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汇总-考点大盘点(37页DOC).docx
《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汇总-考点大盘点(37页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汇总-考点大盘点(37页DOC).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中考化学考点大盘点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点梳理考点1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探究步骤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结论、解释1.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烛芯棉线、外壳石蜡由石蜡制成2.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形态、形状乳白色固态圆柱状颜色:乳白色 状态:固态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投入水中浮在水上,难溶于水,硬度小密度比水小,硬度小,难溶于水3.点燃蜡烛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火焰分三层,第二层最明亮,内层暗石蜡具有可燃性,其火焰分三层,第二层最亮,内层暗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火柴杆接触外焰部分变黑外层温度最高,加热用的是外层用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火焰上方的烧
2、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烧杯内壁有水雾,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4.熄灭蜡烛将蜡烛熄灭观察有白烟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转变成液态,再汽化,而后燃烧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白烟燃烧考点2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探究步骤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结论、解释、化学方程式1.用排水法收集气体(1)在两个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放水中。将塑料管小心插入集气瓶内,吹气集气瓶中的水排出,集气瓶内充满气体呼出的气体大部分没有溶于水(2)在水中集满气体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从水中取出正放于桌上气体无色呼出的是无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2.探究呼出气体的性质(1)向
3、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和一个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各滴入几滴石灰水,振荡盛空气的集气瓶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石灰水变浑浊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CO2+Ca(OH2=CaCO3+H2O(2)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燃烧的木条在盛空气的集气瓶中持续燃烧一会熄灭;燃烧的木条在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立即熄灭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少的氧气(3)取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呼气,并与放在空气中的另一块玻璃片比较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珠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考点3 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作用(见课本附录1)考点4 药品的取用1.识记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2.药品
4、取用的基本原则。(1)实验室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规定用量。若无说明,应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3)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里。3.固体药品的取用(1)取用固体药品的仪器:一般用药匙;块状固体可用镊子夹取。(2)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按“一斜、二送、三直立”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取用块状或密度大的金属,用镊子按“一横、二放、三慢竖”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4.液体药品的取用(
5、1)取用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滴加到另一容器中的方法是将滴管悬空放在容器口正上方,滴管不要接触烧杯等容器壁,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放、乱放或平放。(2)从细口瓶倒出液体药品时,先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瓶塞,污染药液;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以防瓶口残留的药液流下腐蚀标签;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以免药液流出。倒完药液后立即盖紧瓶塞,以免药液挥发或吸收杂质。(3)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取。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倒入液体到接近要求的刻度,再用滴管逐滴滴入量筒至刻度线。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注意:俯视则读数偏大,仰视则读数遍小。考点5 物质的加热1.酒精
6、灯的使用(1)酒精灯的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因此,加热时应用外焰部分加热;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使用完毕,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2)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有: 烧杯、烧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集气瓶、漏斗、水槽等。2.给物质加热:加热玻璃仪器前应把仪器外壁擦干,以免使仪器炸裂;给试管里药品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预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给液体加热,试管与桌面约成45度角,且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
7、的1/3,试管口不准对着有人的地方。注意:给试管里固体加热时,试管口一般应略向下倾斜,以免湿存水或生成水倒流,使试管炸裂。考点6 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考点7 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考点8 近代化学理论的建立1.原子、分子理论:由道尔顿(英国人)、阿伏加德罗(意大利)建立了原子分子理论。2.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由门捷列夫(俄国人)发现。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考点梳理考点1 空气成分的发现1.科学史: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2.实验方法及原理:曲颈甑(盛空气
8、)的热汞。 汞 + 氧气 氧化汞3.实验现象及分析(1)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粉红色粉末。 体积减少约1/5(2)容器里的空气剩余气体约4/54.实验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考点2 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1.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体积分数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78% 21%094%003%003%考点3 混合物和纯净物2.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氮气(N2)、二氧化碳(CO2)等是纯净物。3.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如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混合混合物。考点4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
9、成分主要性质主要用途氧气化学性质: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潜水、医疗急救、炼钢、气焊以及登山和宇宙航行等氮气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根据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医疗上用作冷冻麻醉;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等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惰性)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利用惰性作保护气;用于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的电源;用于激光技术,制造低温环境等考点5 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是否溶于水、挥发性、熔点、沸点、
10、导电性、导热性、硬度等。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考点6 空气的污染及防治1.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烟尘(可吸入颗粒物) 2.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3.保护空气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4.城市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考点7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
11、验方法1.实验原理及方法:利用过量的红磷在集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使集气瓶中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观察集气瓶中进水的多少,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时产生白烟;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3.实验成功的关键:装置不能漏气;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水;红磷要过量;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4.实验讨论:(1)不能用木炭、硫粉代替红磷做上述实验,原因是木炭、硫粉燃烧产生的分别是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集气瓶内气体压强没有明显变化,不能很好地测出氧气的体积。(2)进入瓶中水的体积一般小于瓶内空间1/5的可能原因是:红磷量不足,使
12、瓶内氧气未耗尽;瓶塞未塞紧,是外界空气进入瓶内;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瓶塞,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考点8 氧气的化学性质(1)氧气与一些物质反应时的现象、化学方程式及注意点(见下表)物质反应现象(在O2中燃烧)化学方程式注意木炭1.发出白光2.发出热量点燃C + O2= CO2盛有木炭的燃烧匙应由上而下慢慢伸入瓶中硫1.发出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2.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3.放出热量点燃S + O2= SO2硫的用量不能过多,防止空气造成污染红磷(暗红)1.产生大量白烟2.生成白色固体3.放出热量点燃4P + 5O2= 2P2O5此反应生成的P2O5为白色固体,现象应描述为白烟
13、铝(银白色固体)1.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2.生成白色固体3.放出大量的热量点燃4Al+3O2 =2Al2O31.非常薄2.先放少量水或沙,防止生成物溅落瓶底,炸裂瓶底3.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镁条1.发出耀眼的白光2.生成白色固体3.放出大量的热量点燃2Mg + O2= 2MgO铁丝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生成黑色固体3.放出大量的热量点燃3Fe + 2O2=Fe3O41.预先放少量水或沙,防止生成物溅落瓶底,炸裂瓶底2.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具有氧化性。考点9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汽油挥发、冰雪融化
14、、电灯发光等。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镁条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等。(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2)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是: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3)化学变化中发生能量变化,这种变化以放热、发光的形式表现出来。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考点10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它属于基本反应类型。2.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它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3.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15、。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同时也一定是一个氧化反应。4.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通常无发光现象,但会放出热量。如:动植物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等。考点11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高锰酸钾MnO22.反应原理: 2H2O2= 2H2O + O2MnO2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2KClO3 = 2KCl + 3O23.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见右图)4.收集方法:(1)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2)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5.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
16、。实验步骤可以概括如下:(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将药品装入试管中,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用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塞紧试管;(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注意: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4)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受热后固定加热;(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才开始收集);(6)收集完毕,将导管移出水槽; 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7)熄灭酒精灯。 6.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带瓶内的气体是氧气。7.验满方法:(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带瓶内的氧
17、气已满;(2)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瓶外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考点12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考点13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催化剂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考点14 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考点15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用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塞紧试管,把导管一端浸入水里,两手紧贴试管的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梳理考点1 分子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注意: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能保持物
18、质的物理性质,因为一些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是由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表现出来,单个分子不能表现。2.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2)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3)分子在不停运动。用两条性质可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如热胀冷缩、分子扩散、蒸发物质三态变化、气体压缩等。(4)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3.分子的内部结构(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2)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考点2 原子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化学反应的实质
19、: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3.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4.分子与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经过组合可构成分子。 金属单质,如:铁、铜、金等 5.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固体非金属单质,如:硫、磷、硅等 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氖气等考点3 运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有关问题和现象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变化;(2)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改变。2.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1)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水中只含有水分子;(2)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3.一些生
20、活中的现象和自然现象也可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如:衣服晾晒,花香等。考点4 原子的构成1.构成原子的粒子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 中子:不带电 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2.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考点5 相对原子质量1.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碳-12原子质量的1/12。2.表达式:Ar=其他原子的质量/(碳-12的质量1/12)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考点6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1.原子排布分层排布: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最外层不超过8个。2.原子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化学 复习资料 汇总 考点 大盘 37 DO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