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助剂公司工伤管理_范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化学助剂公司工伤管理_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助剂公司工伤管理_范文.docx(8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化学助剂公司工伤管理化学助剂公司工伤管理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2二、 行业发展趋势2三、 必要性分析7四、 公司简介8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9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9五、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含义9六、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特点11七、 建立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台账13八、 组织岗位劳动安全教育13九、 集体合同概述15十、 集体合同的履行、监督检查和责任19十一、 工伤认定21十二、 劳动能力鉴定22十三、 项目概况28十四、 法人治理30十五、 发展规划分析43十六、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50劳动定员一览表51十七、 职业与职业生涯的基本概念51十八、 职业生涯规划信息采集的
2、途径和方法52十九、 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各种方法54二十、 选择企业员工培训方法的程序75二十一、 项目风险分析77二十二、 项目风险对策80一、 产业环境分析到“十三五”末,力争实现经济增长、发展质量效益、生态环境在省市争先进位;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增加1.5倍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增加1.5倍以上;是到2020年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 行业发展趋势1、行业发展现状高分子材料催化剂和化学助剂行业的发展与下游高分子材料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不同化学反应过程和条件需要不同催化剂协助完成,不同材料根据其性能表达的要求需要不同的助剂配合使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
3、产业结构的升级,一方面高分子材料需求不断增加,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带动了催化剂和化学助剂的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新型、复合高分子材料的出现推动了新应用领域的拓展,催生了对相应化学助剂多样化和差异化的需求。(1)高分子材料规模增长高分子材料使用量大,应用面广,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规模扩大呈现出稳步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初级形态塑料、化学纤维、合成橡胶、涂料产量分别达到10,355.30万吨、6,126.50万吨、739.80万吨和2,459.10万吨,2014年至2019期间我国初级形态塑料、化学纤维、合成橡胶、涂料产量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20%、5.95%、6.28%和8.
4、01%,超额完成“十三五计划”设定的增长目标。同时,2020年仍保持稳定增长。(2)聚烯烃国产化加速聚烯烃作为我国经济和生产生活的重要原料之一,因价格低、性能优的特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包装及日常工业中,在塑料工业中占有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国内聚烯烃行业起步较晚,聚烯烃产品以中低端通用料为主,高端聚烯烃产品严重依赖于进口,造成供需不匹配的局面。但近年来随着烯烃产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国内聚烯烃产能逐步扩大回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和Wind数据,2020年底,国内聚乙烯产量约为2,004万吨、表观消费量约为3,832万吨,2014年至2020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1.8
5、8%和12.33%。2020年进口依赖度约为48%,依赖程度仍处于较高水平;国内聚丙烯产量约为2,554万吨、表观消费量约为2,971万吨,2014年至2020年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0.89%和9.49%。2020年进口依赖度约为15%,自给能力不断攀升。随着聚烯烃在3D打印、薄膜材料等新技术新产品中的开发应用,聚烯烃产品产量和消费量不断提升;同时,国内烯烃技术趋近成熟,自给率也将稳步升高,未来市场空间充足。(3)新型高分子材料应用拓展随着我国化学工业化水平的快速提高,新型高分子化学物质不断被挖掘和创造。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至2019年间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专利申请授权量分别为10,6
6、21项、11,287项、10,148项。新型、复合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不断出现大大推动了高分子新材料的制备以及新应用领域的拓展,高分子材料制备工艺越复杂、要求实现的性能越优越,其所需使用的催化剂和化学助剂的种类就越繁杂。因此,作为制备过程和性能表达的关键成分,高分子材料催化剂和化学助剂的需求不断升级,同时呈现多样化和差异化的趋势。由于催化剂和化学助剂需求量与所应用的材料行业规模呈明显正相关,在高分子材料产业规模的快速增长、聚烯烃国产化进程加速和新型高分子材料应用拓展的背景下,高分子材料催化剂和化学助剂行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2、行业发展趋势高分子材料催化剂和助剂的发展以下游高分子材料的需求展开
7、,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展开:定制化、多样化、高效化、复合化和环保化。(1)定制化随着化工技术和研发能力的提升,新型、复合高分子材料的层出不穷,对配套使用的催化剂和化学助剂需求也各有差异。为匹配新材料的制备工艺、复杂性、新颖性和性能综合性等特点,催化剂和化学助剂个性化定制成为主流;同时,高分子材料制造商出于差异化产品竞争需求,逐步构建具备自身特色的个性化产品线,对化学助剂也提出了差异化的需求。助剂行业厂商需要在单剂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精准把控和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基于客户需求从一系列化学助剂中自由组合复配出各种不同方案,为客户量身打造复合助剂,解决各类高分子材料的特殊性能和工
8、艺需求。(2)多样化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建筑、轻工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展,不同应用场景下对材料本身的性能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使得高分子材料制造商在产品制备工艺和性能改进上不断创新。未来催化剂和化学助剂产品的发展需要满足不同厂商制备工艺和不同情景的材料性能需求。同时,随着化学助剂自身技术革新,其发挥主要作用的官能团结构不断完善和改进,助剂发挥作用的途径变得丰富,由此可衍生出新的助剂品种,打造多样化的产品体系。(3)高效化高分子材料制造商出于对生产效率和成本管理等因素的考虑,对催化剂的反应速率要求趋高,对化学助剂的反应效果要求趋严。部分催化效率较低的传统催化剂
9、产品会逐渐被高效能催化剂所替代,同时,助剂产品由于分子量较低,存在易挥发、易迁移等缺点,因而产品性能较低。为满足下游厂商的要求,助剂产品也需朝着高分子量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助剂产品的稳定性和效率。(4)复合化不同类型抗氧剂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使用复配机理综合使用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助剂厂商需建立在不同组分助剂之间的协同机理研究上,开发不同的复配方案,从几种助剂的简单混合到多种组分助剂的协同使用,充分利用其协同作用实现更高效的性能表达,从而实现质量和经济的双重效益。(5)环保化伴随经济粗放式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正面临严峻挑战,化工产品环保化会成为未来发展主流趋势之一。精细化工企业一方面可通过优
10、化生产工序和改进生产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另一方面可通过采用无污染的替代性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三、 必要性分析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
11、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四、 公司简介(一)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汪xx3、注册资本:77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5-8-37、营业期限:2015-8-3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公司简介公司依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
12、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制定并由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董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对董事会的职权、召集、提案、出席、议事、表决、决议及会议记录等进行了规范。 公司始终坚持“人本、诚信、创新、共赢”的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顾客为中心”的企业服务宗旨,竭诚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一流服务,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指导和洽谈业务。(三)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12464.039971.229348.02负债总额7170.115736.095377.58股东权益合计5293.924235.143970.44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
13、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28779.4923023.5921584.62营业利润6451.365161.094838.52利润总额6021.354817.084516.01净利润4516.013522.493251.5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516.013522.493251.53五、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含义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是用人单位依据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在本单位实施的,为协调劳动关系并使之稳定运行,合理组织劳动,进行劳动管理而制定的办法、规定的总称。用人单位制定并实施内部劳动规则是其行使经营管理权和用工权的主要方式,发挥着用人单位
14、内部强制性规范的功能。按照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制定重要的管理制度是公司的权力,是董事会和经理的职责。制定、实施内部劳动规则同时也是用人单位对国家和用人单位财产投资者的义务。在劳动关系的运行当中,劳动者处于被指挥和管理的从属地位,其权利义务的实现受用人单位支配和约束。制定和实施内部劳动规则,并结合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履行,一方面可以使劳动者的权利义务明确、具体,另一方面又可以使用人单位的管理行为规范化,从而限制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实现权利义务过程中的任意支配,特别是防止用人单位滥用惩戒权。此外,现代的劳动过程是一种联合劳动,分工协作更为精细、周密,每一个劳动者的工作绩效一般都与其
15、他劳动者的劳动有着紧密联系,因而,每一个劳动者的权利义务都与其他劳动者的权利义务相互关联。在实现各自的权利义务过程中,劳动者之间极有可能发生矛盾与冲突。制定与实施内部劳动规则,可以有效协调不同劳动者之间行使各自权利、履行各自义务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有利于形成全体劳动者都能以优化的秩序实现各自权利义务的格局。六、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特点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劳动关系调节的重要形式。在现代社会,劳动关系主体受到的规范约束主要有两种:一是以主体双方同意为条件的合同规范;二是并不以主体是否同意为条件,而是主体必须遵循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规范。因此,关于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性质问题,应当从合同
16、规范和法律规范的两个视角去理解。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具有合同规范和法律规范兼有的属性。从合同规范的视角理解,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首先由用人单位单方面制定或变更,经过劳动者或劳动者团体(工会或职工代表)同意后才成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内容的一部分,进而具有约束力。规章制度可以是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组成部分,其之所以具有约束力,是因为其经过劳动者或其团体的同意成为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内容。对于不同意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内容的劳动者来说,劳动关系通常不能建立。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对规章制度的同意,事实上多数表现为默示同意或概括性同意,正是在此基础之上,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才可以作为
17、劳动合同的附件,规章制度对所有劳动者都具有约束力。在协商订立集体合同或平等协商直接关系到劳动条件的内部劳动规则制定时,更是以协商双方达成一致为成立的条件。从法律规范的视角理解,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在工作场所事实上发挥着行为规范的作用。从法理的角度观察,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本身并不是法律规范,而是法律法规的延伸和具体化,它的强制力和约束力的基础是法律的授予。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只是由于得到了劳动法的保护而被赋予了法律效力,因而应该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承认其法律规范性。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作为一种规范,具有对劳动关系运行实施规制的效力。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的规定
18、,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规章制度的组成部分,具有以下特点。1、制定主体的特定性。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以用人单位为制定主体以用人单位公开、正式的行政文件为表现形式,只在本单位范围内适用。2、企业和劳动者共同的行为规范。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是规范在劳动过程中的企业和劳动者之间以及劳动者相互之间的关系。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所调整的行为是作为劳动过程组成部分的用工行为和劳动行为,既约束全体劳动者,又约束企业行政各职能部门和企业的各组成部分3、企
19、业经营权与职工民主管理权相结合的产物。用人单位内部劳动则的制定和实施是企业以规范化、制度化的方法协调劳动关系,对劳动过程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行为,是企业以经营权为基础决定的行使用工权的形式和手段。制定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必须保证企业职工的参与。企业职工既有权参与相关制度的制定,又有权对制度的实施进行监督。七、 建立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台账建立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台账是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要求。因此,应根据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要求建立以下台账,并且按照台账表册管理制度的具体要求,适时登记并定期进行审核。八、 组织岗位劳动安全教育为增强员工的安全卫生意识,提高员工安全卫生操作水平,贯彻企业职
20、业安全卫生教育制度,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实施安全卫生教育、培训和考核。岗位职业安全卫生教育的内容为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教育和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范教育。(一)新员工实行三级安全教育1、组织入厂教育。2、组织车间教育。3、组织班组教育。(二)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人员培训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相关文件规定,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国家相关标准对特种作业的范围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条件,以及培训考核、发证等都作了明确规定。1、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生产技术和特定的安全卫生技术理论教育和操作培训,经考核合格
21、并获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准上岗。2、组织生产管理人员,特种设备、设施检测、检验人员,救护人员的专门培训。(三)生产技术条件发生变化,员工调整工作岗位的重新培训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员工调整工作岗位都必须结合新情况进行相关教育和培训。九、 集体合同概述(一)集体合同的概念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根据劳动法的规定,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成立工会组织的,由职工代表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根据协商、签约代表所代表的范围不同,分
22、为基层集体合同、行业集体合同、地区集体合同等。我国集体合同体制以基层集体合同为主导体制,即集体合同由基层工会组织与企业签订,只对签订单位具有法律效力。针对一些地区中小企业较多且工会组建率较低的特点,我国一些省市在地区工会的指导下出现了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这是一种很好的发展趋势。(二)集体合同的特征集体合同除具有一般协议的主体平等性、意思表示一致性、合法性和法律约束性的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1、集体合同是整体性规定劳动条件的协议。集体合同反映的是以劳动条件为实质内容的关系,整体性地规定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劳动权利与义务,现存劳动关系的存在是集体合同存在的基础。2、工会或劳动者代表职工一方与企
23、业签订。集体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是企业,另一方不能是劳动者个人或劳动者中的其他团体或组织,而只能是工会组织,没有建立工会组织的,则由劳动者按照一定程序推举的代表为其代表。3、集体合同是定期的书面合同,其生效需经特定程序。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集体合同文本须提交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核,经审核通过的集体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三)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1、主体不同。协商、谈判、签订集体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是企业,另一方是工会组织或劳动者按照合法程序推举的代表;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则是企业和劳动者个人。2、内容不同。集体合同的内容是关于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标准的约定,以全体劳动者共同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它可以涉及集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助剂 公司 工伤 管理 范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