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案例介绍-(1)剖析教学文案.ppt
《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案例介绍-(1)剖析教学文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案例介绍-(1)剖析教学文案.ppt(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案例介绍-(1)剖析 似乎永远无法超越。就好像攀越一座山头,呈现在你面前的又是一座更高的山峰。我们始终是一个在教育路途中迷惘的探索者,我们始于迷惘而又终于更高境界的迷惘。登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而路却没有尽头。平芜尽处是青山,教育更在青山外。有这么一句话摸着石头过河。班主任工作真的也如此。在我的周围,有很多同仁在担任班主任或者曾经担任班主任期间都有他们各自独特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而且都较为成功。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的很多的“精华”都取自同仁。今天,我想就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蔡元培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2、叶圣陶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而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解释了习惯从小养成的重要:“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也许可以这样简单归纳: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少年儿童时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学校教育的神圣使命,应当以培养健康人格为目标,用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现代社会中儿童所应具有的健康人格,也就是说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孩子至少具有以下特点: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对外部世界的态度是开放的,对所承担的学习和其他活动有胜任感,能充分发挥
3、潜能,对父母、朋友有显示爱的能力,有安全感,喜欢创造,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有自由感。我们希望学生都能成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以充分地享受人生。人格与习惯的关系人格与习惯的关系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应当是人格化的,而非技能化的。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不易改变;习惯一旦养成了,就变为自动化动作的需要了。因此也可以说,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自动化的一种行为方式。习惯按其价值可分为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如小学生在做完作业后能做到自我检查的习惯,这一方面能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能提高其学习能力,这就是积极的良好习惯;如有的小学生做作业时,一边吃零食,一边听
4、音乐或看电视,不能专心致志地抓紧时间完成作业,这就是一种不良习惯或称之为消极习惯。习惯按其水平可以分为动作性习惯和智慧性习惯。如吃饭前洗手的习惯,这是生活方面的一种基本卫生习惯。有人做任何事情总是要了解各方面情况后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有人做事不习惯先计划,想到就做,而且任意改变这种做事的计划性、策略性等,这应该说是一个有无智慧性习惯的问题。习惯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一个人必须遵守的社会道德性习惯和一个人所独有的个性化习惯。如敬老爱幼、遵守交通规则等习惯均为社会公德性习惯。有人思考问题的时候总要在房间内来回地走动才能有思路,有人则喜欢一个人闭上眼睛默默地思考才更有效,这些都是每个人所特有的一些习惯
5、。习惯总是表现于一个人的行为中,而且是比较稳定的和自动的。但习惯形成和表现于行为也受着一个人诸多因素(如一个人的理念、能力、智慧、性格等因素)的影响。而一个人一旦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这种习惯的深化和整合又能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此,对小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尤其是智慧性习惯和社会公德性习惯,应该是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的。习惯与人格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也许可以说,年龄越小,习惯对人格的影响越大;年龄越大,人格对习惯的影响越大。因此,在儿童时期重在培养良好习惯,就是为健康人格奠定基础。童年是人生的春天,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开出良好习惯的花朵,收获健
6、康人格的果实。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培养人格化习惯的培养人格化习惯的1212个重点指标个重点指标 这12个重点指标包括:(1)做人: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2)做事: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费;(3)学习: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倡导培养小学生的10个好习惯:说了就要做;耐心听别人讲话;按规则行动;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节约每一分钱;天天锻炼身体;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做事有计划;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心理学家们认为,小学阶段是道德行为习
7、惯培养的最佳期。尽管品德培养应该有多种起步,道德行为习惯培养也离不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养,但从道德行为培养入手,这的确是发展小学生品德的最有效的方法。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习惯的形成方式主要是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习惯养成的方法和步骤 小学阶段应具体抓好习惯养成的几个环节,A制定行为规范;B适合年龄特征;C有目的地练习和重复;D善于客观地评估;E逐步培养良好的班风。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应注意:A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环境,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B提供良好的榜样;C在有意练习时要明确练习的意义、目的与阶段要求,不间断地坚持下去;D根除坏习惯时要使学生知道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生 行为习惯 培养 案例 介绍 剖析 教学 文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