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学课件第十一章教学提纲.ppt
《小学心理学课件第十一章教学提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心理学课件第十一章教学提纲.ppt(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心理学课件第十一章二、心理卫生工作的三级水平二、心理卫生工作的三级水平一级水平:指心理保健。一级水平:指心理保健。二级水平:指心理疾病的早期发二级水平:指心理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现和治疗。三级水平:指对精神疾病的康复三级水平:指对精神疾病的康复工作。工作。一级水平工作最重要,小学教育一级水平工作最重要,小学教育的心理工作主要是一级水平的工的心理工作主要是一级水平的工作。作。三、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三、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相对性相对性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极的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与社会、自种状态下主体能与社会、自然作出良好的适
2、应,能充分然作出良好的适应,能充分展示才能,发挥身心潜能,展示才能,发挥身心潜能,而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而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健康具有明显的相对性和模糊性心理健康具有明显的相对性和模糊性首先,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的,绝对首先,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的,绝对的健康是不存在的。的健康是不存在的。其次,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与一个人其次,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与一个人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非完全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非完全一回事。一回事。第三,心理健康标准会随着社会的发第三,心理健康标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也因不同的社会文化展变化而变化,也因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而有差异。背景而有差异。第二节:影
3、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第二节: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一、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外在因素一、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外在因素(一)家庭(一)家庭1 1、父母无私的爱、父母无私的爱2 2、家庭的不完满、家庭的不完满3 3、家庭的教养方式、家庭的教养方式4 4、家长的行为方式。、家长的行为方式。(二)学校教育(二)学校教育1 1、教育思想、教育思想2 2、教师、教师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情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情绪人格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绪人格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影响。3 3、学校类型(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类型(重点与非重点)(三)社会环境(三)社会环境1 1、社会形态、社会形态2 2、文化、
4、文化第一、地域、习俗、时尚的第一、地域、习俗、时尚的影响。影响。第二、文化与大众传播媒介第二、文化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的影响。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因素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因素(一)学生的心理发展(一)学生的心理发展美国学者罗森考察发现,在美国学者罗森考察发现,在1010岁和岁和1515岁左右的儿童存在明显的需要心岁左右的儿童存在明显的需要心理治疗的高峰期,男孩比女孩更为理治疗的高峰期,男孩比女孩更为显著。显著。(二)应激(二)应激应激:指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失衡应激:指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失衡而产生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而产生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2 2、应激源、应激源引起有机体身心紧张
5、状态的引起有机体身心紧张状态的刺激,就称为应激源。刺激,就称为应激源。3 3、应激状态常见的心理反应、应激状态常见的心理反应过强、过频的应激反应是有过强、过频的应激反应是有机体消耗能量,降低抵御疾机体消耗能量,降低抵御疾病的能力、损害人的健康。病的能力、损害人的健康。3 3、应激状态常见的心理反应、应激状态常见的心理反应(1 1)焦虑)焦虑焦虑是预感将要发生不良后果时的焦虑是预感将要发生不良后果时的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体验和情绪状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体验和情绪状态。态。(2 2)其他的消极情绪)其他的消极情绪(3 3)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4 4)自我估价降低)自我估价降低(5 5)失助感)
6、失助感(三)动机冲突(三)动机冲突1 1、动机冲突、动机冲突动机冲突:指在个体有目的的活动中,动机冲突:指在个体有目的的活动中,因目标的多样性而出现相互排斥的动机,因目标的多样性而出现相互排斥的动机,也叫心理冲突。也叫心理冲突。2 2、动机冲突的类型、动机冲突的类型1 1、双趋冲突、双趋冲突 2 2、趋避冲突、趋避冲突3 3、双避冲突、双避冲突 4 4、双重趋避冲突、双重趋避冲突 (四)挫折(四)挫折1 1、挫折:指人们所要达到的目标、挫折:指人们所要达到的目标、需要的满足受到阻碍时,因无法克需要的满足受到阻碍时,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服而产生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2 2、挫折耐受
7、性、挫折耐受性挫折耐受性指个体在遭受挫折打击挫折耐受性指个体在遭受挫折打击时能免于心理和行为失常的能力。时能免于心理和行为失常的能力。两种人耐挫折能力比较强:两种人耐挫折能力比较强:(1 1)经历风雨和挫折磨练的人;)经历风雨和挫折磨练的人;(2 2)受过良好教育有教养的人;)受过良好教育有教养的人;耐挫折能力差的有三种人:耐挫折能力差的有三种人:(1 1)挫折经验不足;从小受溺爱的)挫折经验不足;从小受溺爱的人。人。(2 2)挫折经验过剩。)挫折经验过剩。(3 3)挫折经验断续,教育不一致。)挫折经验断续,教育不一致。3 3、挫折后的心理反应、挫折后的心理反应(1 1)攻击:)攻击:直接攻击
8、:将攻击的目标直接指直接攻击:将攻击的目标直接指向造成挫折的人和物。向造成挫折的人和物。间接攻击指向无辜的人和物。间接攻击指向无辜的人和物。自我攻击指挫折后的自毁、自残自我攻击指挫折后的自毁、自残行为。行为。(2 2)冷漠:)冷漠:表现为对挫折环境的无动于衷和表现为对挫折环境的无动于衷和漠不关心的态度。漠不关心的态度。(3 3)幻想:)幻想:幻想是儿童遭受挫折后把自己置幻想是儿童遭受挫折后把自己置于一种想象的境界,以虚构的方于一种想象的境界,以虚构的方式来应付挫折和解决问题。式来应付挫折和解决问题。(4 4)退化)退化退化是指儿童在受到挫折时,以退化是指儿童在受到挫折时,以幼稚的、与年龄不相称
9、的童年早幼稚的、与年龄不相称的童年早期习惯的行为方式来应付的现象。期习惯的行为方式来应付的现象。(5 5)固执)固执 盲目地重复某些无效的动作。盲目地重复某些无效的动作。(五)心理防卫机制(五)心理防卫机制1 1、心理防卫机制、心理防卫机制是指个体由于应激、冲突或是指个体由于应激、冲突或挫折而导致心理丧失平衡时挫折而导致心理丧失平衡时用来解脱烦恼,减少不安,用来解脱烦恼,减少不安,恢复心理平衡的适应性心理恢复心理平衡的适应性心理功能。功能。2 2、心理防卫机制的类别、心理防卫机制的类别(1 1)合理化:就是给自己的动机和行为)合理化:就是给自己的动机和行为找个合理的理由。找个合理的理由。(2
10、2)投射:就是把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接)投射:就是把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东西转移到别人身上。受的东西转移到别人身上。3 3)否认:指把已经发生的令人痛苦的事)否认:指把已经发生的令人痛苦的事实加以否认。实加以否认。(4 4)压抑:把自己不能接受的使人痛苦)压抑:把自己不能接受的使人痛苦的念头和情感,隐藏到无意识之中。的念头和情感,隐藏到无意识之中。(5 5 5 5)反向作用:指内心的冲动和欲望以其相)反向作用:指内心的冲动和欲望以其相)反向作用:指内心的冲动和欲望以其相)反向作用:指内心的冲动和欲望以其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反的形式表现出来。反的形式表现出来。反的形式表现出来。(6 6 6 6)转
11、移:指对某一对象的情感或态度,转)转移:指对某一对象的情感或态度,转)转移:指对某一对象的情感或态度,转)转移:指对某一对象的情感或态度,转移其他对象身上。移其他对象身上。移其他对象身上。移其他对象身上。(7 7 7 7)认同:指接受或顺从他人和集体的态度)认同:指接受或顺从他人和集体的态度)认同:指接受或顺从他人和集体的态度)认同:指接受或顺从他人和集体的态度和行为倾向。和行为倾向。和行为倾向。和行为倾向。(8 8 8 8)抵消:指以象征性的事情来抵消已经发)抵消:指以象征性的事情来抵消已经发)抵消:指以象征性的事情来抵消已经发)抵消:指以象征性的事情来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生的不愉快
12、的事情。生的不愉快的事情。生的不愉快的事情。9 9 9 9)补偿:指发展自己某方面的能力来弥补某)补偿:指发展自己某方面的能力来弥补某)补偿:指发展自己某方面的能力来弥补某)补偿:指发展自己某方面的能力来弥补某方面的不足。方面的不足。方面的不足。方面的不足。(10101010)升华:指那些不被社会所接受欲望和冲)升华:指那些不被社会所接受欲望和冲)升华:指那些不被社会所接受欲望和冲)升华:指那些不被社会所接受欲望和冲动,采取被社会所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动,采取被社会所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动,采取被社会所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动,采取被社会所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第三节:小学生的心第三节:小学生的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心理学 课件 第十一 教学 提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