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__中国现行税收制度0427(49页PPT).pptx
《第二章___中国现行税收制度0427(49页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___中国现行税收制度0427(49页PPT).pptx(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中国现行税收制度中国现行税收制度一、税收制度的概念以及与税法的关系一、税收制度的概念以及与税法的关系 二、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二、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l 三、中国现行税收制度三、中国现行税收制度l 四、税收原则四、税收原则l l 第一节税收制度的概念以及与税法的关系第一节税收制度的概念以及与税法的关系税收制度简称税收制度简称“税制税制”。是指一国税制中税种的组合状况,它反映各个税种在整个是指一国税制中税种的组合状况,它反映各个税种在整个税收收入中的地位。税收收入中的地位。可作广义和狭义之分。可作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税制是指国家的各种税收法规、税收管理体制、税收广义的税制是指国家的各
2、种税收法规、税收管理体制、税收征收管理制度以及税务机关内部的管理制度的总称。征收管理制度以及税务机关内部的管理制度的总称。狭义的税制则是指国家的各种税收法规和征收管理制度,狭义的税制则是指国家的各种税收法规和征收管理制度,包括各种税法条例、实施细则、征收管理办法和其他包括各种税法条例、实施细则、征收管理办法和其他有关的税收规定等等有关的税收规定等等税法与税制的关系?税法与税制的关系?税法与税制的关系?税法与税制的关系?税制结构的比较分析税制结构的比较分析税制结构的比较分析税制结构的比较分析一、我国税制结构的历史演变二、税制结构的国际比较一、我国税制结构的历史演变一、我国税制结构的历史演变一、我
3、国税制结构的历史演变一、我国税制结构的历史演变第一阶段:改革开放伊始到1985年实行第二步 “利改税”前夕的1984年。第二阶段:从1985年全面实施第二步“利改税”到1991年。第三阶段:从新一轮经济繁荣伊始的1992年到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的1996年。第四阶段:1997年到2007年,税制运行的宏观 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二、税制结构的国际比较二、税制结构的国际比较二、税制结构的国际比较二、税制结构的国际比较(一)我国税制结构的特点(二)税制结构的决定因素(三)各国税制结构的趋同趋势(一)我国税制结构的特点(一)我国税制结构的特点(一)我国税制结构的特点(一)我国税制结构的特点1.
4、中国目前主要依赖商品和服务课税;2.尚未开征社会保障税;3.对个人所得、企业利润等所得课税征税偏低;4.其它税种的收入比重偏高;5.国际贸易税比较适中。(二)税制结构的决定因素(二)税制结构的决定因素(二)税制结构的决定因素(二)税制结构的决定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2.管理能力3.财政支出结构4.税收政策目标5.相邻国家的示范效应(三)各国税制结构的趋同趋势(三)各国税制结构的趋同趋势(三)各国税制结构的趋同趋势(三)各国税制结构的趋同趋势v 随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经济一体化进程 加快,各国税制结构表现出缓慢趋同态势。v 发展中国家与工业化国家税制结构趋同的原 因。回顾:税制的构成要素回顾:税
5、制的构成要素回顾:税制的构成要素回顾:税制的构成要素1 1、纳税人、纳税人 2 2、征税对象、征税对象 3 3、税率、税率 4 4、征税期限、征税期限 5 5、征税环节、征税环节 6 6、减免税、减免税 7 7、附加与加成、附加与加成 8 8、违章处理、违章处理第二节税法的构成要素第二节税法的构成要素 税法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税法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l(一)总则:(一)总则:1 1、立法依据、立法依据 2 2、立法目的、立法目的 3 3、通用原则等、通用原则等l(二)纳税义务人:即纳税主体,包括(二)纳税义务人:即纳税主体,包括 1 1、法人、法人 2 2、自然人、自然人 3 3、其他组织、其
6、他组织注意:代扣代缴义务人和代收代缴义务人的区别注意:代扣代缴义务人和代收代缴义务人的区别l(三)征税对象:(三)征税对象:即纳税客体,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即纳税客体,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l(四)税目:是各个税种所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四)税目:是各个税种所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它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它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纳税人纳税人纳税人纳税人l纳税人:纳税人:所谓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所谓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l区分纳税人和区分纳税人和负税人负税人l负税人,即税款的实际负担者。负税人,即税款的实际负担者。l扣缴义务人是税法规
7、定的在其经营活动中负有代扣税扣缴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的在其经营活动中负有代扣税款并向国库交纳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款并向国库交纳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征税对象征税对象征税对象征税对象l所谓征税对象,又称课税对象,或征税客体。它是所谓征税对象,又称课税对象,或征税客体。它是指对什么事物和什么活动征税,即征税的标的物。指对什么事物和什么活动征税,即征税的标的物。l税目是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的具体项目,反映具体的税目是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的具体项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它将征税对象具体化。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它将征税对象具体化。l计税依据是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基本上可以分计税依据是计算
8、应纳税额的依据,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计税金额;二是计税数量。为两种:一是计税金额;二是计税数量。l税源是指税款的最终来源。税源是指税款的最终来源。税率税率税率税率l所谓税率,是税法规定的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所谓税率,是税法规定的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征税额的标准,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比例,是计算应征税额的标准,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税率的高低,体现着征税的深度,反映着国家在节。税率的高低,体现着征税的深度,反映着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税收政策和经济政策,直接关系到国家一定时期内的税收政策和经济政策,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的财政收入和纳税人的税收负担。l比
9、例税率是指对于同一征税对象,不论其数量大小比例税率是指对于同一征税对象,不论其数量大小都按同一比例征税的一种税率制度。其主要特点是都按同一比例征税的一种税率制度。其主要特点是税率不随征税对象数量的变动而变动。在其具体运税率不随征税对象数量的变动而变动。在其具体运用上,包括单一比例税率和差别比例税率。其中差用上,包括单一比例税率和差别比例税率。其中差别比例税率又可分为产品差别比例税率、行业比例别比例税率又可分为产品差别比例税率、行业比例税率、地区比例税率和幅度比例税率四种税率、地区比例税率和幅度比例税率四种l定额税率是税率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指按征税对象定额税率是税率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指按征税
10、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规定固定税额,而不是规定征收比例的一定计量单位规定固定税额,而不是规定征收比例的一种税率制度。它是以绝对金额表示的税率,一般的一种税率制度。它是以绝对金额表示的税率,一般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在具体运用上,也可分为单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在具体运用上,也可分为单一定额税率和差别定额税率、幅度定额税率和分类分一定额税率和差别定额税率、幅度定额税率和分类分级定额税率几种。级定额税率几种。l累进税率制度下,税率随着课税对象的增大而提累进税率制度下,税率随着课税对象的增大而提高。高。l累进税率因计算方法和依据不同,又可分为:累进税率因计算方法和依据不同,又可分为:l全额累进税率。即对
11、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与之全额累进税率。即对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与之相应的税率计算税额。在征税对象提高到税收的一相应的税率计算税额。在征税对象提高到税收的一个等级档次时,对征税对象全部都按提高一级的税个等级档次时,对征税对象全部都按提高一级的税率征税。率征税。l超额累进税率。即把征税对象按数额大超额累进税率。即把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小划分为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每个等级分别按该等规定相应的税率,每个等级分别按该等级的税率计征。此时一定的课税对象同级的税率计征。此时一定的课税对象同时使用几个税率,纳税人的应纳税款总时使用几个税率,纳税人的应纳税
12、款总额由各个等级计算出的税额加总而成。额由各个等级计算出的税额加总而成。(五)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五)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度。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我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我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1 1、比例税率、比例税率 (1 1)单一税率)单一税率 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 (2 2)差别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 如:营业税、消费税、关税如:营业税、消费税、关税(3 3)幅度比例税率)幅度比例税率 如:契税如:契税2 2、定额税率、定额税率 如: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如:资源税、城镇土地使
13、用税、车船使用税3 3、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 如:个人所得税;如:个人所得税;4 4、超率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 如:土地增值税如:土地增值税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级数级数月应纳税所得额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1 1不超过不超过1 5001 500元的元的3 30 02 2超过超过1 5001 500元至元至4 5004 5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10101051053 3超过超过4 5004 500元至元至9 0009 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20205555554 4超过超过9 0009 000元至元至35 00035 000元的部分
14、元的部分25251 0051 0055 5超过超过35 00035 000元至元至55 00055 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30302 7552 7556 6超过超过55 00055 000元至元至80 00080 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35355 5055 5057 7超过超过80,00080,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454513 50513 505例如:某人月薪8 000元,应交个人所得税为多少?应纳税所得额8 0003 5004 500(元)应纳税额 1 5003300010=345(元)或4 50010105345(元)超率累进税率级数级数 增值额与扣除项目金额的比率增值额与扣除项目金额的
15、比率 税率税率 速算扣除系数速算扣除系数 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的部分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的部分 0 0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未超过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未超过的部分的部分 5 5 增值额超过扣除金额、未超过增值额超过扣除金额、未超过的部分的部分 1515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的部分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的部分 3535例如:扣除项目金额=4 340(万元)增值额=8 000-4 340=3 660(万元)增值率=3 660/4 340=84.33%土地增值税=3 66040%-4 340 5%=1 247(万元)或=4 3405030(3 6604 34050)40 =1 24
16、7(万元)(六)纳税环节:是征税对象在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六)纳税环节:是征税对象在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税款的环节。1 1、流转税:在生产和流通环节纳税、流转税:在生产和流通环节纳税 2 2、所得税:在分配环节纳税、所得税:在分配环节纳税(七)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缴纳税款(七)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缴纳税款的期限。(长短问题?)的期限。(长短问题?)(八)纳税地点:纳税人的具体纳税地点。(八)纳税地点:纳税人的具体纳税地点。(九)减税免税:是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采取减少(九)减税免税:是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采取减少征税或者免予征税的特殊规定。征税或者免予征税
17、的特殊规定。注意: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区别。注意: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区别。起征点:起征点:是指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界限。课税对象数额是指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界限。课税对象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其全部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其全部数额征税。数额征税。免征额:免征额:是指对课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他是按一是指对课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他是按一定标准从课税对象总额中扣除一部分数额,免征额部分定标准从课税对象总额中扣除一部分数额,免征额部分不征税,只对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不征税,只对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l(十)罚则:主要是对纳税人违反税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_ 中国 现行 税收制度 0427 49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