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作业、反思、改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结作业、反思、改进.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总结作业、反思、改进分式石桥中学 龚天霞通过聆听专家的怎样备好一节课的讲座和钱老师对原分式教学设计存在的不足的点拨,我觉得第一次的分式教学设计存在以下的问题:、 从三维目标上来看,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在学习目标中的知识点确定的不科学,学习的重,难点确定的不准,与学生的实际水平有点不相匹配。 在过程与方法上中,这样的设计在实际操作中,从思维角度上考虑,可操作性不强,学生学得吃力。 在情感和价值观中,问题的趣味性不高,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从教学设计的流程来看,也感觉操作起来,不流畅,有拖泥带水。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这次又从“备知识,备方法,备学生”角度出发,重新确定了学习目标和学
2、习的重、难点,把可操作性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作为重点,把本节课的知识问题化、层次化,按照以下教学思路对原教学设计进行了重新设计:、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类比、联想已有知识经验,分析新的问题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状态之中。、通过分式的概念,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等探究活动,创设开放性问题,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亲自发现事物特征、规律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了分式的概念之后,通过一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题,逐题递进,落实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学生口述、师引导、学
3、生互评等多种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修改后的教学设计:教材: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课时:1课时一、学情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学过分数,其实分式是分数的“代数化”,所以其性质与运算是完全类似的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其中包括整式与分式等数量关系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学习,学生在整式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用整式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在相关的学习中也初步具备了观察、归纳、类比、猜想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分式的起始课,它是在学生掌
4、握了整式的四则运算、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并以小学 学过的分数知识基础上,对比引出分式的概念,即就是利用学生已有的分数知识为基础,经过对比引入的,所以在探讨分式有无意义上,学生有了分数作基础,学习起来就比较接近最近发展区。根据三维教学目标及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现有的认知水平,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 能用分式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进一步发展符号感。2 了解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与整式的区别。3 识别分式是否有意义,分式的值是否等于零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用观察、类比、联想、交流等方法,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情感与价值观:创
5、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观察、类比、联想、交流等过程,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习重点:分式的概念。学习难点:用分式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分式有无意义条件的讨论。三、教学和学法分析: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初二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表现欲强,但思考问题不全面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认知水平选择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类比等方法开展教学。5、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共设计了7个教学环节: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探索交流、发现新知尝试应用、巩固概念探究讲解深化随堂反馈-小结。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问题1:用代数式表示下列各个问题:1.刘翔在雅典
6、奥运会110米跨栏中以12.91秒的成绩夺冠,被称为“世界飞人”,试求他的平均速度。刘翔决心在下一次比赛中突破世界纪录,不妨设他以x米跑完110米栏,则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北京奥运会期间姚明7场球个人进球共得115分,为中国队进入八强立下汗马功劳,请问他平均每场得几分?若他y场球个人共得115分,则他平均每场得几分?若姚明在z场球中共投进2分球a个,3分球6个,罚球共得c分,则他平均每场的几分?2分球得分数占总分的几分之几? 活动方式:学生口述,教师板书。设计意图:选取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几个问题,让学生感受现实情境中的分式,为下面学习分式做铺垫。二.探索交流、发现新知问题2:请同学们上面将刚
7、得到的6个代数式按照你认为的共同特征进行分类,将同一类的放在一个圈子里。活动方式:(1)先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2)若学生回答五花八门,师可引导学生从“分母”上来观察分类,待学生填出上面的答案后,师再提出问题3。问题3:请同学们指出每一类代数式的共同特征。 活动方式:(1)让学生充分发表完自己的见解后。(2)待学生充分发表完自己的见解后,师重点引导学生归纳第二类代数式的共同特征。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分式的特征。搞清分数与分式的区别。问题4:根据上面指出的特征,类比分数的概念概括分式的概念?活动方式: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定义:用A、B表示两个整式,AB就可以表示成的形式,如果B中含有字母,式子
8、就叫做分式。其中A叫做分式的分子,B叫做分式的分母。三、尝试运用、巩固概念问题5:判断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活动方式:让学生口述,师在各式下面写上整式或分式。设计意图:搞清分式与整式的区别。问题6:从“1、2、a、b、c”中选取几个数字或字母,组成两个代数式,其中三个整式,三个是分式。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若学生困惑时,师先举一些例子示范一下。设计意图:进一步理解整式与分式的概念。四、 探究活动 1、填表2.通过填表,你认为分式中的字母可以取任意实数吗?若不可以,有什么限制?活动方式: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师后明晰:不可以,字母的取值不能使分母为零,否则分式无意义。
9、用彩色粉笔板书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分式的意义,知道如果a的取值使的分母的值为零,则分式没有意义,反之有意义五.讲解例题、深化概念例1 、(1)当a=1、2时,分别求分式的值。(2)当a取何值时,分式有意义?活动方式:先让学生说如何做,师后板书示范。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求分式的值,并会判别分式何时有意义。例2、(应用新知)面对日益严重的土地沙化问题,某县决定分期批固沙造林,一期工程计划在一定期限内固沙造林2400公顷,实际每月固沙造林的面积比原计划多30公顷,结果提前4个月完成原计划任务。如果设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x公顷,那么原计划完成一期工程需要个月,实际完成一期工程用了 个月。设计意图:体会分式可以表示现实情景中的数量关系,分式是表示现实世界中的一类量的数学模型六、随堂反馈:P61:随堂练习1、2设计意图:检查学生这节课的学习情况,查缺补漏。七、课时小结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引入一个新的代数式:分式。、明白分式与整式的区别。、分式中的字母是有条件约束的,分式中的字母取值必须保证分母不为零。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把学过的系统化,网络化,形成认知结构,便于学生掌握。八、布置作业:p67:1、2、3。设计意图:通过作业反馈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以便解决学生学习本节课存在的问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