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推断题类型及解法.docx
《2022年中考化学--推断题类型及解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化学--推断题类型及解法.doc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中考化学推断题类型及解法推断题既是考查学问, 又是考查才能的综合题目; 它具有条件隐含、 综合性 强、思维容量大等特点; 近几年来中考试题关于推断题的命题要求越来越高,知 识掩盖面也越来越广, 考生失分率最高; 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 就不难发觉推断 题类型主要有: 表格式推断题、 网络式推断题、 图示式推断题、 表达式推断题等;这类题目大多需要依据已知的试验步骤、现象,再对比物质的性质,逐层剥离,抓住题目中的关键环节,或顺推或塑推或争论验证,层层剖析,得出结论;一、表格式推断题 给出了物质范畴和以表格的形式排列出了试验现象,要求考生推断出未知
2、物;这类题型可采纳:列表对比法解答;例(广州市中考题)有A,B,C,D,E 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 和 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试验结果如下表一所示;表中“ ” 表示生 成难溶或微溶的沉淀;“ ” 表示有气体产生;“ ” 表示观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变 化(本试验条件下,生成的微溶物均以沉淀形式显现);表 1 两两混合的试验现象(1)依据试验现象,可以判定AE 的物质名称是:A_,B_,C_,D_,E_;(2)请从 AE 这 5 种物质中选取适当物质, 通过一种合理的途径制取氧化 镁;按次序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 2 给定试剂的反应情形名师归纳总结 - -
3、- - - - -第 1 页,共 2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解析:将这五种物质两两混合, 列表在相应位置标出有关的试验现象,如表2;两表对比知 A 为氯化钡,B为碳酸钾,C为盐酸,D为氢氧化钠, E为硫酸镁;二、网络式推断题给出了物质范畴和各物质相邻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用线段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 网络” 图,要求考生依据物质发生反应的数目,从而推出其中的未知物质;这类题可采纳: 先画线找出物质间的全部相互反应关系,再依据反应个数归纳解答;例(北京市中考题)现有 , , ,()五种溶液和 一种气体,有图 1 所示的相互反应关系,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
4、化学反应,试将它们的化学式填入图 1 中相应的六个方框中;图 1 各物质间的关系解析:可先找出物质间的全部相互反应关系,如图 2;图 2 各物质间全部的反应关系名师归纳总结 能发生 4 个化学反应, 和()能发生 3 个化第 2 页,共 29 页学反应,和能发生 2 个化学反应;分析方框图, 只有方框是 4 条线,所以方框中应填 ,这是解答-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此题的突破口; NaOH既能和 (4 条连线)反应又能和 (2 条连线)反应,在方框,中,虽均为 2 条线相连,但只有方框是跟能发生 4个反应的方框和发生 2 个反应的方框相连,所以
5、 NaOH应填在方框中,填在方框中;随之可判定 应填在方框中,能与 溶液反应的 溶液应填在方框中, 最终应将 () 填在方框中;三、图示式推断题这类题一般不限定物质范畴, 给出各物质转化关系, 要求考生推断出各未知物;此题型要以物质的转化关系为依据,证;用逆推法由果求因, 再用顺推法加以验例(上海市中考题)牙膏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牙膏生产过程中常添加一种摩擦剂;这种摩擦剂是一种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的 粉末;其生产过程如图 3;图 生产流程试回答:( 1)写出 A,B,C,D的化学式;( 2)写出,转化的化学方程式;解析:此题所供应的信息是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转化关系,属推断题;依据最终
6、产物是 这一条件,可用逆推法,按果索因;由反应的生成物()可推出其反应物 C为 ,D为();再依据反应,推出B为 CaO;最终由反应的产物B和 C,推出 A为;推得的结果是否正确,尚须代入关系图中验证,无误即为答案;其转 化的化学方程式: (高温 FY) ()() 四、表达式推断题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给出物质范畴和试验现象, 要求考生推出混合物中肯定存在、肯定不存在和可能存在的是什么物质;解答时以文字信息为序,查找并抓住“ 题眼”,逐步分析“ 挑选” ;这就要求考生熟识这类题目的常见 “ 题眼” ,也
7、就是解题的“ 突破口” ;例(安徽省中考题) 有一种固体混合物, 可能由, , , 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现取该混合物进行如下试验:(1)将固体混合物投入水中,搅拌后完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2)往此溶液中滴加盐酸, 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由上述试验现象可知:该固体混合物中肯定存在的是 _,不能确定的是 _;_,肯定不存在的是解析:(1)步题眼在于 “完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即确定不含和;仍暗含没有沉淀产生,就混合物中不同时有两两反应生成沉淀的“ 即 和不共存” ;(2)步题眼在于 “加入盐酸,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 ”,说明原混合物中确定含有
8、 进而说明无,但不能确定是否存在,从而得出正确结论;五、其他形式推断题不限制物质范畴, 给出试验现象, 要求考生推断出各未知物; 此类题要以物 质的特点反应现象为依据,上下联系,综合推理;敏捷应用顺推法、逆推法和论 证法快速解答;例(浙江省中考题) A,B,C,D,E 分别是酸、碱、盐中的五种物质,其中 A 是酸,另一种是碱,仍有三种是盐,它们之间可以发生以下反应:(1) (2) D 在医院用作诊断胃部疾病的药品,() 依据上述反应,推断以下物质的化学式是:A_, B_,C_;解析:第一从试验现象( 2)和已知条件可知 D 为,从而可知 C中含有 ;其次由反应( 3)的生成物又可推导出反应物
9、E 中含有,进而推断出 E 为 ,C 为( ) ;其次由反应( 2)推出 A 为;最终依据 A 为,为( ) ,已知条件和反应的生成物可综合推出 B 为();再验证,可知以上推断结果完全符合题意;由此可见, 无论是那种类型的推断题, 不管未知物有多少种, 无论用何种方法推理,总可找到解题的“ 突破口”;为此,考生必需娴熟地把握物质的化学性质及有关试验现象,特殊要娴熟地把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质的特点反应现象,才能精确、快速地解答;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中考化学试题中的八大“ 陷阱”一、概念混淆例 1. 以
10、下物质俗名、化学名称、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A. 干冰 二氧化碳 CO 2B. 胆矾 硫酸铜 CuSO4C. 食醋 醋酸 CH 3COOH D. 盐酸 氯化氢 HCl 分析:此题中的“ 陷阱” 是把结晶水合物与无水粉末、溶液与溶质等混淆起来,那些概念不清的同学往往在这里会显现错误;此题答案为 A ;二、条件余外例 2. 用氢气仍原 CuO a g,当部分固体变红时,停止加热, 使其在氢气流中冷却,称取残留固体质量为 b g,得到水为 c g,共用去氢气 d g,此时被仍原的 CuO 的质量为()A. (ab)g B. 40d g C. 40c/9g D. a g 分析:此题条件许多,但所
11、给数据中,只有得到的c g 水是有效的,由于它是参与化学反应生成的;其实此题只需抓住由 CuO 反应生成 Cu 要失去氧元素,而由氢气反应生成水要得到氧元素, 而且在反应过程中,得、失氧必定会相等去解题就可以了;设被仍原的 CuO的质量为 x x16100%cg16100%8018x40c/9g 选 C;三、隐含条件例 3. 在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肯定量的稀硫酸并加微热,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再向滤液中放入一薄铁片,足够时间后取出,铁片无任何变化;依据上述现象判定,以下结论正确选项()A. 滤出的不溶物中只有铜,不行能有铁B. 滤出的不溶物中肯定有铜,也可能有铁C. 滤出的不溶物中只有铁
12、,不行能有铜D. 滤液中肯定含有硫酸亚铁,可能含有硫酸铜和硫酸名师归纳总结 分析:此题隐含了一个化学反应,即FeCuSO4FeSO4Cu,且该反应比铁与H2SO4第 5 页,共 29 页反应更易进行; 依据题给信息, 滤液中放入铁片无任何变化,说明滤液中无H2SO4 和 CuSO4,-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由此推断滤液中肯定有 FeSO4,滤出的不溶物中肯定含有铜,至于铁粉无剩余不能确定;所以,此题正确答案应为 B;四、隐含答案例 4. 只用紫色石蕊试液就可将三种溶液区分开的有()A. NaCl HCl NaOHB. NaOH MgSO 4
13、KNO 3C. Mg NO 3 2 NaCl HNO 3D. BaCl 2 Ba OH 2 KNO 3分析: 许多考生依据指示剂变色情形快速作出判定,认为正确答案为 A,而对隐含的答案 B 就不再深化摸索了,造成漏选;造成这种错误的缘由是考生对鉴别物质的方法考虑不全面,正确思路是:B 项,利用紫色石蕊试液第一可鉴别出 NaOH 溶液,再由 NaOH 溶液与 MgSO 4 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从而区分出 MgSO 4,进而剩下的就是 KNO 3 溶液了;故此题应选 A 、B 两个答案;五、“ 定势” 诱导例 5. 以下各元素中化合价最高的是()” 这是一条化学规律;而化学分析:“ 元素的最高化
14、合价数值等于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规律与其他规律一样,常有例外或不适用的情形,特殊是化学中的规律例外更多,因而命题人往往在这方面做文章;此题如定势于课本而忽视了化学规律的特殊性,就易错选 B 或 C;实际上此题中氖元素显零价,氧元素无6 价;故正确答案为 A;六、设置圈套例 6. 2.7g 铝、 5.6g 铁、 6.5g 锌及 6.4g 铜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肯定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仍剩余9.2g 金属,就生成氢气的质量是_;分析:马虎的同学很简洁直接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运算,算出2.7g 铝、 5.6g 铁、 6.5g锌与稀盐酸反应分别生成0.3g、0.2g、 0.2g 氢气,加在一起就得出
15、结论:0.7g;这样正中了命题人的圈套; 造成误会的缘由是未能精确把握住命题者的意图;程式运算的才能,而是考查金属活动性次序的运用;四种金属中,此题不是简洁考查化学方 只有铜不与稀酸反应,但剩余金属质量是 9.2g 大于 6.4g,说明铁、锌、铝没有完全跟酸反应,因此生成氢气的质量应小于 0.7g;正确思路是:由于在金属活动性次序中,铝、锌均排在铁之前,所以剩余金属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中仍含有9.2g6.4g 2.8g 铁,参与反应的铁的质量为5.6g2.8g2.8g;因此,铝和锌完全 反 应 而 铁
16、 只 有2.8g参 加 了 反 应 , 所 以 生 成 氢 气 的 总 质 量 应 为 :32 7g22 8g2 656 5 g0 6g ;2756七、以量掩质例 7. t时将 a g A 物质投入 b g 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质量分数是()A. 等于100a % B. 大于100a %a b a bC. 等于100a % D. 无法确定a b分析: 此题如没有对溶质是否转变和能否全部溶解分不怜悯形加以争论,易犯“ 以量掩质” 的错误;对于这类未指明详细物质和是否完全溶解的题目要分情形争论;(1)当 A 为可溶性酸碱或不含结晶水的盐且 a g 全溶于 b g 水中,答案为 A;(2)当 A
17、 为可溶性碱性氧化物或可溶性酸性氧化物时,溶质是碱或酸,溶质质量增加,答案为B;(3)当 A 为结晶水合物及 A 为无水盐,但并未全溶于 b g 水中,溶质质量小于 a g,答案为 C;综上所述,溶质质量分数是无法确定的,故该题答案为 D;八、生疏情境例 8. 纳米材料被誉为 21 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几个纳米( 1 纳米 10 9 m)的空心管;以下说法错误选项()A. 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化合物B. 纳米碳管材料假如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C. 纳米碳管材料,表面积大,吸附才能强D. 纳米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固分析:此题所给情境是:21 世纪最有前途
18、的新型材料“ 纳米材料”,同学们对此明白不多,看到后心中没数,在做此题时就可能对题示的隐含条件“ 几个纳米”、“ 纳米管” 、“ 纳米材料” 等,不能很好地去懂得,而多项C;由于依据题示的隐含条件可知纳米管内径很小,而纳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所以吸附才能强,因此 C 答案是正确的;由于纳米碳管“ 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为几个纳米(1 纳米 10 9 m)的空心管; ” 是一种碳单质,是一种无机物而不是有机化合物;因此 B、D 答案的说法也是正确的,只有 A 答案错误,应选 A;一. 教学内容:专题学习:酸碱盐类化合物之间的反应规律及综合应用二. 重点、难点: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19、 -第 7 页,共 2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 重点:把握酸碱盐类化合物之间的反应规律,会敏捷的写出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难点:综合应用酸碱盐类化合物之间的反应规律解决题目;三. 详细内容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 金属 + 氧气 金属氧化物可归纳成下图来表示;除 Ag、Pt、Au 外的金属,一般都可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金属越活泼与氧化合就越简洁,反应就越猛烈;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水可溶性碱可溶性碱对应的碱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K 2O、 Na2O、BaO 都能跟水反应; Ca(OH ) 2 微溶于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中 化学 推断 类型 解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