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加答案.docx
《2022年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加答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目录 打印版 古代汉语试题( 1) . 2 试题( 1)参考答案 . 3 古代汉语试题( 2) . 5 试题( 2)参考答案 . 6 古代汉语试题( 3) . 8 试题( 3)参考答案 . 8 古代汉语试题( 4) . 10 试题( 4)参考答案 . 10 古代汉语试题( 5) . 12 试题( 5)参考答案 . 13 古代汉语试题( 6) . 15 试题( 6)参考答案 . 16 古代汉语试题( 7)及答案 . 18 古代汉语试题( 8)及答案 . 21 古代汉语试题( 9)及答案 . 24 古代汉语试题( 10)及答案 . 26 名师归纳总
2、结 - - - - - - -第 1 页,共 2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古代汉语试题(1)一、单项挑选(每题1 分,共 10 分)()1、以下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选项-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 部; B 全书依据地支分成十集;C采纳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D王引之字典考证订正了五千多条错误;2、注意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A经传释词 B词诠 C助字辨略 D古汉语虚词通释3、许慎的“ 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是指-()A会意 B 形声 C假借 D转注4、以下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A莫、休、甘、武B炎、寒、贼、朱C从、信、秉、亦D友、及、伐、
3、取)5、以下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A错 措 B 睹 覩 C 置 寘 D 沽 酤6、以下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A孟尝君顾谓冯谖;B 天帝使我长百兽;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D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7、以下句中“ 孰与” 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B 从天而颂之, 孰与制天命而用之;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8、“ 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以下说法错误选项- ()A“ 为之所” 是双宾语句; B“ 无” 与“ 勿” 是古今字;C“ 何厌之有” 是宾语前置句;D 两个“ 之” 用法不同;9、“ 说文四大家” 中注意分析字义
4、来源和进展的是-()A段玉裁 B桂馥 C王筠 D朱骏声10、以下句中加点词与例句“ 童子隅坐而执烛” 用法不同的是-()A其后秦稍蚕食魏;B 舜勤于民事而野死;C良庖岁更刀,割也;D子路拱而立;二、填空(每题 1 分,共 10 分)1、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 _;这是中国 _的奠基之作,收字 _个,另有重文 1163 个;2诗词曲语辞汇释由近人 _所著,这是一部讨论诗词曲中 _的一部专著;3、形声字“ 裁” 的意符为_,声符为 _;4、文字学家辨别本义主要是凭 _,如“ 叔” 的本义是 _;5、“ 以劝事君者” 中,“ 劝” 的意义为 _ ;三、名词说明(每题 2 分,共 6 分)3、形容词的意动
5、用法 1、转注 2、偏义复词四、说明以下句中加点词词性、意义或用法;(每题分,共分)1、草木畅茂,禽兽繁衍,五谷不登,禽兽逼人;2、亟请於武公,公弗许;3、君如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4、晋不行启,寇不行翫;5、如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6、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7、勤而无所,必有悖心;8、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 孟尝君客我;”9、师进次于陉;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0、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11、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
6、义哉?12、子曰:“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13、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14、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 异于三子者之撰;”15、子曰: “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语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矣; ”16、封书谢孟尝君曰:“ 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 ”17、世以鲍焦无淡定而死者,皆非也;18、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五、简答(每题 3 分,共 9 分)1、古汉语动量表示法有何特点?2、举例说明古汉语判定句有哪些活用形式?3、介词“ 于” 有哪些用法?六、指出以下句中有词类活
7、用现象的词,并说明其活用情形和意义(每题 2 分,共 10 分)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2、不如吾闻而药之也;3、如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4、如弗与,就请除之,无生民心;5、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2 分,共 10 分)七、指出以下句子的类型并分析其特点(每题 1、孟尝君怪之,曰:“ 此谁也?”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3、鬼神非人实亲, (惟德是依);4、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就得食;5、谏而不入,就莫之继也;八、说明加点的虚词的词性、语法意义,能释出的要释出;1、太后盛气而揖之;2、皮之不存,毛将安傅?3、宣子未出山而复;4、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5、今也,父兄百官不我
8、足也,恐其不能尽大事;九、给下面的短文加标点,并翻译;(15 分)(每题 2 分,共 10 分)陈 涉 之 初 起 王 楚 也 使 周 市 略 定 魏 地 北 至 狄 狄 城守 田 儋 详 为 缚 其 奴 从 少 年 之 廷 欲 谒 杀 奴 见 狄 令 因 击 杀 令 而 召 豪 吏 子 弟 曰 诸 侯 皆 反 秦 自 立 齐 古之 建 国 儋田 氏 当 王 遂 自 立 为 齐 王 发 兵 以 击 周 市 周 市 军 仍 去 田 儋 因 率 兵 东 略 定 齐 地;试题( 1)参考答案一、单项挑选(每题 1 分) 1、C2、A3、C4、D5、A6、A7、D8、B9、D10、D 二、填空 (每空
9、 1 分)1、许慎、文字学、 93532、张相、 特殊语辞 3、衣、(“ 裁” 无“ 衣” )名师归纳总结 4、字形、手拾5、鼓励第 3 页,共 28 页三、名词说明(每题2 分) 1、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受” 写作“ 授” 不得分;2、偏义复词: 由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词构成,只有一个词起表义作用,另一个词不表义,只-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是一种陪衬,这种复合词叫做偏义复词;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了该四、说明以下句中加点词词性、意义或用法(每题分,能精确说明出词语的意义即可)1、成熟 2、多次
10、 3、安抚 4、放松小心 5、外交使节 6、询问,征求看法 7、劳累 8、拜望 9、暂时驻扎 10、向后退 11、足 12、犯错误 13、通“ 馈” ,赠送、窥探 14、站起来、才能 15、走向,接近 16、遭受 17、胸襟宽大 18、言语真实五、简答(每题 3 分) 1、(1)古汉语没有动量词,数词直接用在动词之前;(2)数词置于整个句子之后,在其他部分后加上代词“ 者” ;2、(1)表比如;(2)表复杂内容; (3)表缘由;(无举例就不得分)3、( 1)引进处所,涉及对象; (2)引进比较对象; (3)引进施事者;(4)引进时间;(全答对得满分,每错一处扣 1 分,扣完为止)六、指出以下句
11、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说明其活用情形和意义(每题 2 分,指明活用的 词、说明活用情形、活用的意义是三个得分点,全答对得满分,答出一点得 1 分,答对两点也得 1 分) 1、端:名词用作动词;穿上礼服章甫:名词用作动词;戴上礼帽2、药:名词的意动用法;把 当作药 3、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灭亡4、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产生6、剑:名词作状语;表示工具,用剑七、指出以下句子的类型并分析其特点(每题2 分,指明句式类型1 分,分析出特点1 分)1、判定句,“ 此“ 作主语;” “ 谁” 作谓语;者; 3、宾语前置句,用“ 实” 复指否定句中;2、被动句,“ 见” 表被动,“ 于” 引出主动
12、4、双宾语句,“ 夺” 带双宾语,“ 之” 作间接宾语,“ 食” 作直接宾语;5、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宾语“ 之” 前置;八、说明加点的虚词的词性、语法意义,能释出的要释出(每题 2 分,指明词性 1 分,说明语法意义或译出 1 分) 1、连词,用在状语和动词之间 2、介词,用在主谓之间,表示寓意未完,让读者等待下文;3、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否定 4、疑问代词,表处所“ 哪里”5、代词,表说话人自称“ 我”九、给下面的短文加标点,并翻译;(15 分,标点 5 分,每错 3 个扣 1 分,扣完为止;翻译10 分,意译即可)也,地,狄,奴,廷,奴;令,令,曰:“ 立,齐,国儋,氏,王;”王,
13、市;去,地;陈胜刚刚起义称王楚地的时候,让周市攻取平定魏地,向北到达狄地; 狄城守官田儋假装捆绑了他的仆从,带领青年人到廷堂,想拜见令,杀死了仆从,得以拜见令,趁机杀死令,于 是召见豪强子弟,说:“ 诸侯都叛秦,独立为王;齐国,是古代建的国;儋,是田姓,应当 称王; ” 于是自封为齐王,发兵攻打周市,周市军队返回了狄,田儋于是带领军队向东攻取名师归纳总结 平定齐地;史记卷94,田儋列传第 4 页,共 28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古代汉语试题(2)一、单项挑选题( 1 10)1、以下各组中的汉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信武果 B 取尖安 C
14、 从休亡 D 朝高回2、以下定义是许慎为“ 形声” 所下的是()A 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B 比类合谊,以见指撝C 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D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3、以下汉字属于“ 肉” 部的是()A肖 B 服 C 期 D 朔4、下面全为异体字的一组是() A 阙掘 咏詠 B 沽酤 预豫 C 賸剩 笋筍 D 陈阵 泪淚5、“ 庄子持竿不顾” 中的“ 顾” 用的是()A引申义 B 本义 C 假借义 D 比如义6、以下词语中属于联绵词的是()A尊敬 B 动静 C 惧怕 D 逶迤7、以下句子中加点的属于词组的是()A 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B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C虽遇执事,其弗敢违; D 吾不能早用子,
15、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8、方言的作者是() A王念孙 B 许慎 C 段玉裁 D 扬雄9、以下句中加点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是()A如弗与, 就请除之, 无生民心; B 遂置姜氏於城颍, 而誓之曰: “ 不及黄泉, 无相见也; ” C臣有子三人,家贫,无以妻之,佣未反;D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10、以下属于双宾语的是()A生庄公及共叔段; B 公赐之食; C姜氏何厌之有? D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二、填空题( 115)1、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通过系统分析 字形来确定本义的专著,共()部首;2、词义引申主要有三种方式,它们分别是()、()和();3、假如一个形声字有多项意义,我们可以依据()来辨
16、认本义;4、对汉字来说,跟图画有着明显界限的()和()的显现,是汉字体系形成的标志;5、“ 知、智” 是一对()字,“ 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中“ 由” 通();6、“ 隄” 字的意符“ 阝” 假如独立成字是(),“ 媵” 的声符独立成字是();7、实行()或()两种构形模式所造成的字都属于象形字;8、用字通假的基本原就是();三、说明加点的词或说明其语法作用;(20)(一)说明加点词的词义; (110)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2、亟请于武公,公弗许;3、多行不义,必自斃,子姑待之;4、虽有甲兵,无所陈之;5、凿户牖以为室; 6、于予與何诛? 7、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8、有美玉于斯,韫匵
17、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9、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10、夏,楚子使屈完如师;(二)指出以下句中特殊的语法现象;(2 5)1、宋何罪之有?2、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3、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4、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5、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四、名词说明( 3 4) 1、 金文 2、四体二用 3、词的引申义 4、同源词五、简答题( 23)名师归纳总结 1、举例说明词义范畴变化的主要类型;(6)11)第 5 页,共 28 页2、古今字和通假字有什么区分?试举例加以说明;(6)3、为什么说由篆文到隶书是汉字演化史上一次最重要的变革?(-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18、 - - - - 六、短文阅读(20)(一)给下面这段古文加上标点(10)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就已一飞冲天不鸣就已一鸣惊人(二)将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5)癸酉,师陈于鞌;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 (1)余姑翦灭此而朝食!” (2)不介马而驰之; (3)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 余病矣!” 张侯曰:“( 4)自始合, 而矢贯余手及肘,余以折御,
19、左轮朱殷, 岂敢言病?吾子忍之;” 缓曰:“ 自始合,(5)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试题( 2)参考答案一、 1、B;2、C; 3、A;4、C;5、B;6、 D;7、A;8、D;9、D;10、B 答错 1 个扣 1 分,多项、错选均不给分;二、 1、小篆、 540;2、辐射式引申、链条式引申、综合式引申;3、形符(亦可答为意符或形旁);4、假借字、形声字;5、古今、犹; 6、阜、朕; 7、绘形象物、烘托显物;8、同音替代;答错1 个扣 1 分;三、(一) 1、城墙; 2、多次; 3、跌倒,比如失败;4、武器; 5、房门; 6、声讨、批评; 7、渡口; 8、出卖; 9、吝惜、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古代汉语 期末考试 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