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式.pdf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式.pdf(8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式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式训练训练 (含高考真题和典型例题)(含高考真题和典型例题) 【说明】根据最新高考地理大纲、近 5 年全国卷和各省高考地理真题、地理必修 13、 环境保护、 区域地理等整理, 包含高考所有考点和综合题各类题型;适合全国卷和各省自主命题使用;适合所有参加高考的考生最后阶段冲刺使用。本文档包括十一个小专题,共 88 页,页面设置为 A4 纸,排版精美,可直接打印。 目录 小专题一:气候要素专题 一、气候特征的描述-7 1、描述某种气候类型气候特征-7 2、描述某大区域气候特征-7 二、气温要素-8 1、气温特征的描述-8 2、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8
2、3、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9 4、影响气温的因素-9 三、降水要素-10 1、降水特征的描述-10 2、影响降水的因素-10 3、影响干旱的因素-11 四、风要素-11 1、影响风向的因素-11 2、影响风力的因素-12 3、影响风能资源是否丰富的因素-12 4、开发风能的条件-12 五、气候成因的分析-13 小专题二:水体要素专题 一、水循环-14 1、影响蒸发的因素-14 2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14 3、影响下渗的因素-14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14 5、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15 二、河流特征-15 (一)河流水文特征-15 1、河流补给类型-15 2、影响径流量大小的因素-16
3、 3、径流量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16 4、影响含沙量大小的因素-17 5、凌汛的形成条件-17 6、水能丰富的原因-18 7、断流的原因及其对策-18 8、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 -19 (二)河流水系特征-20 1、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20 2、影响流域面积大小的因素-21 3、地上河形成的原因-21 4、河流水系特征的描述-22 (三)河流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与治理-22 1、河流的航运价值(通航能力评价)-22 2、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23 3、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24 4、水电基地选择区位条件-24 5、河流的开发方向-24 小专题三:地形要素专题 一、地形类型的判断-25 二
4、、描述某区域地形特征-26 三、描述某地形区地形特征-26 四、描述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27 五、地形成因-27 1、年轻(或古老)地形成因的分析-27 2、背斜成山的原因;向斜成谷的原因-28 3、背斜成谷的原因;向斜成山的原因-28 3 4、断块山(如华山、庐山、泰山)的成因-28 5、渭河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的成因-28 6、运用河流侵蚀的知识,分析“V”型河谷的形成-29 7、运用河流侵蚀的知识,分析“U”型河谷的形成-29 8、河流中下游平原的成因-29 9、冲积扇洪积扇其成因-29 10、河漫滩平原的成因-30 11、三角洲的成因-30 12、峡谷(如雅鲁藏布江峡谷、三峡
5、等)的成因-30 小专题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的描述-31 2、运用整体性的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32 3、山地垂直自然带形成(复杂程度)的原因-32 4、影响山地同类自然带海拔高低的因素-33 5、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33 6、影响生物多少的因素-33 小专题五:人口与城市专题 1、分析人口增长快慢原因的思路-34 2、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34 3、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34 4、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35 5、人口迁移的影响-36 6、影响城市服务范围大小的因素-36 7、城市(或城市群)区位分析模式-37 小专题
6、六:农业专题 1、农业类型的判断-38 2、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38 3、描述农业生产特征-39 4、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39 5、气候对农业的影响-39 6、地形对农业的影响-40 7、农产品质量的判读-41 4 8、农作物生长习性的判读-42 9、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2 10、分析生态农业模式发展意义-43 11、分析某一地区农业发展方向-44 小专题七:工业专题 1、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44 2、工业的区位因素 -45 3、城市工业布局区位因素-46 4、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思路-46 5、工业生产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 -46 6、工业集聚的意义-47 7、从可
7、持续发展角度看,工业城市(如鞍山、克拉玛依等)应如何发展-48 8、产业转移的原因-48 9、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49 10、产业转移的影响-49 小专题八:交通专题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类型-49 2、五种交通运输的优缺点-49 3、五种交通运输方式适宜运输的客、货特点-50 4、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思维模式-50 5、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的区位因素-51 6、港口区位影响因素-52 7、航空港区位影响因素-53 小专题九:生态环境建设专题 1、描述地理位置特征的一般思路-53 2、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在区际协作中的互补条件-54 3、如何分析一个地区(省)或者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区位条件-5
8、4 4、区域经济发展方向-55 5、荒漠化的原因-56 6、荒漠化的防治措施-56 7、区域非可再生资源、能源开发条件-57 8、区域可再生资源、能源开发条件-57 9、资源(能源)状况(特征)-57 5 10、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58 11、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的选择-58 1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58 13、隧道的选址条件-58 小专题十:环境保护专题 一、环境污染-59 (一)水污染-59 1、水污染的类型-59 2、水污染的原因-59 3、水污染的危害-59 4、治理水污染的措施-59 (二)固体废弃物污染-60 1、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原因-60 2、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危害-61
9、3、治理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措施-61 (三)大气污染-61 1、大气污染的类型-61 2、分析大气污染原因的一般思路-61 3、分析大气污染危害的一般思路-62 4、分析治理大气污染措施的一般思路-62 5、分析可吸入颗物污染原因的一般思路-62 6、分析治理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措施的一般思路-62 7、分析酸雨形成原因的一般思路-63 8、分析治理酸雨措施的一般思路-63 (四)环境污染治理的评价-63 二、资源短缺-32 (一)淡水资源-32 1、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32 2、淡水资源短缺的危害-64 3、治理水资源短缺的措施-64 (二)耕地日益减少-64 1、耕地日益减少的原因-65 2、保
10、护耕地的具体措施-65 3、土地退化的现象-66 4、防治土壤侵蚀的措施-66 6 (三)矿产频临耗竭-66 1、矿产(化石燃料)频临耗竭的原因-66 2、应对矿产频临耗竭面临的措施-66 3、矿产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环境问题-66 4、矿产合理开发和利用的主要措施-67 三、生态破坏-67 (一)森林及其保护-67 1、森林破坏的原因-67 2、森林的生态价值-67 3、森林破坏的后果-68 4、保护森林的措施-68 (二)草地退化及其防治-69 1、草地的生态价值-69 2、草地退化的原因-69 3、草地退化的危害-69 4、保护草地的措施-69 (三)湿地干涸及其恢复-69 1、湿地的类型
11、-69 2、湿地的生态价值-69 3、湿地减少的原因-70 4、湿地减少的危害-70 5、保护湿地的措施-70 (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70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70 2、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70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71 小专题十一:其它专题 1、描述某一条等值线的(走向、延伸方向)特点-72 2、描述多条等值线的分布特点-72 3、描述某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等值线图)-73 4、描述某地理事物(点状分布图)的分布特点-73 5、描述某地理事物(面状分布图)的分布特点-74 6、描述某地理事物(统计图)的变化特点-75 【参考答案】-7688 7 小专题一:气候要素专题 一、气候特征
12、的描述 1、描述某种气候类型气候特征 【答题模式】 (时间+气温+降水) (1)气温特征(3 点) 年均温;最高、最低月均温;气温年较差。 (2)降水特征(3 点) 年降水总量;雨季、旱季的时间(长短) ;降水的季节变化。 (3)特殊状况 气温与降水的季节分配 大陆性、海洋性 【典型例题】右图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8 分) 2、描述某大区域气候特征 【答题模式】 (1)位于哪些热量带,气候类型单一还是复杂多样 ,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气温、降水特征) (2)气候类型的分布(气温、降水特征) (3)山地气候垂直差异是否显著 【典型例题】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省的主要
13、气候特征。 (16 分) 甲甲 城市城市 黄麻黄麻 河流河流 等高线等高线/m 200 北回归线北回归线 20 90 200 孟孟 加加 拉拉 湾湾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45 -30-15 0 15 30 45 气温气温/ 降水量降水量/mm 0 4 7 10 (月月) 图 8 100 105 25 图例 国界 省界 河流 省会 甲甲 A 8 二、气温要素 1、气温特征的描述 【答题模式】 平均气温;年较差;最高、最低月均温分布;气温日较差。 【典型例题】读图 7,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 2、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 【答题模式】 海陆(陆地大于海洋)
14、 纬度(低纬大于高纬) 【典型例题 1】比较 A、B 两市气温日较差的异同点,并分析原因。(12 分) 9 3、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 纬度位置:纬度位置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大。因为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能的年变化越大(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 海陆位置: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大陆地区冬夏两季获得的热量差值要大于海洋地区,离海洋越近的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年较差较小。离海洋越远的地区,大陆性越强,年较差越大。 地形:海拔越高,年较差越小。 天气:云雨多的地区要小于云雨少的地区。 植被:有植被的地区要小于裸地。 【典型例题】D 湖泊(图 a)的湖面海拔约 3800 米,降水资料如图 b 所
15、示。D 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走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 c),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 推测 D 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 (12 分) 4、影响气温的因素 【答题模式】 (1)太阳辐射(纬度、太阳直射点) (2)大气辐射 大气作用大气环流锋面活动 (3)地面辐射(下垫面) 海陆分布(时间:月份或季节) 地形状况(坡向、海拔高低、地形封闭状况、山脉走向、地形区分布状况 洋流 人类活动。 【典型例题】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 1 月平均气温达 13.6(昆明为 7.7,成都为 5
16、.5) ,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 。图 7a 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 7b 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0 分析攀枝花 1 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8 分) 三、降水要素 1、降水特征的描述 【答题模式】 年降水总量;雨季时间(长短) ; 降水的季节变化。 【典型例题】D 湖泊(图 a)的湖面海拔约 3800 米,降水资料如图 b 所示。D 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走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 c),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 归纳 D 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 (4 分) 2、影响降水的因素 【答题模式】 (1)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2)天
17、气系统:锋面系统气压系统 (3)下垫面:海陆位置地形洋流植被和水域 城市湿岛效应 11 【典型例题】比较甲、乙两地 68 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3、影响干旱的因素 【答题模式】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大气环流(副高和信风控制) 地形(背风坡一侧) 寒流的影响 【典型例题】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 (10 分) 四、风要素 1、影响风向的因素 【答题模式】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近地面摩擦力 下垫面性质不同(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 【典型例题】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 尼尼 图 例 200 200 200
18、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1000 日日 尔尔 河河 N Q P 乙乙 甲甲 0 10 20 10 10 0 200 古马里帝国控制范围 古马里帝国贸易通道 城市 国界 等高线 河流 沙漠 海洋、湖泊 暖流 离岸寒流区 夏季盛行风 降水量/mm 1500 1000 500 0 1 4 7 10 月份 甲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降水量/mm 150 100 50 0 1 4 7 10 月份 乙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12 说明珀斯夏季风向日变化明显的原因。(8 分) 2、影响风力的因素 【答题模式】
19、 水平气压梯度力(风源地、等压线疏密状况) 、摩擦力、狭管效应 【典型例题】图 5 所示区城中, H 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 分析 H 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 分) 3、影响风能资源是否丰富的因素 【答题模式】 风力大小、多风日 4、开发风能的条件 太阳能是否丰富; 矿产资源是否缺乏,能源需求是否大,市场是否广阔; 资金; 技术; 政策; 优缺点。 13 【典型例题】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 年 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 1000 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 80%集中在被称为“
20、世界风库”的瓜州县。图 7 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 8 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6 分)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6 分)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8 分)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4 分) 五、气候成因的分析 【答题模式】 (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2)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季风环流) (3)海陆位置 (4)地形 (5)洋流 (6)人类活动 【典型例题】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甲地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11 分
21、) 14 小专题二:水体要素专题 一、水循环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3、影响下渗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的因素 流域面积(支流数量) 地形(平原、盆地) ,流域面积大小;支流多少,集水面积大小。 植被、湖泊、水库、沼泽 对河流下游起到调节径流的作用 地质条件(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或沙质土壤,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典型例题】指出尼尔尔河从 P 点到 Q 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2、 (8 分) 15 5、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 二、河流特征 (一)河流水文特征 1、河流补给类型 (1)雨水补给。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3)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4)湖泊补给。 (5)地下水补给。 【典型例题】分别指出图 10 中河流与图 11 中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尼尼 图 例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
23、0 1000 日日 尔尔 河河 N Q P 乙乙 甲甲 0 10 20 10 10 0 200 古马里帝国控制范围 古马里帝国贸易通道 城市 国界 等高线 河流 沙漠 海洋、湖泊 暖流 离岸寒流区 夏季盛行风 降水量/mm 1500 1000 500 0 1 4 7 10 月份 甲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降水量/mm 150 100 50 0 1 4 7 10 月份 乙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16 2、影响径流量大小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纬度 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的因素 流域面积(支流数量) 地形(平原、盆地) ,流域面积大小;支流多少,集水
24、面积大小。 植被、湖泊、水库、沼泽 对河流下游起到调节径流的作用 地质条件(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或沙质土壤,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典型例题】说明 G 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3、径流量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河流径流量变化特征: 时间变化特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空间变化变化(上游到下游的水量变化) 。 【典型例题 1】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 、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17 (2)影响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的因素: 河水的补给: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冰雪
25、融水多少的季节变化。 水库、湖泊、植被、地下水的调节。 河流支流的调节(水系的调节) 【典型例题】图 5 示意尼罗河三个源流流域年降水量分布。 分析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16 分) 4、影响含沙量大小的因素 植被覆盖状况;土壤的疏松程度;流速大小;人类活动; 【典型例题 2】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图 7 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6 分) 18 5、凌汛的形成条件 由低纬向高纬流。 最冷月气温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地理 综合 答题 模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