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六讲 质量与密度课件11(可编辑.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精品】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六讲 质量与密度课件11(可编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六讲 质量与密度课件11(可编辑.ppt(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六讲 质量与密度课件112.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称量感量水平台上零刻度线处平衡螺母中央刻度线处左盘右盘盘中砝码游码镊子累积法(测多算少)【提示】(1)称量过程中横梁不平衡的调节方法:更换砝码,调节游码。不能调节平衡螺母。(2)读数时以游码左边所对刻度线为标准。(3)添加砝码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添加。(4)读数时,通常不要求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2密度的测量(1)体积的测量1量程分度值凹面的底部凸面的顶部【提示】(1)读数时,通常不要求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2)利用量筒,通过“排水法”间接测量固体的体积,注意物体应完全浸没。(3)当不规则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可采用“助沉法”或
2、“针压法”测量其体积。(2)密度的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烧杯和液体适量全部浸没【提示】(1)测量固体的密度时,必须先测量固体的质量,然后再测量固体的体积,若先测体积,后测质量,会导致物体表面有液体残留,造成所测质量偏大,所测密度偏大。(2)测量液体密度时,应采用“剩余法”测量液体的质量和对应的体积,减小误差。【例1】(2016镇江)在中考实验考查中,小红抽到的试题是“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她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应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_处,若此时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她应将平衡螺母向_调节,天平平衡时砝码使用情况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g。【点拨】明确天平的使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零刻度线右64.4【方法归纳】一放平,二调零,三调横梁成水平,指针偏哪哪边重,螺母反向高处动,称物体,先估计,左物右码利自己,夹砝码需心细,加减对应盘高低。【例3】(2015黄冈)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点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值相同,它不随物体自身的质量或
4、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减小,根据公式得V,则体积变大,所以使石头裂开。【答案】D【方法归纳】密度是表示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它固定的密度。对于同种物质在状态、温度不变时,密度不变。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等无关,但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实验一测量固体的密度命题点1天平的使用和读数;2量筒的使用和读数;3密度的计算:会使用密度计算公式;4误差分析:测量物体质量时,不能沾有液体,否则会使测得的质量_;测量体积时,被测物体要浸没在液体中,若未完全浸没会使测量结果_;5注意:实验时,先测固体_,再测_。【例1】(2016南京)小明测量土豆块的密度,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精品】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六讲 质量与密度课件11可编辑 中考 物理 复习 第六 质量 密度 课件 11 编辑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