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产前诊断与产前筛查,超声(可编辑.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精品】产前诊断与产前筛查,超声(可编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产前诊断与产前筛查,超声(可编辑.ppt(8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产前诊断与产前筛查,超声染色体的基础知识染色体是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存在的特定形式,是间期细胞染色质多级螺旋折叠的结果。1956年,Tjio和Leven证实人类染色体数目为46条(23对),配子为单倍体,含23条染色体。一个体细胞中特定数目和大小的染色体称核型。染色体的基础知识男性核型为46,XY 女性核型为46,XX 1号22号男女共有称为常染色体 X、Y染色体与性别有关称为性染色体 同一对染色体又称为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染色体病的基础知识染色体病(chromosomal disease)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所致的疾病,主要分为常染色体病、性染色体病、携带者三大类。染色体病的
2、发生率流产胚胎占50%、死产婴占8、新生儿死亡者占6、新生活婴占5-10、一般人群占5;染色体病的基础知识常染色体病(autosomal disease)由于1-22号染色体先天性数目异常或结构畸变所引起的疾病,已记载常染色体综合征108个。常染色体病的临床表现先天性非进行性的智力异常,生长发育迟缓,常伴有五官、四肢、内脏等方面的畸形。几种常见的染色体病 一、唐氏综合征唐氏综合征是人类中最常见的一种染色体病,发病率约1/700-800。1866年英国医生LangdomDown 首次对此病进行临床描述,故称为Downs Syndrome。1959年Lejeune首先发现本病的病因是多了一条21号
3、染色体,将其命名为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症出生发病率:1/700是由于第21号染色体异常导致疾病发生智力低下(智商通常 50)先天性心脏发育畸形(35%)消化系统发育畸形(6%)听力障碍视力障碍(70%)白血病(1%)唐氏综合征患儿二、爱德华氏综合征(18-三体)18三体综合征是由于多了一条18号染色体所致的疾病,有Edwards在1960年首先报道。爱德华氏综合征l出生发病率 1:6000-8000l预产期存活率l16%存活到孕中期l5%存活到预产期 l总是在出生后一年内死亡,通常只有几天存活期l男女比例为1:3爱德华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颅面畸形:耳位低、眼裂小、腭弓高而窄、小颌严重智力低下
4、生长发育不良手足姿势异常,足跟突出,足底似摇椅状,指/趾甲发育不良心脏畸形:室缺、房缺、动脉导管未闭其他:单脐动脉、脐膨出、肾积水、多囊肾等三、13三体综合征体细胞多了一条13号染色体。发病率:新生儿的1/5000预后差:生后一个月内死亡率达82%,六个月以上生存率为5%。13三体综合征临床表现中枢神经系统:全前脑畸形(80%)、严重的智力障碍颅面畸形:小头、小眼畸形、虹膜缺损、唇腭裂心脏异常:80%为室缺手足:通贯掌、手指弯曲、多指(趾)、足跟后突其他:单脐动脉、腹股沟疝等5P部分单体综合征1963年Lejeune发现,并根据这些病例有类似猫叫样哭声,特殊面容和智力低下命名为猫叫综合征。其发
5、病率为1/50000,大部分可活到儿童期。染色体核型为46,XX(XY),5p-5P部分单体综合征临床表现由于喉肌发育不良致哭声似猫叫眼距宽,外眼角下斜,耳位低,腭弓高,小下颌第5指弯,内弯先心,以室缺和动脉导管未闭脑积水、白内障、斜视等 胎儿染色体病的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病的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Prenatal Diagnosis)是指对胎儿进行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的诊断。产前诊断技术项目包括遗传咨询、医学影像、生化免疫、细胞遗传和分子遗传。产前筛查(Prenatal Screening)是指通过简便、经济和较少创伤的检测方法,从孕妇群体中发现某些怀疑有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胎儿的高危孕妇,
6、以便进一步明确诊断。产前筛查产前筛查基本原则:l疾病:认识明确,可确诊l发病率:已知l伦理:后续手段为社会/医生接受l设备:容易获得l检测:安全、简单l结果:正常人群和患病人群的分布已知;两者交界区足够小;合适的切值。Pr.Wald&Pr.Cuckle:Antenatal and Neonatal screening;pp19;Oxford Press.一、以孕妇年龄作为筛查指标唐氏综合征(DS)的发病率随孕妇年龄增高而增高。孕妇年龄20-25岁时出生DS患儿的风险为1/1600;25-30岁时为1/1350;30-35岁是约为1/800;孕妇年龄为35岁时,发病率约1/380,40岁时约1/
7、110,比30岁时增加了8倍。唐氏综合症的风险率与孕妇年龄的关系 一般认为35岁以上的孕妇是唐氏综合征的高危人群,是进行羊膜腔穿刺的指征。但是,统计资料显示仅以孕妇年龄35岁作为筛查指标,DS的检出率只有31%,也就是说69%的DS儿是在年龄小于35岁的孕妇人群中。因此,单用年龄指标不是一个好的筛查指标。二、利用孕妇血清标志物筛查唐氏综合征 1984年英国Merkatz和他的同事最先发现了怀有DS胎儿的孕妇血清AFP会降低,建议将AFP作为35岁以下孕妇DS的筛查指标。这一发现很快被其他实验室证实。1987年Begart发现怀有DS儿的母血清中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水平是正常孕妇的2倍
8、,以母龄结合hCG检测,唐氏综合征的筛查率可达到63%。随后,科学家发现怀有DS儿的母血清中游离雌三醇(uE3)的水平比正常低25%,1988年Wald提出AFP、hCG、uE3三联的筛查方法。到90年代,妊娠相关蛋白(PAPP-A),抑制素A(inhibin A)相继用于DS的筛查。1、甲胎蛋白(AFP)AFP是胎儿血清中最常见的蛋白质,早孕期由卵黄囊产生,晚孕期由胎儿肝脏大量产生。胎儿血中的AFP经排尿进入羊水并通过胎盘屏障渗入母血。孕6周即可在母血中测出AFP,孕11-20周,AFP浓度呈线性升高,孕20周后逐渐下降,孕28-32周时达到相对稳定。分娩后几天降为0。故母血中AFP的检测在
9、孕14-20周进行。当胎儿患唐氏综合征时,由于胎儿身体发育迟缓,组织器官发育不全,肝脏、胎盘的功能不良,合成AFP能力降低,致使孕中期母血清AFP水平下降。当胎儿出现开放性神经管缺损或腹壁缺损时,破坏了阻止AFP外溢的胎儿屏障,使胎儿体内高浓度的AFP释放,渗透入母体循环,引起母体血清中的AFP显著升高。因此,AFP也可作为神经管畸形的筛查指标。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胎盘滋养层分泌的一种糖蛋白,由和亚基组成,两个亚基可彼此结合,也可游离于血液中。孕妇血清中的hCG主要以完整的形式存在,游离-hCG占总hCG的1-8%。HCG在受孕后6-8天产生,孕50-80
10、天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大约20周达到相对稳定。胎儿患DS时,胎盘重量低于正常水平,组织器官发育不全,肝脏、胎盘的功能不良,hCG浓度下降比正常晚3周左右,致使孕中期母血清hCG水平上升,孕中期怀DS儿孕妇血清游离的-hCG浓度比正常至少高2倍。3、游离雌三醇(uE3)游离雌三醇(uE3)全部或部分来源于胎儿和胎盘,以游离形式直接由胎盘分泌进入母体循环,母体血清uE3水平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长,故可作为胎儿代谢变化的敏感指标。当胎儿患DS时母血中其水平比正常孕妇低25%,推测可能与胎儿生长迟缓,部分或全部脏器不成熟有关。4、妊娠相关蛋白(PAPP-A)PAPP-A是孕早期最有效的筛查指标。它是
11、一个大分子蛋白复合物,来源于绒毛膜周围纤维蛋白。在早孕时孕妇血中即可测得,浓度随孕周增加而上升,足月时达高峰,产后2-3天在母血中测不出。PAPP-A可能具有免疫抑制、保护胎儿免遭排斥的作用。当自然流产、异位妊娠、IUGR、胎死宫内时,母血PAPP-A呈低值,可能与胎盘功能不足使其合成减少有关。5、抑制素A(inhibin A)抑制素A(inhibin A)是一种二聚体的糖蛋白,妊娠期由黄体即而胎盘合成。它与hCG相同,在怀有DS儿的孕妇血清中,孕早期inhibinA无明显变化,但孕中晚期明显升高。有人认为inhibin A与AFP、hCG、uE3三联筛查组成四联筛查可提高检出率,降低假阳性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产前诊断 产前 超声 编辑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