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章 所得税(85页PPT).pptx





《7第七章 所得税(85页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第七章 所得税(85页PPT).pptx(8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章第七章 所得税所得税w本章考情分析本章考情分析w本章内容阐述所得税会计的确认、计量和记录问题。近本章内容阐述所得税会计的确认、计量和记录问题。近3 3年考题为主年考题为主观题,分数适中,属于重要章节。观题,分数适中,属于重要章节。w本章应关注的主要内容有:(本章应关注的主要内容有:(1 1)掌握资产计税基础的确定;)掌握资产计税基础的确定;(2 2)掌握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掌握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3 3)掌握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掌握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4 4)掌握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掌握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延所得
2、税负债的确认;(5 5)掌握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等。)掌握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等。w 学习本章应注意的问题:(学习本章应注意的问题:(1 1)理解和掌握计税基础是学好所得税会)理解和掌握计税基础是学好所得税会计的关键;(计的关键;(2 2)一定要从资产负债的角度理解所得税会计;()一定要从资产负债的角度理解所得税会计;(3 3)本章)本章内容可以和其他很多章节的内容结合出题。内容可以和其他很多章节的内容结合出题。w第一节所得税会计概述第一节所得税会计概述w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
3、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计税基础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注: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之前,我国所得税会计采用的是利润表法,是从注: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之前,我国所得税会计采用的是利润表法,是从收入与费用的角度来考虑所得税
4、的。(了解即可)收入与费用的角度来考虑所得税的。(了解即可)产生背景:国际会计发展趋势产生背景:国际会计发展趋势以资产负债观取代收入费用观。(了以资产负债观取代收入费用观。(了解即可)解即可)债务法债务法典型的体现是,当所得税税率变动时,应该对递延所得税典型的体现是,当所得税税率变动时,应该对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进行调整。资产、负债进行调整。w注意: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的基本程序:注意: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的基本程序:第一步:计算应交税费第一步:计算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第二步:确认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及计税基础,第二步:确认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及计税基础,比较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判
5、断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比较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判断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进而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进而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关键步骤);所得税负债(关键步骤);第三步:做分录,倒挤所得税费用。第三步:做分录,倒挤所得税费用。【例题【例题11判断题】在我国现行会计实务中,所判断题】在我国现行会计实务中,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w正确答案正确答案w二、资产的计税基础二、资产的计税基础(一)概述(一)概述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期间税法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期间税法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或者)取
6、得成本以前期间已累计税前扣除的金额(不考虑特(或者)取得成本以前期间已累计税前扣除的金额(不考虑特殊情况)殊情况)w假定企业假定企业20092009年年末取得一项固定资产,原价年年末取得一项固定资产,原价120120万元,税法万元,税法上规定折旧年限为上规定折旧年限为3 3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不考虑其他因素。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不考虑其他因素。则则20102010年年末,该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年年末,该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120-120/3=80=120-120/3=80(万元)(万元);20112011年年末,该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年年末,该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120-=120-(120
7、/3120/3)2=402=40(万元)。(万元)。w【例题【例题22计算题】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原价计算题】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原价120120万元,假设会计折旧年限为万元,假设会计折旧年限为4 4年,税法折年,税法折旧年限为旧年限为3 3年,不考虑净残值,会计与税法均年,不考虑净残值,会计与税法均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则会计上每年计提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则会计上每年计提3030万万元的折旧,税法上每年计提元的折旧,税法上每年计提4040万元的折旧。万元的折旧。如何确定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如何进行所如何确定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如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得税会计处理?w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第一年年末:账面价值
8、第一年年末:账面价值120120会计累计折旧会计累计折旧30309090万元万元第一年年末:计税基础第一年年末:计税基础8080万元万元(或者)(或者)12012040408080(万元)(万元)账面价值账面价值9090万元万元 计税基础计税基础808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以理解为,本期少交了税,将来需要多交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以理解为,本期少交了税,将来需要多交税。解释:假设会计利润为解释:假设会计利润为1001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应纳税所得额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应纳税所得额10010010109090(万元)。应交所得税(
9、万元)。应交所得税9025%9025%22.522.5(万元)(万元)借:所得税费用借:所得税费用2525(一般是倒挤,本例比较简单,(一般是倒挤,本例比较简单,所以也可以直接用所以也可以直接用100100万万25%25%计算)计算)贷:应交税费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9090万万25%25%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1010万万25%25%w【拓展】将上例改为会计折旧年限【拓展】将上例改为会计折旧年限3 3年,税法折旧年限年,税法折旧年限4 4年,其他资本年,其他资本不变。则第一年年末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的是可抵扣不变。则第一年年末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的是可
10、抵扣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可以理解为,本期多交了税,将来少交税(可抵扣)。可以理解为,本期多交了税,将来少交税(可抵扣)。第一年的应纳税所得额第一年的应纳税所得额100+10100+10110110(万元)(万元)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11025%11025%27.527.5(万元)(万元)借:所得税费用借:所得税费用 100100万万25%25%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1010万万25%25%贷:应交税费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110110万万25%25%w(二)(二)四类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之间的关系四类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之间的关系1.1.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原价
11、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面价值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与税收处理的差异主要来自于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的不同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与税收处理的差异主要来自于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的不同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的提取。(1 1)折旧方法、折旧年限不同产生的差异。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消耗)折旧方法、折旧年限不同产生的差异。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消耗固定资产经济利益的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如可以按直线法计提折旧,也可以按照双倍固定资产经济利益的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如可以按直线法计提折旧,也可以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计提折旧,前提是有关的方法能够反映固定资产为企业
12、带来经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计提折旧,前提是有关的方法能够反映固定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2 2)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持有固定资产的期间内,在对固定资产)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持有固定资产的期间内,在对固定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以后,因所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其账面价值下降,但计税基计提了减值准备以后,因所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其账面价值下降,但计税基础不会随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而发生变化,也会造成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础不会随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而发生变化,也会造成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w2.2.无形资产无形资产(
13、1 1)无形资产初始确认时会因为研发费用的处理而导致无形)无形资产初始确认时会因为研发费用的处理而导致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异。资产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异。对于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有对于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有关研究开发支出区分为两个阶段,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费用化计关研究开发支出区分为两个阶段,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以后发生的支出应当资入当期损益,而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以后发生的支出应当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本化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税法规
14、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150%摊销。摊销。w比如假定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入账价值为比如假定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入账价值为1 0001 000万元,按万元,按1010年摊销,则税法上每年摊销的金额为年摊销,则税法上每年摊销的金额为1 1 000/10150%=150000/10150%
15、=150(万元),即每年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为(万元),即每年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为150150万元,整个使用期间总共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为万元,整个使用期间总共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为1 5001 500万万元。元。所以研发成功时,该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期间税所以研发成功时,该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期间税法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法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1 500=1 500万元。万元。w(2 2)无形资产在后续计量时,会计与税收的差异主要产生于对无形)无形资产在后续计量时,会计与税收的差异主要产生于对无形资产是否需要摊销及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资产是否需要摊销及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16、对于无形资产应根据其使用寿命情况,区分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于无形资产应根据其使用寿命情况,区分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对于使用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要求摊销,在会计期末应进行减值测试。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要求摊销,在会计期末应进行减值测试。税法规定,企业取得的无形资产成本,应在一定期限内摊销,即税法税法规定,企业取得的无形资产成本,应在一定期限内摊销,即税法中没有界定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除外购商誉外所有的无形资中没有界定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除外购商誉外所有的无形资产成本均应在一定期间内摊销
17、。产成本均应在一定期间内摊销。在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下,因所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在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下,因所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也会造成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许税前扣除,也会造成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无形资产的摊销和计提减值准备可以比照固定资产的折旧和计提无形资产的摊销和计提减值准备可以比照固定资产的折旧和计提减值准备来理解。减值准备来理解。w3.3.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1 1)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以公允价值计量,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当期损益。举例:举例:20092009年年1
18、1月月1 1日购入一项交易性金日购入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融资产,成本100100万元,万元,20092009年末公允价值为年末公允价值为120120万元。万元。20092009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值为120120万元。万元。w(2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以公允价值计量,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按照税法规定,公允价值变动税法上都是不确认的。税法规定,企业以按照税法规定,公允价值变动税法上都是不确认的。税法规定,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持有期间公允价公允价值计量
19、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在实际处置或结算时,处置取得的价款扣除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在实际处置或结算时,处置取得的价款扣除其历史成本(或历史成本减去累计折旧)后的差额应计入处置或结算期间的其历史成本(或历史成本减去累计折旧)后的差额应计入处置或结算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按照该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市价的应纳税所得额。按照该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市价的波动在计税时不予考虑,有关金融资产在某一会计期末的计税基础为其取得波动在计税时不予考虑,有关金融资产在某一会计期末的计税基础为其取得成本,从而造成在公
20、允价值变动的情况下,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账成本,从而造成在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下,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接上例,税法不认可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即计税基础接上例,税法不认可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即计税基础仍为仍为100100万元,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万元,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w4.4.其他资产其他资产(1 1)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对于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对于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期末账面价值为公允价值,投资性房地产,其
21、期末账面价值为公允价值,而如果税法规定不认可该类资产在持有期间而如果税法规定不认可该类资产在持有期间因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则其计因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则其计税基础应以取得时支付的历史成本为基础计税基础应以取得时支付的历史成本为基础计算确定。算确定。w(2 2)其他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其他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主要包括:主要包括:存货存货应收账款:会计上计提的坏账准备税法均不认可。应收账款:会计上计提的坏账准备税法均不认可。以成本计价的投资性房地产等以成本计价的投资性房地产等这些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以后,其账面价值会随之下降,而按照这些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以后,其
22、账面价值会随之下降,而按照税法规定,资产的减值在转化为实质性损失之前,不允许税前扣除,税法规定,资产的减值在转化为实质性损失之前,不允许税前扣除,即其计税基础不会因减值准备的提取而发生变化,从而造成资产的账即其计税基础不会因减值准备的提取而发生变化,从而造成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w【例题【例题33单选题】某公司单选题】某公司20082008年年1212月月1 1日购入的一项日购入的一项环保设备,原价为环保设备,原价为1 0001 000万元,使用年限为万元,使用年限为1010年,会年,会计处理时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收规定允许按双倍计处理时按照直线
23、法计提折旧,税收规定允许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设备净残值为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设备净残值为0 0。20102010年末企年末企业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了业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了8080万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万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102010年末该项设备的计税基础是()万元。年末该项设备的计税基础是()万元。A.800A.800 B.720 B.720C.640C.640 D.560 D.560w正确答案正确答案C C答案解析答案解析20102010年末该项设备的计税基础年末该项设备的计税基础1 0001 000200200160160640640(万元)。(万元)。w【例题【例题44多选
24、题】下列各事项中,不会导致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产生差异的有(多选题】下列各事项中,不会导致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产生差异的有()。)。A.A.存货期末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以前未计提过跌价准备)存货期末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以前未计提过跌价准备)B.B.购买国债确认的利息收入购买国债确认的利息收入C.C.固定资产发生的维修支出固定资产发生的维修支出D.D.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w正确答案正确答案ABCABC答案解析选项答案解析选项A A,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且以前未计提过跌价准备,故存货不需要,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且以前未计提过跌价准备,故存货不需要计提
25、减值准备,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选项计提减值准备,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选项B B,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税法上不要求,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税法上不要求纳税,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选项纳税,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选项C C,维修支出应计入当期损益,不影响账面价值,维修支出应计入当期损益,不影响账面价值,不会导致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产生差异;选项不会导致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产生差异;选项D D,如果发生减值,则会导致账面价值,如果发生减值,则会导致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产生差异,不符合题意。和计税基础产生差异,不符合题意。w三、负债的计税基础三、负债的计税基础(一)概述(一)概述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7第七章 所得税85页PPT 第七 所得税 85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