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第五单元复习2.doc
《六下第五单元复习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下第五单元复习2.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单元复习(二)教学目标:1积累有关抓住机会的四字词、名句或谚语。2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生哲理。3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发现人生智慧教学重点: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生哲理。教学难点: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发现人生智慧。预习导航:1自主复习第五单元,完成自主复习表。2. 熟读课文。课题人物或事物特点能体现这些特点的词句含义深刻的句子及收获的道理质疑问难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复习第五单元,相信这节课你能收获很多。二、自主复习: 同学们已完成了自主复习表,我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组长负责归纳整理,并把疑难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再一起
2、交流。好,开始。三、梳理整合:(一)交流特点:1哪一小组汇报交流各课的人物或事物的特点? 2根据回答完成表格。天游峰的扫路人天游峰高、险扫路人乐观自信、开朗豁达、吃苦耐劳、勤劳朴实最大的麦穗苏格拉底智慧超群、循循善诱山谷中的谜底雪松善于弯曲过渡:同学们都找到了他们各自的特点,那么你从那些词句中体会到的呢?(二)交流能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预设交流天游峰:哪些句子体现天游峰的特点?我们根据自主复习表来交流。(指名读句子)预设1: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就能断掉似的。这句话中,哪些词体现了“高”?哪些词语体现了“险”?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还有什么修辞手法呢?读好这段话。男女
3、生比赛读。(随堂练习)(1)请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补充句子:他真瘦啊,仿佛_-东方明珠塔真高啊,_(2)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你也来创作一句。黄河我们的母亲河。_,像_,仿佛_。_。 _,像 _ , 仿佛_。预设2: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1 这段话中采用了怎样的方法来写“高”的?2.在事物的描写过程中,有时运用具体的数字,最能表现实物的特点。你也能用上这种方法说一句吗?3.这段话中还写了游人的表现,是哪些词语?有什么作用呢?品味朗读。当堂练习:天游峰是_第一险
4、峰。一个“险”字说明_。为下文写老人的_(品质)作了铺垫。 预设交流扫路人:预设1:出示描写老人外貌的两段文字,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老人?预设2:“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30年后,我照样请你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言为心声,你从老人朴实的语言中读出了他怎样的人生态度?指名有感情的朗读,齐读。3. 小结:你们抓住了扫路人富有个性的语言,读出
5、了普通人的人生智慧,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是人生中的一种智慧板书:热爱自然 热爱生活预设交流最大的麦穗预设1. “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1)指名读(2)你们听懂苏格拉底的话了吗?”只许进不许退”意味着什么?你读懂了字面的意思,很不错,能不能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人生是没有回头路的;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预设2:“你们已经到头了。”(1)这七个字告诉弟子们什么?(2) 从这七个字中你还读出了什么?((时间到头了,生命到头了,机遇没有了)预设3:“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下第 单元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