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整改方案与公开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落实情况报告稿.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整改方案与公开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落实情况报告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整改方案与公开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落实情况报告稿.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整改方案与公开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落实情况报告稿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整改方案省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我市第一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并于2021年5月7日向我市反馈了督察意见。6月1日,荆门市委、市政府上报整改方案,近日,省委、省政府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同意我市整改方案。按照有关要求公布如下。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把抓好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着力解决现实存在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坚持标本兼
2、治,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加快补齐荆门生态环境短板,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二、主要目标(一)督察反馈问题全面整改落实。将“五严”(整改目标从严,整改措施从严,责任传导从严,整改销号从严,督办问责从严)和“五个决不放过”(问题没有调查清楚决不放过,问题没有解决决不放过,违法行为查处不到位决不放过,问责不到位决不放过,群众不满意决不放过)的要求贯穿督察整改全过程,确保督察“回头看”反馈的19个问题全面整改、彻底整改、高质量整改。(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确保重点流域、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减排比例、中心城
3、区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率、地表水考核断面、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水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等考核指标达到目标考核要求。(三)生态环保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将解决具体问题与共性问题、当前问题与长远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把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巩固形成长效机制,持续巩固齐抓共管的大环保格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水平显著提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需求。三、主要任务及措施(一)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把生态环境保护重大部署和重要任务落到实处。全面压实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4、健全完善职责明晰、分工合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严格执行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评价考核办法,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强化刚性指标约束、考核结果运用,倒逼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把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到实处,更加坚决地抓好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问题整改。(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气污染防治上,继续实行专班运作,强化区域联防联控联治;加快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打造“无异味企业”、“无异味园区”。水污染防治上,抓好汉江、天门河、竹皮河等重点流域治理,
5、努力实现流域水质持续好转;强力推进钟祥护城河整治项目建设,解决好污水直排入河问题;加强入河湖渠整治和湖泊生态修复,坚决遏制围湖占湖问题;加快完善工业园区和乡镇污水收集配套管网,推动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营。“三磷”治理上,强化磷石膏渣库防渗,加强“三磷”企业生活污水、生产用水和地表水治理,做好排污口和周边环境总磷监测;加快磷化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提高磷石膏综合利用水平。非煤矿山整治上,全面完成石膏矿采空区群众搬迁工作;加快关闭矿山生态修复进度,严格执行石料矿山企业分级管理制度,严把安全、环保标准,支持有较大规模、较强实力、较高水平的石料加工企业发展,有序推动企业整合升级、达标改造。(三)扎实推动绿
6、色转型发展。持续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用地结构调整,坚持把好招商引资环保关口,全面落实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推进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产业和过剩产能“市场出清”。强化绿色发展指挥棒作用,深化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提高环保考核权重,落实生态环境考核“一票否决”等制度规定,大力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四)不断强化生态保护修复。严格落实长江保护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大力推进河湖湿地保护、水系连通等工程。加快城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加强汉江、漳河、荆山、大洪山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打好汉江“十年禁渔”持久战。2022年公开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
7、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落实情况报告文稿省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益阳市开展了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南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2021年3月2日,督察组向我市反馈了督察意见。益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强力推进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着力解决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改善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截至目前,反馈的28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8个,余下的10个问题正在持续推进;101件信访件已办结99件。一、主要做法(一)坚持党建引领,强化作风建设。始终坚持将党的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注重发挥党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以提升组织力为重
8、点,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坚持从严治党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各项中心工作,以政治生态改变促进自然生态改变。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列入2021年市委和全市县处级以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重点内容,同时市委党校和各区县(市)党校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纳入2021年春季学期处级干部和科级干部进修班的教学日程,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益阳建设。(二)坚持高位推进,强化统筹协调。充分发挥生环委的统筹协调作用,市县两级生环委领导亲力亲为,强力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瞿海同志多次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研究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对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多次深入一线调度大通湖水环
9、境治理、中心城区饮用水源取水口上移、饮用水安全、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值恒和陈竞同志多次主持召开政府常务会和专题会议研究大通湖水环境治理、土壤污染防治、突出问题整改、配合中央第二轮环保督察等工作;其余市级领导按照分块分线和根据所分管领域工作加大对各区县(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督导和责任压实。各区县(市)党委、政府和市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抓已成常态,推动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落实落地。(三)坚持齐抓共管,强化责任担当。持续推进建立大环保格局,印发了关于建立“大环保”工作机制的意见,建立“1+10”(即一个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10个行业专业委员会)工作机制,推进各领域生态环境保护工
10、作“齐步走”;制定环境问题网格化巡查制度,实行“四包一”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排查责任体系,开展对环境问题实行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的“四定”监管,形成了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出台了益阳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1年度工作方案益阳市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考核办法,将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的各项工作压紧压实压细。(四)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常督严考。建立“4+X”督察机制,季度督查和专项督查相结合,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洞庭清波”办和市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办,开展了高密度的督查,基本上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对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缓慢的,及时进行督办,并将工作情况纳入绩效评估体系,有序推
11、进难点、热点、焦点问题整改到位,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二、整改工作成效通过持续推进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我市在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土污染防治取得一定成效,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一)空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截至目前,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51,在全省排名第6位,改善排名在全省排第1位。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为87.4%、35微克/立方米、51微克/立方米,其中PM2.5和PM10平均浓度改善排名在全省排第1位。(二)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111月,益阳市33个国省控断面类水质断面占比88%,其中资江流域水质总体为优,均达到或
12、优于类水质标准。2021年111月,南嘴、万子湖、胭脂湖断面均达国省控断面考核要求(因目前“十四五”国省控断面的水质目标暂未正式下达,按最新的生态环境部和省生态环境厅“十四五”国省控断面水质目标征求意见稿)。大通湖断面总磷浓度持续下降,达到类水质,较2020年同期值下降2.9%。全国第一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试点总结工作现场会在益阳召开,大通湖获得全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称号。城市建成区14个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100%。(三)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严格管控,因地制宜,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推广“六改”等农艺技术措施71.88万亩;全市4.86万亩严格管控区耕地,已全面退出水稻种植,
13、已完成省定任务。桃江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项目作为典型在全国培训会上做了先进经验交流。益阳市受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益阳市无新增涉镉等重金属污染企业。我市45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2家关闭,43家企业已全部完成隐患排查报告编制任务。(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成效明显。成立了以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全市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实行“书记抓、抓书记”“市长抓、抓区县(市)长”工作机制,高位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2021年湖南省生态环境警示片评价我市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实现了“凤凰涅”,我市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经验铁腕整治下塞湖非法矮围 把洞庭湖变
14、成大美湖区被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作为典型案例予以推介。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从“纸面上”落到“心坎上”。(五)生活垃圾处置亮点纷呈。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已基本形成,公共机构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37个社区创建垃圾分类示范片区任务基本完成。益阳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扩建工程投产运行,新增处理能力600吨/日,城乡生活垃圾实现“一体化”治理。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清洁焚烧占比达到100%,全市生活垃圾清洁焚烧处理占比达60%以上。益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成为湖南省唯一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绿色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典型案例”,供全国各地学习借鉴。(六)生活污水治理经验广受推广。城市
15、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较2018年提高了39.3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污水处理厂进水生化需氧量(BOD)浓度较2018年提高了38.2个百分点,提升率分别位居全省地级城市第一、第四位。沅江高位推动科学决策实现全市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被湖南日报(新湖南)、湖南住建公众号报道,“沅江模式”在全省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现场会上被推广介绍;资阳区乡镇污水治理经验被湖南日报刊文报道推介;安化县高位推动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经验被“中国建设报”刊文报道推介。(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落实落地。2021年,全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案件已启动68起,已办结43起,终止索赔2起,已达成磋商协议的涉案金额共计270万余
16、元。沅江市3家企业污染大气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被湖南省生态环境厅选送为2021年度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十大案例(2021年度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十大案例)。三、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一)存在的主要问题益阳在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及南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整改工作中,下了很大的决心,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环境质量治理艰巨。大气环境质量方面,虽然我市空气环境质量指标达到省定考核要求,但受内源污染与外部输入性污染(我市处于北方污染物传输通道)叠加影响,加大了我市大气污染治理难度。水环境质量方面,洞庭湖、大通湖总磷浓度持
17、续下降难度大,难以达到高质量发展类水质目标要求,治理任务相当艰巨。土壤环境质量方面,我市是有色金属之乡,涉重金属污染还存在一定的风险。二是一些重点问题推进难度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重点问题治理点多、面广,治理难度大。船舶污染物岸上收集点设施建设还要进一步完善。因水上交通运输行业点多线长面广,船舶运输流动性大等原因,船舶污染治理及执法监管难度大。港口码头污染治理基础薄弱。矿山、尾矿库等历史遗留问题还存在,如:石煤矿山、锑污染防治、受污染耕地保护仍然任重道远。(二)下一步打算我市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
18、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1坚持排查交办,压实整改责任。将排查、交办、核实、约谈、问责(执法)全流程做实,建立“4+X”督查工作机制,开展4次全面督查、多项专项督查,加大督办和现场检查核查、形成准确的督察报告,确保整改问题得到及时解决。2坚持主动作为,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紧紧围绕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并开展督查督办,把问题整改与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更好地结合起来,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3坚持对标对表,全力推进问题整改。严格对照整改方案明确的目标、措施和时限要求,狠抓问题持续整改和推
19、进落实,推进“边督边改立查立改”,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和铁的决心、铁的手段,全力推进问题整改。4健全长效机制,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完善生态补偿激励机制,全面落实排污许可证和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制度。严格源头保护制度,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大对重点项目建设的环境质量评估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公众在环境决策、环境监督及环境影响评价等重点领域的参与力度。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健全财税
20、、金融等政策,激励、引导各类主体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附件: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南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反馈意见指出问题整改情况中共益阳市委益阳市人民政府2021年12月28日附件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南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反馈意见指出问题整改情况第一部分: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问题(一)中铁上海工程局益阳高铁南站27.85万平方米的建设工地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执行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六个“100%”的规定、不落实主体责任、不配合监管、不履行整改等问题,益阳市监管执法力度不够,手段偏软,不敢动真碰硬,任由违法行为长期存在。(达到序时进度)1压实主体责任。对照落实工地扬
21、尘污染防治六个“100%”要求,督促益阳高新区和建设单位制定了治理方案,完善了扬尘治理防控体系,明确了建筑工地防治专班人员。施工现场增设了洒水车、雾炮、围挡喷淋、洗车设备、绿网覆盖等扬尘防控设施。2落实监管责任。市、区两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和城管执法局多次组织现场调度,约谈太平洋集团(益阳)负责人,向城管执法部门移交6起“益阳高铁新城项目”扬尘污染防治未落实到位的案件线索,共计立案处罚6宗,执行处罚6宗,累计罚款17万元。3压实整改任务。城管执法部门将高铁片区扬尘污染防治作为环卫部门年终考评的重要指标。市、区两级结合日常巡查,现场交办问题,限期整改。益阳高新区蓝天办定期巡查交办高铁片区扬尘
22、治理情况,已下发工作简报7期,通报问题5起,督办问题4个,拆除4处非法砂场,场地生态修复180亩。4开展了责任追究。益阳市纪委监委对负有主体责任、行业管理责任和监管责任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共14人进行了追责问责。(二)对群众反复投诉的纳爱斯、金博碳素、森华木业等重点企业废气扰民问题一直未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督察组现场检查发现,纳爱斯(益阳)有限公司VOCs治理设施长期不正常运行,用于光氧反应的紫外灯管仅不到20%可以打开且灯管覆尘严重,用于吸附的活性炭未装填,处理设施基本失去治理效能。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无组织排放现象严重,外排大量易燃易爆气体,周边住宅小区密集,安
23、全风险较大。湖南森华木业有限公司因甲醛等气体未有效收集处理,长期被群众投诉,该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达到序时进度)1纳爱斯对现有厂房进行整改,采用成熟稳定的水雾旋风喷淋装置替换现有无效的UV光解设施;金博碳素(老厂)与益阳市中一联涂装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签订了微气泡废气处理项目协议,采购了尾气处理装置;森华木业制胶车间无组织废气改造为有组织排放,并进行集中收集处置。2督促三家企业完善各项环保管理制度,三家企业定期对尾气自行监测数据进行了信息公开。3金博碳素强化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各项制度,采取有效管控措施收集处置易燃易爆气体,消除安全风险。4加快推进静脉产业园规划编制工作,园区的概念性规
24、划已通过市专家会论证,设计院正在根据专家意见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已启动纳爱斯公司搬迁工作,益阳高新区和企业都分别成立了搬迁工作领导小组。(三)2020年7月以来,群众在红网百姓呼声栏目多次投诉反映沅江市南大膳镇自来水水质浑浊等问题,督察组现场发现,南大膳镇水厂由于设备老化等问题,正在进行曝气塔改造、支管更换等6项提质改造工程,但因没有备用水源,在水质存在问题的情况下仍然继续供水,群众反映强烈。(已完成)设备检修期间,由沅江市人民政府调度附近已并网的牛洲水厂供水;扩建了曝气设施,由原来的一级曝气改造成五级曝气,充分氧化原水,降低铁离子含量;改建了过滤设施,更换滤料滤芯,加装回池,过滤水质杂质,并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生态环境 保护 督察 回头看 整改 方案 公开 省级 反馈 问题 工作 落实 情况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5955410.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