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入门基础知识闽南佛学院教材.ppt
《佛教入门基础知识闽南佛学院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教入门基础知识闽南佛学院教材.ppt(1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佛教入门基础知识闽南佛学院教材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本本 讲讲 纲纲 要要一、佛教常见名词一、佛教常见名词二、佛教发展简史二、佛教发展简史三、佛教派系与佛法之传播三、佛教派系与佛法之传播四、佛教基本教义四、佛教基本教义五、佛教修学步骤五、佛教修学步骤一、佛教常见名词一、佛教常见名词佛教佛教:佛教就是佛陀对:佛教就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九法界众生至善至善圆满的教育。圆满的教育。佛教是一种教育,教育目的就是为令一佛教是一种教育,教育目的就是为令一
2、切众生都能达到佛陀那样至善圆满的境切众生都能达到佛陀那样至善圆满的境界。界。佛陀与一切众生之关系是佛陀与一切众生之关系是老师与学生的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关系。在善恶业报规律上是平等的,众。在善恶业报规律上是平等的,众生若能依教修行也可以成为像佛陀那样生若能依教修行也可以成为像佛陀那样的老师。的老师。众生众生,是指,是指众缘所生众缘所生的生命体,这里的生命体,这里“众缘众缘”是指是指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等五蕴。因有等五蕴。因有情识活动,所以也叫做情识活动,所以也叫做“有情有情”。因每因每一众生的身、语、意行为不同,感召一众生的身、语、意行为不同,感召的果报体也不一样,也就是生命层次的果报体也不一样,
3、也就是生命层次有高低之别。主要概括为十种,叫做有高低之别。主要概括为十种,叫做十法界十法界。十法界十法界佛教的生命观佛教的生命观:佛教中把生命层次划分为佛教中把生命层次划分为十个等级,十个等级,称为称为十法界。十法界。其中又分为其中又分为四种圣人四种圣人与与六种凡夫六种凡夫。四圣四圣佛佛缘觉缘觉声闻声闻菩萨菩萨六种凡夫六种凡夫简称简称“六凡六凡”,通常说的六道轮回,通常说的六道轮回也就是指这六道。也就是指这六道。六六凡凡天天道道畜畜生生道地地狱狱道道鬼鬼道道修修罗罗道人人道道十法界十法界一、佛法界,一、佛法界,自觉、觉他、自觉、觉他、觉行共满之觉行共满之境界。境界。二、菩萨法界,二、菩萨法界,
4、为无上菩提修为无上菩提修六度六度万行万行之境界。之境界。三、缘觉法界,三、缘觉法界,为入涅槃,修十二因缘为入涅槃,修十二因缘观之境界。观之境界。四、声闻法界,四、声闻法界,为入涅槃,依佛之声教为入涅槃,依佛之声教修四谛观法之境界。修四谛观法之境界。五、天法界,五、天法界,修上品十善,兼修禅定,修上品十善,兼修禅定,生于天界,受静妙之乐之境界。生于天界,受静妙之乐之境界。六、人法界,六、人法界,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受人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受人中苦乐之境界。中苦乐之境界。七、阿修罗法界,七、阿修罗法界,行下品十善得通力自行下品十善得通力自在之非人境界。在之非人境界。八、鬼法界,八、鬼法界,犯下品五逆十
5、恶,受饥渴犯下品五逆十恶,受饥渴苦之恶鬼神境界。苦之恶鬼神境界。九、畜生法界,九、畜生法界,犯中品五逆十恶,受犯中品五逆十恶,受吞啖杀戮苦之畜类境界也。吞啖杀戮苦之畜类境界也。十,地狱法界,十,地狱法界,犯上品五逆十恶,受犯上品五逆十恶,受寒热叫唤苦之最下境界。总之感受果寒热叫唤苦之最下境界。总之感受果报有十种不同,故谓之十法界。报有十种不同,故谓之十法界。菩萨菩萨声闻声闻人道人道鬼道鬼道地狱道地狱道畜生道畜生道修罗道修罗道天道天道缘觉缘觉佛佛心心 尽管生命层次有差别。而且每个层次尽管生命层次有差别。而且每个层次的福报、智慧、寿命长短以及生存与的福报、智慧、寿命长短以及生存与生活环境各不相同。
6、但业力的规律是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但业力的规律是平等的,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平等的,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生命层次之高低是可以通过各种行为生命层次之高低是可以通过各种行为相互转化的相互转化的。不平等的生命现象是由不平等的不平等的生命现象是由不平等的行为造成的,行为造成的,如果把我们的现有生命如果把我们的现有生命状态看成是一种结果,那么必然会有状态看成是一种结果,那么必然会有跟这个结果相应的诸多原因。跟这个结果相应的诸多原因。三业:三业:业业就是就是行为活动行为活动的意思。的意思。1,从行为的施发者来说,有三种:从行为的施发者来说,有三种:身业、口业、意业。身业、口业、意业。2,从行为的性质
7、来划分也有三种:从行为的性质来划分也有三种:善业、恶业、无记业。善业、恶业、无记业。六根:六根:根根,能生之义。以能对外境产生感知,能生之义。以能对外境产生感知认认识识,所以叫做,所以叫做“根根”。根有六种:。根有六种:一、眼一、眼能见色者是。以能对色而生能见色者是。以能对色而生眼识,故谓眼根。眼识,故谓眼根。二、耳二、耳能闻声者是。以能对声而生能闻声者是。以能对声而生耳识,故谓耳根。耳识,故谓耳根。三、鼻三、鼻能嗅香者是。以能对香而生能嗅香者是。以能对香而生鼻识,故谓鼻根。鼻识,故谓鼻根。四、舌四、舌能尝味者是。以能对味而能尝味者是。以能对味而生舌识,故谓舌根。生舌识,故谓舌根。五、身五、身
8、能感触者是。以能对触而能感触者是。以能对触而生身识,故谓身根。生身识,故谓身根。六、意六、意能知法者是。以能对法而能知法者是。以能对法而生意识,故谓意根。生意识,故谓意根。此六根,又有此六根,又有“六受六受”、“六入六入”、“六六处处”等名。等名。六尘:六尘:尘尘即即染污染污之义。谓能染污情识,而使之义。谓能染污情识,而使真性不能显发,真性不能显发,涅槃经涅槃经中称此六尘,中称此六尘,名六大贼,以能劫夺一切善法故也。名六大贼,以能劫夺一切善法故也。一、色尘一、色尘,谓青黄赤白之色,谓青黄赤白之色,及男女形貌色等,及男女形貌色等,是名色尘。是名色尘。二、声尘二、声尘,谓丝竹环佩之声,谓丝竹环佩之
9、声,及男女歌咏声等,及男女歌咏声等,是名声尘。是名声尘。三、香尘三、香尘,谓旃檀沉水饮食之,谓旃檀沉水饮食之香,及男女身分所有香等,香,及男女身分所有香等,是名香尘。是名香尘。四、味尘四、味尘,谓种种饮食肴膳美,谓种种饮食肴膳美味等,味等,是名味尘是名味尘。五、触尘五、触尘,触,即着也。谓男,触,即着也。谓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及纱衣上服等,女身分柔软细滑,及纱衣上服等,是名是名触尘。触尘。六、法尘六、法尘,谓意根对前五尘分,谓意根对前五尘分别好丑,而于心中存留别好丑,而于心中存留五尘影像五尘影像,是名是名法尘。法尘。六根清净:六根清净:即六种感官与外境相对时,不于境中生即六种感官与外境相对时,不
10、于境中生起起喜欢喜欢或或不喜欢不喜欢之念,就是对种种外境之念,就是对种种外境无动于心,但心中了了分明。这在佛教无动于心,但心中了了分明。这在佛教中是相当高的境界。中是相当高的境界。六根不净:六根不净:即对境生心,为境所转。从这一点来说,即对境生心,为境所转。从这一点来说,凡夫莫不如此。凡夫莫不如此。四大: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是由四大所造,如人体的毛发爪牙,皮是由四大所造,如人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坚硬性
11、的地大;唾涕脓血,骨筋肉等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风大。四大皆空:四大皆空:是指地水火风等四种物性没有永恒性,是指地水火风等四种物性没有永恒性,没有自主性,是因缘条件和合而存在。没有自主性,是因缘条件和合而存在。四大不调:四大不调:是指身体健康受损。是指身体健康受损。五蕴:五蕴:蕴者,积聚之义蕴者,积聚之义。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成身,复因此身积聚有为烦恼等法,能成身,复因此身积聚有为烦恼等法,能受无量生死也。受无量生死也。亦名五阴者,阴
12、即盖覆亦名五阴者,阴即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也。翻译名义云: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也。翻译名义云:积集有为,盖覆真性。是也。积集有为,盖覆真性。是也。一、色蕴一、色蕴,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诸根和合积聚,故名色耳、鼻、舌、身诸根和合积聚,故名色蕴。蕴。二、受蕴二、受蕴,受即领纳之义。谓六,受即领纳之义。谓六识与六尘相应,而有六受,和合积聚,识与六尘相应,而有六受,和合积聚,故名受蕴。(六识、六尘、六受者,故名受蕴。(六识、六尘、六受者,眼识受色尘,耳识受声尘,鼻识受香眼识受色尘,耳识受声尘,鼻识受香尘,舌识受味尘,身识受触尘,意识尘,舌识受味尘,身识受触尘,意识受
13、法尘也)受法尘也)三、想蕴,三、想蕴,想即思想之义。谓意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故名想蕴。(六想者,谓意识着色想故名想蕴。(六想者,谓意识着色想色、着声想声、着香想香、着味想味、色、着声想声、着香想香、着味想味、着触想触、着法想法也。)着触想触、着法想法也。)四、行蕴,四、行蕴,行即迁流造作之义。行即迁流造作之义。谓因意识思想诸尘,造作善恶诸行,谓因意识思想诸尘,造作善恶诸行,和合积聚,故名行蕴。和合积聚,故名行蕴。五、识蕴,五、识蕴,识即了别之义。谓以识即了别之义。谓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种之识,眼、耳、鼻、舌、身、意六种之识
14、,于诸尘境上,照了分别,和合积聚,于诸尘境上,照了分别,和合积聚,故名识蕴故名识蕴。佛教中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五蕴所成。佛教中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五蕴所成。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佛教之世界观佛教之世界观合称三千大千世界,略称大千界、大千。合称三千大千世界,略称大千界、大千。为古代印度人之宇宙观。古代印度人以为古代印度人之宇宙观。古代印度人以四大洲及日月诸天四大洲及日月诸天为一小世界,为一小世界,合一千合一千小世界为小千世界;合一千小千世界为小世界为小千世界;合一千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合一千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中千世界;合一千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今之俗语乃袭用佛教今之俗语乃袭用佛教“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一词
15、,一词,转用于形容人间之纷纭诸相。小千、中转用于形容人间之纷纭诸相。小千、中千、大千并提,则称千、大千并提,则称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三界: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的众生所
16、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缘起论缘起论佛教之宇宙发生论佛教之宇宙发生论事物之待缘而起事物之待缘而起。一切之有为法,皆自。一切之有为法,皆自缘而起者。中论疏十末曰:缘而起者。中论疏十末曰:缘起者体缘起者体性可起,待缘而起,故名缘起。性可起,待缘而起,故名缘起。法华法华经方便品曰:经方便品曰:佛种从缘起。佛种从缘起。俱舍论俱舍论九曰:九曰:诸支因分,说名缘起,由此为诸支因分,说名缘起,由此为缘能起果故。诸支果分,说缘已生,由缘能起果故。诸支果分,说缘已生,由此皆从缘所生故。此皆从缘所
17、生故。维摩经佛国品曰:维摩经佛国品曰:深入缘起,断诸邪见。深入缘起,断诸邪见。小到个体生命,大到宇宙都是依因待缘小到个体生命,大到宇宙都是依因待缘而起,也就是因缘条件和合而现起。而起,也就是因缘条件和合而现起。佛教中有四缘之说:佛教中有四缘之说:因缘:主因,内因。因缘:主因,内因。增上缘:助缘,外缘。增上缘:助缘,外缘。所缘缘:所缘指外境,外境为人产生认所缘缘:所缘指外境,外境为人产生认识之缘,叫所缘缘。识之缘,叫所缘缘。等无间缘:指心念活动,前念为后念生等无间缘:指心念活动,前念为后念生起之助缘。起之助缘。四缘者:一因缘,二等无间缘,三四缘者:一因缘,二等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是也。所缘
18、缘,四增上缘是也。一、因缘一、因缘亲辨自体生自果为因,以因亲辨自体生自果为因,以因为缘。为缘。二、等无间缘二、等无间缘心心所法,次第无间,心心所法,次第无间,相续而起。相续而起。三、所缘缘三、所缘缘心心所法,由托缘而生,心心所法,由托缘而生,还是自心之所缘虑。还是自心之所缘虑。四、增上缘四、增上缘六根能照境发识,有增上六根能照境发识,有增上力用,诸法生时,不生障碍。力用,诸法生时,不生障碍。十二因缘十二因缘佛教轮回说佛教轮回说1无明无明(贪嗔痴等烦恼)(贪嗔痴等烦恼)2行行(造作诸业)(造作诸业)3 识识(业识投胎)(业识投胎)4 名色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但有胎形六根未具)5六入六入(长
19、成眼等六根人形)(长成眼等六根人形)6触触(出胎与外境接触)(出胎与外境接触)7 受受(与外境接触生苦乐感受)(与外境接触生苦乐感受)8 爱爱(对境生爱欲)(对境生爱欲)9取取(追求造作)(追求造作)10 有有(成业因能招未来果报)(成业因能招未来果报)11 生生(再受未来五蕴身)(再受未来五蕴身)12 老死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三世两重因果三世两重因果未来果未来果老老死死生生现在因现在因有有取取爱爱现在果现在果受受触触六六入入 名名色色识识过去因过去因行行 无无明明受受爱爱取取有有生生老老死死无无明明行行识识名色名色六入六入触触三藏三藏佛教的典籍佛教的典籍三藏是佛教
20、典籍之统称,按内容划分三藏是佛教典籍之统称,按内容划分为为经藏,律藏,论藏经藏,律藏,论藏。经经是关于修行方法的一类典籍,诠释是关于修行方法的一类典籍,诠释“定学定学”。如。如地藏经地藏经、金刚经金刚经、弥陀经弥陀经、法华经法华经、华严经华严经等,有佛说的,也有佛弟子说而得等,有佛说的,也有佛弟子说而得到佛陀认可的。到佛陀认可的。律指律指戒律,是佛教教主与后世祖师规定僧戒律,是佛教教主与后世祖师规定僧人遵守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律典中包括两人遵守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律典中包括两方面内容,就是方面内容,就是戒戒与与律。律。戒是戒是个人行为准个人行为准则则,生活中什么应作什么不应作,有一定,生活中什么应
21、作什么不应作,有一定的尺度。的尺度。律是律是团体共住规约,处理团体事团体共住规约,处理团体事务之依据务之依据。戒根据对象可分为戒根据对象可分为在家戒在家戒与与出家戒出家戒,在家人受的戒为在家人受的戒为五戒与菩萨戒(六重二十五戒与菩萨戒(六重二十八轻)、八轻)、出家人受的戒为出家人受的戒为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十重四十八轻)。新出家的沙弥受持十条戒律叫做新出家的沙弥受持十条戒律叫做沙弥戒沙弥戒,二十岁后受的二十岁后受的大戒大戒二百五十条,叫做二百五十条,叫做比比丘戒丘戒,还有,还有十重四十八轻十重四十八轻叫做叫做菩萨戒菩萨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合称为沙
22、弥戒,比丘戒,菩萨戒合称为三坛大三坛大戒。戒。论论就是后代祖师解释佛经或根据佛经中就是后代祖师解释佛经或根据佛经中某一议题进行发挥的书籍。按佛教专业某一议题进行发挥的书籍。按佛教专业术语可以分为术语可以分为“释经论释经论”与与“宗经论宗经论”。如如阿弥陀经白话解阿弥陀经白话解、金刚经讲义金刚经讲义、法华经句解法华经句解、大乘玄论大乘玄论、维摩经玄疏维摩经玄疏等。等。三藏法师三藏法师:佛教中的经、律、论全部通达称为佛教中的经、律、论全部通达称为三藏三藏法师。法师。三宝:三宝:佛、法、僧佛、法、僧称为三宝。称为三宝。佛:佛:就是觉就是觉悟宇宙人生悟宇宙人生真理的圣人,真理的圣人,如释迦牟尼如释迦牟
23、尼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等。佛等。法:法:是指释迦佛等圣贤所说与著述的是指释迦佛等圣贤所说与著述的一切佛教典籍,如一切佛教典籍,如法华经法华经,金金刚经刚经以及种种律典与论典等。以及种种律典与论典等。僧:僧:就是指传承与弘扬佛法的出家人,就是指传承与弘扬佛法的出家人,出家人中有出家人中有贤圣僧贤圣僧与与凡夫僧凡夫僧之别。之别。贤圣僧:贤圣僧:就是那些修行有一定成就,就是那些修行有一定成就,达到达到“圣位圣位”或或“贤位贤位”的境界的人。如的境界的人。如我们近代的弘一法师,太虚大师等。我们近代的弘一法师,太虚大师等。凡夫僧:凡夫僧:就是修行功夫还不够,还达就是修行功夫还不够,还达不到圣位贤位,还
24、有很多习气毛病的不到圣位贤位,还有很多习气毛病的出家人。出家人。虚虚云云老老禅禅师师印顺导师弘一大师能海上师归依:归投依靠的意思。归依:归投依靠的意思。归依佛归依佛梵语佛陀,华言觉。自觉、觉他,故梵语佛陀,华言觉。自觉、觉他,故名佛也。名佛也。归者,反还之义。谓反邪师,归者,反还之义。谓反邪师,还事正师也。依者,凭也。凭佛大觉,还事正师也。依者,凭也。凭佛大觉,得出三途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依得出三途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依于佛,终不更归依其余外道、天神。于佛,终不更归依其余外道、天神。归依法归依法法即轨则之义。谓佛所说,若教若理,法即轨则之义。谓佛所说,若教若理,可为众生修行轨则,故言法也。
25、可为众生修行轨则,故言法也。归者,归者,反邪法,还修正法也。依者,凭佛所反邪法,还修正法也。依者,凭佛所说教法,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说教法,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故经故经云:归依于法者,永离于杀害。云:归依于法者,永离于杀害。归依僧归依僧:梵语僧伽,华言和合众,谓出家三乘梵语僧伽,华言和合众,谓出家三乘之人,其心与佛所说事理之法和合,故之人,其心与佛所说事理之法和合,故名僧也。名僧也。归者,反外道邪行之侣,归心归者,反外道邪行之侣,归心出家三乘正行之伴也;依者,凭信出家出家三乘正行之伴也;依者,凭信出家正行之伴,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正行之伴,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故经故经云:归依于僧者,永不复更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佛教 入门 基础知识 闽南 佛学 教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