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材料公司绩效指标方案_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金材料公司绩效指标方案_范文.docx(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合金材料公司绩效指标方案合金材料公司绩效指标方案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2二、 高温合金的发展历程和趋势2三、 必要性分析4四、 项目简介4五、 职位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9六、 职位评价的方法11七、 绩效管理系统的含义17八、 绩效管理系统的目的20九、 薪酬管理的影响因素22十、 帮助员工明确工作目标27十一、 目标管理的优势与不足28十二、 目标管理的含义32十三、 确定关键绩效指标的原则34十四、 关键绩效指标的含义36十五、 公司基本情况38十六、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40劳动定员一览表40十七、 法人治理结构42十八、 发展规划分析55一、 产业环境分析实现地区生产总值xx万亿元
2、,同比增长xx,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区域xx个和xx个百分点。在减税降费背景下,来源于广州地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xx亿元,增长xx%;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xx亿元,增长xx。居民消费价格上涨xx%,总体保持平稳。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存在极大不确定性,要坚持抓当前、打基础、利长远,更加专注于稳就业保民生,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xx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xx%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xx左右;更加专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固定资产投资增长xx%,新型消费、升级消费持续壮大,进出口促稳提质
3、;更加专注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到xx%左右,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提升到xx%左右,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到xx%,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完成下达的年度任务,金融财政风险有效防范。二、 高温合金的发展历程和趋势高温合金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研制,变形高温合金、铸造高温合金与粉末高温合金相继问世。变形高温合金是最早研发和生产的高温合金,在航空发动机上主要用于盘件、轴件、环形件、紧固件、钣金件等,在燃气轮机上主要用于透平盘和燃烧室。20世纪90年代,国外开发“真空感应熔炼+电渣重熔+真空自耗熔炼”正三联熔炼工艺,其组合技术优势已经被国际变形高温
4、合金界证实,美国通用电气、美国普惠、英国罗罗、法国斯奈克玛、德国MTU航空发动机公司等航空发动机公司均认为,三联熔炼工艺是变形高温合金零部件长寿命、高可靠性的基础,用于涡轮发动机的变形高温合金转动部件必须通过三联熔炼工艺制备。目前,国内变形高温合金的主流冶炼工艺仍是“真空感应+真空自耗重熔”或“真空感应+电渣重熔”的双联冶炼。国内采用“三联”工艺已实现进展,并小批量研制和试产,但尚未批量生产,预计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推广使用并实现产业化。铸造高温合金问世较变形高温合金晚,在航空发动机上主要用于涡轮叶片、导向叶片等,在燃气轮机上主要用于透平叶片。铸造高温母合金按照凝固成型后材料宏观表现出的晶体
5、形态,可以分为等轴、定向和单晶。这种分类方式也代表着合金提升承温能力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以满足更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的技术需求。其中,代表先进技术水平的单晶高温合金自20世纪80年代研制成功。目前,国外主流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已成熟应用单晶高温合金,国内单晶产业化规模仍较小。三、 必要性分析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
6、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四、 项目简介(一)项目单位项目单位:xxx投资管理公司(二)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18.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
7、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建设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2000.00(折合约18.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18587.53。其中:主体工程12722.16,仓储工程1903.2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2146.81,公共工程1815.36。(四)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x投资管理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五)项目提出的理由1、符合我国相关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近年来,我国为推进产业结构转型
8、升级,先后出台了多项发展规划或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政策的出台鼓励行业开展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促进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利于本行业健康快速发展。2、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广阔的终端消费市场及逐步升级的消费需求都将促进行业持续增长。3、公司具备成熟的生产技术及管理经验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工艺研发,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完整的产品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先进的染整设备,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工艺,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染整综合服务。公司通过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等方式,建立了一支团结进取的核心管理团队,形成了稳定高效的核心管理架构。公司管理团队对行业的品牌建设、营销网络管理、人才管理等均有深
9、入的理解,能够及时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对公司战略和业务进行调整,为公司稳健、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4、建设条件良好本项目主要基于公司现有研发条件与基础,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的要求,通过对研发测试环境的提升改造,形成集科研、开发、检测试验、新产品测试于一体的研发中心,项目各项建设条件已落实,工程技术方案切实可行,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全面提高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具备实施的可行性。我国实施制造业转型升级,必须实现重大装备的自主可控。如果不具备“自主”能力,那么可能得付出高昂的代价才能从外部采购,因此不具有经济性;如果不具备“可控”能力,那么可能受到恶意攻击而无法使用,因此不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重大
10、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就需要着力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在这个背景下,我国材料行业的发展目标之一是形成国产材料体系化自主研制和保障能力,实现航空发动机、国产大飞机、重载火箭、核电工程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油气资源开采等国家大型工程急需的关键基础材料的国内自主供给。2015年启动的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重大科技专项和国防工业构筑的产业体系便对关键战略材料的进口替代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也促进了国内高温合金企业在合金纯净度、成分均匀性和组织一致性等方面的突破和发展。(六)建设投资估算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
11、,项目总投资7250.8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6041.6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32%;建设期利息73.6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2%;流动资金1135.6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66%。2、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6041.62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5260.7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644.73万元,预备费136.11万元。(七)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136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1024.46万元,纳税总额1241.23万元,净利润1882.33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9.
12、47%,财务净现值1663.27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73年。2、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12000.00约18.00亩1.1总建筑面积18587.53容积率1.551.2基底面积7320.00建筑系数61.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20.662总投资万元7250.862.1建设投资万元6041.622.1.1工程费用万元5260.78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644.732.1.3预备费万元136.112.2建设期利息万元73.602.3流动资金万元1135.643资金筹措万元7250.863.1自筹资金万元4246.653.2银行贷款万
13、元3004.214营业收入万元136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11024.466利润总额万元2509.787净利润万元1882.338所得税万元627.459增值税万元548.0210税金及附加万元65.7611纳税总额万元1241.2312工业增加值万元4238.4113盈亏平衡点万元5426.49产值14回收期年5.73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9.47%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1663.27所得税后五、 职位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职位评价从本质上讲是专家判断与组织内各个职位实际情况相契合的过程,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注意尽量减少小团体利
14、益对职位评价的影响。由于职位评价直接和薪酬设计相关,因此很容易受到小团体利益的影响。小团体利益集中体现在专家小组成员的结构上,比如如果评价专家中有1/3来自生产部门,那么,这些专家很可能在潜意识里会对生产岗位产生偏向,这种心理倾向,将直接使整体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受到负面影响。小团体利益除了会影响到评价结果外,同时还会对评价过程的顺利进行产生消极影响。一旦存在为自己所在团体部门争利的想法,势必会引起专家们内部不同利益团体之间的争论,如果这种争论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对专家们的立场、情绪、心理偏向都会产生微妙的影响,这样显然既影响到评价的效率,又影响到评价的效度。要克服或减少小团体利益对职位评价的影响
15、,首先要重视对专家的选择,应当选择那些经验丰富、对所有职位状况了解比较深刻的专家。同时,还要选择在工作中态度比较客观公正,能够认真倾听的专家。其次,进行正式评价之前,应对专家小组进行培训.使他们明白,应当站在组织全局的立场,代表组织来完成职位评价,而不是作为部门代表来争利益的。另外,还应在评价之前设定评价过程的规则,让专家们按照一样的评价过程规则和要求行事,以减少职位评价的随意性和主观性。(2)对职位信息要尽可能了解充分和对称。尽管专家小组成员对于要评价的职位都往熟悉,但由于组织可能存在某些特殊情况,比如,当存在工艺保密问题时,不同生产部门的员工对彼此的工作细节并不了解,专家们也可能存在类似问
16、题。在这种情况下,工作说明书就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另外,在专家们分别对某些职位的情况进行介绍时,也会因为每个人的表达能力差异而影响到其他专家对这些岗位的判断和评价,造成谁的表达能力强,谁就有可能让其他专家更充分地了解职位的重要程度。要做到对职位信息尽可能多地充分了解,应注意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明确具体有哪些职位属于上述情况。一般情况下,属于上述情况的职位不是很多,否则说明专家小组的挑选存在一定问题。二是把存在上述情况的职位拿出来,作为同一批次来做出评价,评价之前先对职位本身进行充分的讨论,然后从横向和纵向与相关职位进行比较分析。当大家对这些职位的认识趋于明朗了时,再做出自己的判断必然是有
17、效的。六、 职位评价的方法常用的岗位评价方法有四种:排序法、分类法、因素比较法、评分法,其中岗位排序法和岗位分类法属于定性方法,因素比较法和评分法属于定量方法。排序法与因素比较法是岗位与岗位之间进行整体比较,岗位分类法与评分法则是岗位与标准之间进行的比较,下面分别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介绍。(一)排序法排序法(jobranking)是根据各种岗位的相对价值或它们对组织的相对贡献来由高到低地进行排列,它是职位评价中最简单的方法,也最易于解释。通常情况下,会使用比简单排序法更可靠的两种常用的排序方法:交替排序法和配对比较法。交替排序法是从两个极端排列开始,所有评价者对于哪项岗位最有价值、哪项岗位最没有价
18、值达成一致意见,然后确定下一个最有价值、下一个最没有价值的岗位,以此类推,直至所有的岗位都已排列在内配对比较法运用一个矩阵来比较各种岗位。每两种岗位都被比较,比较之后,价值相对较大的岗位就记入空格中,当完成所有岗位间的比较后,被认为价值较大频数最多的岗位便是等级最高的岗位,以此类推。(二)分类法分类法(jobclassification)是将各种岗位与事先设定的一个标准进行比较来确定岗位的相对价值。具体而言,就是将职位按总体工作内容分为不同的职类,在每一职类中,按岗位工作内容的复杂程度、难易程度将不同的职位分为不同的等级,然后根据职位的工作内容将不同的职位归入不同的工作类、工作级别,确定不同类
19、、级的薪酬比率。分类法是排序算法的改进,适用于多种不同性质的组织中薪酬比率的确定,它和排序法一样,属于定性的职位评价方法(三)因素比较法因素比较法(factorcomparison),也叫要素比较法,是一种量化的职位评价技术,它需要使用报酬要素的比较来确定不同职位的报酬比率,从而确定不同职位的相对价值。这里提到的报酬要素是指能够为各种工作相对价值的比较提供依据的工作特性。因素比较法实际上也是排序算法的一种改进。排序法通常是把每个岗位看成一个整体,再加以排序。而因素比较法要多次对岗位进行排序,每次都要依据不同的报酬要素,然后把每一报酬要素排序的结果加权后相加,得出各岗位在所有报酬要素比较基础上的
20、相对量化价值。因素比较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获取职位信息。要求仔细、全面地分析职位。先要制作岗位描述,然后制作岗位说明书,尤其要注意评价决定使用的报酬要素。因素比较法通常使用以下5个报酬要素:心理要求、身体要求、技术要求、承担责任、工作条件。目前,被企业界广泛接受的报酬要素体系主要有:美世咨询公司(Mercer)开发的职位评估的报酬要素体系、输威特咨询公司(Hewitt)的报酬要素体系和合益咨询公司(HayGroup)的报酬要素体系。三大咨询公司开发的职位评价的报酬要素体系比较美世咨询公司(Mercer)翰威特咨询公司(Hewitt)合益咨询公司(HayGroup)影响知识与技能水平报知
21、识影响/责任解决问题能力与事沟i解决问题/制定决策应负责任创新行动自由秦沟通技能工作环境(2)选择标杆职位。由职位评价委员会挑选出1525个标杆职位。这些职位将是所研究职位等级中的基准职位,其他职位的价值则可以通过与这些典型职位之间的报酬要素比较得出。(3)根据报酬要素的重要性对标杆职位进行排序。要求评价者根据上述5个要素的重要性分别对典型职位进行排序。排序过程以职位描述和岗位规范为基础,通常由职位评价委员会中每个成员分别对职位进行排序,然后再开会合议或计算平均排序值,以确定每个职位的序列值。(4)在标杆职位内部对报酬因素进行比较排序,并将工资率分配到每一个报酬因素上去。首先给标杆职位的报酬要
22、素确定权重。评价委员会的成员需要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决定,在每一个标杆职位中不同的报酬因素对该职位的贡献(重要性)是多少(用百分比的形式来体现)。然后根据事先确定的标杆职位的薪酬水平,来确定标杆职位内部每个报酬要素的价值。最终价值根据职位评价委员会成员各自评价结果的算术平均数确定。知识链接(四)评分法评分法(pointmethod),也叫要素计点法、点数法,它是把岗位应达到的标准进行分解.按照各个标准对该岗位的重要性程度赋予相应的权重,然后按照事先设计出来的结构化目标对每种岗位进行估值。评分法也是一种量化的职位评价方法。评分法(要素计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确定要评价的职族。职族也称职位族
23、,是具有相同工作性质及相似任职素质要求的一类职位的统称,它可根据工作内容、任职资格或者对组织贡献的相似性来划分。不同部门的岗位差别很大,通常不会使用一种点值评定方案来评价组织中的所有职位。如可划分为管理类、技术类、市场类、操作类、后勤类等,评价委员会一般要为每一个职族制定一种方案。(2)搜集岗位信息。通过工作分析,制定工作说明书。(3)选择报酬要素。报酬要素(compensablefactor)是指一个组织认为在多种不同的职位中都包括的一些对其有价值的特征,这些特征有助于组织战略和组织目标的实现。常用的报酬要素有工作责任、知识技能、努力程度、工作条件等。(4)界定报酬要素。仔细界定每个报酬要素
24、及其子要素,以确保评价委员会委员在应用这些要素时能保持一致。(5)确定要素等级。划分要素等级时,要对每个等级进行详细的定义,并提供标准岗位。不是每个要素等级都需要有相同的等级数,等级数应限制在可以清楚地区分岗位的水平上。(6)确定要素的相对价值。每个职族要素的权重都可能是不同的。评价委员会要仔细研究要素及其等级定义,然后决定每个职族中的各要素的权重,得到各要素百分比的权重。(7)确定各要素及各要素等级的点值。根据上一步确定的各要素的百分比的权重,用总点数乘以百分比权重就得到要素的点值,然后根据要素的等级数平均分配点值。(8)编写职位评价指导手册。把各要素及其等级定义、点值汇编成一本便于使用的职
25、位评价指导手册。职位评价指导手册内容应当包括:选择报酬要素的逻辑依据、确定报酬因素权重的理由、给报酬因素赋值的过程及理由、总报酬因素和子因素及其等级的文字描述等。(9)根据评价点数排序建立职位等级结构。评价委员会使用岗位评价手册将岗位列等。每个岗位都根据岗位说明书,按各报酬要素分别进行评价以确定其点值,把所有要素的点值加总得到该岗位的总点值。评估者通常先评价关键岗位,达成一致意见后再评价职族中的其余岗位。待所有职位的评价点数(点值)都算出来之后,按照点数高低加以排序,然后根据等差的方式对职位进行等级划分,职位等级表就算制成了。评分法的设计比较复杂,但使用却十分方便,只需要将各个待评职位按照评价
26、标准及要求评价出相应分数,并将各因素的评价分数汇总、转化,便可把各职位的总点值转换为相应的工资金额。是某单位职位付酬要素与点数分配表,付酬要素主要包含工作责任、知识技能、努力程度和工作条件,每种要素又进一步分解为不同数量的次级子要素。七、 绩效管理系统的含义系统(system)是指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存在的、由若干要素组成的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绩效管理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拥有系统的性质。绩效管理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相关性等系统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作为人造的社会系统所具有的目标一致性和环境适应性
27、。绩效管理系统具有明确的特定目标,而且这一特定目标始终都与组织战略目标保持一致,构建和实施绩效管理系统就是为了实现其特定的目标,进而支撑并帮助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绩效管理系统存在于特定的组织环境中,作为一个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它必然要受到环境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会经济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导致企业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企业的外部环境呈现出动态的(dynamic)、多样的(diverse)、困难的(difficult)、危险的(dangerous)特征。企业外部环境的这种“4D”变化已经威胁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促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企业是一个开放性系统,而不是封闭性
28、的。企业不仅高度依赖于其环境,而且必须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才能在充满危机和动荡的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最终获得成功。因此,要使一个企业组织有效地满足环境变化的需要,就应使其各个子系统要素的设计与环境的变化需要保持连续的一致性。作为企业组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绩效管理系统及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都应以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作为研究的基本假设与逻辑起点,从而使绩效管理系统的建立更为科学、合理。将绩效管理作为系统工具,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类:观点一: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系统;观点二:绩效管理是管理员工绩效的系统;观点三:绩效管理是综合管理组织和员工绩效的系统。观点一将绩效理解为组织绩
29、效,强调通过对组织结构、生产工艺、业务流程等方面的调整以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观点二将绩效理解为单纯的员工绩效,强调以员工为核心的绩效管理理念。观点三把绩效理解为包括组织绩效和员工个人绩效的综合绩效,组织绩效和员工个人绩效作为绩效管理系统中不同层面的绩效,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有着密切的联系。事实上,绩效管理的中心目标就是挖掘员工的潜力,提高他们的绩效,并通过将员工个人目标与组织战略结合在一起来提高组织的绩效。因此,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绩效管理应该是一种把对组织绩效的管理和对员工绩效的管理结合在一起的综合管理系统。绩效管理系统本质上是一种动态的管理控制系统。管理控制系统本身是个封闭循环系统
30、,就一般的控制系统而言,主要有三个基本思想:控制或限制:指导或命令;校对或检验。这三个基本思想由以下四类逻辑相关的环节构成(1)预先(前馈)控制预测、可行性分析、目标、预算、程序、规则、制度等(2)指导(过程)控制同步控制,及时纠正偏差;(3)是否控制对关键点的控制,决定是否继续运行;(4)事后(反馈)控制通过对结果的分析与评估,改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把管理控制系统和绩效管理系统进行比较,不难看出两者的一致性,绩效管理系统中的目标和期望的建立属于前馈控制,绩效执行和督导属于过程控制,而绩效的评估与改进则属于反馈控制。管理控制系统和绩效管理系统的循环比较。只有当绩效管理系统是一个封闭
31、的循环系统时,它才是可控的和可靠的,同时也是不断提升和改善的保证。因为只有连续不断的控制才会有连续不断的反馈,进而才能保证连续不断的提升。八、 绩效管理系统的目的绩效管理系统对于组织而言有多方面的目的。主要包括战略目的、管理目的、开发目的、信息传递目的、组织维持目的以及档案记录目的(1)战略目的。绩效管理系统的首要目的在于帮助高层管理者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绩效管理系统通过把组织战略目标与部门目标、员工个人目标相联系,从而强化了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行为。在运用绩效管理系统实现组织战略时,通过战略目标的承接和分解,将组织的战略目标逐层落实到部门和员工个人,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相
32、应的绩效评价和反馈系统,使员工的努力与组织战略保持高度一致,促使组织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2)管理目的。组织在多项管理决策中都要使用绩效管理信息。绩效管理系统的管理目的在于对员工的绩效表现给予评价,并给予相应的奖惩以激励员工。绩效管理中绩效评价的结果是组织进行薪酬管理决策、晋升决策、保留/解雇决策等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时的重要依据。(3)开发目的。绩效管理系统的开发目的主要是指管理者通过绩效管理过程来发现员工存在的不足,以便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从而使员工能够更加有效地完成工作。当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时、绩效管理系统就应该试图改善他的工作绩效。通过绩效反馈环节让员工找到绩效差距和
33、绩效不佳的原因,继而针对问题采取措施,制订相应的绩效改进计划。另外,通过绩效管理系统,员工获得关于自己的绩效信息,也有助于帮助员工自己去设计或改进个人的职业发展路径。-(4)信息传递目的。绩效管理系统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手段。通过它可以让员工知道自己的表现如何,同时,绩效管理系统也为员工提供了哪些领域需要改进的信息。另外,绩效管理系统向员工提供的信息可以使他们明白组织以及自己的上级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哪方面工作是最重要的。(5)组织维持目的。绩效管理系统的组织维持目的主要表现在为人力资源规划和配置提供信息。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盘点,比如现有员工的技能、能力
34、、晋升潜力、过去所从事的工作等。绩效管理系统是进行精确的现有人才盘点的主要手段。(6)档案记录目的。绩效管理系统的档案记录目的,主要是指绩效管理系统可以帮助组织收集并保留许多用于各种目的的有用信息,如甄选测试工具开发、管理决策等。这些绩效数据可以成为验证甄选测试工具有效性、管理决策合法性的有力证据和档案记录。尽管通过绩效管理系统实现多重目的是可能的,但是,在实践中绩效管理系统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目的是战略目的、管理目的和开发目的,这三个目的也构成了战略性绩效管理系统的核心目的。九、 薪酬管理的影响因素为了使企业薪酬管理活动更加有效,薪酬政策与措施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我们必须对企业薪酬管理的
35、影响因素有所认识和了解。一般来说,影响企业薪酬管理的因素可分为企业外部因素、企业内部因素和员工特征因素。(一)企业外部因素(1)国家的法律法规。国家法律法规对于企业的行为具有强制的约束性,它规定了企业薪酬管理的最低标准,因此企业实施薪酬管理时应当首先考虑这一因素,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比如企业支付给员工的薪酬下限必须满足当地政府的最低工资立法规定,企业必须依法为员工缴纳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费用等。(2)物价水平。薪酬最基本的功能是保障员工的生活,因此对员工来说更有意义的是实际薪酬水平,即货币收入(也叫名义薪酬)与物价水平的比率。当整个社会的物价水平上涨时,为了保证员工的生活水平不受或少受
36、影响,支付给员工的名义薪酬相应地也要增加。(3)劳动力市场的状况。按照经济学的解释,薪酬就是劳动力的价格,它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对比关系。在企业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当劳动力市场紧张造成供给减少时,劳动力的价格就会上涨,此时要获取劳动力就必须相应地提高薪酬水平;反之,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劳动力资源供过于求时,企业就可以维持甚至降低薪酬水平。(4)其他竞争企业的薪酬状况。其他竞争企业的薪酬状况对企业薪酬管理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员工不仅看重自己的绝对报酬,同时也非常看重自己的相对报酬,其他竞争企业的薪酬状况是员工进行横向的公平性比较时非常重要的一个参照系。当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提高时,为
37、了保证外部的公平性,企业也要相应地提高自己的薪酬水平,否则就会造成员工的不满意甚至流失(二)企业内部因素(1)企业的经营战略。薪酬管理应当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战略,在不同的经营战略下,企业的薪酬管理也会不同。列举了不同的经营战略对应的不同的薪酬管理举措不同经营战略下的企业薪酬管理经营战略薪酬管理举措重点放在与竞争对手的成本比较上成本领先战略2、一流的员工操作水平提高薪酬体系中的可变薪酬的比重追求成本的有效性强调生产率强调制度的控制性及具体化的工作说明奖励在产品以及生产方式方面的创新战略以市场为基准的工资弹性/宽泛的工作描述客户中心战略。(1)企业性质与特点。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从事不同类型的工作
38、,也是造成企业薪酬管理政策差异的重要因素。比如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员工主要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劳动成本在总成本中占很大的比例;而在高科技企业中,大部分员工都从事的是科技含量较高的脑力劳动,因此,劳动力成本在总成本中占的比重不大,显然这两种类型的企业所采取的薪酬政策和措施是不同的。(2)企业的发展阶段。由于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时其经营的重点和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是不同的,因此,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薪酬形式也是不同的。比如,企业处在发展初期时,基本薪酬在薪酬体系中占的比重往往比较低,员工的主要收入来源主要靠可变薪酬;但是当一个企业进入稳定发展期时,其薪酬结构正好反过来,即基本薪酬占的比重比较高,而可变
39、薪酬则较少。(3)企业的历史与企业文化。企业的传统及企业文化对企业薪酬管理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企业制定的各项薪酬政策本身就是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薪酬政策的导向、对效率与公平的理解等都与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息息相关。企业通常会制定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的薪酬政策,以表明它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地位(4)企业能力和财务状况。经营比较成功的企业,往往会倾向于支付高于劳动力市场水平的薪酬。因为企业效益归根结底决定着企业对员工薪酬的支付能力,企业的支付能力又与企业的财务状况息息相关。薪酬是企业一项重要的成本开支,因此,企业的财务状况会对薪酬管理产生重要的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是薪酬管理各项决策得以实现的物质
40、基础。良好的财务状况,可以保证薪酬水平的竞争力和薪酬支付的及时性。(5)决策者。企业决策者或决策团队的风险态度、工资取向和价值观以及经营策略等,都会对薪酬政策与制度、薪酬结构与水平、薪酬计划与预算产生影响。(三)员工特征因素(1)员工所处的职位及其价值。员工所处的职位及其价值,是决定员工个人基本薪酬以及企业薪酬结构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薪酬内部公平性的主要体现。职位对员工薪酬的影响并不完全来自于职位的级别,而主要是与职位所承担的工作职责、岗位对员工的任职资格要求、岗位工作条件及艰苦程度等有关。(2)员工能力与绩效。员工能力和工作技能是员工完成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员工在工作过程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和工
41、作技能越强,支付给员工的薪酬也就应该越高。在薪酬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员工的能力和工作技能。员工绩效是决定员工可变薪酬的重要基础,在企业中,员工的可变薪酬往往都与员工绩效联系在一起,因此,可变工资也叫绩效工资,可变薪酬与员工绩效具有正相关的关系。(3)员工的工作年限。工作年限主要有工龄和企龄两种表现形式,工龄指员工参加工作以来整个的工作时间,企龄则是指员工在本企业中的工作时间。员工的工作年限会对其薪酬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技能工资体系的企业所受影响更加明显一些。工龄的影响源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进化论”思想,即通过社会的“自然选择”,工作时间越长的人越适合工作,不适合的人,会由于优胜劣汰的作用而
42、离开这个职业;企龄的影响则源于组织社会化理论,即员工在企业中的时间越长,对企业和职位的了解就越深刻,并能够熟能生巧,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其绩效也就会越好。另外,企龄越长的员工,给予其相对较高的薪酬,可以增加员工流动或流失的机会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员工的流动率和流失率。十、 帮助员工明确工作目标当代管理大师肯布兰查德(KennethBlanchard)在其著作一分钟经理中指出,“在相当多的企业里,员工其实并不知道经理或者企业对自己的期望,所以在工作时经常出现职业偏好病,即做了过多经理没有期望他们做的事,而在经理期望他们有成绩的领域里却没有建树。造成这样的情况,完全是由于经理没有为员工做好目
43、标设定,或者没有把目标设定清晰地传递给员工。”这个观点指明了员工绩效管理的一个长期为人忽视的问题在许多情况下,员工的低效业绩,并不是因为员工的低能力或低积极性,而是因为目标的不明确性。而绩效体系是整个薪酬体系的基础,如果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薪酬体系的合理性与公平性必然会受到挑战。精于管理的诺基亚早就看到这个问题,其解决方案甚至比肯布当查德的解决方案更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肯布兰查德指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一分钟目标确定”,让经理向员工清晰地表达他对员工的工作期望。而诺基亚则认为,不但要对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目标,更要对员工的发展方向进行明确的界定与有效的沟通。只有这样,员工才能在完成眼前工作目标
44、的基础上,与企业的发展保持同步,才能在企业成长的同时,找到自己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诺基亚提倡,在这个目标确定的过程中,员工才是主动角色,而经理则应该从旁引导。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诺基亚启动了一个名为IIP(investinpeople,人力投资)的项目:每年要和员工完成2次高质量的交谈,一方面要对员工的业务表现进行评估;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员工认识自己的潜力,告诉他们特长在哪里,应该达到怎样的水平,以及某一个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和应接受的培训。通过IPP项目.员工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诺基亚是希望员工获得高绩效而拿到高薪酬的.并且不遗余力地帮助员工达到这个目标。这就为整个薪酬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十一、 目
45、标管理的优势与不足目标管理作为一种系统性的管理方法,已经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中被大量采用,并且确实产生了积极的结果。正如德鲁克所言,目标管理既是对目标进行管理,也是依据目标进行管理。因此,进行目标管理不仅可以保障目标的实现和绩效的提升,还可以带来员工能力提升、促使员工态度转变、增强组织沟通以及提高士气等。但是,目标管理方法也并非完美无瑕,在具体实施中也有一些缺陷。因此,必须客观地分析目标管理的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才能收到实效。(一)目标管理的优势目标管理具有以下优势(1)明确了各自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目标管理使组织各级主管及成员都明确了组织的总目标、组织的结构体系、组织的分工与合作以及各自的
46、工作目标和任务,同时又赋予他们相应的权限、责任。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权、责、利关系,部门和员工就有了一致的努力方向。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和任务,大家必然会努力工作,想方设法地促成目标和任务的完成,一改以往按领导安排开展工作的被动局面,因此工作效率会有很大提高,员工也受到很大的激励。(2)促进组织沟通,改善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通过实施目标管理可以增强员工之间、组织领导之间以及领导与员工之间的相互沟通,培育组织的团队意识,减少相互猜疑和相互间的不信任,大大改善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创造良好的组织人际氛围。(3)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士气。目标一般具有前瞻性,能否实现目标本
47、身也是对员工工作能力的一种考验。如果激励措施得力,完成目标对员工同时也具有诱惑力,可以将员工的潜力调动起来,鼓舞员工的士气。因为当目标成为组织的每个层次、每个部门和每个成员自己未来一定时期内想达成的结果,且实现的可能性相当大时,目标就是成为组织成员的内在激励,尤其当这种结果实现时组织还有相应的报酬,目标的激励效用就更大(4)消除部门的本位主义,扫除集权控制。目标管理的实施,要求组织内各部门必须紧密围绕组织目标的实现来开展工作,而不是各自为政、追求部门利益的最大化。当部门目标与组织目标发生冲突时,部门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组织目标的要求,有时甚至要牺牲部门的利益,因此目标管理加强了部门之间的合作,对本位主义是一种冲击。(5)使绩效评价具体可行。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于部门及人员的评价主要采用主观的评价方法,多是按照员工的个性或其工作习惯来评价员工。在这种评价方式下,员工的个人努力程度很难表现出来,也容易造成员工的不满。而目标管理方法允许员工参与目标的制定和成果的鉴定,因此,可以通过目标的实际完成情况与目标计划之间的比较来鉴定员工的绩效,从而保障绩效评价的客观性。(二)目标管理的不足目标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以下不足:(1)目标管理的哲学假设不一定普遍存在。目标管理理论是建立在“Y理论”的人性假设基础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