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识字教学的策略.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苏教版识字教学的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识字教学的策略.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识字教学的策略小学阶段识字教学任务完成得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几个问题是非常关键的。 一是识字负担与提前读写的矛盾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 要读书、作文必先识字。字识得太少,读书、作文必将遇到很大困难。所以说要教学生掌握书面语言,能读会写,必先认识足够数量的汉字。 我国传统识字教学就是这样做的。学生先用一二年的时间读完“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百、千”是识字教材,读完“三、百、千”,大约就能识近两千字。然后再去读“四书”“五经”,再去学习做文章。可是自1912年我国实行新学制以来,片面强调识字要合乎儿童兴趣,要贴近儿童生活,造成识字量锐减,每课只学三五个字,即所谓
2、“三五观点”。结果二年下来,学生的识字量不到一千字。这就造成了识读的矛盾,识字拖了阅读的后腿。即以两年识950个字计,其识字覆盖率仅及90。 要缓解这个矛盾,就得增加低年级的识字量。这些年来,不少人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比如有一些实验,低年级识字量提高到20002500个。然而这些实验还是很难推开,原因是这么多的字既要认又要写,孩子负担太重,吃不消。 低年级识字多,学生的负担重;识字少,又影响了提前阅读。这个问题始终没能解决得好。 二是对汉字的认识有片面性。 过去一提起汉字,就是一大堆“难”难认、难读、难记、难写、难以输入计算机,简直是一无是处。事实上,汉字有缺点,但也有好多优势。 汉字的优势是
3、什么?首先,它是表意的,具象的,通过字形就可以大致了解其意思。“文字的根本性质在于它的视觉形式,以图像作用于视觉神经,产生条件反射来实现字形和字义的统一,形入心通,不必经过语音的中介。”(申小龙语文的阐释)比如,你一看到“石狮市”三个字,就能猜出这可能是一个城市的名字,这城市的得名很可能与石狮子有关。要是写成拼音“sh sh sh”,如果不借助语境,便不知所云了。其次,它是组装型的。汉字是按不同层次、有秩序地组成的一个系统整体。这对于儿童学习汉字是比较方便的。正如清代文字学家王筠所说:“人之不识字也,病于不能分,苟能分一字为数字,则点画不可增减,且易记而难忘矣。苟于童蒙时,先会知某为象形,某为指事,而会意字即合此二者以成之,形声字即合此三者以成之,岂非执简御繁之法乎?”第三,只要学习三四千个汉字,就能组成几十万个词。英语不是这样,每个词都不一样,全部英语词汇约有7080万个,学起来就比较繁难。 由于对汉字的认识有片面性,识字教学也存在着误区,主要表现在:重记忆轻理解,重抽象轻形象,重分析轻直觉,重理性轻情感。教生字的主要手段靠机械重复,大量抄写,识字成了儿童的沉重包袱,毫无乐趣可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识字 教学 策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