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导论课件.ppt
《中国传统文化导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导论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导论课件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前 言 文化原典对现代的影晌。文化原典对现代的影响,不仅是深远的,而且是入微的。我们的民族精神,即是由那些文化原典所浇铸。中国人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特性,从某些方面来说,正是那些文化原典的表现。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仁爱”“博爱”“仗义”“忠诚”等,都可以从先秦的文化原典中找到根源。因而对传统文化要理性地接受和辨析,并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之进行改造更新,才能有利于我们的文化建设。这就是学习和阅读文化原典的重
2、要意义。第一部分 先秦文化 先秦文化是指秦朝以前的文化,包括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春秋)和战国时期的文化。先秦文化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开端,在许多方面都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先秦文化以诸子百家为内容,以百家争鸣为表现形式。一、文化思想发展脉络 文化思想发展脉络 主要是先秦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比如:龙的形象;诸子百家等。1中华文化起源的几大区域中华文化起源时期有六大区域:陕豫晋邻近地区;山东及邻省一部分地区;湖北和邻近地区;长江下游地区;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轴的南方地区;以长江地带为中心的北方地区。这说明中华文化从一开始就是多元共存的。2龙的形象的意义龙的形象说明了中华民族文化构成的多元
3、性。龙是各部落初民原始图腾的混合物。最初形象各异,昭示着最初氏族文化的各异。最终汇成角似鹿,头似龟,项似蛇,腹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完整形象,而且还被神化成能幽能明,能巨能细,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的神龙,赋予其超人的神力。这一形象改造的过程,也就是多元文化趋于融合的过程。最终升格为华夏民族共同的图腾。3殷商时期巫史的地位和作用殷商时期,巫史承担着神人交通的重任,在宗教、政治生活中处于崇高的地位,他们以天的意志的代表者自居,有权训喻君主,充当着全社会精神领袖的角色。平时,他们是书史对君主言行进行记录;祭祀时他们充当主角沟通神人;此外还掌握星历、教育、医药等。他们垄断神坛,把持政坛
4、,执掌教坛,不仅奠定了中华文化初期繁荣的基础,而且对后世史官文化的成熟和发展,对中华文化特色的形成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西周时期文化转向的表现殷商文化带有很浓厚的神本色彩,殷人宗天、尚鬼、嗜酒,谋求在某种迷狂状态下的与神共舞。到西周时期,神本文化迅速地转向人本文化。这种转变,可以从几个方面看出来:第一,从当时青铜器的制式和纹样看出;第二,从卜筮之法看出;第三,从周人重“德”的社会风尚可以看出;第四,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5春秋时期士的崛起的原因春秋时期士的崛起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经济基础,铁器的使用,生产力的提高,促使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使士“不耕而食”成为可能;其次,社会
5、原因,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宗法制度受到挑战,使士失去生活保障,他们只能凭借才能重新寻找生活出路和进行人生价值的定位;最后,是政治条件,诸侯为谋求富国强兵,纷纷招贤纳士,于是士作为政治智囊、军事参谋、外交使节、思想精英步入了历史舞台。6诸子百家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先秦诸子之中,“显学”主要是儒家和墨家,其次是道家、法家。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儒家学说以现实伦理为主要关怀对象,以“仁”为其思想核心,礼为行为规范,义为价值标准,智为认知手段,其学术导向则是以恢复西周的宗法社会模式为指归的,因而表现出复古守旧的特性。墨家身体力
6、行,在对原始天道观改造过程中,形成独具个性的“天志”观,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节用,节葬,非乐,兼爱,非攻,尚贤等一系列的观点,具有平等色彩,对后世影响巨大。7“百家”学派共同的文化特征诸子百家虽然形态各异,但却有着许多共同之处,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其一,诸子百家的学术渊源都是六经;其二,从总的哲学观点上看,各家都奉行道一元论之说;其三,各家学说有一个共同的指归,那就是治道。其目的都是要将社会从混乱无序之中救出,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由于渊源相同而且目的一致,所以“百家争鸣”所形成的共同文化特征是“和而不同”。二、文化思想基本范畴(特质)文化思想基本范畴(特质)主要是讨论一些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范
7、畴。比如:天人合一,阴阳八卦,道德无为等。1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命题。儒家认为,天之根本德性,含在人之心性之中。天道与人道,虽表现形式各异,其精神实质却是一贯的。虽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在心性论的基础上出现并发展起来的,但它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所产生的实际影响,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它消弥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线,主张物我之间亲密无间。认识自我,也就等于认识“物自体”,我之属性本身就是“物自体”属性的体现。通过这样一种认识方式培养起来的“感悟”式的思维方式,其逻辑性虽有缺陷,但往往能舍弃掉繁琐的表象认知过程,一语中的,切中要害,且入木三分。对事物的
8、认识,直截根源。这种“天人合一”式的认知方式,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走势、审美追求、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影响。2体用一源体用一源,既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也可以说是古代文化精神的产物。近代以来,随着西学的东渐,中西文化的大碰撞不断朝着深层进发,体用的问题再次提出来了。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还停留在表面。到洋务派如郑观应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才达到了相当的深度。表面上看,这是将西学置于“用”的层面。其实,从中国人体用一源的实现来看,这体用之间,本没有说明特别明显的界限,中西体用的划分,只不过是一种强名的界说而已。作用一种文化特色,“体用一源”的中国古代
9、文化特色,还是有其独特魅力的。“一源”的实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人的理性思辩能力,但却使中国人保持了许多形象思维的东西在古代文化之中。中国古代文化特具的抽象而不离具象,“言”,“意”“象”,“数”密不可分的特征,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特有的人文灵气。3道道,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高的一个哲学范畴,自古以来即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概念。先秦诸子都坚持“道”一元论的思想。儒家学说注重“道”在人类社会中的体现。而道家更重其“无为”的特性,以其“天道”思想区别于儒家的“人道”思想。道的观念,对中国文化影响甚巨。宋代出现的“道学家”以得道者自居,借鉴佛学思想,以佛教中“月照万 川”明佛性普及众生的原理,
10、解释道的“理一分殊”,而且还清理出一个自古以来道的传承过程道统。道统思想既可以说是征圣宗经思想的必然产物,同时它又是对征圣宗经思想起促进作用,既有利于中华文化传统的延续性,又对中华文化的守旧和保守起了相当的作用。4德在儒学中,作为天人共通的契合点就是德。在中国文化里,道本源于天,其反映于人类社会,是礼;反映于个体,就是德。由于先秦时期,对于人性的认识,有“性善”和“性恶”两种不同的意见,因此,对“德”的认识也有区别。体现天道自然的德,称善德、美德,如尧舜周孔之德;反之,与天道相悖离的德,称凶德、恶德,如桀纣之德。但到宋代时,孟子“内圣”之学性善之说,独重一时,于是对德界定出现明显的倾向,只能体
11、现天道自然的,才被称为德,德也就成了美德的代称。5无为老子“无为而不不为”的说法,意思是不生事扰民就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状况,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在道家看来,春秋战国时代之所以天下纷争,就是因为以诸侯为首的天下人都在无事生非。而儒家提出的一系列整顿社会秩序的思想,本质上也是“为”,是用外在条条框框约束人,限制他们的自由。而受限制的人又必然会起而反对,于是纷争又起。所以老子提出以“无为”来应对社会的“有为”。如何才能元为,老子提出贵“柔”的思想。这种生活态度,看似与儒学所谓的“德”水火不能相容,实际上正是天地“大德”的显现。老子贵柔的无为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至为深刻。6礼“礼”在先秦时期的发展大致经
12、过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作为宗教的阶段;第二阶段是指作为群体组成方式的阶段;第三阶段是指内在和外在行为规范。礼的最后完成,是在周朝,作为礼的完善的硕果,是周代的宗法制度的完备。春秋诸侯争霸,礼制被打破。重建礼教,自孔子始,因此,礼被看成是儒学经典要义之一。在孔子那里,礼主要是指周朝的文物制度。礼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宋儒将传统儒学向向“内圣”方面转化,使儒家进一步理性化,系统也更加完备。原本作为社会行为规范的礼,也从人欲、天理那里找到了依据,礼跟“义”的内涵联系更紧,礼的系统也随之空前严密起来,进而成为扼杀人性、个性,维护封建统治的有力工具。7乐乐在主古时期是用在祭神仪式中娱神的,在后
13、世则被视为至神至妙的统治之术。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乐在原始中国人的心目当中,不仅仅是一种音符的组合所得到的一串音乐,其文化的内涵至深至广,有着上通天的神妙功用。如果说“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特征的话,那么,乐则可以说是使这一根本特征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工具。8仁仁是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仁,从人从二,讲的就是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解释仁为“爱人”。这里的“爱”,是友爱、亲近之意,是带有极强主观感情色彩的感情投入。在上古时代,这个爱更多地表现在血缘关系的紧密程度上。这就给“仁”赋予了血缘的最初本义。因此,孔子将最初的范围限定在“事亲”,然后推而广之,施之于社会成员,上至于君王,下至于黎
14、民。仁由主观情感的投入开始,延伸于社会却运行于“礼”的范畴之内。这就将内在的情感外化为行为的规范,表现出来的就是封建去法制度。这正是儒学的精妙之处。通过“仁”,外在的等级制度被转化为 内在的道德自觉。在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影响下,这种源自主体的“仁”,一方面沟通了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它也是打通天人的唯一工具。仁乃人之本性,而人的本性又与天相沟通,体现着“天理”的必然。总而言之,儒家的“仁学”是建立在最切近人伦,最难摆脱的亲情之上,为封建伦理秩序寻到理论依据。因此,他不仅最能为统治者接受,也非常能获得普通百姓的认同。正是基于这一点,所以封建“仁学”能成为整个封建统治的核心思想,成为构筑中国式的“伦理
15、一一社会一一政治”学说的奠基石。9.义“义”的涵义在发展中是有变化的。在孔子那里,义几乎跟“善”是同义词,是对“君子”行为进行约束的价值标准。义作为价值准则,可以说是从“仁”中抽绎出来能为群体接受的价值综合体,也可以说是礼的约束向价值评判方向的延展。义犹如公理无须论证,即可以作为人们的行为准则,而且还有极强的排它性,绝不可能在义面前犹豫不决,那怕是生死之类的大节,只要由义作出了判断,就必须断然取之。义在后来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其内涵也略有改变。本来在春秋时期主要约束“君子”行为的义,在后世却变化成为封建主仆之间,仆人对主人尽心尽力的必然要求,似乎有仆人对主人尽“义务”的意思。还有就是发展成为普
16、通人之间的一种彼此信任,进而成为“正义”的代名词。如朋友之间讲“义气”,行走江湖的人彼此帮助,有所谓“江湖义气”,豪侠之士除暴安良,称为“行侠仗义”,都是从上古“义”的本意中生发出来的新的文化内涵。10知儒学所谓知(智),从开始时就具有相当浓的伦理色彩,是儒家学说伦理化的认识方式。知,除作为伦理认识的手段外,还被释为认识和接受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方法。宋儒把大学的“格物致知”作为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只是,理学家的格物,更多地注重从原理上把握,而少有实践精神,这不仅限制了其“格物”范围的广度和深度,而且还影响到认识的科学性、正确度。在明代西学东渐之西方实证的认知方式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式有着浓厚人
17、文色品彩的知,便相形见绌了。11兼爱“兼爱”是墨家的治世理想。墨家从“兼爱”出发,以“利”规范人的行为。不过,墨家所讲的“利”,不是个体的私利,而是天下的公利。积极地为天下人谋福利,是墨家的立足根本。墨家不仅提出“兼爱”的主张,而且还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实现这一目标。墨家之徒行侠仗义,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的精神,对后世的侠文化有很深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除此之外,墨家从墨子到其学徒,都亲身参加生产劳动,为他人利益而不爱惜自身,奔走四方解人急难,“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这种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历史时期,带有小农意识和手工业者色彩的“兼爱”思想,其局限性是很明显的。西方的“博
18、爱”可以说是墨子“兼爱”思想的最好对译,墨家的“兼爱”还脱去了西方“博爱”的宗教色彩。12.阴阳阴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对至关重要的概念,也十分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在古代哲学体系中,阴阳是被看作道的具体化,是生一(太极)之后,所表现出来的二个对立面,所以有“一阴一阳谓之道”的说法。阴阳作为一对哲学范畴,其中所含的辨证思想,也是极其丰富的。在中国人的阴阳理论中是以阴为本的,阳为阴之动。从变的角度看,一切阳都是由阴之动产生的,虽然现实世界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但动之极,却又是静,动静之间,以静为本,以动为末。这就是阴阳动静相互转化的辨证关系。用阴阳及其相互转化来概括事物的两个方面或者是矛
19、盾的对立,可以说是抓住了事物变化的根本点,最接近事物的本真,是非常科学的。13.八卦八卦,是指周易中以阴阳二爻三用所组成的八种卦形:即乾、坤、震、冀、坎、离、良、兑。以这八种卦象为基础,两两组合,得六十四卦。天地间无穷的奥密,就尽在其中了。关于八卦的起源,很难确指。有说起源于结绳改书契之时,以阳爻代表大结,以阴爻代表小结;有说代表原始文字的;有说生殖崇拜的;有说是对占卜龟兆模仿的;有说是蓍草排列方式的。其中,以著草排列变化的说法比较合理。八卦作为古代蓍法的一种,因其本身具有的象征意义并包涵着辨证思维,使所有后起的思想,都一无例外地吸取了八卦的“灵感”,而八卦又无一例外地使这些思想得以系统化和完
20、整化。这就说明八卦确实有着极大的信息量。第二部分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化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化是指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文化。即从秦朝开始,一直到隋朝以前(公元前220公元581)共八百多年的历史文化。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经历了翻天地覆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在魏晋以来的四百多年里,更是经历了不亚于欧洲文艺复兴那样的巨大变化。一、文化思想发展脉络文化思想发展脉络 主要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比如:大一统的文化;魏晋玄学等。1秦汉时期文化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原因秦汉之时,出现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术原因。战国时期,各家学说已经呈现趋
21、于融合之势。这主要体现在战国后期出现的易传和吕氏春秋之中。二是政治原因。秦王朝统一六国,为文化的一统准备了政治上的条件。更重要的是,秦王朝以法家思想为统治之术,实施了一系列统一文化的措施。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等,以制度文化的形式被确定下来,而这样的制度文化,又极大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趋于统一。2董仲舒思想学说对中国文化的意义董仲舒继承先秦以来原始学术中天人相通的思想,创造性地提出“王权天授”和“天人感应”之说,在改造阴阳五行说的基础上,建构起完整的天下一统的系统模式,创造性地完成了自战国末年以来人们对宇宙、对社会、对人生统一规律进行解释的精神追求,标志着我国学术思由纷杂走向统一
22、的完成,为儒学的经学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成为我国“入世”哲学的代表。董仲舒的学说虽使儒学进一步系统化和理性化,但由于其学术渊源于春秋公羊传,其中多灵异灾变、阴阳消息之说,因而董仲舒的学说在兴盛不久,即产出谶讳灾异之学这一儒学怪胎。东汉时,此风更炽,甚至为道教的兴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外,董仲舒这一封闭而严密的儒学体系,不仅构成了我们民族文化的特色,而且还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民族文化心理,阴阳消息,三统循环,犹如一只永恒的怪圈,使我们形成自我封闭、因循守旧、盲目自信的民族性格,更为消极的是,它还使我们产生出听天由命、不思进取、排斥创新的民族劣根性。3出世哲学在东汉兴盛的原因汉武帝以来,儒学获得官
23、学的地位,在其经学化的同时,也日趋衰退。东汉时期,道教和佛教这两种“出世”哲学则蓬勃兴起。二者兴起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政治的黑暗,现实生活的痛苦,使得广大百姓追求解脱,以精神麻醉来获得满足。道教称善自修行,即可白日飞升,脱离苦海,得道成仙,永享幸福。佛教称只有苦修今世,才能换得来世的安宁。两者一重今世,一重来世,但都给人们开出了救治痛苦的药方,因而迅速传播开来。4.魏晋玄学的特点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其所谓“玄”来源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着颇浓的道家思想氛围。但其学术精神,又表现出受董仲舒以来儒学理论架构的影响,同时,其消极无为的思想,又与佛学的悲观厌世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契合与相通。可以
24、说,魏晋玄学是儒佛道三家思想第一次碰撞的产物,某种程度上已呈现出圆融三教的迹象,其主体风貌与两汉经学大不相同,其文化指归也迥异。玄学虽以仙气十足的道教、因果报应的佛教以及神学化的儒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却已剔除了其迷信的糟柏(当然是不完全的),表现出理性的文化个性。它在空前的广度和深度上,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庄子学说中的人格理想,将那种轻人事、鄙事功、任自然的价值观植入中国知识分子的心中,铸造出摆脱儒学伦理特性的审美的文化心理结构。5为什么说魏晋时期是人性自觉的时代魏晋时代,从整个时代精神来讲,可以称之为“人性的自觉”的时代。魏晋玄学,第一次将个体人格摆到最为重要的地位,体现出的是一种重个性的、审美
25、的人生价值追求,和自由的、适性的、唯美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判断。清代名家殷浩说:“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张融说:“不恨我不见古人,所恨古人不见我。”无不体现出魏晋时期人们张扬个性的风格。在审美追求上,魏晋艺术表现出来的最大特点是“气韵生动”,而不是合乎古范。如顾恺之的绘画,陶渊明的诗歌,王羲之的书法,世说新语中的名士,无不体现出他们各有千秋的个性特征。6汉族士大夫在民族文化融合中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士阶层作为文化主体的作用,表现得非常充分。士在创造着时代精神的同时,也规范着那个时代,引导那个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融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其二是民族文化的融合。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传统文化 导论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