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从业人员培训课件正式版2012.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从业人员培训课件正式版201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从业人员培训课件正式版2012.ppt(1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从业人员培训课件正式版2012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第一章危险化学品防火2第一节、危险化学品分类 一、危险化学品概念 危险化学品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过程中容易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毁损、环境污染的均属危险化学品。3二、危险化学品的分类、特性及标志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以及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根据运输的危险特性
2、把危险货物分为九类,并规定了危险货物的品名和编号(常称危规号)。4 危险化学品分类如下: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第9类杂类5 我国在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中,危险化学品品名编号由5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分别表示危险化学品所属类别、项别和顺序号。6第1类、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有
3、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7爆炸品的危险特性1、爆炸性强。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反应速度快 释放出大量的热 产生大量的气体2、敏感度高。8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1、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实施液化气体;2、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9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危险特性 1、易燃易爆性。
4、这类物品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增大,会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2、扩散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容易扩散。3、毒害性和窒息性。4、腐蚀性。一些含氢、硫元素的气体具有腐蚀性,对这类气体容器,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定期检验其耐压强度。5、氧化性。10第3类、易燃液体定义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其他类别液),常温下是液体,但易挥发。其闭杯实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闪点不高于93 的液体。111213141516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 1、高度易燃易爆性 2、受热膨胀性 3、流动性 4、带静电性 5、毒害性17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5、这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按它的燃烧物性分为三项:第1项 易燃固体 第2项 自燃物品 第3项 遇湿易燃物品18 容易被氧化,受热易分解或升华,遇火种、热源常会引起强烈、连续的燃烧。与氧化剂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强氧化剂接触时能立即引起着火或爆炸。对磨擦、撞击、震动敏感。与酸类(特别是氧化性强的酸)反应剧烈。粉尘具有爆炸性。本身或燃烧(分解)产物有毒。易燃固体的危险特性19 遇空气自燃性 接触氧化剂会立即发生爆炸 凡能促进氧化反应的一切因素均能促进自燃 自燃物品的危险特性20 遇水燃爆性 与酸或氧化剂反应剧烈 自燃性 毒害性 遇湿易燃物品的危险特性21 1、强氧化性 2、受热分解放出氧和热 3、对
6、磨擦、撞击、震动极为敏感 4、化学敏感性 5、吸湿性 6、毒性和腐蚀性 第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的危险特性22 1、溶解性 2、挥发性 3、分散性 4、可燃性 5、遇酸或水反应放出有毒气体 第第6类、有毒品危险特性23第第7 7类类 放射性物品放射性物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本类化学品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7.410Bq/kg 10Bq/kg 的物品。的物品。24放射性物品特性放射性物品特性 1 1、具有放射性。、具有放射性。能自发、不断地放出人们感觉器能自发、不断地放出人们感觉器官不能觉察到的射线。官不能觉察到的射线。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可分为四种: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可
7、分为四种:射线,也叫甲射线,也叫甲种射线;种射线;射线,也叫乙种射线;射线,也叫乙种射线;射线,也叫丙种射射线,也叫丙种射线;还有中子流。各种射线对人体的危害都大。线;还有中子流。各种射线对人体的危害都大。射线也称射线也称“甲种射线甲种射线”。是放射性物质所放出的。是放射性物质所放出的 粒子流。它可由多种放射性物质(如镭)发射出来。粒子流。它可由多种放射性物质(如镭)发射出来。粒子的动能可达几兆电子伏特。从粒子的动能可达几兆电子伏特。从 粒子在电场和磁场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方向,可知它们带有正电荷。中偏转的方向,可知它们带有正电荷。25放射源分类原则放射源分类原则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规
8、定,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规定,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类,类,V类源的下限活度值为该种核素的豁免活度类源的下限活度值为该种核素的豁免活度(一)一)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小时就可致人死亡;(二)(二)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三)(三)类放射源为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
9、这类源几小时类放射源为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几周也可致人死亡;(四)(四)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五)(五)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26第第8 8类类 腐蚀品腐蚀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能灼伤人本类化学品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
10、造成损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在4 4 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或温度在5555时,对时,对20 20 号钢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超过的表面均匀年腐蚀超过6.25 6.25 mm mm 的固体或液体。该类化学的固体或液体。该类化学品按化学性质分为三项:品按化学性质分为三项:第第第第1 1项项项项 酸性腐蚀品酸性腐蚀品酸性腐蚀品酸性腐蚀品;如硫酸、盐酸、氯乙酸等如硫酸、盐酸、氯乙酸等如硫酸、盐酸、氯乙酸等如硫酸、盐酸、氯乙酸等。第第第第2 2项项项项 碱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如氢氧化钠、氧化钠
11、等如氢氧化钠、氧化钠等如氢氧化钠、氧化钠等如氢氧化钠、氧化钠等。第第第第3 3项项项项 其他腐蚀品其他腐蚀品其他腐蚀品其他腐蚀品;如甲醛溶液、氯化锌等如甲醛溶液、氯化锌等如甲醛溶液、氯化锌等如甲醛溶液、氯化锌等27腐蚀品危险特性腐蚀品危险特性 1 1 1 1、强烈的腐蚀性、强烈的腐蚀性、强烈的腐蚀性、强烈的腐蚀性 在化学危险物品中,腐蚀品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化学危险物品中,腐蚀品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和很多金属、有机化合物、动植物机体等发生化能和很多金属、有机化合物、动植物机体等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这类物质能灼伤人体组织,对金属、学反应的物质。这类物质能灼伤人体组织,对金属、动植物机体、纤维
12、制品等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动植物机体、纤维制品等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2 2 2 2、毒性、毒性、毒性、毒性 多数腐蚀品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的还是剧毒品,多数腐蚀品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的还是剧毒品,如氢氟酸、溴素、五溴化磷等。如氢氟酸、溴素、五溴化磷等。28 3 3、易燃性、易燃性 许多有机腐蚀品都具有易燃性,如甲酸、许多有机腐蚀品都具有易燃性,如甲酸、冰醋酸、苯甲酰氯、丙烯酸等。冰醋酸、苯甲酰氯、丙烯酸等。4 4、氧化性、氧化性 如硝酸、硫酸、高氯酸、溴素等,当这些如硝酸、硫酸、高氯酸、溴素等,当这些物品接触木屑、食糖、纱布等可燃物时,会发物品接触木屑、食糖、纱布等可燃物时,会发生氧化反应,引
13、起燃烧。生氧化反应,引起燃烧。29第三章、防火防爆知识第一节、燃烧及其特性第二节、爆炸及其特性第三节、防火防爆技术 第四节、火灾的扑救措施30第一节、燃烧及其特性1.定义:同时放热发光的剧烈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2.燃烧的三个特征: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放热 发光31燃烧的三要素(基本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火源 323、4、燃烧的过程和形式可燃气体:在火源作用下加热到着火点(燃点)就能氧化分解燃烧,是最容易燃烧的。如:2C2H2+5O24CO2+2H2O+Q气体的扩散燃烧点燃33可燃液体:受热蒸气燃烧已醇(C2H5OH)液(C2H5OH)蒸气+3O2=2CO2+3H2O+Q液体的蒸发燃烧蒸发
14、氧化分解受热蒸发34可燃固体分解燃烧:可燃固体熔融状态可燃蒸气燃烧受热蒸发氧化35可燃固体直接析出可燃气体燃烧如:木材析出H2,CH4T295:水蒸汽T295:H2,CH4等(回燃)受热氧化受热36(4)、表面燃烧炽热状态如:焦炭,无火焰,亦称无焰燃烧;又如:金属燃烧(Al,Mg等)37(5)、非均相燃烧最广泛最复杂(6)、扩散燃烧(7)、气体泄漏燃烧(8)、绝热燃烧38五、燃烧的种类1、闪燃可燃液体受热蒸发为蒸气,液体温度越高,蒸汽浓度越高,当温度不高时,液面上少量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遇火源会闪出火花,短暂的燃烧过程(一闪即灭),称闪燃。T5秒闪点: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如:车用汽油-39
15、;煤油2835等。闪点越低,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越大。P15639(2)、自燃可燃物质受热升温而无需明火作用就能自行燃烧的现象。能引起自燃的最低温度称自燃点,如:黄磷30,煤320。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越大。40(一)燃烧的类型(3)、着火可燃物质在火源的作用下能被点燃,并且火源移去后仍能保持继续燃烧的现象。着火点(燃点):能发生着火的最低温度()。如:纸130,木材295等41第二节、爆炸及其特性1.爆炸物质在瞬间物理或化学的释放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基本特征:压力的急骤升高2.分类:按爆炸原因分:物理性爆炸物质物理变化(to,V,P)而引起的爆炸,如锅炉爆炸、蒸气爆炸等。化学性爆
16、炸物质在瞬间完成化学反应,同时释放大量气体和热量引起的爆炸,如:2C2H2+5O2 4CO2+2H2O+Q 化学爆炸三要素:气体,Q,化学反应高速度42佛山三水一仓库发生大爆炸 43 爆炸导致周边发生山林大火 44 存放烟花炮竹的仓库发生爆炸,烟花四射 45离仓库离仓库300多多米的工棚全米的工棚全被震坏被震坏出动消防坦出动消防坦克参与救援克参与救援46(2)、按爆炸化学变化分为:简单分解的爆炸性物质。如:Ag2C2,Pb(N2)2等。Cu2C2 2Cu2+2C+Q复杂分解的爆炸性物质。如:火(炸)药,烟花爆竹等;可燃性混合物。所有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可燃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473、
17、按引起爆炸的相分(1)、气相爆炸(2)、液相爆炸(3)、固相爆炸4、按爆炸速度分:轻爆:燃烧速度为数米/秒;爆炸:燃烧速度为十几米数百米/秒;爆轰:燃烧速度为10007000米/秒。48(三)爆炸极限及其影响因素1.定义: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氧气)的混合物,遇着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最低浓度爆炸下限,最高浓度爆炸上限,两者的范围叫爆炸极限范围。492、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初始温度升高,爆炸极限范围变宽。如:CH3COCH3在0为4.2-8%100为3.210%初始压力增大,爆炸极限的范围变宽。如:CH4:0.1MP时为:5.6-14.3%5MP时为:5.4-29.4%
18、容器管道减小,爆炸极限的范围变小。如:H2,C2H2,d0.1-0.2mm时爆炸不传播50火源能量越高,爆炸极限范围愈宽。如:CH4,100V,1A电火花不炸 2A:5.9-13.6%3A:5.85-14.8%最小点火能量:能引起可燃性混合物爆炸的火源的最小能量。如:H2:0.017毫焦。C2H2:0.019毫焦含氧量越高,爆炸极限变宽。如:H2空气4-75%H2氧气4-95%惰性介质含量越高,爆炸极限范围变窄,危险性小。如:水蒸气,N2,CO2,Ar等51四、各种爆炸过程及其特性1、分解爆炸2、混合物爆炸3、雾滴爆炸4、粉尘爆炸524.粉尘爆炸七类:金属:AL,Mg煤粮食:面粉合成材料:塑料
19、,染料饲料:鱼粉农副产品:烟草,麻尘林产品:纸,木粉等53粉尘遇空气混合爆炸的过程粉尘粒子受热作用,温度上升粉尘表面受热挥发出可燃性气体产生的可燃气体遇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发生爆炸54可燃粉尘爆炸的特点:(1)可燃粉尘飞扬悬浮于空中与空气混合,浓度到爆炸极限,遇火源才会炸。(2)爆炸极限通常以下限表示。例如:Al40g/m3,麻尘16.8g/m3,糖粉 L上 13500 g/m3。(3)连续爆炸(二次爆炸)(4)不完全燃烧(5)点火能量大55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1)、物理化学性质。)、物理化学性质。A、物质的燃烧热越大,则其粉尘的爆炸危险性越、物质的燃烧热越大,则
20、其粉尘的爆炸危险性越大大B、越易氧化的物质,其粉尘越易爆炸。、越易氧化的物质,其粉尘越易爆炸。C、越易带电的粉尘越易爆炸。、越易带电的粉尘越易爆炸。D、粉尘爆炸还与其所含挥发物有关。如煤粉中当、粉尘爆炸还与其所含挥发物有关。如煤粉中当挥发物低于挥发物低于10%时,就不再发生爆炸,因而焦炭粉尘时,就不再发生爆炸,因而焦炭粉尘没有爆炸危险性。没有爆炸危险性。56(2)、颗粒大小。)、颗粒大小。粉尘的表面吸附空气中的氧,颗粒越细,吸附的氧就粉尘的表面吸附空气中的氧,颗粒越细,吸附的氧就越多,因而越易发生爆炸。且发火点越低,爆炸下限也越越多,因而越易发生爆炸。且发火点越低,爆炸下限也越低。随着粉尘颗粒
21、直径的减小,不仅化学活性增加,而且低。随着粉尘颗粒直径的减小,不仅化学活性增加,而且还容易带静电。还容易带静电。(3)、粉尘的浓度。因为粉尘的爆炸上限较高,一般)、粉尘的浓度。因为粉尘的爆炸上限较高,一般资料中多数只列出粉尘的爆炸下限。资料中多数只列出粉尘的爆炸下限。57第三节、防火防爆技术一、火灾爆炸危险物的控制1、根据物质的特性控制2、防治可燃物外溢泄漏3、惰性气体保护4、通风置换5、安全监测与连锁58二、点火源的控制1、明火2、摩擦与撞击3、高温表面4、自然发热5、电气、静电火花59三、限制火灾爆炸的蔓延扩散1、阻火装置2、阻火设施3、防爆泄压装置4、隔离60四、工艺参数的安全控制1、温
22、度反应热、搅拌、导热介质2、投料控制速度、配比、顺序、纯度等3、紧急停车气、电、水、风61第四节、火灾和爆炸性火灾的扑救措施一、灭火的基本原理一、灭火的基本原理1、冷却、冷却常用水和二氧化碳作灭火剂冷却降温灭火。常用水和二氧化碳作灭火剂冷却降温灭火。2、隔离、隔离具体方法有:具体方法有:1、把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把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品搬走;爆和助燃物品搬走;2、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道的阀门,、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道的阀门,以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以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3、设法阻拦流散的易、设法阻拦流散的易燃、可燃液体;燃、可燃液体;4、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
23、易燃建筑物,形成、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物,形成防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防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3、窒息、窒息具体方法有:具体方法有:1、用沙土、水泥、湿麻袋、湿棉、用沙土、水泥、湿麻袋、湿棉被等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燃烧物;被等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燃烧物;2、喷洒雾状水、干粉、喷洒雾状水、干粉、泡沫等灭火剂覆盖燃烧物;泡沫等灭火剂覆盖燃烧物;3、用水蒸气或氮气、二氧化碳、用水蒸气或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灌注发生火灾的容器、设备;等惰性气体灌注发生火灾的容器、设备;4、密闭起火建筑、密闭起火建筑、设备和孔洞;设备和孔洞;5、把不燃的气体或不燃液体(如二氧化碳、把不燃的气体或不燃液体(如二氧化碳
24、、氮气、四氯化碳等)喷洒到燃烧物区域内或燃烧物上。氮气、四氯化碳等)喷洒到燃烧物区域内或燃烧物上。4、抑制灭火、抑制灭火62二、灭火器使用常识二、灭火器使用常识灭火器的分类灭火器的分类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干粉、: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63灭火器的种类很多灭火器的种类很多灭火器的种类很多灭火器的种类很多,具体如下:
25、具体如下:具体如下:具体如下:1、清水灭火器:、清水灭火器:这类灭火器内充入的灭火剂主要是清洁水。有的加入适量的防这类灭火器内充入的灭火剂主要是清洁水。有的加入适量的防冻剂,以降低水的冰点。也有的加入适量润湿剂、阻燃剂、增稠剂等,以增强灭冻剂,以降低水的冰点。也有的加入适量润湿剂、阻燃剂、增稠剂等,以增强灭火性能。火性能。2、泡沫灭火器:、泡沫灭火器:这类灭火器内充装的灭火剂是空气泡沫液与水的混合物。空气这类灭火器内充装的灭火剂是空气泡沫液与水的混合物。空气泡沫的发泡是由空气泡沫混合液与空气借助机械搅拌混合生成,在此又称空气机泡沫的发泡是由空气泡沫混合液与空气借助机械搅拌混合生成,在此又称空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险 化学品 生产 单位 从业人员 培训 课件 正式版 201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