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儒者的风骨与担当精讲复习过程.ppt
《岳麓书院儒者的风骨与担当精讲复习过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书院儒者的风骨与担当精讲复习过程.ppt(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岳麓书院儒者的风骨与担当精讲第章1筚路蓝缕屡废屡建PART ONE往年余长岳麓,山中碑十余,寻其差古者,其一李北海开元中为僧寺撰,其一记国初建书院志撰者名。碑言书院乃寺地,有二僧,一名智璿,一名某,念唐末五季湖南偏僻,风化陵夷,习俗暴恶,念唐末五季湖南偏僻,风化陵夷,习俗暴恶,思见儒者之道,乃割地建屋,以居士类。思见儒者之道,乃割地建屋,以居士类。凡所营度,多出其手。时经籍缺少,又遣其徒市之京师,而负以归。士得屋以居,得书士得屋以居,得书以读。以读。欧阳守道:巽斋文集卷七,赠了敬序欧阳守道:巽斋文集卷七,赠了敬序得屋以居,得书以读得屋以居,得书以读 宋开宝九年(976)潭州知州朱洞与通判孙逢吉
2、回应彭城人刘嶅倡议,于岳麓山抱黄洞下肇启书院,广延学徒,时有讲堂五间,斋序五十二间。朱洞离任后,岳麓书院得不到有力的支持,一度出现了“诸生逃散,六籍散亡,弦歌绝音,俎豆无睹”的暂时冷清局面。咸平二年(999)潭州知州李允则重建,扩大规模,敞门屋,开讲堂,揭书楼,请辟水田,祀先师贤哲,奏颁文疏,备生徒肄业,形成讲学、藏书、祭祀、学田四大基本规制。筚路蓝缕自绍兴辛亥(1131年)更兵革灰烬,什一仅存,间有留意,则不过袭陋仍弊,而又重以撤废,鞠为荒榛,过者叹息。乾道(1165年)改元,建安刘侯(刘珙)下车,既剔蠡夷奸,民俗安静,则葺学校,访儒雅,思有以振起,湘人士合辞以书院请。侯竦然曰“是故章圣皇帝
3、加惠一方,本劝励长养以风天下者亦可废乎?”乃命郡教授婺源郭颖董其事,鸠废材,用余力,未卒岁而屋成。为屋五十楹,大抵悉还旧规,肖阙里先圣像于殿中,列绘七十子,而加藏书于堂之北。张栻:岳麓书院记,南轩集卷十绍兴之毁与刘珙再建1276宋德祐二年正月元将阿里海牙破潭州城,书院毁于兵。1647顺治四年,南明与李自成余部败退,清兵首克长沙书院荒废。1368咸丰二年太平天国军攻长沙书院毁焉,藏书多成灰烬。1368元至正末年,书院毁于兵火。1674康熙十三年吴三桂叛兵陷长沙,院舍多有损坏。1938民国二十七年书院斋舍、二门、文昌阁、御书楼、文庙及道乡祠为日军飞机炸毁。屡屡次次被被毁毁999咸平二年潭州知州李允
4、则重建,形成讲学、藏书、祭祀、学田四大基本规制1432明宣德七年长沙卫指挥周辛甫率其子义官捐修岳麓书院讲堂,是为元末兵毁六十余年之后第一次修复。1945民国三十四年抗日战争胜利,书院初毁建筑陆续修复。1286元至元二十三年郡人学正刘必大重建书院1853咸丰三年丁院长率众修复文庙、御书楼、文昌阁、讲堂、斋舍、祠宇。倡导官绅士民捐置图书。涅涅槃槃再再建建使里人有必葺之志,学者无将落之忧。谁谓潇湘?兹为洙泗。谁谓荆蛮?兹为邹鲁。人存政举,岂系古今;导德齐礼,自知耻格。王禹偁:潭州岳麓山书院记潇湘洙泗第章2潜心求道朱张会讲PART ONE朱张会讲朱张会讲乾道三年(1167)九月至十一月,朱熹应张栻之邀
5、访学书院。两先生尝论中庸之义三昼夜不辍,后成中和旧说。史称朱张岳麓会讲,卒开书院会讲之先河。其时学者云从,湖湘学派得以养成。二先生论中庸之义,三日夜而不能合。论中庸之义,三日夜而不能合。王懋竑:朱子年谱卷一乾道丁亥,(朱熹)如长沙访张南轩,讲学城南、岳麓,每语学者观孟子道性善及求放心两章,务收敛凝定,以致克己求仁克己求仁之功。康熙岳麓志卷三学徒千余,舆马之众至饮池水立竭,一时有潇湘洙泗潇湘洙泗之目焉。康熙岳麓志卷三潜心求道朱熹反对当时官学中“务记览,为辞章,钓声名,取利禄”的流弊,在书院中树立潜心求道的学风。在学规的跋语中,朱熹曾强调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
6、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今人之为学者,则既是矣。已也。今人之为学者,则既是矣。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有所持循哉!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儒家风骨教育 南宋乾道年间,张栻筑道乡台纪念北宋诤臣邹浩,朱熹题额,以示“仰止之思”。邹浩字志完,自号道乡居士,宋晋陵人。尝从程颐讲学,以道学行谊称于世。北宋哲宗时任“右正言”,直谏而“以言事落职”。徽宗即位后,又起用为“中书舍人”,因与蔡京不合,引起蔡的忌恨。后蔡京当政,
7、于崇宁二年(1103)将其贬为衡州通判。途经长沙,潭州知州温益,趋炎附势,不仅不以礼相待,反下逐客令,邹只得冒雨渡江投宿于岳麓山。山僧列炬相迎,士人则拟请讲学,其冷暖大别。张栻朱熹之筑台,非徒“示仰止之思”以为纪念,其深意则在“发人感愤”,塑造诸生的风骨与担当。仰止之思嗟乎,先生(指邹浩)之没已数百年,而眺其台如见先生焉,拜其祠又如见先生焉,彼章惇、蔡京、温益辈虽得志乱朝,而至今齿其姓名,牧竖犹为唾骂。则先生可无憾,而后之为停为惇为益辈嫉正若仇误国流殃者,不亦当翟然悔悟,以免为山僧之所窃笑哉!赵申乔:重修道乡台并建祠堂记,同治岳麓续志卷四遗风深远 第章3可歌可泣丹心汗青PART ONE(赵方知
8、襄阳府)谍知金人谋犯境,上疏力陈不可和者七,战议遂定。宋元学案卷七十一,岳麓诸儒学案。被称为“岳麓巨子”的吴猎对南宋政权苟且偷安的现状十分不满,他尖锐地批评说:“以偷安为和平,以不事事为安静,天经地义,陷溺而不知,竭州县之力,以养不耕不战之军。”“靖康之祸,天地之大变,而古今之所无。使南渡以来,君臣上下,朝思夕勉,如勾践之报吴、田单之复齐,则将必其将,兵必其兵,上无贿取幸得之门,下无虚籍冗费之敝,民力庶几有瘳。”魏了翁:文阁直学士赠通议夫吴公行状,鹤山集卷八十九抗金 淳熙五年,陈傅良以争过宫不从,请求辞职而去,吴猎得知十分生气,对陈傅良说:“今天下安危之机已判然可见矣,而未闻有叩头流血,牵据折
9、槛之士。方且曰:是不宜激,激则已甚。公不于此时有所奋发,为士大夫倡,第洁身而去,不欲归过君父。然则身虽退而奚益!”魏了翁:文阁直学士赠通议夫吴公行状,鹤山集卷八十九陈傅良为吴猎这番沉痛而率直的话所感动,遂“改容谢之”,放弃了离去的想法。担当初,潭士以居学肄业为重,兵兴时,三学生(州学、湘西学院、岳麓书院)聚居州学,犹不废业。谷(指尹谷)死,诸生百人往哭。城破,多感激死义者。宋史卷四百五十,忠义五,尹谷传 岳麓之泽,并称克世。长沙之陷,岳麓诸生荷戈登碑,死者什九!惜死者姓名多不可考。宋元学案卷七十三,丽泽学案南轩先生岳麓之教,身后不衰。宋之亡也,岳麓精舍诸生乘城共守,及破,死者无算,惜其莫可考见
10、。宋元学案卷五十,元城学案抗元 周谷城先生中国通史列举了岳麓诸生等抗元斗争事实之后写道:“即上四端,已可概见两宋知识分子的民族意识,爱国情绪,抗战决心矣。凡此虽不必尽是理学所直接培植出来的;但理学所亟欲增植的却不能不包括这种精神在内。”肯定了这种气节、风骨和理学教育的关系。理学教育与儒学风骨 吴吴道道行行他在绝笔自叙中记道:崇祯十七年(1644)四月,“惊闻北事,主亡臣辱,痛之如何!予以诸生,食恩累代,独非草莽之臣哉!居旬日,唐父母以团练乡勇属愉儿促之渡江。两儿讷孙辈来,理生平手迹编帙,一一付之。十七日早,速肩舆将渡而西,因走笔数言以志予怀。十八日巳时,笔搁而舆至,将以吉日遄归,集儿女罗拜,从
11、此从先帝于地下矣!”邓显鹤沅湘耆旧集卷四十二王王夫夫之之明清之际,社会进入王船山所谓“大运倾覆”、“地裂天倾”的巨变时期。他不但揭竿衡山,举兵抗清,而且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出仕南明永历朝廷,积极参加抗清斗争。但终因不满王化澄为首的贪桩枉法的官僚集团,不久即愤然离去,流亡于瑶族山区。顺治末年,南明政权灭亡,全国范围内的抗清斗争逐渐平息,于是他又潜依山林,发愤著作,从理论上总结明亡的经验教训,“哀其所败,原其所剧”,以唤起后人,恢复故物。康熙间,吴三桂发动叛乱,他又逃入深山,不予合作。事后巡抚郑端嘉之,想借机请其出山,他终“以病辞”,不肯出仕清朝,直至康熙三十一年(1692)逝世,保持了高尚的民族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书院 儒者 风骨 担当 复习 过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