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现场检测.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现场检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现场检测.ppt(6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现场检测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一、检测依据JGJ132-2008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替代JGJ132-2001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GB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二、节能检验前应提交技术文件:1 审图机构对工程施工图节能设计的审查文件;2 工程竣工图纸和技术文件;3 由具有相关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对从施工现场随机抽取的外门(含阳台门)、户门、外窗及保温材料所作的性能复验报告,包括门窗传热系数、外窗
2、气密性能等级、玻璃及外窗遮阳系数、保温材料密度、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和强度报告;4 热源设备、循环水泵的产品合格证或性能检测报告;5 外墙墙体、屋面、热桥部位和采暖管道的保温施工做法或施工方案;6 与本条第5款有关的隐蔽工程施工质量的中间验收报告。三、检验项目及验算项目:本标准规定了12个检验项目和2个验算项目,但考虑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差异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根据严寒和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提出6个检验项目作为必检项目。对夏热冬冷地区规定了7个强制检验项目。夏热冬暖地区规定了2个强制检验项目 四、检验项目1 室内平均温度检验2 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验3 外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检验4
3、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检验5 外窗窗口气密性能检验6 外围护结构隔热性能检验7 外窗外遮阳设施检验8 室外管网水力平衡度检验9 补水率检验10 室外管网热损失率检验11 锅炉运行效率检验12 耗电输热比检验四、验算项目四、验算项目1、年采暖耗热量2、年空调耗冷量当竣工图中居住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做法和施工图存在差异时,应根据气候区的不同分别对建筑物年采暖耗热量指标和/或年空调耗冷量指标进行验算,且验算方法应分别符合本标准附录C和附录D的规定。第二节第二节 检测方法检测方法一、建筑物室内平均室温一、建筑物室内平均室温1、检测时间:室内平均温度的检测持续时间宜为整个采暖期。当该项检测是为配合其它物
4、理量的检测而进行时,则其检测的起止时间应符合相应检验项目检测方法中的有关规定。一、建筑物室内平均室温一、建筑物室内平均室温2、测温点布置要求除设有浴盆和淋浴器的卫生间、浴室、厨房、阳台和使用面积不足5m2的自然间外,其他每个自然间均应布置测头;当受检房间使用面积大于或等于20m2时,宜设置两个测点。测点应设于室内活动区域,且距楼面7001800mm范围内有代表性的位置;温度传感器不应受到太阳辐射或室内热源的直接影响。一、建筑物室内平均室温一、建筑物室内平均室温3、仪器设备 室内平均温度应采用温度自动检测仪进行连续检测,检测数据记录时间间隔不宜超过20min。测头不确定度0.3,二次仪表精度0.
5、1级,总不确定度0.5一、建筑物室内平均室温一、建筑物室内平均室温4 室内逐时温度和平均温度计算公式室内逐时温度和平均温度计算公式某工程某户型各测温点的结果如下:客厅 30m2 2个测温头,每个逐时平均温度分别为16.4,16.2 卧室1 15m2 1个测温头,逐时平均温度18.6 卧室2 13.5 1个测温头,逐时平均温度17.4 餐厅 10m2 1个测温头,逐时平均温度17.0 某工程某户型各测温点的结果如下:则该户型室内平均温度为:(30(16.4+16.2)+1518.6+13.517.4+1017.0)/(30+15+13.5+10)=17.1一、建筑物室内平均室温一、建筑物室内平均
6、室温合格指标与判定方法1 1、集中热水采暖居住建筑,其采暖期室内平均温度应在设计范围内,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中的相应规定。2 2、集中热水采暖居住建筑,采暖期室内逐时温度最低值不应低于室内设计温度的下限;当设计无规定时,该下限温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中的相应规定。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规定: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宜采用1624。一、建筑物室内平均室温一、建筑物室内平均室温合格指标与判定方法3 3、对于已实施热计量的采暖系统,当住户出于经济的考虑,人为调低室内温度设定值时,采
7、暖期室内逐时温度最低值可不作判定。4 4、当受检房间的室内平均温度和室内逐时温度分别满足本标准1和2的规定时,应判为合格,否则应判为不合格。二、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量 1、检测条件、检测条件 与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量有关的物理量的检测应在采暖供热系统正常运行后进行,检测持续时间不应少于72h,试点建筑应为整个采暖期。新标准要求:单位采暖耗热量的检测应在采暖系统正常运行120h后进行,检测持续时间不应少于24h。二、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量 2、供热量测量方法、供热量测量方法 对建筑物的供热量应采用热量计量装置在建筑物热力入口处测量。计量装置中温度计和流量计的安装应符合相关产品的使用规定。(如热电偶在液
8、体管道中安装应与轴线垂直及向下45角范围内)供回水温度测点宜位于外墙外侧且距外墙轴线2.5m以内。二、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量 2、供热量测量方法、供热量测量方法 采暖系统总采暖供热量宜在采暖热源出口处检测,供回水温度和流量传感器宜安装在采暖热源机房内,当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室外时,距采暖热源机房外墙外表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大于2.5m。按规定:建筑物外墙轴线外2.5m 以内属于室内系统,2.5m以外属于室外管网系统。但考虑到使用“外墙轴线”不如使用“外墙外表面”更方便。4、计算方法:4、计算方法:新旧标准公式比较:新旧标准公式比较:1、旧标准考虑室内外温度、房间入住率等诸多因素,事、旧标准考虑室内外温度
9、、房间入住率等诸多因素,事实上室内温度测量、房间入住率很难确定和测量。实上室内温度测量、房间入住率很难确定和测量。2、新标准把耗热量指标影响控制在供热量、建筑物面积、新标准把耗热量指标影响控制在供热量、建筑物面积以及检测时间,测量更准确。以及检测时间,测量更准确。三、三、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验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验 1、围护结构热工缺陷分类、围护结构热工缺陷分类外表面热工缺陷检验、内表面热桥和内表面热工缺陷检验。外表面热工缺陷检验、内表面热桥和内表面热工缺陷检验。2、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宜采用红外热像仪进行检测,红外热像仪设计适用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宜采用红外热像仪进行检测,
10、红外热像仪设计适用波长范围应为波长范围应为8.014.0m,传感器温度分辨率(,传感器温度分辨率(NETD)应小于)应小于0.08,温差检测不确定度应小于,温差检测不确定度应小于0.5,红外热像仪的像素不应少,红外热像仪的像素不应少于于76800点。点。三、三、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验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验 3、检测前提供资料、检测前提供资料1)红外热像仪的性能和规格型号2)建筑墙体的特征3)面层材料的辐射性能4)气候因素 5)测试的可能性6)环境的影响7)其他重要因素 三、三、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验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验4 4、检测前及检测期间,环境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检测前及检测期间,环境条
11、件应符合下列规定:检测前至少24h内室外空气温度的逐时值与开始检测时的室外空气温度相比,其变化不应大于10。检测前至少24h内和检测期间,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内外平均空气温度差不宜小于10。检测期间与开始检测时的空气温度相比,室外空气温度逐时值变化不应大于5,室内空气温度逐时值的变化不应大于2。三、三、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验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验4 4、检测前及检测期间,环境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检测前及检测期间,环境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h内室外风速(采样时间间隔为30min)变化不应大于2级(含2级)。检测开始前至少12h内受检的外表面不应受到太阳直接照射,受检的内表面不应受到灯光的直接照射。室
12、外空气相对湿度不应大于75%,空气中粉尘含量不应异常。二、二、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验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验 5.1.5 5.1.5 检测前宜采用表面式温度计在受检表面上测出参照温度,调检测前宜采用表面式温度计在受检表面上测出参照温度,调整红外热像仪的发射率,使红外热像仪的测定结果等于该参照温度;整红外热像仪的发射率,使红外热像仪的测定结果等于该参照温度;宜在与目标距离相等的不同方位扫描同一个部位,以评估临近物体宜在与目标距离相等的不同方位扫描同一个部位,以评估临近物体对受检外围护结构表面造成的影响;必要时可采取遮挡措施或关闭对受检外围护结构表面造成的影响;必要时可采取遮挡措施或关闭室内辐射源,
13、或在合适的时间段进行检测。室内辐射源,或在合适的时间段进行检测。5.1.6 5.1.6 受检表面同一个部位的红外热像图,不应少于受检表面同一个部位的红外热像图,不应少于2 2张。当拍摄张。当拍摄的红外热像图中,主体区域过小时,应单独拍摄的红外热像图中,主体区域过小时,应单独拍摄1 1张以上(含张以上(含1 1张)张)主体部位红外热像图。应用图说明受检部位的红外热像图在建筑中主体部位红外热像图。应用图说明受检部位的红外热像图在建筑中的位置,并应附上可见光照片。红外热像图上应标明参照温度的位的位置,并应附上可见光照片。红外热像图上应标明参照温度的位置,并随红外热像图一起提供参照温度的数据。置,并随
14、红外热像图一起提供参照温度的数据。二、二、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验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验 合格指标与判定方法合格指标与判定方法5.2.1 5.2.1 受检外表面缺陷区域与主体区域面积的比值应小于受检外表面缺陷区域与主体区域面积的比值应小于20%,20%,且单且单块缺陷面积应小于块缺陷面积应小于0.5m20.5m2。5.2.2 5.2.2 受检内表面因缺陷区域导致的能耗增加比值应小于受检内表面因缺陷区域导致的能耗增加比值应小于5%5%,且单,且单块缺陷面积应小于块缺陷面积应小于0.5m20.5m2。5.2.3 5.2.3 热像图中的异常部位,宜通过将实测热像图与受检部分的预热像图中的异常部位,宜通
15、过将实测热像图与受检部分的预期温度分布进行比较确定。必要时可采用内窥镜、取样等方法进行期温度分布进行比较确定。必要时可采用内窥镜、取样等方法进行确定。确定。5.2.4 5.2.4 当受检外表面的检测结果满足本标准第当受检外表面的检测结果满足本标准第5.2.15.2.1条规定时条规定时,应判应判为合格,否则应判为不合格。为合格,否则应判为不合格。5.2.5 5.2.5 当受检内表面的检测结果满足本标准第当受检内表面的检测结果满足本标准第5.2.25.2.2条规定时,应条规定时,应判为合格,否则应判为不合格。判为合格,否则应判为不合格。三、外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检验三、外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
16、面温度检验6.1.1 6.1.1 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宜采用热电偶等温度传感器进行检测,检测仪表应符合本标准第7.1.4条规定。6.1.26.1.2 检测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时,内表面温度测点应选在热桥部位温度最低处,具体位置可采用红外热像仪确定。室内空气温度测点布置应符合本标准第4.1.2条的规定。室外空气温度测点布置应符合本标准附录F的规定。6.1.36.1.3 内表面温度传感器连同0.1m长引线应与受检表面紧密接触,传感器表面的辐射系数应与受检表面基本相同。6.1.46.1.4 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检测应在采暖系统正常运行后进行,检测时间宜选在最冷月,且应避开气温剧烈变化的天气。检测持续时间不
17、应少于72h,检测数据应逐时记录。三、外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检验三、外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检验6.2 6.2 合格指标与判定方法合格指标与判定方法6.2.1 6.2.1 在室内外计算温度条件下,围护结构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在室内外计算温度条件下,围护结构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且在确定室内空气露点温度时,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且在确定室内空气露点温度时,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应按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应按60%60%计算。计算。6.2.2 6.2.2 当受检部位的检测结果满足本标准第当受检部位的检测结果满足本标准第6.2.16.2.1条的规定时,应条的规定时,应判为合
18、格,否则判为不合格。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四、外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两种检测方法:1、冷热箱法2、热流计法 建设部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推荐采用热流计法冷热箱法原理示意图冷热箱法原理示意图2、热流计法、热流计法优点:测试时间短,测试准确度高缺点a、热流计标定的条件和使用条件不太相同,影响热流测定的准确度b、要求室内外温差较大,现场测试不易达到c、热流计在围护结构表面的安装情况会严重影响热流的准确度热流计法原理示意图热流计法原理示意图2、热流计法、热流计法 u检测原理检测原理 根据对某围护结构两侧表面温度和通过其热流的逐时数据记录,经数据分析即可得到该围护结构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2、热流计
19、法、热流计法 u检测要求检测要求7.1.1 7.1.1 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的检测应在受检围护结构施工完成至少12个月后进行。7.1.4 7.1.4 热流和温度应采用自动检测仪检测,数据存储方式应适用于计算机分析。温度测量不确定度应小于0.5。7.1.5 7.1.5 测点位置不应靠近热桥、裂缝和有空气渗漏的部位,不应受加热、制冷装置和风扇的直接影响,且应避免阳光直射。2、热流计法、热流计法 u检测要求检测要求7.1.7 7.1.7 检测时间宜选在最冷月,且应避开气温剧烈变化的天气。对设置采暖系统的地区,冬季检测应在采暖系统正常运行后进行;对未设置采暖系统的地区,应在人为适当地提高室内温度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节能 工程质量 现场 检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