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培训社会心理学知识well.ppt
《心理咨询师培训社会心理学知识well.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培训社会心理学知识well.ppt(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理咨询师培训社会心理学知识well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概 述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分支学科。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标志: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导论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一一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 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对对个体个体的的社会行为社
2、会行为和和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研究的研究(F.H.奥尔波特,奥尔波特,1924)研究内容:个体行为如何受研究内容:个体行为如何受他人存在他人存在的影响而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发生变化(G.W.奥尔波特奥尔波特,1954)影响的形式:现实存在的影响;想象存在的影影响的形式:现实存在的影响;想象存在的影响;隐含存在的影响响;隐含存在的影响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社会心理学定义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 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的定义(略)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艾尔乌德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
3、础”。本教材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群体的决策行为、建设性及破坏性行为与个体的习得行为、人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等。勒温Bf(P,E)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R:反应0:中介S:刺激S O R理论理论行为是个体与所处情境的函数行为是个体与所处情境的函数行为主义的理论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社社会会心心理理学学定定义义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 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美
4、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的定义(略)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艾尔乌德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本教材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社社会会心心理理学学研研究究的的对对象象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个体的习见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人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等。勒温Bf(P,E)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心理活动与个体所处的情境、过去形成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的区
5、别: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二者紧密相连,但有所区别,前者是外显的,客观存在的,而后者则是内隐的,属于个体主观世界。社会心理学范围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人际层面: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社会层面: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问题:人际沟通风俗、时尚是属于哪个层面的?专栏专栏21内容内容四个层面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心理学有一个长期有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美国学者霍兰德把社会心理学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实证
6、分析三个阶段一、哲学思辨阶段:一、哲学思辨阶段:时间:古希腊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性本善、性本恶的争论对后来社会心理学具有启蒙作用)二、经验描述阶段:二、经验描述阶段:时间: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特点:以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一些重要的学术思潮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催生”作用1、达尔文的进化论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从生物学和人类学的角度研究人类本性,并从进化的观点研究人类社会行为模式三次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有重大意义的事件:A、拉扎鲁斯主编民族心
7、理学与语言学杂志出版;B、谢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提出社会心理学术语;C、现代心理学之父冯特出版民族心理学麦独孤:十二种本能弗洛伊德:理论基础是潜意识(无意识);性本能;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经验描述阶段是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社会心理学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心理学有一个长期有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美国学者霍兰德把社会心理学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三个阶段一、哲学思辨阶段:一、哲学思辨阶段:时间:古希腊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
8、识社会行为。(性本善、性本恶的争论对后来社会心理学具有启蒙作用)二、经验描述阶段:二、经验描述阶段:时间: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特点:以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三、实证分析阶段:三、实证分析阶段:时间:如于20世纪20年代。特点: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从定性转向定量研究。*实证方法的先驱:美国的特里普力特和德国的莫德;*F.H.奥尔波特提出了社会促进的概念,他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向;*由于实证方法的引入和确立,社会心理学奠定了自己的科学地位。勒温与奥尔波特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格式塔运动早期成员,提出了解释人类行为的场理论、最早
9、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社会冲突的问题。F.H.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用实验的方法系统地验证了“群体因素对个体运动的影响”、提出了社会促进的概念、1924年出版社会心理学,是罗斯和麦独孤以来的第三本.、把实验研究取向带到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价值中立原则: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客观事实不能歪曲和臆测。咨询中也很重要。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3、伦理原则:社会心理学研究往往要采用一些手段控制情境和被试者,要特别注意欺瞒,恫吓等不良身心刺激所产生的后果,尽力避免对被 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1、观察法2、系统性原则: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现象存在于一个系统之中
10、,其产生与变化均有原因。要求不仅把所研究的对象纳入系统进行考察,而且要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2、调查法3、档案法*也是一种调查法是对资料的调查1、自然观察法2、参与观察法1、访谈法2、问卷法2、直接与间接访谈1、结构与非结构式访谈1、特点2、分类3、构成4、设计原则1、优点2、缺点目的性、全面性、非歧义性、非暗示性、适度规模原则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一、社会学习论:通过学习机制来解释人们社会行的形成和变化(起源于行为主义)二、社会交换论:主张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
11、基本观点即霍曼斯提出社会交换论的五个普遍性问题。1成功命题:2刺激命题:3价值命题:4剥夺与满足命题:5侵犯与赞同命题 三、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是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个人行为和活动,而个人行为只是整个社会群体行为和活动的一部分。四、精神分析论(一)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1、2、3、1、学习的机制:学习过程三种机制1、联想;2、强化;3、模仿2、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动作再现过程;4、动机过程3、社会学习论的不足:1、2、3、(二)主要观点1心智、自我和社会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2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3心智是社会过程的内化。4、行为是行动的过程
12、中自己”设计“的5、个体行为受其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和制约6、在个体与他人面对 面的互动中,协商的中心问题是双方的身份和身份的意义7、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四、精神分析论四、精神分析论(一)弗洛尹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和观点:(一)弗洛尹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和观点:1意识与潜意识(无意识):在意识和潜意识间还有前意识(潜意识中可被召回)2“力必多”:这是精神分析论的核心概念,是性本能。3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4生本能与死本能5人格结构:三个层次:本我(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望。人格的生物面)、自我(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与超我(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
13、化的自我”由“良心”“自我理想”组成。作用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精神分析论(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荣格:瑞士精神病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集体潜意识”理论,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三)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三)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沙利文、霍妮、弗罗姆、埃里克森,在精神病成因的解释中,强调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对弗洛尹德的精神分析即有继承又有修正和发展。1、霍妮的“文化因素论”:2、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第二节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社会化与自我第一单元 社会化一、概
14、念: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涉及社会及个体两个方面;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期是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二、基本内容1、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3、教导社会成员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4、培养社会角色三、基本条件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1315年;有变长的趋势)2、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以人脑的智能为基础,个体社会化方可顺利完成)四、个体社 会化载体1、家庭: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2、学校:是早期社会化中不可替代的载体3、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对人的社会化作用与日俱增,现代社会心理学十分重视传媒对个体
15、社会化的影响4、参照群体:作用机制是规范(参照框架)和比较(自我判断标准)五、分类:1、语言社会化2、性别角色社会化3、道德社会化4、政治社会化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包括语词、语音、其他意义符号,是一种取得共识的符号系统。1、性:生物学概念2、性别: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3、性别角色: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与生理特征无必然联系,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化的结果。社会道德规范内化;1、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认知成分);2、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观念的内心体验);3、道德行为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行动核心内容是培养公民的爱国意识。爱国意识发展的三个连续阶段:1、国家形式阶段:国
16、歌国旗领袖是国家象征;2、抽象国家观念阶段:以有关国家、政治组织的抽象观念为爱国的依据;3、国家组织系统阶段:爱国观念扩展到本国在国际舞台的角色与国际责任之中。第二节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社会化与自我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概念: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是对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分类先赋角色(先天因素为基础,如父母)和成就角色(个体努力获得,如老师):按角色的获得方式分规定型角色(行为规范化程度高个体自由度小,如公务员、警察)开放型角色(规范化程度低而自由度大,如朋友);按角色的规范化程度分功利型角色(追求实际利益,如商人)表现型角
17、色(如教授)自觉角色(对自己的角色扮演有明确意识,如演员)不自觉角色(如性别)角色扮演角色扮演三要素角色期待:他人与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即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和期待角色领悟:个体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角色实践:在对角色期待与领悟的基础上,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其社会角色的过程角色失调1、角色冲突:角色间冲突(同一主体,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角色内冲突(同一角色,不同期待)2、角色不清:个体.公众.;个体会产生应激反应,焦虑和不满足感3、角色中断: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4、角色失败:个体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角色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与自尊自我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
18、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社会角色的认知。詹姆斯的自我概念:主我与客我(自我的认识);镜我(他人对自我的判断、米德)自我结构物质自我:个体如何看自己身体的层面;心理自我:个体如何看待自己心理世界的层面;社会自我:自我概念的核心,是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同时被个体意识到的层面;理想自我:个体期待自己是怎样的人,即理想中我该是怎么样的人;反思自我:如何评价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是自我概念中的反馈层面。自我概念功能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2、解释经验3、决定期待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自我概念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阶段1、生理自我:个体以自己身体的认知,始于8个月左右,3岁左右基本成熟2、
19、社会自我:了解社会对自己的期待3岁到13、4岁,此期社会自我是自我的中心3、心理自我:大约从青春期到青年期由于个体自我概念的发展,逐渐脱离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主动和独立的特点自我概念的测量:我是谁身份与自尊身份:实际上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与其自我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概念: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地位身份,稳定)及处境地位(处境身份,易变)决定的自我认同身份特点:1、客观性、2、主观性、3、多重性、4、稳定性、5、契约性自尊概念: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需要:一是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二是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詹姆斯:自尊成功/抱负(同样的抱负,成功可以提高自尊;同样的成功,
20、小的抱负可以提高自尊。咨询技巧:鼓励成功,减小抱负)影响自尊的因素:1、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尊重孩子2、行为表现的反馈:表扬、鼓励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更多的取得成功4、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减小抱负自尊的测量:罗森伯格自尊量表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第一单元:社会知觉几个基本概念:1、知觉2、社会知觉:由各种社会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包括个体(自我知觉)对他人、群体(人际知觉)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人的社会化进程、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社会知觉的基础是被认知事物的客观属性,但认知者的主观因素也会对社会知觉的过程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1、认知者过
21、去的经验2、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3、认知者的情绪图式:图式: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对新觉察到的信息起引导和解释作用,如对新觉察到的信息起引导和解释作用,如不能解释则不能解释则产生新的图式产生新的图式。图式是一种网络,是知识经验的网络,是图式是一种网络,是知识经验的网络,是知识经验,知识经验,图式不是图。图式不是图。图式的作用:图式的作用:1、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2、影响记忆3、影响自我知觉4、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管理一、几个概念1、印象: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2、印象形成: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
22、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3、初次印象:又称第一印象,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二、印象形成的效应A、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最初最初获得的信息.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对后期信息的组织、理解有定向作用;近因效应:最新最新(即最后)获得的信息熟人易近因效应,生人易首因效应B、光环效应: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类现象叫光环效应(最初的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使其他品质也因此罩上类似的色彩),是一种以偏概全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C、刻板印象
23、: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具有社会适应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会具有消极的性质,产生偏见甚至歧视。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管理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在印象形成中个体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原则,形成一个总体印象1、加法模式: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总和;2、平均模式:形成总体印象时将各个特征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3、加权平均模式:形成总体印象时,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4、中心品质模式: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
24、。一般说来中心品质模式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四、印象管理:亦称印象整饰,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区别:形成是信息输入,是对他人的感觉,管理是信息输出,是让他人对自己如何感觉印象管理的作用: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社交的技巧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大多数人怎么样我就怎么样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面具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4、投人所好:第三单元 归因一、概念: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是关于行为原因与行为之间的联系的看法和观念。二、行
25、为原因的分类1、内因和外因:行为内因: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努力程度内归因: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行为外因: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外归因(情境归因):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综合归因: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的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单一因素引起,而兼有二者的影响。2、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内因稳定,外因易变3、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对可控因素的归因,更可能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较可能对未来作出准确的预测。三、控制点理论控制点:美国心理学家罗特于20世纪5、60年代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内控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咨询 培训 社会心理学 知识 wel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