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层逆温的计算教学提纲.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对流层逆温的计算教学提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流层逆温的计算教学提纲.ppt(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对流层逆温的计算 地理学科中的计算主要有:比例尺地理学科中的计算主要有:比例尺的计算,地面高度的计算,大气温度的的计算,地面高度的计算,大气温度的计算,地温的计算,对流层逆温的计算,计算,地温的计算,对流层逆温的计算,对蹠点的计算,时区、区时、地方时的对蹠点的计算,时区、区时、地方时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昼夜长短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昼夜长短的计算等。的计算等。线线段式:段式:图图上距离上距离实实地距离地距离050100150200KM一、比例尺的计算一、比例尺的计算 1、概念、概念 比例尺比例尺=2、类类型型数字式:数字式:1 1:50000005000000(或(或1/50000
2、001/5000000)文字式:文字式:1 1厘米代表厘米代表5050千米千米3 3、计计算算比例尺比例尺 单单位,但位,但图图上距离与上距离与实实地距离的地距离的单单位均要化位均要化为为 后方可后方可计计算;算;11千米千米=厘米;厘米;通通过过比例尺求出比例尺求出实实地距离后,要将厘米地距离后,要将厘米单单位位进进行行换换算。算。没有没有厘米厘米100000100000(2)实地范围相同时)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 ,内容越,内容越 ;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 ,内容越,内容越 。4、大小、大小(1)图幅大小相同时)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
3、越比例尺越 ,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就越,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就越 ,表示的内容越,表示的内容越 ;比例尺越比例尺越 ,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就越,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就越 ,表示的内容越,表示的内容越 ;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 的比例尺,小范围地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图多选用较 的比例尺。的比例尺。大大小小详细详细小小大大 简略简略小小大大 大大 详细详细 小小简略简略原比例尺扩大原比例尺扩大到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扩大原比例尺扩大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缩小原比例尺缩小到到1/n,缩小后的比例尺为:
4、,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缩小原比例尺缩小1/n,缩小后的比例尺为:,缩小后的比例尺为:。(2)比例尺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放大(缩小)到的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放大(缩小)到的 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缩小)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缩小)到到倍数的倍数的 。5、缩放、缩放(1)比例尺的缩放)比例尺的缩放 原比例尺原比例尺n原比原比 例尺例尺(1+n)原比原比 例尺例尺(1/n)原比原比 例尺例尺1/(1-1/n)平方平方例题:例题:1、某图比例尺为、某图比例尺为1:1000000,若比例尺放大,若比例尺放大了了1倍,则比例尺为倍,
5、则比例尺为_,若实地面积不变,则,若实地面积不变,则放大后的图幅是原来的放大后的图幅是原来的_倍,若放大后的图幅大倍,若放大后的图幅大小不变,则该图幅表示的实地面积是原来的小不变,则该图幅表示的实地面积是原来的_。若比例尺缩小了若比例尺缩小了1/2,则比例尺为,则比例尺为_,若实,若实地面积不变,则缩小后的图幅是原来的地面积不变,则缩小后的图幅是原来的_,若,若缩小后的图幅大小不变,则该图幅表示的实地面积是缩小后的图幅大小不变,则该图幅表示的实地面积是原来的原来的_。2、在一张长为、在一张长为62厘米、宽为厘米、宽为56厘米的纸上绘厘米的纸上绘制中国政区图,要求图幅边缘各留空制中国政区图,要求
6、图幅边缘各留空2厘米,求该图厘米,求该图最适宜的比例尺。最适宜的比例尺。1:50000041/41:20000001/44倍倍长:长:58厘米厘米/5500千米千米 1/9480000宽:宽:52厘米厘米/5000千米千米 1/96200001:10000000二、地面高度、气温、地温及对流层逆温的计算二、地面高度、气温、地温及对流层逆温的计算 1、地面高度、地面高度(1)海拔: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拔: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的垂直距的垂直距离。离。(2)相对高度: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相对高度: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直距离。2、不同高度的温度差异、不同高度的温度差异对
7、流层平均每对流层平均每 100米,气温约米,气温约 。3、不同深度的地温计算规律、不同深度的地温计算规律常温层以下,每往常温层以下,每往 100米,温度约米,温度约 。海平面海平面上升上升降低降低0.6下下升高升高3T04、对流层逆温现象、对流层逆温现象T=T0-0.63000/100当当TST时,近地面空气上升将受阻,即出现逆温时,近地面空气上升将受阻,即出现逆温现象;现象;当当TSFECDG随高度增加气温增高随高度增加气温增高变化不大变化不大70.6(1)若稳定在)若稳定在-8,该城市,该城市气温至少要上升到气温至少要上升到 以以上时,逆温现象才会结束,上时,逆温现象才会结束,这时的时间约
8、为这时的时间约为 时。时。(2)一般逆温结束后)一般逆温结束后2小时,小时,近地面对流起到近地面对流起到“净化净化”空空气的作用。所以,在图示的气的作用。所以,在图示的情况下,仅考虑空气洁净的情况下,仅考虑空气洁净的因素,上午体育锻炼的时间因素,上午体育锻炼的时间宜选在宜选在 时左右。时左右。2、下图表示近地面空气若上升到、下图表示近地面空气若上升到3000米高度时,理论温度为米高度时,理论温度为T。3000米高空的实际温度为米高空的实际温度为TS,当,当TST时,近地面空气上升将时,近地面空气上升将受阻,即出现了逆温现象。读某城市春季气温日变化图,回答:受阻,即出现了逆温现象。读某城市春季气
9、温日变化图,回答:10810三、对蹠点的计算三、对蹠点的计算 地球上某点通过地心的延线与地球表面交汇的另一地球上某点通过地心的延线与地球表面交汇的另一点,即为对蹠点。点,即为对蹠点。对蹠点的纬度数不变,但南北纬正好相反;对蹠点的纬度数不变,但南北纬正好相反;对蹠点的经度数对蹠点的经度数=180原数,且东西经相反。原数,且东西经相反。例题:例题:求求A(20N,20E)和)和B(6634 S,50W)的对)的对蹠点蹠点A、B的地理坐标。的地理坐标。A(20S,160W)B(6634 N,130E)若所得余数若所得余数7.5,即为时区数。即为时区数。某地在东经度为某地在东经度为 时区;西经度为时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对流层 逆温 计算 教学 提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