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祥勇课题研究论文《高考作文研究》.doc
《马祥勇课题研究论文《高考作文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祥勇课题研究论文《高考作文研究》.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省培计划-濮阳市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课题研究论文题 目:新时期高考作文试题研究姓 名:马祥勇指导教师:学 科:高中语文完成时间: 2014年 4月 19日新时期高考作文试题研究马祥勇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四高级中学)摘 要本文通过对恢复高考以来30年间高考作文命题的系统梳理,把握高考作文命题的阶段性特点,进而把握高考作文命题发展脉络,总结高考作文命题规律,对今后高考作文的未来走向做出预测。并从对当前高中作文教学的分析批判中寻求更加合理的中学作文教学写作策略。本项研究力图对推进语文基础教育改革、探讨中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提高中学作文教学的质量、提高高考作文备考的效率,促进高考作文命题进一步走向
2、理想和完美起到积极作用。关键词:高考;作文;试题规律;作文策略。引言中国是一个有着考试与应试传统的国度,作文考试历史悠久。当代高考作文源头,可以追溯到我国封建社会评价选拔人才的基本制度科举取士制度。科举以文取士,一篇文章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命运,对今天的写作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其积极成果就是使我国的篇章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使之迄今在世界属于领先地位,“起承转合”、“熊腰豹尾”、“伏笔铺垫”等一系列的概念术语形象地表述了文章布局的技巧与法则,一直影响至今,现在的作文教学仍然有这些训练。其消极的影响就是科举取士对文章的内容与形式作了过分严格的规定与限制,把文章模式化
3、、定型化,以至僵化,僵化的极致就是“八股文”的出现。1 新时期以来高考作文命题综述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我国高考作文命题己经走过了30多年的风雨历程,回顾30年来全国及各省市的作文题目,人们可以在这些短短的命题里,清晰地看到30年来中国社会飞速前进抑或艰难奔突的深深足迹。一年年的高考题目,无论其是否直接地凝缩自当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热点,无可置疑的是,作为一种社会热点,其自身已经鲜明地形成了一种文化范式,这种范式正脱离经验的、政治的、权威的束缚,朝着自己日渐科学和理性的方向前进。正是由于高考命题本身先天具有的社会文化特点,因而其内容选择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社会文化思潮的烙印;又由于高考命题编制
4、技术的规范化,其作为一种科学测量技术的稳定性便使人们对高考形式的预测成为可能。1.1 新时期以来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分析1977年以来,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大致经历了四种变化,1977年以命题作文为主,1978-1998年则以材料作文为主,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交替使用,1999-2004年则成了话题作文的天下,2005年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三分天下,2005-2008年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重新升温,话题作文逐渐淡出。后话题作文时代的命题作文,即材料式命题作文由话题作文脱胎换骨而来,而由此产生的一个最大弊端是变话题作文的“三自”方针为“两自”,取消了考生拟题的权利,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区分度,个
5、人以为,这种命题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传统因袭的惯性使得高考作文命题的创新和开拓显得举步维艰。我们的高考作文改革究竟有没有更加理想化的选择,这仍然是留给我们的一个充满期待的话题。1.2 新时期以来高考作文命题内容分析研究历届高考作文试题,我们会发现,高考作文的内容逐步在脱离政治的、权威的束缚,日渐科学化、规范化。30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在内容上体现出了以下五个特点:(一)时代性特点:关注热点,紧扣社会现象,表现浓郁的时代特征,反映社会需要解决的重大社会课题。(二)生活性特点:生活是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紧扣生活出题既是一种方向又是一种时尚。(三)思辨性特点:突出理性的认识,表现思维的深度 (四
6、)思想性特点: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立足探讨人生价值,弘扬人文精神(五)地域性特点:2004年分省命题以来各省高考作文命题地域性特点凸显。高考作文命题当然也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而日渐科学合理,但是这一“科学合理”的进程却并不是与时俱进的,它会时时出现徘徊、反复甚至停滞。在充分肯定30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努力与探索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30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缺憾。笔者认为,30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还有很大提高的空间。其一,高考作文承载太重:关注了“思想”,忽视了“语文”;关注了“人群”,失落了“人”。其二,一些作文题思辨性太强,把考生逼成“假把式哲学家”。其三,课标卷的作文命题导向性不强
7、。其四,过多的关注了文学性,而驱逐了“实用性”。1.3 新时期以来高考作文评价标准分析高考作文测试,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总体来看,高考作文评价标准发展过程一直存在着以“思想内容”为主还是以“语言表达”为主以及侧重基础写作能力还是高级写作能力的争论。作文评价标准与评分标准是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作文评价标准主要是指采取一定的标准对作文进行综合的评价;评分标准则一般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采用分数量化的方式对作文进行综合的评价。两者有相重合的地方,即采取的标准是一致的;两者不同的地方是评分标准已经包含有具体的操作方式。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是评价标准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经过80年代初期的争论后,高考作文
8、的评价标准达成了共识。在“文道”关系,即作文评价中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的地位和比重问题上,认为尽管语文课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操有其特殊的作用,然而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则是语文课的主要任务,因此,作文的评分,当然应该根据学科特点,以语言文字为重点。这基本上奠定了今后作文评价中语言和思想内容之间的比重和关系。在“道”的理解问题上,认为不能用狭义的政治观点去衡量学生的作文,高尚的情操、健康的情感、正常的兴趣爱好、共产主义道德品质,都属于“道”的范围,都是很好的思想内容。从其讨论的结果来看,当时只是针对狭义的政治观点提出应该扩大“道”的范围,但至于“道”的具体内容却没有达成统一
9、的认识,甚至出现了泛化的倾向。90年代初期,评价标准的研究进入了一个追求科学化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明确了高考作文评价标准制定的出发点,即它既不同于作家写作,也不同于作文竞赛,它关心的是学生的共性,注重基本能力,即基本的写作能力。这一时期的高考作文评价标准,虽然较前一时期更为明确和科学,但是其出发点的时代性也比较明显,其中各部分所占比例也缺乏合理的理论依据。新世纪以降,高考作文试题的改革、课程标准的推出促动了对高考作文评价标准的反思。这种反思主要集中在“高考作文评价标准的出发点”上,针对以往注重基本写作能力的评价标准,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和想法。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一、重视高级写作能力;二、
10、重视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在最近采用的发展等级评分标准中,这两点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研究我国高考作文的评价标准,还会发现它有传统化的特点。评价标准的传统化主要体现在“思想第一,中心明确,符合题意”三个方面。一直以来作文评价标准太注重立意的正确,而我们的社会对有悖“公论”的“异端”又过于敏感了,“导致教师的指导思想和评价标准永远不变立意要积极向上、健康乐观、不要偏激,千万不能流露消极情绪。”1 余明蓉:作文评价之现状J语文教学通讯2007,(11A),45页。教师往往用一统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去“规范”学生的作文,使之谨小慎微地就范于套路或模式而不敢越雷池一步。思想价值取向单一,又何谈个性的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作文研究 马祥勇 课题 研究 论文 高考作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