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第九讲 多因素方差分析教学提纲.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SPSS第九讲 多因素方差分析教学提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PSS第九讲 多因素方差分析教学提纲.ppt(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SPSS第九讲 多因素方差分析对两个及以上分类变量或可能出现的协变量与一个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统称一元方差分析,即针对一个因变量的分析什么是多因素方差分析什么是多因素方差分析实例实例1 之前的分析发现受访者的性别会影响其月收入,教育程度也会影响月收入,那么这里的问题是,当我们控制了其中一个变量后,另一个变量对月收入的单独影响是否仍然显著,也就是性别和教育对月收入的主效应是否显著?步骤1:点击“univariate”,弹出对话框步骤2:选择因变量(只能选一个)和自变量步骤3:点击“Model”,弹出对话框步骤4:在Model中选择Custom,在Build Ter
2、m中选择Main effects步骤5:将性别和教育变量选入右侧Model步骤6:点击Continue,回到主对话框步骤7:点击Plots,弹出对话框步骤8:将教育变量作为横坐标步骤9:将性别变量作为两条不同水平线步骤10:点击Add步骤11:点击Continue,回到主对话框步骤12:点击OK,出现结果一 从分析结果的显著度0.05可以得到结论:在控制了其中一个变量之后,性别和教育对月收入的影响是显著的结果二:均数图考虑交互效应实例实例2 在例1中,我们分析了性别和教育变量对受访者月收入的主效应,但进一步的问题是,对于不同教育水平的受访者而言,性别对月收入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即在性别和教育之
3、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步骤1:点击“univariate”,弹出对话框步骤2:选择因变量(只能选一个)和自变量步骤3:点击“Model”,弹出对话框步骤4:在Model中选择Custom,在Build Term中选择Interaction步骤5:将性别和教育变量分别选入右侧Model步骤6:将性别和教育变量同时选入右侧Model步骤7:点击Continue,回到主对话框步骤8:点击Plots,弹出对话框步骤9:将教育变量作为横坐标步骤10:将性别变量作为两条不同水平线步骤11:点击Add步骤12:点击Continue,回到主对话框步骤13:点击OK,出现结果一结果二:均数图结果解释结果解释从性别与教育的交互作用的显著度0.0370.05,可以得到结论,在控制了性别、教育、性别和教育的交互作用后,年龄对月收入的影响不显著练习题练习题利用spss自带的1991GSS数据进行以下练习:如果只考虑自变量的主效应,那么性别和种族对职业声望是否存在显著影响?如果考虑自变量之间的交互效应,那么性别和种族对职业声望是否存在显著影响?如果再引入教育这一协变量,性别、种族和教育对职业声望是否对存在显著影响?结束语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谢谢大家聆听!5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PSS第九讲 多因素方差分析教学提纲 SPSS 第九 因素 方差分析 教学 提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