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的给药技术演示教学.ppt
《实验动物的给药技术演示教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动物的给药技术演示教学.ppt(9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验动物的给药技术第一节 给药前的准备工作第二节 大鼠、小鼠和地鼠的给药技术第三节 豚鼠的给药技术第四节 兔的给药技术第五节 犬的给药技术第六节 猪的给药技术第七节 猕猴的给药技术第一节 给药前的准备工作一、给药剂量的确定 给药剂量是指单位体重所给予药物(或受试物)的量,通常按mgkg体重或gkg体重计算。药物的药效和毒性大多有剂量依赖关系,达到同样作用的给药剂量又因动物种属、年龄和给药途径而不同。(一)种属 各种动物对同种药物的反应性大多存在种属差异,这和药物在不同动物体内不同的代谢途径及代谢率等因素有关。动物实验中,常需在不同种属动物之间(或人类和动物之间)进行给药剂量的换算,即根据一种动
2、物的已知剂量计算出另一种动物的等效剂量。换算方法有:按种属估算、按体表面积换算、按体型系数换算。(二)动物年龄(日龄)大多数药物或毒物通过肝脏的微粒体酶系统进行生物转化,幼龄动物的微粒体酶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功能不全,故对药物的敏感性通常较强,给药剂量一般应小于成年动物。(三)给药途径 从不同的途径给药时,药物的代谢途径和速率可能不同,由此影响动物的反应性。如以口服剂量为100,则灌肠的剂量应为100一200,皮下注射剂量为30一50,肌内注射剂量为2530,静脉注射剂量为25。二、给药量的确定给药量指一次或多次给予一个动物的药物(或受试物,以下同)总量,和给药剂量是两个不同的给药参数。给药量是
3、给药剂量和给药量是给药剂量和动物体重的乘积,给药剂量是确定给药量动物体重的乘积,给药剂量是确定给药量的依据。的依据。大多数情况下药物以液体剂型给予,则给药量表示给药的体积(volume),以ml为单位,若为固体或膏体则以g为单位。注:给药前须知晓动物在某种给药途径下能够耐受的最大给药量,尤其是液态药物的给予,只有确定了给药量(容量)才能确定药物的配制浓度,给药量过大可危及动物健康甚至生命,也可使药物不能充分发挥药效,如灌胃容量超过胃的负荷时药物快速通过胃进入小肠,或导致食物反抗、胃扩张甚至破裂,静脉注射量过大容易引起心力衰竭和肺水肿。通常静脉注射量宜小于体重的1100,皮下注射、肌内注射和腹腔
4、注射的容量宜术超过体重的140。三、给药途径和方法的确定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主要有经消化道给药、经呼吸道给药、经表皮或黏膜渗透给药,血管内给药,经组织(肌内、皮内)给药,腹腔给药和一些特殊部位给药等,确定了结药途径后再视不同的给药途径采用不同的方法,有注射、涂抹、吸入等。给药途径的选择需要考虑动物种属、对药物吸收和分布要求、药物性质、给药量等因素。不同的给药途径下,由于药物进人体内和转化、排出的机制不同,导致药物的吸收途径、吸收速率、分布范围和代谢差异很大。如经消化道给药(实验动物常用灌胃或者口服)时药物可能被消化酶破坏而失去作用。注射给药是最常用的一大类给药方法,包括多种注射途径。其中,血管内
5、给药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可在最短时间内分布到全身,并减少其他途径给药时药物在吸收过程中的各种变化,静脉内注射和静脉点滴是最常用的血管内给药。腹腔内注射时药物通过腹膜吸收并进入血液循环,由于吸收面积大,速率也较快,仅次于血管内注射。皮下注射和肌内注射时,药物均通过微血管吸收,但肌内注射的药物吸收速率比皮下注射更快。是不同注射给药途径下药物吸收速率由快至慢依次为静脉内注射腹腔内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给药途径和给药量有密切关系,如血管内注射和腹腔内注射的量可稍大,但肌内、皮内注射的量通常很小,灌胃给药则必须在动物胃容量负荷内并尽量不影响动物正常食欲。下表总结了常用的实验动物给药途径及其在实施中需
6、要注意的问题四、给药器材的确定大多数给药都需借助合适的器材或者器械,如灌胃时需采用灌胃针(管),有的动物还需要开口器。吸入给药需要特定的吸人装置,各种注射给药需要选用合适的注射器等。实验动物常用的注射器规格有1、2、5、10、20、30、50、100ml等,针头的常用型号有4.5、5、5.5、6、6.5、7、8、9等。注:为减少注射带给动物的疼痛,应尽量选择细小的针头,为精确控制注射量,应选择容量稍大于注射量的注射器。五、受试药物的配制给药前通常需将受试药物配制为合适的浓度和剂型。配制受试药物所用的溶剂、助溶剂、赋形剂应无毒,不与受试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不改变受试药物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常将受
7、试药物配制成以下剂型:水溶液、油溶液、混悬液、乳剂、有机溶剂第二节 大鼠、小鼠和地鼠的给药技术大鼠和小鼠的给药途径大致相同,但在给药量方面存在明显差别。地鼠没有长而裸露的局部,因此不能通过尾静脉途径和尾表皮途径给药,静脉内注射时常选择股静脉、颈静脉、前肢头静脉进行,并有颊囊可用于黏膜给药,其他给药途径与操作和大鼠、小鼠相似。一、灌胃通过特制的灌胃针将药物经口腔、食管直接送入胃中,该方法可准确控制给药量和时间,是大鼠和小鼠经口给药的主要途径,适用于液体药物,固体药物可制成液体后给药,也可采用特制的胶囊灌胃针。参考给药量:大鼠每次宜1 ml100g体重以内,最大不超过4ml100 g体重;小鼠每次
8、宜0.1ml10g体重以内,最大不超过0.5ml10g体重;地鼠每次宜0.1ml10g体重以内,最大不超过0.4ml10 g体重。1.操作要点(见下图)(1)保定:使动物头部向上,头向后仰,令口腔和食管呈直线,前肢伸开且不能够到嘴部,从一侧口角(门齿和臼齿间的空缺处)插入灌胃针。(2)沿着上颚推至喉头在此处以针头轻压舌根,并迫使动物抬头令灌胃针前端顺利进入食管,再沿食管缓慢推进,当灌胃针前端抵达贲门位置时缓慢推入药物。2灌胃器械 由灌胃针和灌胃器组成。灌胃器常采用塑料注射器,灌胃针为一前端膨大呈光滑球状的长针,膨大的前端和防止进针时刺破口腔和食管。大鼠灌胃针长度通常为6-8cm,直径1-2mm
9、,后接2-10 ml的注射器;小民灌胃针长度2-3cm,直径0.9-1.5mm,后接1-2mI注射器;地鼠灌胃针长度4-4.5cm,后接1-5ml注射器。二、皮下注射皮下注射是大鼠和小鼠经常采用的给药途径,大鼠常选择左侧下腹部或后腿皮肤处进行,小鼠、地鼠以及个体较小的大鼠常选用颈背部皮肤,腋下注射常用于接种肿瘤。参考给药量:大鼠每次宜0.5ml以内,最大不超过1mI;小鼠每次宜0.1 ml以内最大不超过0.3ml;地鼠每次宜0.1ml以内,最大不超过0.4ml。1操作要点 行皮下注射时可由操作者或助手徒手保定动物,以乙醇棉球消毒注射部位皮肤,将皮肤略提起以形成一个皮下空隙,注射针刺人皮下后沿皮
10、肤推进5一10 mm,若针头可轻松地左右摆动,表明针头在皮下,轻轻抽吸无回流物,则可缓缓注入药物。注射后缓慢拔出注射针,并需按压针刺部位片刻以防药液外漏。2注射器械 1一2ml的注射器,小鼠采用6号以内的针头,大鼠和地鼠采用7号以内的针头。三、皮内注射皮内注射主要用于评估免疫、炎症或者过敏反应,大鼠、小鼠、地鼠均选择背部脊柱两侧皮肤进行。参考给药量:大鼠和地鼠每次每点不超过0.1ml,小鼠每次每点不超过0.05ml,多点注射时,两点之间应有适当间隔,一般为1cm。1操作要点 于注射前24小时以脱毛或剃毛法去除注射部位的被毛。以乙醇棉球消毒注射部位皮肤,用拇指和食指将皮肤捏起,使针尖斜面(针眼)
11、向上,针头与皮肢呈20度,先刺入皮下,针头向上挑起进入皮内再稍刺入,推出药液,可见在针尖前方鼓起一白色皮丘,皮丘不很快消失证明药液在皮内。注射后针头留置5分钟再拔出,以免药液漏出。雄鼠皮肤较雌鼠致密致敏,因此注射难度相对较大。2注射器械 4号针头,0.251ml的注射器。四、肌内注射小型啮齿类的肌肉都较薄,较少采用肌内注射,如需注射,应选择肌肉丰满而无大血管或神经的部位,大鼠和地鼠常选股四头肌和臀肌,小鼠选股四头肌。参考给药量:大鼠每次宜0.1ml以内,最大不超过0.2ml;小鼠每次宜0.05ml以内,最大不超过0.1ml,地鼠每次宜0.1ml以内,最大不超过0.2ml。1操作要点 由助手保定
12、动物,或将动物置于合适的固定器内,露出注射部位,捏住该处肌肉垂直并迅速刺入,须防刺伤坐骨神经和股骨。2注射器械 0.251ml的注射器,大鼠采用6号以内针头,小鼠采用5号以内针头,地鼠采用5.5号以内针头。五、腹腔内注射是小型啮齿类常用的给药途径,药物可经腹膜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多用来替代静脉内注射,但刺激性药物不能从腹腔内注入,否则容易引起腹膜炎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多次给药也可能引起腹膜炎而不适合采用腹腔内注射。注射位置常选动物下腹部。参考给药量:大鼠每次宜1ml/100g以内,最大不超过2ml/100g,小鼠每次宜0.2ml/10g以内,最大不超过0.8ml/10g;地鼠每次宜0.2ml1
13、0 g以内,最大不超过0.3ml10 g。1操作要点 徒手保定动物,将其腹部朝上且头部略向下,使腹腔脏器移向上腹部,用手抓紧大鼠背部皮肤可使腹部皮肤紧绷,于下腹部腹中线侧刺入皮下,在皮下平行腹中线推进针头35mm,再以45度角向腹腔内刺入,当针尖通过腹肌后抵抗力消失,回抽无回流物,缓缓注入药液。2.注射器械 6号以内针头,15ml注射器六、静脉内注射尾侧静脉注射是大鼠和小鼠静脉内注射的主要途径。大鼠和小鼠的尾侧静脉分布于尾部两侧,位置浅表容易固定。大鼠注射常选择尾下l5处,距尾尖34mm,小鼠注射常选尾下14处,此处皮肤较薄,血管即位于皮下容易进针。此外,大鼠还可从阴茎静脉、舌下静脉、浅背侧趾
14、静脉注射给药。地鼠的静脉内注射常采用股静脉、颈静脉和前肢头静脉进行,多数时候需要麻醉动物并切开皮肤直视静脉。1.大鼠、小鼠的尾侧静脉注射 使用可以留出尾部的固定器进行保定,将鼠尾打转90度使一侧尾静脉朝上,用乙醇棉球消毒皮肤,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鼠尾阻止血液回流,无名指和小指夹住鼠层末梢,中指托起鼠尾,可见尾静脉,使针眼(针尖斜面)向上,针头和尾静脉夹角30度刺入静脉并推出少量药液,如推注无阻力且后部皮肤未见发白鼓胀,即放松对静脉近心端压迫,继续注入其余药液。如随注射局部皮肤发白,尾部膨胀,则为药物进入皮下。2大鼠阴茎静脉注射 大鼠麻醉后仰卧或侧卧位保定,翻开包皮,以手指垫纱布拉出阴茎,即见粗
15、大的背侧阴茎静脉,沿皮下直接刺入即可,此处血液不易凝固,拔针后须注意止血。3大鼠浅背侧趾静脉注射 由助手保定大鼠,一手抓住大鼠颈背部使其仰卧,一手拇指和食指夹住大鼠后肢大腿部迫使足趾静脉怒张,同时中指和无名指夹住动物尾部,操作者以乙醇棉球消毒注射部位后进行注射。拔针后压迫以止血。4.大鼠舌下静脉注射 将大鼠麻醉后仰卧保定,用细绳扣住上门齿固定头部并迫使大鼠嘴张开,以包裹棉花或纱布的镊子牵拉出大鼠的舌头,在舌面下垫以小块纱布,找到舌下静脉,针眼向上平行向心刺入静脉,透过静脉壁直视针尖进入静脉内后,进行注射。拔出针头后以合适大小的干棉球填塞在舌下止血。5注射器械 大鼠、小鼠和地鼠的静脉总体较细,静
16、脉内注射尽量选用细针头,以减轻对血管壁的损伤并有利于血管壁修复,减少注射后出血,小鼠和地鼠所用注射针头为5号或更小,大鼠注射针头为6号或更小,视静脉的粗细而选择。注射器规格通常为0.251ml,以便控制注射速度。七、脑内注射将药物直接注入脑内常用于微生物学研究,如病原体脑内接种。进针部位为额正中。八、浸尾给药大鼠和小鼠均有相当于 自身长度的尾部,尾部 被毛稀少皮肤裸露,适 用于透皮吸收液态药物 的给药。九、吸入给药采用动式或静式吸人给药装置进行呼吸道给药。前者受到容器大小的限制等无法精确控制。而后者可以精确给药。十、滴鼻给药适用于经鼻腔黏膜吸收的药物。十一、颊囊接触给药颊囊黏膜接触给药是地鼠特
17、有的给药途径,地鼠的颊囊黏膜常用于口腔黏膜刺激试验。十二、脚掌内注射即向动物脚掌皮下注射,常用于接种。注射液中不能使用福氏完全佐剂,否则会使脚掌严重肿胀、溃烂,甚至坏死。注:注射仅限于后肢,且只能在一侧注射第三节 豚鼠的给药技术一、经口投喂对豚鼠可经口投喂固体药物(片剂、丸剂或胶囊),操作时将豚鼠放在实验台上,一手从背部向头部握紧豚鼠,以拇指和食指压迫左右口角迫使脉鼠张口,将药物用镊子夹住放到豚鼠舌根处,使豚鼠闭口而自行吞下,事先如湿润豚鼠口腔可便于药物的下咽。给药后需检查豚鼠是否将药物留在口腔内。二、灌胃 操作要点 徒手保定豚鼠,在豚鼠口中放入开口器,将灌胃管前端从开口器中小孔送人豚鼠口腔并
18、插入食管约5cm,回抽灌胃管另一端的注射器,确认无气泡后推出药液,药物注入完毕后再推入适量生理盐水将管内残留药液冲出以确保给药量准确。三、皮下注射豚鼠皮下注射一般在大腿内侧进行,也可在背部、肩部、颈部等皮下脂肪少的部位进行。四、皮内注射豚鼠皮内注射部位为背部脊柱两侧皮肤,每次每个注射点不超过0.1ml,两点间隔1cm以上。五、肌内注射豚鼠肌内注射常选择在股四头肌进行。六、腹腔内注射豚鼠腹腔内注射于下腹部一侧进行。七、静脉内注射豚鼠的静脉内注射常于耳缘静脉和外侧趾静脉进行。八、脑内注射于额部注射,豚鼠头骨较厚和硬,脑内注射需在颅骨钻孔进行。九、透皮给药透皮吸收的药物在豚鼠可用浸皮或皮肤涂抹给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 动物 技术 演示 教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