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第2次课.ppt





《网络技术第2次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技术第2次课.ppt(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网络技术第网络技术第2次课次课 目目 录录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一TCP/IP参考模型参考模型二二三三OSI参考模型参考模型北京市高职研究会立项课题(一)网络体系结构产生的原因(一)网络体系结构产生的原因(二)体系结构或层次结构的优势(二)体系结构或层次结构的优势(三)分层结构的原则和工作原理(三)分层结构的原则和工作原理(四)分层结构相邻层的服务类型(四)分层结构相邻层的服务类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一北京市高职研究会立项课题先看一个现实通信的例子先看一个现实通信的例子写信人写信人邮局邮局运输部门运输部门收信人收信人邮局邮局甲地甲地乙地乙地(一)体系结构产生的原因
2、(一)体系结构产生的原因北京市高职研究会立项课题(一)体系结构产生的原因(一)体系结构产生的原因 *我们从连网的目的和实质谈起我们从连网的目的和实质谈起*、网络通信面临的问题、网络通信面临的问题:连接问题:连接问题:设备不同,接口不同,规则不同,如何连接?地址问题:地址问题:发给谁?怎么找到对方?数据问题:数据问题:计算机能看懂吗?对方也能看懂吗?(不同的操作系统)传送问题:传送问题:怎么传?先传给谁,后传给谁?什么时候传?传错了怎么办?没到达怎么办?有保障措施没有?。为了解决上面这些问题,人们开始制定规则,对上述问题进行规则限制,以达到网络通信的目的,网络协议诞生了。北京市高职研究会立项课题
3、2、网络协议:、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中为进行数据通信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标准或者约定,称为网络协议。由语法、语义、定时关系组成。(复杂的网络通信问题在协议的作用下,貌似已经解决了)(一)体系结构产生的原因(一)体系结构产生的原因然而,左面的大的协议体如果有所改动,怎么办?人们对复杂事物的通常处理方法促使网络体系结构诞生了。地址地址规则规则连接连接规则规则传送传送规则规则编码编码规则规则其他其他规则规则所有所有规则规则协议协议体体北京市高职研究会立项课题*为了降低网络设计的复杂性,将协议进行了分层设计*3、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网络的体系结构指的是网络的层次结构和协议的实现。
4、层次和协议的结合体,就叫做。(层次结构产生的最终原因是什么?协议最终在哪里?)(一)体系结构产生的原因(一)体系结构产生的原因北京市高职研究会立项课题中间节点物理通信设备A设备B中间节点应用层7-6层接口表示层6-5层接口会话层5-4层接口传输层4-3层接口网络层3-2层接口数据链路层2-1层接口物理层7654321应用层7-6层接口表示层6-5层接口会话层5-4层接口传输层4-3层接口网络层3-2层接口数据链路层2-1层接口物理层7654321对等协议(第7层)对等协议(第6层)对等协议(第5层)对等协议(第4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第3层第2层第1层第3层第3层第2
5、层第1层第2层第1层一个分层结构的实例一个分层结构的实例北京市高职研究会立项课题(二)体系结构或层次结构的优势lA、各层相互独立,每层变化不会影响其他层,包括协议的变化和设备的变化,只要接口不变,就不会影响其他层。lB、方便开发,同时能够促进网络标准化的发展。lC、易于网络的维护。lD、容易实现网络互联互通。lE、使我们更加容易学习网络知识。北京市高职研究会立项课题(三三)分层结构的原则工作原理分层结构的原则工作原理原则:层内功能内聚,层间松散耦合。原理:l纵向通信:在分层结构中,上层借助于下层提供的服务。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l横向通信:对应的分层协同工作,以保证能够完成通信工作。北京市高职研
6、究会立项课题(四)服务类型(四)服务类型l面向连接的服务先建立连接再传输数据,之后再断开连接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包不需要携带目的地址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l无连接的服务不需要事先建立连接,直接发送数据每个报文都带有完整的目的地址不保证报文传输的可靠性依靠的服务原语:请求、指示、响应、确认北京市高职研究会立项课题OSI OSI 协议模型协议模型通信通信协议协议协议协议分层分层OSI7OSI7层层模型模型通信的双方需要通信的双方需要“讲讲”相同的语言相同的语言网络通信的过程很复杂,为了降低复杂性网络通信的过程很复杂,为了降低复杂性1978年,年,ISO组织发布了组织发布了OSI参考模型参考模型v O
7、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是开放的通信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开放的通信系统互联参考模型产生过程和原则二北京市高职研究会立项课题(一)(一)OSI体系结构图体系结构图(二)数据封装与解封装的过程(二)数据封装与解封装的过程(三)数据在网络中通信的过程(三)数据在网络中通信的过程(四)分层结构相邻层的服务类型(四)分层结构相邻层的服务类型OSI 协议模型协议模型二北京市高职研究会立项课题4.传输层传输层2.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3.网络层网络层1.物理层物理层5.会话层会话层 6.表示层表示层 7.应用层应用层面向用户应用面向用户应用面向数据传输面向数据传输1.OSI
8、的核心是两个终端用户在远程通讯网络中的通讯可以分成层,的核心是两个终端用户在远程通讯网络中的通讯可以分成层,每层有自己的功能集。每层有自己的功能集。2.层与层之间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依靠(为什么分了层与层之间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依靠(为什么分了7层?)层?)(一)(一)OSI体系结构图体系结构图1OSI/RM参参考考模模型型ApplicationPresentationSessionTransportNetworkDataLinkPhysicalAll People Seem To Need Data Processing.OSI的七层框架图的七层框架图2物理层协议物理层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数据链路层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网络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