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法概述(powerpoint 52页).pptx
《个人所得税法概述(powerpoint 52页).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所得税法概述(powerpoint 52页).ppt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企业税务专题企业税务专题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 07.111第八讲 个人所得税重点内容1.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的判定及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 纳税人各自应履行的纳税义务;2.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3.各项应税所得分别适用的税率;4.各项应纳税所得额及其应纳税额的计算等2一、个人所得税法概念 是指对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以个人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2005年,个人所得税收入为2,093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30,865亿元)比重为6.78%。第一节第一节
2、个人所得税法概述个人所得税法概述31.1950年政务院颁布全国税政实施要则,规定征收薪给 报酬所得税(未实际开征)和存款利息所得税(50年-59年)2.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通过个人所得税法 适用于中国公民 和在我国取得收入的外籍人员。3.1986.1国务院颁布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暂行条例,适 用于个体工商户。4.1986.9 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 适用于中国公民,原 个人所得税法从87年1月1日起只适用于在我国取得收入 的外籍人员。5.1993.10 八届全国人大修订个人所得税法适用于所有居民 和非居民。6.1999年国务院决定对储蓄存款利息征税。二、个人所得税的产生和发展4三、个人所得税
3、法的特点1.在征收制度上实行分类征收制;综合所得税制、分类所得税制、混合所得税制。2.在费用扣除上定额和定率扣除并用;定额扣除标准为800元,1600或4,000元,定率扣除标准为20%3.在税率上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并用;工资薪金所得、承包经营所得、承租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所得实行累进税率。4.在申报缴纳上采用自行申报和代扣代缴两种方法。5pEnergy-efficientTaxCreditspAdoptionTaxCredit:pChildTaxCreditpRetirementSavingsContributionCreditpCreditfortheElderlyorDisabledpA
4、limonyPaidTaxDeductionpCasualty&TheftLossespClassroomExpensesDeductionpEarlyWithdrawalPenaltyDeductionpForeignTaxCreditpQualifiedPerformingArtists(QPA)DeductionpMovingExpensespSelf-EmploymentTaxDeductionpStudentLoanInterestDeductionCredits&Deduction6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虽无住所但在境内居住满一年,并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应税
5、所得的个人,以及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并从中国境内取得应税所得的个人。按属地(收入来源管辖权)兼属人(居民管辖权)原则确定。1、住所标准: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是否有长期居住的权利 是否有长期居住的意思第二节第二节 纳税人和征税范围纳税人和征税范围7 2、居住标准 从公历1.1-12.31的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一次不超过30日或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临时离境不得扣除。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满一年纳税人 居住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 不满一年 不居住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非居民居民纳税人8居民负无限纳税义务,应就其来源
6、于中国境内、境外全部所得向我国申报纳税。但对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居住在一年以上五年以下的个人,对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经批准可只就其由中国境内公司、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支付的部分纳税。非居民纳税人负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向我国申报纳税。对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90日的个人,或在税收协定规定期限内,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183日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由境外雇主支付且不由该雇主在中国境内的机构、场所负担的部分,免予征税。居民和非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范围9、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 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
7、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但下列补贴、津贴不属于本税目:1.独生子女补贴、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副食品补贴、3.托儿补助费、4.差旅费津贴、5.误餐补助等。二、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列举式)101.指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及其他行业的生产经营所得。2.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3.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4.专营种、养殖业、饲养业、捕捞业的,征收农业税或牧业 税,不再征个人所得税。
8、5.与生产经营无关的其他应税所得,分别按相应税目征税。、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11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工商登记不变的,被承包(租)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承包 (租)人纳个人所得税。对被承包(租)企业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的,其合同、协议所得按工资、薪金所得税目纳个人所得税。承包(租)人向发包(租)方缴纳一定费用后,拥有被承包 (租)企业经营成果的,按本税目纳个人所得税。企业承包(租)后工商登记变更为个体工商户,按个体工商 户生产、经营所得纳税,被承包企业不再纳企业所得税。、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12指个人从事
9、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含个人担任董事职务取得的董事费。与工资、薪金所得的区别:是否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否属于个人独立劳动所得。与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的区别 是否取得政府部门的批准和执照。、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13、稿酬所得、稿酬所得 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行而取得的所得。具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性质。、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权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
10、使用权取得的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不含国债利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14 租赁所得租赁所得 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财产转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偶然所得偶然所得: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十一十一)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的其他所得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的其他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15自自2006年年8月月1日起:日起:(1)对住房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时,以实际成交价格为转让对住房
11、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时,以实际成交价格为转让收入。纳税人申报的住房成交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且无正收入。纳税人申报的住房成交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且无正当理由的,征收机关依法有权根据有关信息核定其转让收入,当理由的,征收机关依法有权根据有关信息核定其转让收入,但必须保证各税种计税价格一致。但必须保证各税种计税价格一致。(2)(2)对转让住房收入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纳税人对转让住房收入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纳税人可凭原购房合同、发票等有效凭证,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允可凭原购房合同、发票等有效凭证,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允许从其转让收入中减除房屋原值、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许从其转让收入
12、中减除房屋原值、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金及有关合理费用。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金,是纳税人在转让住房时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金,是纳税人在转让住房时实际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实际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印花税等税金。合理费用指纳税人按照规定实际支付值税、印花税等税金。合理费用指纳税人按照规定实际支付的住房装修费用、住房贷款利息、手续费、公证费等费用。的住房装修费用、住房贷款利息、手续费、公证费等费用。关于个人住房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08号16(3)对出售自有住房并拟在现住房出售对出售自有住
13、房并拟在现住房出售1年内按市场价重新购年内按市场价重新购房的纳税人,其出售现住房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先以纳税房的纳税人,其出售现住房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先以纳税保证金形式缴纳,再视其重新购房的金额与原住房销售额的保证金形式缴纳,再视其重新购房的金额与原住房销售额的关系,全部或部分退还纳税保证金;关系,全部或部分退还纳税保证金;(4)对个人转让自用对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继续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所得,继续免征个人所得税。关于个人住房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08号17一、超额累进税率 工资、薪金所得工资、
14、薪金所得 第三节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第三节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500元50元2超过500元2,000元的部分1025元3超过2,000元5,000元的部分15125元4超过5,000元20,000元的部分20375元5超过20,000元40,000元的部分251,375元6超过40,000元60,000元的部分303,375元7超过60,000元80,000元的部分356,375元8超过80,000元100,000元的部分4010,375元9超过100,000元的部分4515,375元1819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15、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级数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5,000元的50元2超过5,000元10,000元的部分10250元3超过10,000元30,000元的部分201250元4超过30,000元50,000元的部分304250元5超过50,000元的部分356750元201.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比例税率,但对劳务报酬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所谓一次取得劳务收入畸高,指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级数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
16、除数1不超过20,000元的20%0元2超过20,000元50,000元的部分30%2,000元3超过50,000元的部分40%7,000元二、比例税率212、稿酬所得:、稿酬所得:适用20%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3、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利息、股息、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 适用20%税率。二、比例税率22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纳税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即纳税人取得的收入扣除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后的全额。1.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2.税法允许扣除的费用一
17、部分是取得应税项目收入而必须支付的费用,一部分是纳税人本人及其赡养人口的生计费用。费用扣除采用分项确定,分别采用定额、定率和会计核算三种扣除方法。3.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取得同一项目收入的,按各自取得的收入分别税法规定扣除费用后计算纳税。4.公益救济性捐赠未超过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准予据实扣除。第四节第四节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23各应税项目的费用扣除标准应 税 项 目扣除项目或金额工资、薪金所得每月1600元或4800元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成本、费用和损失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每月1600元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财产租赁每次4000
18、元 800元每次4000元 20%财产转让所得财产原值及合理费用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无扣除项目2425 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后,各地一律按统一标准执行,任何地方不得擅自规定免税项目或变相提高减除费用标准。对擅自提高减除费用标准的地方,将相应减少财政转移支付数额或者调减所在地区所得税基数。二、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26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1600元或4800元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1.在中国境内的外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2.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中的 外籍专家;3.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受雇取得工资、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个人所得税法概述powerpoint 52页 个人所得税法 概述 powerpoint 5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