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级会计资格培训课件第四章.ppt
《年初级会计资格培训课件第四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初级会计资格培训课件第四章.ppt(8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年初级会计资格培训课件第四章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第四章第四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o一、纳税人(一、纳税人()()(P118121)o对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界定,我国税法采用了“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o1.居民纳税人o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属于居民纳税人。o【解释】居住满1年是指在1个纳税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内,在中国居住满365日,临时离境不扣减在华居住天数。临时离
2、境,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离境不超过30日或多次离境累计不超过90日。2第四章第四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o【例题1单选题】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取得所得的下列外籍个人中,属于居民纳税人的是()。(2010年)oA.M国甲,在华工作6个月oB.N国乙,2009年1月10日入境,2009年10月10日离境oC.X国丙,2008年10月1日入境,2009年12月31日离境,其间临时离境28天oD.Y国丁,2009年3月1日入境,2010年3月1日离境,其间临时离境100天C3第四章第四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o【例题2多选题】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
3、制度的规定,下列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人员中,属于中国居民纳税人的有()。oA.外籍个人甲2009年9月1日入境,2010年10月1日离境,其间一次临时离境20天oB.外籍个人乙2009年9月1日入境,2010年10月1日离境,其间两次临时离境各25天oC.外籍个人丙2010年1月1日入境,2011年1月2日离境,其间一次临时离境20天oD.外籍个人丁2010年1月1日入境,2011年1月2日离境,其间两次临时离境各25天CD4第四章第四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o2.非居民纳税人o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属于我国的非居民纳税人。o【考题判断题】
4、(2011年)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属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居民纳税人。()5来源于境内所得来源于境外所得特殊情形居民纳税人非居民纳税人6来源于境内所得来源于境外所得特殊情形居民纳税人纳税纳税1-5年5年以上非居民纳税人纳税不纳税90日,183日7第四章第四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o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o以个人取得的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o分为以下11个税目8征税项目征税项目具体内容具体内容 劳动劳动所得所得工资、薪金工资、薪金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包括个人兼职所得 稿酬所得稿酬所得
5、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生产生产经营经营所得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包括个人从事彩票代销业务的所得承包、承租经营所得承包、承租经营所得资本资本所得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包括将自己的作品原件、复印件拍卖利息、股息、红利利息、股息、红利国债利息、国家发行金融债券利息免税财产转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股票转让暂不征税;财产租赁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其他其他所得所得偶然所得偶然所得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取得的所得。不扣除任何费用其他所得其他所得提供担保获得的报酬等11个税目9税率累进税率累进税率比例税率比例税率工资薪金工资薪金生产经营所得生产经营所得7 7级超
6、额累进税率级超额累进税率5 5级超额累进税率级超额累进税率其他征税项目,单一税率其他征税项目,单一税率20%20%存款利息:存款利息:2007.8.152007.8.152008.10.9 5%2008.10.9 5%;2008.10.92008.10.9后暂免;后暂免;个人出租房屋:个人出租房屋:2001.1.12001.1.1起,起,10%10%;劳务报酬一次收入畸高,劳务报酬一次收入畸高,加成征收加成征收;10第四章第四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o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o(一)工资、薪金所得o1.工资、薪金的界定标准o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
7、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o【解释1】“年终加薪、劳动分红”不分种类和取得情况,一律按工资、薪金所得征税。o【解释2】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具体包括:(1)独生子女补贴;(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补贴;(3)托儿补助费;(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o【解释3】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的收入,在减除按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后,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o【解释4】离退休人员按规定领取离退休工资或养老金外,另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各类补贴、奖
8、金、实物,不属于免税项目,应按“工资、薪金所得”应税项目的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11第四章第四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o【例题单选题】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是()。(2008年)oA.年终加薪oB.托儿补助费oC.独生子女补贴oD.差旅费津贴A12第四章第四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o2.计征方法:按月计征o3.计税依据o(1)自2011年9月1日起,以每月收入额扣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o(2)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人员,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
9、家机关工作的外籍专家,和在境外任职、受雇取得工资、薪金的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中国公民,以每月的收入额扣除费用4800元后为应纳税所得额。o4.税率:适用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o5.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月收入额3500元或4800元)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o【解释】速算扣除数(见教材P131)不用记,试题中一般会给出,会用即可。o【案例】中国公民张某2011年3月从我国境内取得工资6500元,应纳税额(65003500)10105195(元)。13第四章第四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o6.特殊规定o(1)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P139)o一次性奖金也包括年终加薪、实行
10、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纳税义务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当单独作为1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o【案例1】中国公民张某2010年12月在中国境内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60000元,当月工资为4000元:o(1)当月工资40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40003500)3015(元);(2)将全年一次性奖金(60000元)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5000元)确定适用税率(20)和速算扣除数(555元);全年一次性奖金600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600002055511445(元)。14第四章第四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o【案例2】中国公民李某2010年1
11、2月在中国境内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4700元,当月工资为1200元:o(1)如果在发放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低于费用扣除额3500元的,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3500元的差额”后的余额2400元4700(35001200),除以12个月等于200元,按照200元确定适用的税率为3;(2)李某应纳个人所得税2400372(元)。15第四章第四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o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o【案例】王某2010年12月取
12、得半年奖3000元,当月工资为4000元:o(1)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计税;(2)王某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300040003500)10105145(元)。16第四章第四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o(2)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P144)o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部分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可视为一
13、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平均计算。方法为:以超过3倍数额部分的一次性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17第四章第四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o个人领取一次性补偿收入时,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可以在计征其一次性补偿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时予以扣除。o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宣告破产,企业职工从该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18第四章第四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o(二)个体
14、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o1.范围界定(P123)o(1)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等取得的所得。o(2)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等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o(3)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其投资者按照该税目缴纳个人所得税。19第四章第四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o2.计征方法:按年计征o3.计税依据: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o4.税率: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o【解释1】速算扣除数(见教材P132)不用记,试题中一般会给出,会用即可。o【解释
15、2】投资者兴办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包括参与兴办),年度终了时,应汇总从所有企业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据此确定适用税率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o5.应纳税额(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o【案例】某个人独资企业2010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81400元,其投资者应纳个人所得税18140035675056740(元)。20第四章第四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o6.特殊规定o(1)个体工商户的具体规定(P134)o自2011年9月1日起,个体工商户业主的费用扣除标准统一确定为3500元/月,投资者的工资不得在税前直接扣除。o个体工商户向其从业人员实际支付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
16、出,允许在税前据实扣除。o个体工商户拨缴的工会经费、发生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分别在工资薪金总额2、14、2.5的标准内据实扣除。o个体工商户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用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o个体工商户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o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期间的借款利息支出,未超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部分,准予扣除。21第四章第四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o(2)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
17、企业的具体规定(P135136页)o投资者的工资不得在税前直接扣除,从2008年3月1日起投资者费用扣除标准每月为2000元。投资者兴办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其费用扣除标准由投资者选择在其中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中扣除。o投资者及其家庭发生的生活费用不允许在税前扣除。投资者及其家庭发生的生活费用与企业生产经营费用混合在一起,并且难以划分的,全部视为投资者个人及其家庭发生的生活费用,不允许在税前扣除。o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向其从业人员实际支付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允许在税前据实扣除。22第四章第四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o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发生的职工福利费、
18、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分别在工资薪金总额2、14、2.5的标准内据实扣除。o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用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o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o计提的各种准备金不得扣除。23第四章第四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o【例题1判断题】对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应征收企业所得税,不征收个人所得税。()(2010年)o【例题2单选题】某个人独资企业2009年度销售收入为
19、272000元,发生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50000元。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该企业当年可以在税前扣除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最高为()元。(2010年)oA.30000B.38080C.40800D.50000 C 24第四章第四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o(三)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o1范围界定:个人承包经营或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o2计征方法:按年计征o3计税依据o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减除必要的费用是指按月减除2000元。o4税率: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o5应纳税额(纳税年度收入总额2000元12个月)适用
20、税率速算扣除数25第四章第四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o(四)劳务报酬所得o1范围界定(P124126)o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独立从事“非雇佣”的各种劳务所取得的收入,包括:设计、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翻译、演出、技术服务、介绍服务、代办服务等。o【解释1】如何区分劳务报酬所得和工资、薪金所得,主要看是否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o【解释2】个人兼职取得的收入,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而非“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o【解释3】个人担任公司董事、监事,但不在公司任职、受雇,其取得的董事费、监事费收入,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税;个人在公司任职、受雇,同时兼任董
21、事、监事的,应将董事费、监事费与个人工资收入合并,统一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26第四章第四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o【解释4】从2004年1月20日起,对商品营销活动中,企业和单位对营销成绩突出的“非雇员”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等名义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个人实行的营销业绩奖励(包括实物、有价证券等),应根据所发生费用的全额作为该营销人员当期的劳务收入,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并由提供上述费用的企业和单位代扣代缴。考生应注意的是:雇员按照“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非雇员按照“劳务报酬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27第四章第四
22、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o2计征方法:按次计征(P138)o(1)只有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o(2)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1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o3计税依据o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o4税率o(1)基本税率为20o(2)应纳税所得额超过一定金额,加成征税28第四章第四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o5应纳税额的计算o(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o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o【案例】张某2011年4月取得劳务报酬300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300080
23、0)20440(元)。o(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o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o【案例】张某2011年4月取得劳务报酬500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5000(120)20800(元)。29第四章第四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o(3)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o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o【解释】速算扣除数(见教材P133)不用记,试卷中一般会给出,加成的情况考生应适当关注。o【案例1】张某2011年4月取得劳务报酬5000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50000(120)30200010000(元)。o【案例2】
24、张某2011年4月取得劳务报酬10000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00000(120)40700025000(元)。30第四章第四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o(五)稿酬所得o1范围界定(P126127)o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收入,作品包括文学作品、书画作品、摄影作品,以及其他作品。o【解释1】考生应注意稿酬与劳务报酬所得的区别,稿酬所得强调的是作品的“出版、发表”。o【解释2】作者去世后,财产继承人取得的遗作稿酬,应征收个人所得税。o【解释3】任职、受雇于“报纸、杂志”等单位的记者、编辑等“专业人员”,因在本单位的报纸、杂志上发表作品取得的
25、所得,属于因任职、受雇而取得的所得,应与其当月工资收入合并,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除上述专业人员以外,其他人员在本单位的报纸、杂志上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应按“稿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o【解释4】“出版社”的专业作者撰写、编写或翻译的作品,由本社以图书形式出版而取得的稿费收入,应按“稿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31第四章第四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o【考题单选题】(2011年)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从事非雇佣劳动取得的收入中,应按“稿酬所得”税目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是()。A.审稿收入B.翻译收入C.题字收入D.出版作品收入D 32第四章第四章个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初 会计 资格 培训 课件 第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