四年以来,我们一起分享彼此的欢乐与泪水,将自己人生最灿烂最美好的年华定格在一起。 6月份的毕业季,大家将要各奔前程,希望我们能够继续这段缘分,为彼此以后的人生续添精彩。下沙学生寝室PM10浓度数据检测的研究 摘要:近年来, 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特别是国内一些城市雾霾问题日益突出,而PM10已成为地方政府和民
3、众密切关注的问题。PM10的含义是指粒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人体通过呼吸可吸收入此种颗粒物。与PM2.5相同,它不仅会影响空气质量,也会影响人们的健康。所以,分析大气中PM10的浓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中国计量学院学生寝室室内进行空气质量测量, 分析中国计量学院学生寝室室内的 PM10 浓度情况。本文考察了中国计量学院寝室的 PM10浓度的问题,总结它们之间的相关行。 关键词 :PM10;可吸入颗粒物;空气污染;湿度;气压;温度中图分类号:TH7IResearch on Measurement Data for PM10 Concentration on Xiasha Stude
4、nt Dormitory of Indoor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 have gradually emerged, especially in the domestic cities haze proble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d PM10 has become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 closely watched.PM10
5、refers to the meaning particle size less than or equal to 10 micron particles. It can be absorbed into the body through breathing such particles. And PM2.5 same, it will not only affect air quality, also affect peoples health. Therefore, the analysis of PM10 concentrations in the atmosphere has a ve
6、ry important role. Through the China Institute of Metrology student dormitory indoor air quality measurements, analysis of PM10 concentrations China Institute of Metrology student dormitory room.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hina Institute of Metrology bedroom PM10 concentration problems, related summar
7、y rows between them.Keywords: PM10; air pollution; pressure; particulate matter; humidity; temperatureClassifications:TH7III 目 次摘 要IAbstractII目次.III1.绪论11.1课题背景11.1.1 概述11.1.2可吸入颗粒物及PM10的化学成分11.1.3细颗粒物的污染特征11.1.4 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1.2国内外研究现状21.3研究的意义32.采样地点选择42.1 采样地点概况42.2采样地点的选择42.3采样时间和频率43.数据采集与分析63
8、.1 实验目的63.2 研究方法及措施63.2.1 仪器介绍63.2.2仪器的技术指标73.3 数据的记录与分析83.3.1东西区个寝室的PM浓度。94.结论与展望114.1 结论114.2 展望11参考文献12作者简介:13学位论文数据集14 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 绪论1.1课题背景1.1.1 概述当前,大气颗粒物已成为城市空气质量体系中的重要因素。而人们对城市粉尘污染的关注度日益提升。空气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内外一些大型城市经济的发展。所以,减轻污染已成为各个国家政府及民众发展的重要目标。据中国国家环保部的统计。在国内长三角等经济带、灰霾污染天数已超过100天
9、。对于PM10, 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值相比,已超过其标准值2-4倍 1。下沙高教园区地处杭州市东部,杭州市大多数高校都位于此地。学生寝室是同学们居住的场所,所以这次是重点检测下沙学生寝室室内PM10浓度。1.1.2可吸入颗粒物及PM10的化学成分可吸入颗粒的化学成分与粒径间属于一种对数正态分布的变化模型。大部分无机离子、微量元素、碳元素等都属于可吸入颗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而在PM10中,一次粒子主要包括土壤尘、OC等。对于一次粒子,受体与源间并未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浓度变化与排放量间属于一种正比例关系。而对于二次粒子,它主包括硝酸盐、硫酸盐等有机粒子。二次硫酸盐粒子很稳定。但是
10、,一些半挥发性的二次粒子带有一定的挥发性,这样就可以达到一种化学平衡的模式。如果温度达到30度后,固体硝酸盐将会挥发4。如果温度小于15度,硝酸盐仍然以硝酸铵为主。相对湿度以及氨和硝酸的浓度也对这一平衡有影响,但温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而对于粒子的前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氨等都属于酸雨的重要成分。此外,部分VOCS可以转换为一种粒子,这样一些较为剧烈光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间的转换,在发生反应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臭氧。1.1.3细颗粒物的污染特征空气细颗粒污染物形状、组分与污染物来源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此外,一些细颗粒物可以成为其他污染物内的重要载体。所以,人体在进行呼吸时,可将多种类型化学组分吸
11、入其至器官内。细颗粒物形态特点以及组成成分与细颗粒物毒性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大气颗粒物属于多种类型尘源微粒的混合体,尘源颗粒在形态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可以看出7,煤尘的形状主要为圆形,汽车所排放尾气的类型主要为一些形状规则的圆形体,这样就难以实现保持表面的平整性。颗粒物的来源不同,它的形态也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别。此外,形态不同的颗粒物在人体内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球形颗粒可能会出现沉降。但是,不规则颗粒物可产生较大的机械性损伤。颗粒物自身具有较强的毒性,而颗粒物内部所含有的组分也带有一定的毒性。对于PM10,它所含有的有毒成分较多,如酸性氧化物、有机污染物等,上述污染物在空气中停滞
12、的时间较长。一旦进入体内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国内一些专家8的观点是,颗粒物内所吸附的成分有两种来源,即自然来源及一些人为破坏所产生的污染。但是,人为活动所带来的污染中细颗粒物内的富集因子含量相对较高。当前,工业化正在快速化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大幅度提升,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点已经转移到重金属与有机物污染物的治理方面。根据相关调查可以看出,颗粒物中所含有的有机物与重金属含量越大,其毒性也相应的增加。所以,从绿色环保的角度来看,应注重应用一些环保节能型的燃料。1.1.4 PM10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12,科学家将研究的焦点转移至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所产生的影响方面。但是,一些研
13、究结果指出,人体在吸入大气颗粒物,可以引起一些呼吸系统型疾病病。如肺炎、肺功能衰减等。尤其是在细颗粒物含量较为严重地区,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显著提升。对身体产生重要危害的属于一些小粒径颗粒,并不是一些大粒径的污染物。在美国巴尔的摩进行的研究(1999)表明,PM10(的浓度与人体心率降低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相关性。 根据哈弗大学的的相关调查显示,在调查的八千个成年人中,对其16年来的颗粒物流行病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PM10与死亡率间的属于一种正相关。当前,根据相关科学家的研究发现,细颗粒就可使人的病情不断加剧,甚至会出现死亡。此外,人体肺功能及相应的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使机体的免疫能
14、力逐步降低,患癌率增加。 而由颗粒物所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传染病、过敏。肺癌等13。而大气中颗粒物的组分、粒径、浓度是引起人体患病的重要影响因素。颗粒物的组分可作为一种致病因子,它可决定是否可以患病。而吸入剂量又与颗粒物浓度与暴露时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三者间属于一种正比例关系。呼吸道内沉着、滞留等与颗粒物的粒径联系密切。此外,温度等外界因素也会对颗粒物的吸入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而言,大于10um粒子大部分被阻留在鼻腔或口腔内; 穿过气管的PM10,中的10%60% 可沉积在肺部而造成危害。对于大气颗粒物,它在肺部沉积曲线属于一种双模态分布。在-3微米与0.03微米处都可以产生峰值
15、,分别为20%与50%。 1.2国内外研究现状据国内外PM10研究现状表明,就PM10产生过程而言,PM10可以由以下三种过程产生:(1)从化石与生物质燃料中可以提取到一次粒子。然而,在一些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也可以产生较多的一次PM10。一次粒子的源主要来自于铺装路面或未铺装路所扬起的无组织排放、加工精炼的过程。此外,农作物种植、风蚀等都并不是PM10的主要来源。(2)在高温条件下,主要以气态的形式排放。但是,借助烟羽稀释与冷却等处理,可转换为一次可凝结粒子。而对于可凝结粒子的成分主要是受环境温度影响,而得到的一种半挥发性有机组分。(3)对于气态污染物,它可借助化学反应转化为二次粒子。在二
16、次PM10中,主要包括多相化学反应。在反应过程中,一些气态污染物可以变为细小的微粒。在大部分地区,二次PM10中的主要元素为硫元素与氮元素。但是,二次有机气溶胶在某些地区也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成分。硝酸铵、硫酸铵、硫酸等也属于大气颗粒物中的重要组分20。根据行业分布统计,工业燃烧排放、汽车尾气排放以及生物质燃烧排放,扬尘等都是PM10的主要来源。中国环保总局在1994年和美国的环保局USEPA合作一起讨论了一项“大气环境的污染对人体体统呼吸健康影响的主题研究”的课题,结合近年来国内重点城市在此方面的相关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细微颗粒物浓度与人体肺功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21。所以,人们对细颗粒污染物的研究
17、逐步深入。为了增强全面体制,1996年,国家相关部门将PM10纳入空气质量标准体系内。当前,国内在PM10的研究仍然处于发展初期,并未形成一套体系化的理论模式。尤其是在对PM10等细颗粒物的环境效益与物化特征评价的领域。然而欧美日韩等国家对于和PM10等环境相关行为的探究起步较早,早从20世纪70年代起, 1997年,美国环保部门推出了PM10的空气质量标准。此后,欧洲等发达国家也相继出台了关于PM10,PM2.5方面的相关空气治疗标准,对细颗粒物的毒理学、病理学、源分析、空气质量模型等展开了多方面深层次化的研究22。尽管世界上对细颗粒物各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然而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
18、影响,从今往后还需要全球人类对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工作引起非常充分的重视,保持全球生态系统的和谐和人类生活健康提供良好的参考和基础。1.3研究的意义在细颗粒物中,PM10是空气中停留时间最长的一种,PM10的存在对人体健康、空气质量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而此种颗粒物得主要来源为污水的排放。此外,在空气中出现的一些硫氧化物、碳氧化物等多种物质可相互结构构成一种粒径较小的颗粒物。同时,在不同的季节,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都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对于PM10而言,它主要来自于在水泥路面上行驶的车辆等。本课题主要涉及下沙学生寝室室内 PM10浓度数据检测的研究,由于条件有限,仅在中国计量学院生活区做采样对比分
19、析,并将最后的比较结果与同环境下杭州市区的平均 PM10浓度进行比较,从而了解中国计量学院学生寝室室内的空气质量现状的一个基本情况。另外,通过了解中国计量学院学生寝室室内 PM10污染水平并探讨影响其浓度分布的主要因素,以及探讨其可能的污染来源,能够以点带面,为制定相应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2. 采样地点选择2.1 采样地点概况杭州下沙高校区作为本省内面积最大的高校聚集区。其总面积约为10.91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已达480万平方米,已有14所高校在此建设新校区。高教园区分为东西两区,各有 7 所高校。其中商业街区主要集中在西区,高沙、商贸城附近是高教园区最为繁华热闹的地区,其车流量及行人密度
20、很大,周边密布着商业大楼及各式各样的店铺;相比之下,东区则显得比较冷清,几条至主要的干路上来往的车辆稀少,除了公交车辆,几乎很少能看到其他车辆通行,除了院校住宿的学生外,没有更多的商业住宅区。在高教园区周围是各种大大小小的企业,涵盖了电子通信业、生物医药业、机械制造业、食品饮料业等,但同样的分布的比较有序,拥有比较大的空间距离。如图2.1所示。 图2.1下沙采样点地理位置2.2采样地点的选择为了保证采样数据客观公正,更具说服力,我采用随机抽样。采样的地点分为东区西区,分别以计量本部1、3、5、7号楼及现科2、4、6、8号楼为样本,其中涵盖男女生楼。 2.3采样时间和频率为了研究学生寝室室内PM
21、10含量,时间选择在3月份,一天进行6次测量,持续十天。每次测量时间在30-40分钟左右,覆盖整个过程。采样时间同样选择在中午09:15到09:25,下午15:45到15:55,晚上20:15到20:25这三个时间段,采样点的说明情况见表2.1所示。表2.1采样期间的气象条件采样日期天气状况气温风速3月21晴819东风小于3级3月30日阴转多云1018东北风小于3级3月31日多云转阵雨917东北风转南风小于3级4月13日多云1528南风转东北风小于3级4月17日多云转阴1724东风小于3级转北风4-5级4月21日晴921东北风转东南风小于3级4月22日阵雨转中雨1320东南风小于3级转微风4月
22、24日多云转晴1326东风小于3级5月8日阵雨转中雨1824东南风转南风小于3级5月13日晴1926东北风小于3级153. 数据采集与分析3.1 实验目的通过检测中国计量学院学生寝室室内PM10的浓度含量,与室外及气象局给出的监测数据比较,从而得出学生寝室的PM10浓度是否正常。为寝室居住坏境提供数据参考。3.2 研究方法及措施3.2.1 仪器介绍实验仪器美国TSI特塞公司的空气质量检测仪 DustTrak DRX Aerosol Monitor(Model 8534)对于此种气溶胶检测仪,其电能主要以内置电池为主。主要结构包括光散射激光光度计等。DustTrak 8534粉尘仪可以随时随地显
23、示出地气溶胶的质量浓度的读数。在此过程中,主要应用它们利用鞘气系统来将光学室内的气溶胶进行隔离,这样就可以保持其整个光学的干净、而系统的成本将会显著降低。可将其此种仪器用于干燥整齐的行政办公区域,此外也可以将用于施工现场等的多种户外环境。应用DUSTTRAK II监测仪,可对烟雾、浓烟等气溶胶进行测量。8534粉尘仪见图3.1所示。 图3.1 8534粉尘仪DUSTTRAKTM DRX应用是一种颗粒云与单颗粒相结合的一项完整化技术。可对不同粒径的质量浓度进行测试。与传统的光学计、光学计数器相比,此种测量技术以具有了较大的优势,在某些方面已有了较大的改进。虽然光学计可以测量出一些较高的质量浓度。
24、然而此种仪器并不能提供相应的粒径洗洗脑,这样将难以准确的计算出大颗粒的质量浓度。而应用光学粒子计算器就可以提供在粒径、数量方面的信息。但是,不能有效的测量任何浓度的信息。可将可充电电池装配于测量仪器内,这样就可以得到一种内部、外部电池充电的功能。而外部端口的主要作用是用来进行外部采样。在暂停或重启特点进行记录时,可以应用可更换的鞘气和泵的过滤器来完成。同时,用户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对瞬时警报设置重新金属设定,主要应用m3视觉和听觉警报。这样就可以显适时显示图形。在未进行采样前或采样结束后,都可以查看相关的统计信息。在屏幕上显示的信息主要包括:流量等。过滤期服务指示器的作用是为了达到预防性维护的目
25、的。3.2.2仪器的技术指标如表3.1为监测仪的技术指标。表3.1 监测仪的技术指标指标名称DustTrak DRX Aerosol Monitor(Model 8534)传感器类型90光散射气溶胶浓度范围0.001到150mg/m3显示内容PM10,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全粒径显示。全部同时显示分辨率0.1%读数,0.001mg/m3取大值零点稳定度0.002mg/m3 24小时,10秒时间长数粒径范围0.1到15m流量3.0L/min流量准确度出厂设置点的 5%,内置流量控制温度系数+0.001 mg/m3/操作温度0到50操作湿度0 到95%相对湿度,无凝结时间常数用户可调
26、节,1到60秒数据记录5MB内存(60,000数据点)1分钟采样间隔,可记录45天记录间隔可调节,1秒到1小时外形尺寸(HWD)12.5x12.1x31.6厘米通讯USB,使用U盘存储数据交流电源115-240 VAC报警输出听得见的蜂鸣屏幕3.5in,VGA彩色触摸屏因为影响PM10测量值的自然因素有很多,比如空气湿度、风速、地区地貌特性等等。所以,在进行测量数据采样时,尽可能的保持自然条件的相似,这样能够使得到的数据更加具有对比性。本次实验主要选择的是天气晴好,风速较低的测量条件进行数据采集。当然,在阴雨天气也有过数据采集,用作与晴好天气测量结果的比较。3.3 数据的记录与分析(1)、不同
27、天气情况下PM10的平均浓度测量数据处理通过分别搜集4月14日、4月21日、4月24日三天晴朗天气,3月31日、4月22日、5月8日三天雨天天气和3月30日、4月13日、4月17日三天阴天天气的平均PM10浓度作对比制作柱形图,见图3.2所示。 图3.2 不同天气情况下PM10的平均浓度柱形图 根据图表得出,PM10的浓度值在晴天是最高的,阴天次之,雨天是最小的。看得出来阴雨天气对PM值影响很大。(2)、相同天气情况下PM10在一天不同时间段的平均浓度测量数据处理通过分别搜集4月14日、21日、24日三天晴朗天气和3月31日、4月22日、5月8日三天雨天天气的一天三个不同时间段09:1509:
28、25、15:4515:55、20:1520:25的平均PM10浓度作对比制作柱形图,见图3.3和图3.4所示。图3.3 晴天不同时间段PM10的平均浓度柱形图 图3.4雨天不同天气情况下PM10的平均浓度柱形图从以上的测量结果可以看出,在相同天气状况下,一天之中PM10的浓度也有所不同,无论什么天气状况,午后的PM10浓度值略高,其次是晚上。 3.3.1东西区各寝室楼的PM浓度。东区1、3、5、7号楼的三种天气状况下平均浓度值如图3.5所示。 图3.5西区2、4、6、8号楼的三种天气状况下的平均浓度值如图3.6 图3.6就以上测量结果来看,计量学生寝室室内的PM10浓度值军达到年均一级标准。同
29、时发现一个现象,靠近马路的寝室楼的PM10值比远离马路的寝室楼的PM10值要低,间接说明了汽车尾气影响着PM10值的变化。4. 结论与展望4.1 结论下沙学生寝室内的PM10浓度在国家年均一级标准内,属于国家合格标准。说明寝室居住环境优良。靠近马路边的寝室楼层的PM10值普遍高,说明马路上的汽车尾气对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有着一定的影响。4.2 展望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排放源的增加,城市空气质量大不如前。如何在发展、环保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走可持续道路,将是今后的主流研究方向。2012年10月份,国家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提出,在最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开始执行后,要将全面的落实与之匹配的
30、“三步走”战略。按照计划,2012年年底前,国内长三角等重要经济区域、直辖市、重点城市都开始执行相关标准,并及时的公布监测数据。从2011年开始 ,国家环保部门开始执行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24。在此项条款中,对测定PM10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然而,国家环保部又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行了修改,并未将PM10作为重要的监控指标。2012年,国家环保部门又制定了关于新一轮空气质量标准的监测方案。在此项规定中,指出要在全国七十四个城市中,设定了相应的PM10国控点”监测中心25,并逐步开始执行。近年来,杭州市十分注重对环境等各方面的监控,对其大气污染进行全方位综合化治理。自执行各
31、项监管措施以后,市区的二氧化硫、烟尘等方面量逐步降低,空气质量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1. 胡敏,刘尚,吴志军等. 北京夏季高温高湿和降水过程对大气颗粒物谱分布的影响J. 环境科学,2006,27(11) :2293- 2298.2.史焱,周杰,陈一定.杭州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预测及防治对策研究J. 上海农业学报,2008, 24(1) :69- 72.3.杨复沫,马永亮,贺克斌.细微大气颗粒物PM2.5及其研究概况J .世界环境, 2000(4) :32- 34.4.蒋昌潭,张丹,郑建军,张灿.公路隧道中可吸入颗粒物化学组分特征研究J.四川环境,2009.28(5) :19- 21.5. 岳常丽
32、,空气细颗粒物(PM2.5)及其致病性的研究现状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9.44(3):134-144.6.邵龙义,时宗波,黄勤等都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研究J环境保护,2000(1):24- 26.7. 吕建,李定凯.可吸入颗粒物研究现状及发展综述J .环境保护科学,2005 .23(4):531 -538.8. 徐鹏炜,徐乔根,蔡菊珍.杭州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污染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分级评价和BP神经网络评估J. 2003,41(1) :109- 111.9.邵龙义,时宗波,黄勤.都市大气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2000: 环境保护.p.24-29.10.吴军平,水泥工业 PM2.5粉尘的危
33、害及排放控制.2011:新世纪水泥导报.11. 姜有山,陈飞,班欣等.连云港市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方法研究.气象科学,2007(27):220-225.12.邵龙义,时宗波,黄勤.都市大气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2000: 环境保护.p.24-29.13.殷小雯.上海市 2002 年以来空气中可吸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05,5(3):175-17814.胡敏,我国大气颗粒物来源及特征分析.2011: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5.董学仁,岳云龙,王少青,徐荣华.纳米微粒尺寸测量方法的研究J.济南大学硅酸盐通报,2001,4(5):35-40.16.王伯光,杨嘉慧,周炎,等.广州市
34、机动车尾气中金属元素的排放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08,28(5):389-394.17.岳常丽,空气细颗粒物(PM2.5)及其致病性的研究现状.2009: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8.刘章现,罗领先,史丽娟.大中型商场 PM10、PM2.5 污染水平与来源分析J . 中国环境监测,2007,3(1):66-7019.Hitchins J, Morawska L, Wolff R , et al . Concentrations of submicrometre particles from vehicle emissions near a major roadJ . Atmospheric
35、12 2010,2(8):458-46720 Evaluation of micronucleus induction of sand dust storm fine particles(PM2.5) in human blood lymphocytesJ.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22 2006,14(3) :292 297.21Yamatino R J,Wiegand G. Development of CPBM models for urban street canyo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J,19
36、86,20(14) :2137-2156.22HoydyshW G,DabberdtW F. Kinematics and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s of flows in asymmetric street canyons. Atmospheric EnvironmentJ,1988,22(18) :2677-2689.作者简介:周瑶,男,汉族,1990年12月6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09年9月入读于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计测工程系测控094班,于2012年12月保留学籍参军入伍,于2014年下半学期复学,就读于测控114班。学位论文数据集关键词*密级*
37、中图分类号*UDCPM10 寝室 浓度 天气公开TP262论文赞助学位授予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代码*学位类别*学位级别*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13292工学学士论文题名*下沙高教园区学生寝室室内PM10的检测研究论文语种*并列题名*Research on Measurement Data for PM10 Concentration on Xiasha Student Dormitory of Indoor 简体中文作者姓名*周瑶学号*0930222418培养单位名称*培养单位代码*培养单位地址邮编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13292浙江省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310018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学制*学位授予年*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检测方向四年2015年论文提交日期*2015年6月导师姓名*唐红职称*副教授评阅人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会成员电子版论文提交格式 文本( )图像( )视频( )音频( )多媒体( )其他( )推荐格式:application/msword;application/pdf电子版论文出版(发布者)电子版论文出版(发布)地权限声明论文总页数*21注:共33项,其中带“*”为必填数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