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设计第五章道路和管线.ppt
《场地设计第五章道路和管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场地设计第五章道路和管线.ppt(8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场地设计第五章道路和管线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交通组织的任务1、根据用地功能分区与布局,分析场地内容、货运输流量、流向2、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3、综合考虑场地内及周围城市交通系统之间的关系出入口的位置;4、建立场地内部完善的交通组织系统交通组织的一般工作步骤1、研究场地设计总的要求,明确任务;2、预测交通量;3、研究可行的交通运输方式;4、结合用地功能布局进行交通组织:1.2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陆路运输陆路运输又可分为地面
2、交通和路外交通两方面内容:场地设计中常涉及的交通运输方式 对于城市内一般类型的场地,其周围的客运交通主要涉及以下方式:公共汽电车、地下铁道、高架轻轨、出租小汽车、私人小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以及步行。场地周围的货运交通通常以陆路运输为主;特定位置与特殊类型的场地(特别是工业场地)周围还可能采取其他交通方式。主要有:货运汽车、货运码头、专用铁路线等。1.3交通组织与场地布置的关系1、场地布置对交通组织有决定作用2、交通组织的好坏是评价场地布置优劣的重要标志3、交通组织和场地布置是场地总体布局的核心内容1.4交通组织中应注意的问题1、充分结合场地特征,使交通与场地用地功能布局相适应;2、与城市总
3、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保持一致;3、要与市政工程设施、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有关设施相配合;4、充分利用现有交通技术,并力求促进其发展。第二节场地内道路布置2.1道路的功能与组成道路是场地中组织生产、生活活动所必需的车辆、行人通行往来的通道,是联系场地内各个组成部分并与外部环境相贯通的交通纽带。道路不仅是场地内人流、货流等交通运输的物质基础条件,也是给排水、电力、电讯、供暖、煤气等市政公用管线设施的敷设通道。同时,还具有划分用地、组织沿路建筑的作用,其走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沿路建筑的日照、通风和景观等。道路既是建筑物的依托,也是步行者活动的主要空间。场地内道路的组成场地内道
4、路的组成包括供各种车辆行驶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分隔带、绿化带,以及道路的排水设施、照明设施、地面线杆、地下管线等构筑物和停车场、回车场、交通广场、公共交通站场等附属设施。2.2道路的分类2.2.1、城市道路的分类 (1)快速路快速路通常具有四条以上的车道,以中间分隔带分离对向车流,其两侧不应设置非机动车道。快速路上不允许行人穿越,通过人流集中的地区应设置人行天桥或地道;沿快速路两侧严禁设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出入口(2)主干路它在城市道路网中起骨架作用,以交通运输为主,是连接城市各个主要分区的交通干道。非机动车较多的主干路多采用机、非分流形式,即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设置分隔带,
5、并在交叉口之间连续设置;其交叉口以展宽式或环形平面交叉为主。(3)次干路 为城市道路网中的区域性干路兼有服务性功能,它配合主干路共同构成完整的城市十道网系统。次干道广泛联系城市各个组成部分,起着集散交通流的作用。次于路两侧可设置公共建筑物及其出入口,以及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场、公共交通站点和出租车服务站等。(4)支路这是次干路与街坊内道路的联络线,主要解决城市一定区域内的交通要求。它以服务性功能为主,并有公共交通线路通行,为场地机动车出人口的首选道路。居住区道路分类(1)居住区级道路其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9m红线宽度一般控制为2030m(2)居住小区级道路小区级道路的路面宽度应为58m,即保证
6、对向错车或56排自行车通行的要求;其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不宜小于10m(采暖区不宜小于14m);并可根据需要设置单侧或双侧人行道。(3)居住组团级道路其路面宽为3.5m,以满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错车要求(4)宅前小路其路面宽不宜小于253m,以满足非机动车和行人要求为主,但应保证特殊情况下机动车(如搬家、急救、消防等)的通行2.2.2居住区道路分类2.2.3其他场地的道路分类3、其他场地的道路分类(1)场地主干道连接场地主要出入口与主要组成部分的道路,是场地道路的基本骨架、属全局性的,通常交通流星较大、道路路幅宽度较宽、景观要求较高。(2)场地次干道 是连接场地次要出入口及个组成部分的道路;它
7、与主干道相配合,一般路幅宽度不宽(7.5m左右)、交通流量不大。(3)场地支路 是通向场地内次要组成部分的道路;其交通流量稀少、路幅较窄,一般是为保证场地交通的可达性及消防要求(路幅宽度不小于4.0 m)而设置。(4)引道即通向建筑物、构筑物出入口,并与主干道、次干道或支路相连的道路。当有机动车通行要求时,其路面宽度不应小于3.5m。(5)人行道2.3道路布目的一般原则和基本要求2.3.1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1)满足各种交通运输要求(2)考虑安全、安静的要求(3)注意建筑物有较好的朝向(4)满足道路与绿化、工程技术设施等的统一协调2.3.2建立完整的道路系统场地内的各个组成部分是通过道路构成一
8、个相互协调、有机联系的整体。道路系统的布置要以合理的场地布置为前提,而在场地布置时又要充分考虑道路交通的要求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得到好力案。场地设计中,道路必须满足方便、安全和快速的要求,也要满足用地环境的清洁、宁静、生动、美观的要求因此在道路布置中,要做到道路功能清楚系统分明,组成一个合理的交通运输系统。2.3.3明确道路性质、区分道路功能大型场地中的路网布置,应首先分清道路功能、明确道路的交通性质,划分出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交通性道路是用来解决场地内各种用地之间的交通联系,以及与场地外围的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之间的联系。交通性道路的特点是车速快、流量大、以货运为主、行人少,道路平面线型要符合
9、快速的要求,道路两旁要求避免布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生活性道路主要解决备用地内部的活动需求,其特点是车速低、客运为主、行人较多,两侧可布置人流较多的建设项目和停车场。2.3.4节约用地和投资 道路布置应做到既适用、美观,又节约用地和投资,如:将线路布置尽量做到短捷、顺直和避免往返迂回,以缩小道路面积和用地;考虑到各类建筑总平面内的道路网,对车速和通行量要求,远比城市道路低,故可尽量选用较小的转弯半径和较窄的路面宽度;考虑道路有适宜的路面宽度,以不另建其他线路即可满足多功能的要求;道路网布置应合理划分用地,使用地划分不至于过分零散,或出现较多难以利用的三角、小块等用地;在交通不频繁的生活区,
10、采用尽端式道路比环行道路更能节约用地。2.3.5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在确定道路走向和宽度时,要注意节约用地和投资费用。自然地形对规划道路系统有很大影响,如果片面强调平、直,就会增加土方工程量而造成浪费。因此在规划道路系统时要善于结合地形,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节约道路的基建费用,同时便于车辆行驶和地面水的排除。道路布置应尽量利用现有线路设置,并使线路布置密切结合自然地形,合理选择路基断面,使挖填方工程量平衡,以利加快施工速度和节约投资。路面结构材料选择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减少运输和投资。2.3.6考虑环境和景观的要求道路走向应有利于通风的要求,一般应平行于城市的夏季主导风向。南方海滨和
11、江边的道路要临水开敞,并布置一定数量垂直于岸边的道路。北方城市冬季严寒且多风沙、大雪,道路布置应与风的主导风向成直角或一定偏斜角度,以避免大风直接侵袭场地。从景观的角度来考虑,在场地设计时应更充分地考虑景观环境。要在场地内为主要的景点设置好必要的观赏点,并保证景点与观赏点之间的视觉联系,为观赏视线预留出必需的视觉走廊。2.4场地道路的组织 场地道路系统的基本形式 场地道路系统根据不同的交通组织方式可分为三种基本形式:(1)人车分流的道路系统(2)人车混行的道路系统(3)人车部分分流的道路系统人车分流人车分流人车混行人车部分分流人车部分分流场地道路布局的基本形式尽端式的几种形式第三节道路的基本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场地 设计 第五 道路 管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