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二上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初二上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二上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初二上物理学问点第一章 声现象学问归纳1、声音的发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但声音不肯定停止);一切振动的物体都叫声源;练习:人说话唱歌、动听的鸟鸣、悦耳的蟋蟀叫它们的声源分别是:声带、鸣膜、翅膀摩擦歌词“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这里的“ 吼”声带、黄河水;“ 叫” “ 咆哮” 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的敲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到振动;证明的方法:桌上撒碎纸屑,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另:并不是全部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声音
2、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介质;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空气 传来的;真空不能传声;宇航员在月球和太空中交谈,需要靠无线电传递信息,是由于那儿没有空气;(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V 固V 液V 空15;的空气中的速度是 V 空=340 m/s V 真空 =0 声速与传播介质和温度有关;练:“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以及空气能传播声音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 回声 ;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s 以上;也就是声源与障碍物的距离不低于17m,人才能区分
3、出回声;低于 0.1s 时,回声只能使原声加强,所以在不太大的房间里说话听到的声音比在旷野中洪亮;利用回声可测距离:方法: 先查出声音在某种介质中的速度,再测动身出声音到听到回声经受的时间;测距原理是: d=s/2=vt/2 4、乐音:物体做规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 :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是反映振动快慢的物理量;振动越快,频率就越大;单位是:Hz 现象:硬纸片划梳子,划得快音调高;练习:为何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觉而蝴蝶飞行听不见?蜜蜂飞行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低于 20
4、Hz,是次声波,不在听觉范畴内;2响度 :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听者与声源的距离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越近响度越大;单位:dB 增大响度的方法:用力敲击或弹拨;距离近些;减小声音分散等等;现象:同一位置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同一根橡皮筋响度一样,如力大了橡皮筋振幅就大响度就大;听诊器减小分散增大响度;练习: 1、分析男低音歌手放声唱歌,女高音为其轻声伴唱: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女高音音调 高但响度小;2、在鼓面撒纸屑,敲鼓时纸屑跳动同时听到声音,用力敲响度大纸屑跳得高;b、发生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且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得出结论: a、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5、;讨论方法是:转换法;3音色: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用来辨论不同的声源;如:听见知人5、噪声及来源(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从物理学角度,指发声体做无规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 把凡是阻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称作噪声;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6、声强等级的划分人们用分贝( dB)为单位表示声音的等级;0dB 听觉下限;抱负的学习、休息环境 50dB 以下;保证工作学习不超过 70dB;爱护听力掌握噪声不超过 90dB
6、;7、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减弱、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传播过程中减弱实行的主要方法是:消声、吸声、隔声;8可听声: 频率在 20Hz20000Hz 之间的声波;超声波: 频率高于 20000Hz; 特点:方向性好、穿透才能强、声能较集中;应用:声呐、 B 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次声波: 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简洁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肯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应用: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腾、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其次章 物态
7、变化学问归纳1、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测量的工具:温度计2、温度计的原理: 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3、摄氏温度的规定:(符号: t 单位:)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把 1 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 100,0 到 100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就是 14常见的温度计有 1 试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 3寒暑表;体温计:测量范畴是35至 42,分度值是0.1;玻璃泡上方有缩口,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需甩;寒暑表:量程是30 50分度值 15、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即:估、选、观、放、读、取)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挑选合适量程的温度计;观看量程和认清分度值;温度计的
8、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待示数稳固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需和被测物体接触,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取出温度计6、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液、气体;7、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8、熔点和凝固点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都有肯定的熔化和凝固温度分别叫熔点和凝固点;晶体非晶体的重要区分:晶体都有肯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连续从外界吸热晶体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连续向外界放热【记忆】常见的一些非晶体:玻璃、沥青、塑料、松香、蜂蜡、橡胶9、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名师归纳总结 上图中 AD 是晶体熔化曲
9、线图,晶体在AB 段处于固体升温段;在 BC 段是熔化过程,吸热,第 2 页,共 8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 段处于液体升温段;而 DG 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 段是液体降温段;EF 段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 处于固态降温段;10、非晶体熔化特点: 不断吸热,先变软再变稀,最终变为液体,温度连续上升;凝固特点:不断放热,物质逐步变稠、变黏、变硬,最终为固体,温度连续下降11、晶体海波和非晶体石蜡熔化和凝固图像对比AB 段:固态DE 段:液态先变软,先变硬,BC 段:固液共存EF
10、 段 :固液共存后变稀,后变稠,CD 段:液态FG 段:固态最终变最终变B 点: 固态E 点: 液态为液体为固体C 点: 液态F 点: 固态12、汽化与液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 汽化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吸热;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 液化 ;液化有两种方式: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这两种方式都要放热; (液化现象如:“ 白气” 、雾、露、“ 出汗” 等)13、蒸发: 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叫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淌的快慢、液体种类、空气湿度;作用 :吸热降温,制冷作用14、沸腾: 在肯定温度(沸点)下,在
11、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猛烈的汽化现象叫沸腾;沸腾的特点:液体沸腾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 连续吸热;蒸发沸腾的异同: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不同点:发生部位、猛烈程度、温度条件、温度变化、影响因素等方面都不同;15、升化和凝化a、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吸热;日常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卫生球变小、灯丝变细、干冰消逝、积雪消逝、碘受热升华b、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放热;凝华现象:霜、雪的形成、雾凇、窗玻璃内侧的冰花、灯泡壁变黑16、水循环: 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
12、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伴随着各种物态变化,而物态变化需要吸热或放热,所以水循环的过程既相伴着物态变化又相伴着能量的转移;简答练习题:严冬,冰冻的衣服变干的缘由:始终冻着的衣服里的冰直接升华成了水蒸气而能使衣服变干;寒冬 ,在窗玻璃上会有冰花的缘由: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比室内空气冷得多的玻璃后放热凝华成冰花,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刚从开水中捞出的熟鸡蛋在手中不太烫,过一会儿反而很烫,这是由于蛋壳末干时,壳上的水蒸发吸热;制造 “舞台白雾 ”过程中经受的物态变化:舞台上喷撒的干冰升华时从四周空气中吸取大量的名师归纳总结 热,从而使空气温度下降;空气中水蒸气在骤降的低温环境中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一
13、些小水珠第 3 页,共 8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又凝固成的小冰粒,它们悬浮在空气中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所谓白雾;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升华吸热,仍可使运输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冬天汽车司机在冷却水中加一些酒精是为了降低冷却液的凝固点;花样溜冰运动员能够在冰上翩翩起舞,是由于冰刀划过冰面, 冰熔化形成一条沟使人能够站立;正在熔化的冰拿到 0 的房间里,冰不会连续熔化的缘由: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拿到0 的房间时,冰的温度和房间的温度相同,不能发生热传递,冰虽然温度达到了熔点,但吸取不到热量,所以冰不能连续熔化;霜前冷、雪后寒
14、的说明: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粒,凝华过程要放热,而水蒸气能够向空气中放热的条件是气温低于水蒸气温度,故只有在足够低的气温下,水蒸气才会凝华成霜,所以下霜时气温较低,人常感到冷;下雪天气温度原来就低,下雪后,雪熔化和升华时要向四周空气吸热,而使原来较低的温度进一步下降,因而雪后寒;买回家的蔬菜时间长了会因失去水分而干瘪,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 用保鲜膜包裹后放冰箱里;11、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发声:大多数鸟:腹部的鸣膜振动发出的;蜜蜂:翅膀振动发出的“ 嗡嗡叫声 ” ;蟋蟀:也是翅膀振动发出的“叫声 ”;二胡:靠弓与弦之间的摩擦产生振动而发声;填空练习题:笛子:靠管内的空气振动而发声;人工降
15、雨常用的物质是什么.其原理是什么 .填出全过程经受了哪些物态变化. 物质是:干冰 固态二氧化碳;原理是:将干冰撒在云层里,干冰升华快速从空气中吸取大量的热()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同时使云层中的气温急剧(),云层中的水蒸气迅)速()成小冰粒或 ()成小水珠, 并下降, 在下降的过程中小冰粒遇热又(成雨滴,这就是人工降雨;用钨做白炽灯的灯丝是由于钨的 高;小明去商店买冰糕 ,当售货员从冰柜中拿出冰糕时 , 发觉包装纸上结满了“ 白霜 ” ,这是现象 ; 他剥开冰糕包装纸 ,看到冰糕冒 “ 白气 ” ,这是 现象 ;他把冰糕放在杯子里 ,一会儿杯子的外壁 “出汗 ” ,这是 现象 ;不一会儿 ,杯
16、子里的冰糕全部成了液体 ,这是 现象;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量北极冬天的气温,是由于水银的 太高;北方的寒冬,常给储存蔬菜的地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 可防止蔬菜动坏;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装酒精的容器中抽出,它的示数;大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地球表面;江河中的水,土壤,动、植物中的水分,时刻被 到空气中变成气态;冰冷地区的冰雪,虽然温度远低于 0,但也在缓慢地;这些水蒸气进入大气后,成云致雨,有的 变为霜,有的 形成露,然后又返回地面,渗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 以后,水分周而复始地循环变化着,并在循环运动中不断转变着自身的状态;液态的水,可以 为固态的冰,也可以 为气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可以为液态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初 物理 上册 知识点 归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