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坝沉积研究进展综述_姜在兴.docx
《滩坝沉积研究进展综述_姜在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滩坝沉积研究进展综述_姜在兴.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 W卷第 4 期 20/5年 S月 古 地 理 学 报 Vol. 17 No. 4 Aug. 2015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文章编号 : 1671 -1505(2015)04 -0427 -14 DOI: 10. 7605 /gdlxb. 2015. 04.036 滩坝沉积研究进展综述 姜在兴 7 2王俊辉 7 2张元福 7 2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能源学院,北京 100083 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3 摘要滩坝是发育于滨岸带非常重要的一种沉积相类型和油气储集体,是滩和坝的总称。国外关于滩坝 的研宄,多集中于对现代沉积
2、与野外露头的考察,侧重于成因机理的解释;中国的沉积学家、石油地质学家则 偏重于陆相湖盆滩坝的沉积特征与油气地质意义的研宄。作者从滩坝的成因出发,对滩坝的分类、沉积模式、 控制因素、古地理及油气意义进行了总结梳理,提出滩坝是 “ 风(风浪 ) -源(物源 ) -盆(盆地演化 ) ” 系统内综 合作用下的产物,表现在:波浪是滩坝形成的动力;物源是滩坝形成的物质基础;盆地层序一构造演化过程中 古地貌与古水深决定了滩坝的发育位置与范围。研宄滩坝发育的控制因素,有利于为其在垂向上和平面上的分 布预测提供有力的支持,具有重要的油气勘探意义。滩坝砂体记录了其形成时的古地理条件。特别地,通过对 滩坝砂体沉积特
3、征的解剖,可以一定程度上定量反映其形成时的古风浪条件,进而可以恢复古大气流场,这对 古气候的恢复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关 键 词 滩 坝 分 类 模 式 控 制 因 素 古 地 理 油 气 第一作者简介姜在兴,男, 7962年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沉 积学及层 序 地 层 学 研 究 。 : . edw. CAI。 中图分类号: P531 文献标志码 : A Abstract The beach4)ar deposits? which is a general term of the beach and bar, is an important kin
4、d of facies and petroleum reservoir developed in the nearshore zone. Most of the foreign researches on beach4ar deposits are focu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ir formation mechanisms via geology investigation of modern deposits and field outcrops ; while Chinese sedimentologists and petroleum geol
5、ogists have focused on their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petroleum significances? especially those formed in lake environments. In this paper, we reviewed and refined the advances in beach-bar researches. Firstly, we summarized the origin of beach4)ars, and then followed by their classification,
6、 depositional model,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the palaeogeography and petroleum significances. We propose that the beach4ar is formed in the system combined of wind (wind wave), provenance and basin (basinal evolution), i. e., waves are the original power of beach4)ar formation, while the provenance
7、 provides the material base, Advances in beach-bar research: A review Jiang Zaixing Wang Junhui Zhang Yuanfu 1 College of Energ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 Beijing 100083 2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Beijing 100083 *国家 “ 十二五 ” 科技重大专项
8、(编号 : 2011ZX05009 -002)资助 收稿日期 : 2015 -06-02 改回日期 : 2015 -06-28 and the evolution of tectonic and sequence of the basin determines the position and extent of beach4)ars. Study o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beach 4)ar formation could provide powerful supports in prospecting the distribution position of b
9、each4)ar sandbodies vertically and horizontally?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petroleum reservoir exploration. Ancient beach4)ar deposits recorded the palaeogeographic conditions during their formation. Especially, palaeowave conditions could be quantitatively recovered based on sedimentol- ogy
10、 analyses on beach4ar deposits? and in turn, the palaeo-atmospheric flow field. This plays an important? promotive and supplemental role in the study area of palaeoclimatic recovery. Key words beach4)ar, classification, model, controlling factor, palaeogeography, hydrocarbon About the first author J
11、iang Zaixing, bom in 1962, is a professor and Ph. D. supervisor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sedimentology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 Enail : jiangzxcugb. edu. cn. 滩坝是发育于滨岸带的一种重要的沉积相类 型。对于滩坝砂体很多学者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 究,在沉积环境、成因、沉积特征、沉积模式等方 面己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早在 20世纪初期, 就己经有了
12、针对滩坝的研究。国外对滩坝沉积的研 究,主要是在针对现代海岸或湖岸沉积 ( Aagaard, 1990; Soreghan and Cohen, 1996; Houser and Greenwood, 2005 ; Masselink 祝 aL, 2005 ; Schwartz, 2012)以及野外滩现露头(如 Taylor and Ritts, 2004)进行考察与研究。中国的沉积学家及石油 地质学家对滩坝沉积特征与油气地质意义的研究, 主要是集中在陆相湖盆(朱筱敏等, 1994;周丽 清等, 1998;宋春晖等, 1999;李国斌等, 2008; 操应长等, 2009; Deng rt a
13、/., 2011; Jiang rt a/., 2011, 2014;田继军和姜在兴 , 2012)。 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提高,中国油气 勘探己进入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盆地内与油气密 切相关的薄层滩坝储集体也逐渐得到了重视(孙 锡年等,2003;毛宁波等, 2004)。滩坝储集体具 有近油源、储集性能较好、生储盖组合配置好等有 利条件,有利于油气富集(朱筱敏等, 1994;张 善文等, 2004)。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用 不同的手段,对滩坝砂体的分类(朱筱敏等, 1994;邬金华等, 1998;陈世悦等,2000)、沉积 特征(朱筱敏等, 1994;宋春晖等, 1999; Tay
14、lor and Ritts, 2004;李国斌等, 2008;张宇,2008; 操应长等, 2009, 2010;赵宁和邓宏文, 2010; Jiang rt 2011, 2014;田继军和姜在兴, 2012)、地球物 理特征(朱筱敏等, 1994;才巨 宏, 2005;刘书会,2006;燕兴荣等, 2006;罗红 梅等, 2011;赵东娜等, 2014)、分布发育规律 (邓宏文等, 2008;李国斌等, 2008;林会喜等, 2010)、成藏特征(李秀华等, 2001;孙锡年等, 2003;毛宁波等,2004;苏永进等, 2005;邹灵, 2008;王永诗等, 2012)等方面做了全方面的研
15、 究。针对不同研究区的特征,建立了不同的勘探方 法理论,为滩坝沉积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国内,虽然也有很多学者注意到滩坝是在波 浪与沿岸流的控制下形 成,但是对滩坝成因的论述 相对比较简单。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作者从滩坝 的成因出发,进而对滩坝的分类、沉积模式、控制 因素、古地理及油气意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梳 理,提出滩坝是 “ 风(风浪 ) 一源(物源 ) 一盆(盆 地演化 ) ”系统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具有重要的古 地理意义与油气意义,期望能够对中国油气勘探与 开发及古气候学、特别是古大气流场的研究产生积 极的推动作用。 1 滩坝的成因 滩坝是滨浅湖(海)区常见的砂体,是滩和 坝的总称
16、,其形成主要受波浪和沿岸流控制 (Komar, 1976;姜在兴, 2010)。滩坝在形成过程 中,沉积环境相似且常常共生,并且由于水平面的 大面积扩张与收缩, “ 滩 、 “ 坝 ” 砂体通常相互叠 置,有时很难将“ 滩 ” 与 “ 坝 ” 分开,习惯用 “ 滩坝 ” 来描述滩砂和坝砂(吴崇筠, 1986;朱筱 敏等, 1994 ),也可统称为滩坝复合体 ( Deng /., 2011)。但两者在成因机制与沉积特征等方 面具有很大不同。 1.1 “ 坝 ” 的形成 滨岸带沉积物的搬运方向及运动轨迹严格受到 水动力条件的支配,因此滩坝的形成是水动力条件 综合 效应的结果。结合滨岸带的波浪机制,
17、关于沙 坝的成因机制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亚重力 波成因机制、破波点沙坝成因机制(或自组织模 型机制)、冲浪成因机制、沿岸螺旋流成因机制。 另外,沿岸浪生流系统会对沙坝进行改造。 1.1.1亚重力波成因机制 这种机制认为沙坝是在亚重力波的影响下形 成,包括冲浪振荡 ( surf beat)、 约束长波 ( bound long wave )、边缘波 ( edge wave)等,以驻波 (standing wave)为特征 ( Carter et aZ., 1973)。沙 坝形成于驻波的波节 或波腹处:若沉积物以底床搬 运的形式为主则在波节处沉积,而当沉积物以悬浮 搬运的形式为主时在波腹处沉
18、积 ( Carter M , 1973; Short, 1975)。这种机制很好地解释了滨岸 带多列沙坝的现象,并解释了沙坝间距随着离岸距 离的増加而増加的现象 ( Carter et aZ., 1973 ; Short, 1975; Aagaard, 1990) 但是,亚重力波成因机制存在一些缺陷。首 先,亚重力波产生的水流流速远小于重力波和浪生 流产生的水流流速;另外,这种模型的建立需要驻 波波能集中在特定的波 频段内,而实际观测中的亚 重力波是宽频的。因此,亚重力波可能不是沙坝形 成的主控因素。尽管起到了较好的解释效果,这种 机制并没有在室内水槽实验 ( Dally, 1987)或者 现
19、代滨岸沉积考察( Osborne and Greenwood, 1993; Houser and Greenwood, 2005)中得到很好 的证实。 1.1.2破浪或自组织成因机制 近年来,解释沿岸沙坝成因的 “ 破浪模型 (breakpoint model)” 或 “ 自组织模型 ( self organizational model) ” 得到 了广泛 的接受 ( DyhrNielsen and Sorensen, 1970; Coco and Murry, 2007)。波 浪在向岸传播的过程中,至浪基面附近开始遇浅变 形,随着继续向岸传播,水深愈小,波高亦逐渐增 大。当水深减小到一定范
20、围时,波陡值达到极限, 波浪开始倒卷和破碎,形成破浪。一方面,从遇浅 波浪带传播而来的波浪,向破浪带输送沉积物;另 一方面,向岸方向波浪破碎之后,还有可能再次形 成振荡波,并在破浪线向岸一侧形成环流。另外, 波浪向岸传播,会形成离岸的补偿流(底流 ) s这 样 一来,在破浪带中,水从 2个方向流向破浪线 (汇流),破浪带陆侧产生的离岸搬运与海(湖) 侧的向岸搬运汇聚在一起,沉积物在破浪线附近集 中 (Dyhr-Nielsen and Sorensen, 1970; Dally and Dean, 1984; Dally, 1987),结果将在破浪带中形 成沙坝,坝后形成凹槽(图 1)。因此,该
21、模型认 为,破浪控制着沙坝的离岸位置、规模及其产生的 水深范围,是形成破浪沙坝的最重要的因素。沙坝 的形成反过来又会反作用于破浪。早在 1948年, Keulegan的研宄发现,沙现增长并 向陆迁移,破浪 位置也随之移动 ( Keulegan, 1948)。破浪沙坝总 与破浪带相对应。 破浪模型可简单表达为:沉积物从波浪对床底 的扰动开始,在向岸流与离岸流的作用下向破浪线 聚集开始形成沙坝,并在水动力、沉积物搬运、沙 坝形态的相互反馈作用下生长,最终在坝顶破浪处 达到向岸搬运与离岸搬运的平衡 ( Houser and Greenwood, 2005),在破浪线处形成沙现,现后形 成凹槽(槽谷)
22、。在低坡度的滨岸带,波浪在远岸 坝处破碎后,在较深的坝后凹槽中常常能够恢复而 重新形成振荡波。重生波在碎浪带之前 可能会发生 图 1滨岸带水动力特征及滩坝微地貌的形成 Fig. 1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n nearshore zone and formation of corresponding beach4ar microrelief 第 2次甚至第 3次破碎,形成内破浪带(图 1)(钱 宁和万兆惠, 1991)。这样在滨岸带可能形成多列 几乎与岸线平行的沙坝。这种模型已经在室内水槽 实验与现代沉积观察中得到了证实。 1.1.3冲浪成因机制 波浪破碎之
23、后的最终归宿是变成冲浪,形成 “ 冲浪带 ” 或 “ 冲流带 ” 。湖水借惯性力冲向岸边, 没有渗入沉积物中的水直接回头沿坡而下成为退浪 或回流 ( backwash), 直至消失,或与下一个冲浪 相撞。在冲浪回流带,冲流的搬运能力要强于退流 (Masselink et aZ., 2005),因此,波浪有效地将较 粗的沉积物搬运向岸。泥沙被向上带到上冲流达到 的最高位置并在那里堆积下来,形成沿岸线展布的 沙坝,称为沿岸坝(图 1)。沿岸坝的沉积物组成包 括来自水盆地的沉积物,还包括了原地的蚀余沉积 物,标志着上冲流搬运泥沙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 因此,按照沙坝发育位置的不同,可建立不同 水动力带
24、与沙坝的对应分布模型。将发育在破浪带 的沙坝称为远岸坝;发育在碎浪带或内破浪带的沙 坝称为近岸坝;发育于冲浪回流带后方的 沙坝称为 沿岸坝(图 1)。在不同的水动力带,所形成沙坝的 形态、沉积特征以及生物组合等不甚相同。反过 来,依据滨岸带的滩坝特征也可为划分破浪带、碎 浪带、冲浪回流带提供依据。 1.1.4沿岸螺旋流成因机制 沙坝的螺旋流成因机制由 Schwartz (2012)提 出 。Schwartz (2012)通过研究北美 Michigan湖, 提出了在风浪低角度斜交岸线入射的情况下,会产 生沿岸方向前进的螺旋流(图 2)。根据波流性质的 不同,这种螺旋流由 3部分组成:入射波产生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沉积 研究进展 综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