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实效谈校本教研ppt课件.ppt
《实际实效谈校本教研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际实效谈校本教研ppt课件.ppt(10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际实效谈校本教研ppt课件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1.谈谈我校的“项目研究”2.思考反思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3.3.学校及骨干要做好引领学校及骨干要做好引领谈谈我校的“项目研究”一、对教师队伍建设的三点思考:(一)校本教研是教师培训的一种重要形式。一所学校能否持续发展,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否可持续提高,因此学校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教师的专业成长,要从外在的被动培训走向其内在需求的自我成长。促进教师专业
2、发展的培训必须关注教师的经历,倾听教师的声音,珍惜教师的实践知识和经验,以及在教育实践中的情感体验、困惑与迷茫。(三)教师所要成为的研究者与理论研究者是有区别的。对大多数教师而言,研究不是为了去构建某个理论和方法,而是让教育理论指导自身的实践,解决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教师不断改变那些非理性的和无意识的教学常态,使自己的经验变得更可靠、更理性。对此,李希贵校长提出了“问题解决:从找到自己的痛开始”的重要观点,并在他的亲自指导下,学校各项工作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和问题解决的途径。“问题解决:从找到自己的痛开始”就是着眼于推动长期困扰教职工和学校的矛盾与问题的解决,着眼于学校和教师最迫切
3、解决的问题,开展以行动研究为主,以解决自己本职工作中的矛盾、困惑为导向的研究。教职工从共同的“痛”中提炼、概括,形成志同道合研究的项目,组成团队,并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北京市十一学校第八批获准立项研究项目名北京市十一学校第八批获准立项研究项目名单单序序号号负责负责人人项项 目目 名名 称称支持人支持人1闫存闫存林林高中新课程学生学习用书高中新课程学生学习用书语文语文教师指导手册编写研究教师指导手册编写研究曾军良曾军良2刘俊刘俊玲玲适合中学阶段外国学生的汉语文化适合中学阶段外国学生的汉语文化活动课程建设研究活动课程建设研究吴凤琴吴凤琴3张张 瑢瑢新课标背景下新课标背景下08级初中数学优秀生级初中
4、数学优秀生的培养策略研究的培养策略研究于会祥于会祥4刘刘 英英适合体验与探究式高中英语语法学适合体验与探究式高中英语语法学习的学案编制研究习的学案编制研究曾军良曾军良5卢卢 静静二四学制初中英语毕业年级减轻学二四学制初中英语毕业年级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实践研究生作业负担的实践研究张之俊张之俊6宋新宋新国国北京市十一学校研究性学习校本北京市十一学校研究性学习校本教程编制研究教程编制研究田田 俊俊8孙文孙文利利四年制高一化学实验选修课校本教四年制高一化学实验选修课校本教材编制研究材编制研究张之俊张之俊9崔丽崔丽娜娜探索探索创建班建班级文化的多种途径研究文化的多种途径研究于会祥于会祥10黄黄 娟娟以以
5、“周记周记”促进学生自我成长的实促进学生自我成长的实践研究践研究田田 俊俊二、项目研究的具体操作办法:1、利用“头脑风暴”法找“痛”以项目:项目:“走进图书馆的有效教学流程设计研究走进图书馆的有效教学流程设计研究”为例为例 但是当真正走进图书馆的时候,问题也就相伴而来。问题是什么呢?利用头脑风暴法,各人说走进图书馆的痛,汇聚了44个问题。1、阅读过程不好调控:读什么书,读书效率如何;2、秩序不好控制,难管;3、检测很困难;4、教师读书面窄,很难给学生到位的指导;43、学生阅读习惯不好,批注点评不够;44、阅读期间的管理也是问题;将头脑风暴说出的痛赋分排序将头脑风暴说出的痛赋分排序排序孟范王魏刘
6、问题1 26262043问题2 639252910问题3 7421141问题4 83151911问题5 93232822问题6 1026143713问题7 272727914问题8 2221389问题923301775问题103729343835问题112431181237问题1237353923问题13211422515问题1411192631525152027291626373622174038444138183833404039193934422416201853735212119363830422202439233023414041183124422122133125294143434
7、42628223310192730232322322841924340295202823203011102915631121815283231257124333242262333413351116253514161217173615113142343733853473817172133413943433231424016987841341263235423528942643361310627444444164418将各位老师排序的结果汇总,然后将各位老师排序的结果汇总,然后找出前20%的问题140、阅读检测很困难(检测)214、图书不集中不合适难找(图书)313、部分学生阅读兴趣不高,教学秩序
8、难控制(学生)44、教师读书面窄,很难给学生到位的指导(教师)531、不少学生将阅课读当成一种放松课,随便翻翻,阅读效果不理想(学生)635、不会读书,如果不对其要求,阅读就流于形式。有要求,又限制了读书,这与泛阅读目标存在一定的背反性。(学法)小结找痛的程序:各人说痛赋分排序汇总排序结果梳理出前20%的问题(就是共同的痛,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二、项目研究的具体操作办法:2.2.利用鱼骨图逐个分析前20%的问题形成的原因将找出的原因汇总将找出的原因汇总序号原因排序1图书和单元教学不相匹配2购买图书周期太长,书不到位3摆放不集中不合理,难找到4摆放不集中不合理,难找到学生阅读后不能自觉有序地放回原
9、处,图书乱5同类出版物太多,优劣难辨,找书费时间6书籍不合适或较艰深,读不下去7缺乏一定的管理人员和管理程序,找书耽误时间8学生阅读习惯差,不能有效读下去9学生对阅读的作用认识不到位10学生没有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没有尝到读书的甜头11教师缺乏调控这种课堂的能力12座位不集中,不专用,不好管理13座位安排缺乏科学研究14没有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15具体检测形式束缚阅读范围,不检测又无法保证质量,教学处于两难境地16学生读书内容不一样无法组织统一的检测17和考试成绩关系不大,学生不重视阅读课18学法指导不到位,不会读书,没有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19个别学生自控力差,没有阅读兴趣和意愿,不愿读书2
10、0重理轻文,理科生轻视语文阅读21理科作业太多,没有时间读书22读书收获不大,和考试没有直接关系,因此读书没有紧迫感23阅读无计划,阅读课上读不完完整的一本书,因此随便翻翻24愿意放松的天性使然,阅读课上学生表现很放松25教师读书面窄,无法提供给学生高质量的图书26教师本身没有丰富的读书经验,无法进行阅读指导27教师本身对阅读课不重视,对阅读缺乏研究28教师本身备课不充分,无法做到课内外结合29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畅30不知道什么形式最能反馈检测出阅读成果313233赋分排序:序序号号孟孟范范张张王王总总分分11746182122973033242130421659325815123386101
11、16123975522104281522844999101713491017314185211261213253122220311561320141215614188151657152918755916112311145917619181760184930206319713252368202117102573211628626762213302787823281119228024246203080252742429842614272619862723212324912830262115922919292828104303132梳理出前20%的原因:115具体具体检测检测形式束形式束缚阅读缚阅读
12、范范围围,不,不检测检测又无法保又无法保证质证质量,教学量,教学处处于两于两难难境地境地222读书读书收收获获不大,和考不大,和考试试没有直接关系,因此没有直接关系,因此读读书书没有没有紧紧迫感迫感 326教教师师本身没有丰富的本身没有丰富的读书经验读书经验,无法,无法进进行行阅读阅读指指导导 418学法指学法指导导不到位,不会不到位,不会读书读书,没有掌握一定的,没有掌握一定的阅读阅读方法和技巧方法和技巧 514没有明确学没有明确学习习任任务务和要求和要求 617和考和考试试成成绩绩关系不大,学生不重关系不大,学生不重视阅读课视阅读课 71图书图书和和单单元教学不相匹配元教学不相匹配 二、项
13、目研究的具体操作办法:3.根据主要原因,寻求解决措施。根据主要原因,寻求解决措施。如:针对第7个原因寻找的解决办法为:(1)提前备课、明确教学目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法指导、备推荐书目、备单元阅读任务,以解决和单元教学相匹配的问题。(2)教师采购和学生采购相结合购书方式3、语文组老师亲自出动去买书,图书馆老师协助整理。以解决“图书管理员少”的问题。三、从学校层面加强对项目研究的引导和管理:1.我校提出了项目研究的原则:1.开展项目研究要以行动研究为主,从问题出发,紧密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以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困惑为导向;2.项目的选题一定要从自己最“痛”之处切入,尽量不要研究别人的“痛
14、”,不要让研究成为负担;3.要让学生了解你的项目,并参加项目研究;4.要选择能够改变的项目,选择能够在一年内见效的项目。2.学校出台了项目研究管理办法:北京市十一学北京市十一学校文件校文件校发200809号北京市十一学校项目研究工作意见(试行)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效能,创建“培养研究型”学校,推动长期困扰教职工和学校的矛盾与问题的解决,特在全校范围内启动项目研究工作。一、原则一、原则通过开展项目研究,逐渐形成面对矛盾问题进行研究的积极心态,造就一种研究文化,以最终促进老师和学生的成长。四、成效1.教师对项目研究的感悟:项目研究进行头脑风暴好处多多。头脑风暴极易操作执行,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在
15、头脑风暴的过程中,每一个人思维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拓,能有效开阔思路,激发灵感;在最短的时间内可以批量生产灵感,会有大量意想不到的收获。面对任何难题,举重若轻。2.对于熟练掌握“头脑风暴法”的人来讲,再也不必一个人冥思苦想,孤独“求索”了。非常具体地体现了集思广益,体现团队合作的智慧。同时,使参加者更加有责任心,因为人们一般都乐意对自己的主张承担责任。思考反思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说在前面的话说在前面的话教学方法或许有科学和不科学之分,教学方法或许有科学和不科学之分,但教学本身不是科学。毋宁说它是科但教学本身不是科学。毋宁说它是科学和艺术的有机结合,甚至艺术成分学和艺术的有机结合,甚至艺术成分更多
16、,更有作用。没有个人风格、教更多,更有作用。没有个人风格、教学热情和责任感,没有对学生的理解学热情和责任感,没有对学生的理解和爱护,教学的所有科学方法都是水和爱护,教学的所有科学方法都是水中月中月.镜中花。镜中花。研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研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教学实践几乎从来也没能教学实践几乎从来也没能像教学理论所描述的那么乐观过,传统像教学理论所描述的那么乐观过,传统的伟力通常都会像一种无形的深在的约的伟力通常都会像一种无形的深在的约束,以各种形态传承延续,既顽强地保束,以各种形态传承延续,既顽强地保持着某种持着某种特色特色也同样顽强地保持着也同样顽强地保持着某些痼疾。某些痼疾。”教改研
17、究之难教改研究之难 经过长期努力,人们虽然普遍接经过长期努力,人们虽然普遍接受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但在现实受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但在现实中追求升学仍然是人们利益追求中追求升学仍然是人们利益追求驱动下主要的教育价值导向。驱动下主要的教育价值导向。素质教育之痛素质教育之痛案例案例1: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象及分析: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象及分析一、教师提出问题后,总是喋喋不休的一、教师提出问题后,总是喋喋不休的进行提示,唯恐学生回答不出来或者回进行提示,唯恐学生回答不出来或者回答不准确。答不准确。二、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学习一个又二、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学习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点,关注的是知识量的积一个的知识
18、点,关注的是知识量的积累,不注意引发思维质变的发生。累,不注意引发思维质变的发生。三、学生总是在等待教师出示正确的答案三、学生总是在等待教师出示正确的答案。四、对于简单的问题,教师总是留给学习四、对于简单的问题,教师总是留给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回答,但这个问题对全班成绩较差的同学回答,但这个问题对全班大多数学生而言,是十分简单的或基本不大多数学生而言,是十分简单的或基本不需要思考的,因此这样的教学设计对大多需要思考的,因此这样的教学设计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公平吗?数学生来说,公平吗?五、问题的设计或者引入,不利于学生形五、问题的设计或者引入,不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系统,因此使得学生的学习总是在成知识系
19、统,因此使得学生的学习总是在“点点”上进行,孤立地进行,学生不知道上进行,孤立地进行,学生不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不知道学完一个新的知知识的来龙去脉,不知道学完一个新的知识后纳入怎样的知识系统。识后纳入怎样的知识系统。六、我们能脱口而出关于本学科的六、我们能脱口而出关于本学科的100个经典例题或问题吗?或者说我个经典例题或问题吗?或者说我们积累了多少关于本学科的经典例们积累了多少关于本学科的经典例题或问题?或教学设计题或问题?或教学设计 七、教的重点、难点和学的重点、难点一样吗?案例2:初中起始年级课堂观察 课堂现象1、教师何时走进课堂?观察了一天某一班的六节课,只有两位教师提前几分钟到教室和学
20、生交流。建议:1、树立大课堂的观念。2、教学设计要把课间十分钟教师何时走进课堂设计进去,更要把走进去后做什么设计进去。课堂现象2、究竟需不需要记笔记?全班40多位学生,课桌上有笔记本的17位学生,做笔记的仅有5人;23位学生课桌上只有一本教科书,还有几位学生整节课没有拿出教科书。课下问学生:老师没要求记笔记。建议:作为初一的新生,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仅靠听和答(说)是不够的。什么时候看书、什么时候适当记笔记要纳入教学的设计,这是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也对教师的板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现象3、教师何时走下讲台?十六位教师的课上,有八位教师在讲课中间12
21、次走下讲台,边讲边提醒学生,其他九位教师自始至终占据讲台。后三排的学生有的玩手机、有的看课外书、有的长时间趴在课桌上,缺乏组织教学和课堂监控的意识。建议: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适时走下讲台,改变教师在教室中的位置,以“动”带“动”,更是一种教学的机智。课堂现象4、“老师,有坦克吗?”一位女教师创设情境:准备通过展示一些玩具导入新课。教师展示的前两个是洋娃娃和中国娃娃,第三个是布熊猫,第四个是企鹅,正准备展示第五个时,有一个男同学高声喊了一句:“老师有坦克吗?”这个时候老师拿出的第五个是一个福娃。无独有偶,第二天听课时,也是一位女教师,一节课提问了13位学生,其中女生11个。课堂现象5、教师提出问题后
22、,总是喋喋不休的进行提示,唯恐学生回答不出来或者回答不准确。建议:什么问题需要提示、什么问题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教师要心中有数,更要纳入教学的环节设计,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课堂现象6:学生甲“真笨,快坐下吧!”对于简单的问题,教师总是留给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回答,但这个问题对全班大多数学生而言,是十分简单的或基本不需要思考的,因此这样的教学设计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公平吗?建议: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团结、友爱、互助、共进一点思考: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培养学生的常规从任课教师的角度讲,是否有共性的要求可以遵守借鉴?比如:培养学生纪律习惯的常规、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常规、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方法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际 实效 校本 教研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