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发展历史PDF.pdf





《礼仪发展历史PDF.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礼仪发展历史PDF.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礼仪发展历史第一节礼仪的起源与演变礼仪与人类的文明相伴而生, 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礼仪的萌芽,并经过不断的演变发展,形成了现在的礼仪规范。一、礼仪的起源: 主要表现在4 个方面1对天地、神灵、祖先的信仰与敬畏原始社会,人类处在变化莫测的大自然中,无法解释千百万化的自然现象和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 , 认为天地神灵是主宰这一切的力量。所以就进行一些祭祀活动,以表示他们对天地、神灵、祖宗的敬畏,祭祈天地、神灵,保佑风调雨顺, 祈祷祖先显灵,拜求降福等等。为祈祷而举行的仪式就成了古代礼仪的萌芽。因此有了“礼立于敬而源于祭”的说法。2. 对家庭成员言行的规范父母要抚养、关爱、教育孩子
2、;成人要赡养、照顾父母;兄弟姐妹之间要关爱。在舜尧的时代 , 就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做了明确规定: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 称之谓“五礼” . 通过礼仪,对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进行了规范。3。人们交往沟通的需要在社会活动中, 人类形成了最初级、最原始的礼仪。 这种相互的呼应与模仿逐步形成一种习俗 , 便成了最初的礼仪。如在原始的狩猎、耕种、和部落之间的争斗中,人们用眼神、肢体语言等来表示他们的想法,互相配合。用击掌、拍手、拥抱等方式表示收获后喜悦、高兴. 4。维系等级差别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与分工越来越细,就出现了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就出现了尊卑有序、男女有别等。当大家聚会坐在一起时
3、,就有了一定的座次(比如首领、一般人),通过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就不断增加新的礼仪. 就为等级差别的维系提供更多方便和条件。二、 礼仪的发展演变( 一) 我国的礼仪发展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内容:1. 礼俗:是民间形成的礼仪习俗。2。礼制:是国家制定的礼仪制度。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民间优良的礼俗,摒弃一些过时的陈腐的礼俗。(二)我国 古代礼仪的发展分四个阶段1. 礼仪的起源时期: 夏朝以前 ( 公元前 21 世纪前 ) 古代礼仪的孕育时期- 尧舜时期 . 古代尧舜时期, 已经有了成文的礼仪制度, 即 “五礼 :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事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2。
4、礼仪的形成时期: 夏、商、西周三代(公元前21 世纪前771 年)2 古代礼仪的形成时期-尧舜时期制定的礼仪经过夏、商、周这三个时代 1000 余年的总结、推广而日趋完善。周朝还在朝廷设置礼官, 专门掌管天下礼仪, 使礼仪臻于完备。在这个时期, 礼仪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奴隶主开始将原始的宗教礼仪发展为符合奴隶社会政治需要的“礼制,并将礼仪制度化,形成了典章制度和刑典法律。如:商朝 : 甲骨文中出现了”礼”,有了礼仪典籍,明确开始规范人们的行为。周朝时,制定周礼仪礼礼记,开始区分贵贱、尊卑、顺逆、贤愚等人际交往准则。礼仪从治理国家、到家庭生活进行了全面规范,开始形成了古代
5、正式的礼仪. 3. 礼仪的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 771前 221 年)古代礼仪的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争鸣,礼仪也产生了分化。礼仪制度成为国礼,民众交往的礼俗逐渐成为家礼. 管子 . 牧民中有“大礼”和“小礼”之说,注释为“礼其大者在国家典章制度,其小者在平民日用居处行为之间。 比较有影响的有:儒家:以孔子、孟子为主的儒家学者系统地阐述了起源、本质和功能,第一次在理论上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社会等级秩序划分及其意义。道家:崇尚自然无为, 主张废除一切礼仪法家 : 推崇强权政治, 主张以法代礼墨家:主张平等、博爱、利他、以义代礼礼制的形成,对后世治国安邦,施政教化, 规范人们的行
6、为,培养人们的人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4。强化时期:秦汉到清末( 公元前 221公元 1911 年)古代礼仪的强化时期- 秦汉到清末 , 纵观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礼仪,自秦汉以后的历代统治都都推崇儒家的来治理国家、社会. 秦朝:以儒家学说为主导的封建礼教汉武帝时期 ,“废黜百家 , 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确定之后,礼仪作为社会道德、行为标准、精神支柱,其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宋朝:“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明清:家庭礼制完善在这个阶段 , 统治者根据自己的统治需要,在演习周礼的基础上,不断对礼制加以修改、补充、完善 . 让人们以“礼”为准绳,不得逾越.这种“以礼
7、治国”的做法,对于稳定当时的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中国礼仪从形成的时间上分:1. 中国古代礼仪: 1840 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前2. 中国现代礼仪: 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型平等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建立, 标志着中国礼仪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四) 中国古代礼仪的内容及特点3 中国古代礼仪的内容1.宗教礼仪2.封建国家的典章制度3.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中国古代礼仪的特点1.礼仪涉及范围广泛2.政治生活强调尊君3.社会生活强调男权(五)中国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中国现代和古代礼仪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特征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现代礼仪是对古代礼仪的继承和发展,是吸收了中国历朝代礼仪的精华,
8、融入了新时代的精神 , 兼收并蓄了不同的文化而形成的,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中国现代礼仪是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符合国际惯例,具有时代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礼仪规范。中国古代礼仪的发展,基本上与中国文明的进程同步,它规定秩序,制定仪式,曾是中国礼治的基础,并被视为社会法制的必要补充,对于促进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古代礼仪相比,现代礼仪的礼节仪式更趋于简单、体现了相互尊重,而不必再恪守等级森严的封建礼教。第二节礼仪的概念人们一般把礼仪的概念分解为:礼、礼貌、礼节和礼仪一、概念礼 :礼源于古代人类的祭祀活动。礼的繁体字为:禮, 辞海对礼
9、的解释为:本谓敬神,引申为表示敬意的通称, 为表敬意或表隆重而举行的仪式; 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由此可见 , 礼的涵义非常丰富,可以理解为:礼是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是人际间乃至国际交往中, 相互表示尊重、亲善和友好的行为。礼貌 : 礼貌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相互表示敬意和友好的行为准则和精神风貌, 是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时的外在表现。它通过仪表及言谈举止来表示对交往对象的尊重。它体现一个时代的风尚和道德规范, 体现人们的文化层次、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虽然世界各地在礼貌的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其尊敬友爱的本质是一致的。礼貌的具体要求是:热情友好,尊重他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礼仪 发展 历史 PD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