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采集设备项目建设条件评估方案_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采集设备项目建设条件评估方案_范文.docx(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数据采集设备项目建设条件评估方案数据采集设备项目建设条件评估方案目录一、 公司概况3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3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3二、 产业环境分析4三、 行业发展概况5四、 必要性分析6五、 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估7六、 项目厂址选择评估14七、 生产建设条件评估概述21八、 技术条件评估概述22九、 交通运输与通信条件评估24十、 燃料、动力供应条件评估26十一、 项目技术总体评估28十二、 软技术评估29十三、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30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31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3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34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36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39十四、 投资估算及资金
2、筹措40建设投资估算表4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43流动资金估算表44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45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46一、 公司概况(一)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程xx3、注册资本:84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4-9-207、营业期限:2014-9-20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8540.286832.226405.21负债总额4908.163926.
3、533681.12股东权益合计3632.122905.702724.09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42580.4034064.3231935.30营业利润8546.476837.186409.85利润总额7396.945917.555547.70净利润5547.704327.213994.3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547.704327.213994.34二、 产业环境分析建设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强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体经济不断壮大,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创新驱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区域
4、协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产业强市成效显著,项目建设鳞次栉比,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兴起,现代农业和服务业迅猛发展、蒸蒸日上,市域综合经济实力和影响力迈上新台阶。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秀美生态城市。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大幅提升,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格局基本形成,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具备条件的农村基本建成美丽乡村。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深入发展,主要污染物减排如期实现省下达目标任务,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三、 行业发展概况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指通过计算机系统、
5、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其他的微处理设备,进行非键盘输入的数据输入方式。终端是实现自动识别及数据采集的基础,智能终端可通过将多种功能集成于工业级的便携式手持终端,帮助客户实现数据的采集、传输及处理分析以及根据客户的需求搭载生物识别和金融支付等多种功能。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从数据存储形态上可以分为光存储器、磁存储器、电存储器三种类型:光存储器包括条形码、二维码、光学字符、光卡等;磁存储器包括磁条、非接触磁卡等;电存储器包括智能卡、射频标识、接触式存储器等。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从数据特征提取上可以分为静态特征、动态特征和属性特征:静态特征包括视觉识别、指纹识别、能量扰动识别等;动态特征包括声音、按键
6、输入等;属性特征包括化学感觉特征、物理感觉特征等。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行业按终端设备分类主要分为五大类,包括扫描枪、手持智能数据终端、条码打印机、RFID无线射频设备、固定式设备及其他。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行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条码技术在70年代的普及,第一代智能移动终端出现,自动识别使得数据录入效率得到提升,至今经过50余年的技术发展,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物流快递、零售电商、生产制造、公共事业、医疗卫生等行业。我国自动识别及数据采集技术起步较晚,行业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2000年之前,企业通过传统信息管理方式对信息处理,信息录入主要通过手工录入,效率低且出错率
7、高;(2)2000年至2010年,国内智能移动终端产品均由国外进口,价格昂贵,普及率一般,国内陆续成立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的厂商,如新大陆、优博讯、东集技术等;(3)2010年至今,我国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上升为国家战略,企业通过不断加大对IT投入实现数字化转型,其中自动识别及数据采集技术是物联网感知层的关键技术,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国产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企业发展迅速,下游行业应用渗透率不断提高。四、 必要性分析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
8、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五、 项目建设环境
9、影响评估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关系经济社会是否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目前,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将环境保护措施由事后处理型升级到事前预防型。我国自2002年首次将环境影响评估纳入法律体系,已经不断顾发和修订了多部相关法律法规,至今,我国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法律法规体系。环境影响评估是管理环境的一种有效手段。由于企业和政府进行的生产建设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我们需要在这些生产建设活动开始前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及消除、减缓这些不良影响的措施有效性进行分析、预测、评价及跟踪监测,最大限度地保证环境污染影响最小化。(一)环境影响评估程序对投资项目的
10、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时,我们应按照如下步骤依次展开:(1)分析投资项目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2)分析投资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3)评估投资项目预计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4)分析投资项目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5)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二)投资项目环境污染因素从环境污染的影响对象来看,环境污染主要分为自然环境污染和社会环境污染两个方面。自然环境污染主要是指人类社会生活对空气、土壤、河流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形成的不可改变或有害的破坏;而社会环境污染主要是指人类社会活动形成的城市膨胀、交通拥挤、垃圾堆积等影响人类健康发展的问题。1、自然环境污染在投资项目的建设、生产及后续经营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都有可能
11、造成环境污染,总体来看大部分都是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1)投资项目建成以后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物带来的环境污染。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只有投入物料才能进行生产,而投入的物料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和影响。比如有毒或易爆的投入物,在没有密封和安全设施的情况下,投料过程可能会污染自然环境;再比如一些危险投入物在存放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安全的隐患,导致环境污染。(2)投资项目建成以后生产期间所用能源导致的污染。一般工业项目的生产都会使用矿物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这些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硫的氧化物、気的氧化物、经类、一氧化碳和颗粒粉尘等污染物。它们除危害人类呼吸系统外,还以酸雨形式返回地面,影响生物生
12、长。(3)投资项目建成以后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排放“三废”(废水、废气、废渣)造成的污染。废水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液态排放物。例如,造纸工业、化学工业、电子工业等排放的废水,都含有一种或多种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废气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气态排放物。废气污染主要指大气环境受到有害气体破坏,从而影响人类活动。尽管大气环境本身有一定的净化能力,但是当排放的气体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超过了大气的净化能力时,就会对人类活动和生物生存带来不利影响。废渣包括矿山的废弃开采物、炉渣、粉煤灰等。废渣的大量排放除直接影响排放地区人们的生活环境外,有些废渣污染物随河流、雨水冲刷渗入土壤,会造成更大范围的污染。(4)投资项
13、目建成以后其产出物对环境的污染。一些工业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或使用之后会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或污染,比如某些化肥和农药,在使用时若不遵守使用规则,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再比如电器产品在其使用价值丧失之后,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5)投资项目建成以后生产、管理人员生活对环境造成的生活污染。项目建成投产必然要提供生产、管理人员的生活场所,而生活垃圾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2、社会环境污染(1)投资项目建成以后生产期间产生的噪声污染和光污染。投资项目的生产过程常常伴随着噪音和光电污染,比如重型机器所产生的瞬间或者连续的机器轰鸣声,发光物对环境的光刺激等。噪声和光污染现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14、其对人类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2)投资项目建设期间对厂址所在地造成的不良影响。一些工业投资项目要在建设过程中利用一定的土地进行建厂,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改变建厂地址的地形地貌,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还可能破坏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另外,投资带来的地区经济布局的改变也会给人们的生存带来很多潜在的影响。(三)投资项目预计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评估环境保护措施评估应首先从拟建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收集项目所在地有关地形、气候、农业生产和城市规划等基础资料,根据项目涉及污染物的实际排放情况,分析项目对空气、水质、土壤等自然环境的影响。了解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程度,然后对为消除和减轻这些影响,使其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15、要求而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分析评估。在评估时,我们应着重分析评价这些环保措施是否能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具体内容如下:1、审查环境影响报告书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审查可行性研究阶段是否全面分析了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是否形成环境报告书;二是审查环境影响报告书是否经过环保部门批准;三是审查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是否提出了具体的治理对策,特别是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源是否提出了科学可靠的控制方案。审查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中是否有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各级环保部门的审查意见。2、审查治理方案对治理方案的审查,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审查对投入物、燃料和原材料的使用是否安排处
16、理措施;二是审查设计任务书中的治理措施是否合理可靠,经治理的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是否低于国家环保部门规定的排放量,全面分析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治理对策。在分析产生污染的种类、可能污染的范围及程度的基础上,对治理对策进行评估。尤其要注意为防止生产过程污染而进行的治理项目与建设的配套设施,是否做到了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产。分析评价治理后能否达到有关标准要求。项目在规划治理措施时,必须保证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低于国家环保部门规定允许的最大排放量。在评估时,以国家颁发的有关标准作为依据,检测项目的治理是否达到这些标准要求的限度。对于国家尚未颁发标准的一些行业,则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分
17、析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并结合国家关于环境质量的一些标准,如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城市噪音标准等,来判断该项目的污染治理措施是否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项目只有符合环保要求,才能进行建设。3、审查总投资与总设计对总投资的审查,看是否包括了环保工程的相关投资,是否单独列项,来源有无保证。对总设计的审查,看是否坚持了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的方针。分析评价投入环保工程的资金有无保证、是否落实。应贯彻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方针,以达到控制环境污染和恶化的目的。4、分析项目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建设项目本身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必须采取合适的环境保护措施,但与
18、此同时,环境保护措施的采取又会对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治理标准既要符合排放物不危害环境的要求,同时又要考虑治理投资的效益问题。治理费用并非越大越好,如果治理费用超出了项目可获得的经济效益,项目就不具备可行性。因此,应从项目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角度综合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在治理环境所获成效和所付出的经济代价之间进行对比和衡量,尽量用有限的资金获取最大效益。(四)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设项目概况;(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4)建设项目
19、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5)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6)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7)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六、 项目厂址选择评估投资项目建设地址的选择是一个事关全局性和长远性的战略问题,直接决定了项目当前的建设活动能否顺利完成及项目后续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否可持续。合理选择项目建设地址,要对项目厂址的选择方案进行评估。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在国家经济布局和发展计划的范围内选择几个合适的项目建厂位置,再进一步根据所选建厂位置的自然地理属性、运输条件、供电给水条件等因素判断其是否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建设与经营各方面的要求,使项目的建设达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最终确定最佳厂址。
20、项目厂址的选择关系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厂址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项目投资、建设速度、施工条件及未来的发展与竞争能力。因此,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大中型项目都要求编制选址报告,对选址做多方面的技术经济论证。(一)厂址选择的原则在进行项目选址时我们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是自然因素,项目厂址所在地的自然资源条件及地形地貌等地质条件对项目后续建设有决定性的影响;其次是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厂址所在地区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等;最后是社会政治因素,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国家环境保护法案、财税制度等因素都应考虑在内。结合这些因素,在进行项目厂址选择评估时,我们应重点遵循以下原则:(1)厂址的地区布局
21、应符合国家经济布局、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国土开发及管理的有关规定。(2)厂址选择应执行“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3)厂址选择应按照指向原理,根据原材料、市场、能源、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相对区位综合分析确定,即选择生产要素可获得性最高的厂址。比如,对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原料失重程度较大,单位产品消耗原料数倍及以上的,选择靠近原料产地建厂,这样原料的外运成本比工厂建在消费地而大量运输原料要合算;对在项目的生产过程中,原料失重程度小,成品不便运输或运输过程损耗大的,一般选择接近消费市场的地区建厂;对于耗电量大的项目,一般应选择在动力基地附近建厂;对属于劳动密集型、资
22、金有机构成低、人工费在产品成本中占绝大部分的项目,应在劳动力供应充足的地区建厂;对属于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项目,应考虑技术协作条件,在靠近科技中心的地区建厂。(4)厂址选择要考虑交通运输和通信设施等条件。(5)厂址选择要有利于专业化协作,专业化协作生产可以大大节约用地面积和建设投资,并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率。(6)厂址选择要注意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注意保护自然风景区、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7)厂址选择既要考虑保证生产的需要,还要考虑职工生活条件,尽可能处理好生产与生活的关系。(二)厂址选择的步骤确定建设项目的具体地址,我们应首先进行建设地区条件分析,其次再进行建设地址条件分析
23、。地区条件分析又称选点评估,是结合国家的宏观计划和生产力布局的要求在较大范围内研究与选择项目的建设地理区域;建设地址条件分析又称定址评估,是对拟建项目的具体施工建设地点的选择。1、建设地区的选择一个项目很可能选择数个不同地区进行建设,在项目评估报告中应说明选择某些建厂地区的理由。选择建厂地区要考虑的因素既有政治方面的,也有经济方面的;既有自然方面的,也有社会方面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条件。在地理、地形、地貌方面,我们分析该地理位置对拟建项目的投入产出、劳动力来源、经营管理、交通运输、协作化等各种条件的利弊,研究当地各种地理条件和自然灾害的历史资料是否符合建厂条件;对区域地质、
24、地震、防洪等资料进行分析,选择防震、防洪、基础工程属于常规设施的地区;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选择在项目有效期内有充分取水保证的地段;对气象条件进行分析,选择气象条件对建厂投资和生产成本无过大影响的地区;有些项目对环境要求很高,如农产品加工项目明显依赖使用的原材料,原材料被污染,会对项目效益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对于这类项目还要进行环境分析,选择环境对项目没有影响的地区。(2)经济条件。经济条件包括工农业生产水平与生产协作条件、经济发展规划、当地人口状况及劳动力资源、交通运输条件、基础设施条件。根据拟建项目的特征和需要,我们要分析生产的协作性、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劳动力资源状况等条件能否满足建厂要求
25、;分析建设地区靠近原料、燃料产地或靠近销售市场的利弊,说明拟建地点与原料、燃料供应点和产品销售点的运输距离;分析现有交通运输能力及发展规划,弄清需由拟建项目自建的运输线、桥梁等工程规模,分析项目的承受能力;分析拟建地点现有的公用事业及基础设施情况,分析可供利用的条件,如供电、供水、供热、电信等可被利用的可能性,说明今后发展和建设规划。(3)社会政治条件。政治因素包括政治局面是否稳定、法制是否健全、税负是否公平等。建厂尤其是在国外建厂时我们必须考虑政治因素,政治局面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前提条件。根据具体项目的需要,企业还要分析公共政策方面的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或限制政策及土地管理和使用的有关规定。社会
26、因素包括社会文化水平、环境保护等。跨国投资建厂,企业需要考虑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在国外投资设厂,职工文化背景影响管理者与职工的沟通与交流。即使是同一国家,文化发达的地区职工素质较高,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反之,文化落后的地区,职工文化素质低,不利于企业的发展。选址还应考虑环境保护问题,而且这个问题越来越重要,有“三废”污染和噪声、辐射等污染性的建设项目,不能选择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建厂。2、建设厂址的选择(1)厂区面积与地形应满足厂内总体平面布置的需要,要满足生产区、生活区、“三废”处理场地及其设施的用地要求,并有适当发展空间和绿化美化用地,且土地费,用低。(2)厂址应尽量选在地形平坦或稍有自然坡度
27、的地段,以减少场地平整的土石方量,并便于排水。(3)厂址应邻近铁路、公路、航道等运输干线的停靠点,以减少运输量;应靠近水源,便于引水。(4)选择厂址时,我们必须分析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要避开断层、岩溶、流沙和洪水地带,并要根据项目生产特点考虑温度、湿度、降水量、风向等气候条件对生产的影响。(5)厂址应靠近常有生产联系的企业和城镇居民点,基础设施好,以方便生产和生活的地段。3、综合方案比选如果项目可行性研究提供了几个备选方案,我们应当根据上述的厂址选择原则和要求,再对这几个备选方案进行对比,最后选择一个最合理的项目建设地址方案。如果项目可行性研究只提供一个确定的厂址方案,项目评估人员也应根据
28、厂址选择的原则和要求对其分析论证过程进行审查和评价,检验其是否是最佳厂址选择方案。(三)厂址选择方法1、最小运输费用法最小运输费用法也称重心法。其特点是将运输费用作为厂址选择的重要基点。运输费用主要指原材料、燃料运输费用和销售产品运输费用。假定生产所需要的多种原材料由不同地区供应,而产品又要销售到若干地区用户,要寻找运输距离最短、运输量最少、运输费用最低的方案,厂址往往就是在重心的位置上。所以,此法也称重心法。2、盈亏平衡法选址盈亏平衡分析法用来对多个选址方案进行经济比较,通过定义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并为每个地址计算这两种成本的相关数据并绘制图表,再比较其总成本,选取成本最小的那一个作为厂址。
29、这种图表法也提供生产规模变动情况。该方法分三个步骤:一是确定每个地址的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二是绘出每个地址的成本,纵轴表示成本,横轴表示年生产量;三是相对于期望产量,选择总成本最小的厂址。3、评分优选法评分优选法是一种将定性问题定量化分析的方法,是层次分析法的一种应用。通常情况下,每个方案都有优于其他方案的因素,对方案中的共同影响因素赋予权重,并对每种方案的每个因素进行打分,最后结合计算出的每个方案的总评分,便实现了对定性问题的量化分析。4、方案比较法方案比较法的基本思路是从经济上进行分析,以年折算费用(或成本)大小作为择优标准。费用则是由投资和经营费用组成。一般地,在利用投资费用和经营费用比
30、较法进行对比分析时,我们以年折算费用最小或追加投资回收期最短的方案为最佳方案。七、 生产建设条件评估概述(一)生产建设条件评估的必要性一个投资项目在经过建设必要性评估之后,对必要性能否成为现实,即项目实施的可能性,还需进一步研究并加以论证。对项目生产建设条件进行评估,实际上就是对项目实施的可能性进行预评。生产建设条件评估在项目评估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首先,项目生产建设条件评估可以验证投资项目生产规模与产品方案的可能性与合理性;其次,做好项目生产建设条件审查、分析和评价工作,对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工程造价、保证项目顺利建成、投产和正常生产经营、充分发挥设计生产能力、提高投资效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促
31、进作用。因此,生产建设条件评估对于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是十分必要的。(二)生产建设条件评估的主要内容投资项目的生产建设条件评估,是审查、分析和评价拟建项目是否具备建设施工条件和生产经营条件,即对项目能否顺利建成、能否投产和项目投产后能否顺利生产经营的可靠性进行的技术经济论证工作。对于不同的项目来说,其性质、类型及生产规模的不同都决定了其对生产建设条件有不同的需求。因此,针对每个具体的项目,我们应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从各个方面分析评估其生产建设条件是否满足需求。项目的生产条件的评估包括自然资源条件评估、原材料供应条件评估、燃料及动力供应条件评估、交通运输和通信条件评估、外部协作配套条件评估及劳动力资
32、源条件评估。项目的建设条件评估包括项目的厂址条件评估、环境影响评估、安全防护条件评估。八、 技术条件评估概述(一)技术条件评估的含义项目技术条件评估是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环节,是进行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的前提条件。具体而言,项目技术条件评估是对投资项目所采取的生产工艺、选用的设备及技术措施等技术方案和设计方案进行的分析评价。在项目评估中,在项目建设必要性和生产建设条件评估的基础上,我们必须对项目的技术方案和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评价,才能达到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项目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确保项目效益实现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项目技术条件评估是在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客观、公正地进一步审
33、查、分析与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的技术方案和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和合理性,而不是对可行性研究的简单重复,更不是代替设计单位或咨询部门为项目所做的方案论证。(二)技术条件评估的相关概念1、技术技术是系统的科学知识、成熟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艺综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从事生产的专门学问和技能、为实现一定目标所选择的工艺技术方法,以及为落实工艺技术方法而采用的物质手段。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为完成某种目的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为实现一定目标所选择的工艺技术方法,为落实工艺技术方法而采取的物质手段。按表现形式技术可分为有形技术(如工艺图纸、厂房设备等)和无形技术(如人的知识、经验、技能等)。2、技术条件技术条件主要是
34、指以项目工艺技术和设备为基础的技术方案及其与它相适应的设计方案。3、技术条件评估技术条件评估是一种技术政策研究,系统地考察了一种技术的引人扩散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尤其是那些非预期的、间接的、滞后的负面效果。技术评估的目的是趋利避害。一个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在既定的项目设计、工艺、设备方案等前提下取得的。因此,只有在技术上被认为是可行的投资项目,我们才有必要进行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三)技术条件评估的主要内容技术条件评估包括技术总体评估、工艺方案及设备条件评估、软技术条件评估、工程设计方案评估等。九、 交通运输与通信条件评估(一)交通运输条件评估交通运输是物资供应的先行官。它关系
35、项目建设和生产所需的物资能否及时保证供应,也关系项目产品的生产成本和投资效益。因此,交通运输条件是项目选址必须考虑的重要条件和关键环节。交通运输条件评估主要是对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中的装、卸、运、储各环节的能力协调及运输条件对生产过程、产品成本的影响所做的审查、分析和评价。运输条件包括厂内运输条件和厂外运输条件两方面。厂内运输条件是指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的水平和垂直运输,由运输设备和运输环节的协调与组织管理,运输载体的形状、性质和生产工艺要求决定。厂外运输条件是由厂外运输的特性、数量和距离等因素决定。在项目建设条件评估中,我们主要分析评价项目的外部运输条件,因为这是保证项目建设生产供应和产品
36、销售能否顺利的环节。1、分析评价运输方式选择的经济合理性厂外运输有铁路、公路、水路、管道、航空运输等方式。铁路运输条件包括车站的级别、铁路对货物流向的要求、通过能力、运输能力、车站到厂址的距离、是否需建铁路专用线等;公路运输条件主要包括通达地点、距离、路面质量等状况;水路运输条件包括运输航道的通航季节、上下游水深及可泊航船吨位、河流有无疏浚工程量、工厂到码头的距离等;航空运输条件包括飞机场的通航地点、班次、时间,工厂到机场的距离等。对项目运输方式的选择要进行多方案比较,分析所采用的运输方式是否经济合理,在时间上有无保证。我们要分析所选择的运输方式对货物流向的要求、通过能力及运输性能情况,运输设
37、备要与运输方式配套,并满足运输中的各种特殊要求,以确保安全可靠。2、分析评价运输环节的续协调性我们要分析运输过程中的装、运、卸、储各个环节是否协调和便于组织管理,能否保证项目建设和生产活动正常进行;同时还要具体分析评价所选择的运输设备和运费的相关关系,寻找既快速又经济的运输方式。3、分析评价运输距离的经济合理性项目的物资运输包括原材料由采购地运进,产成品由项目地运出。由采购地到项目地、项目地到销售地的运距对项目投资效益有很大影响,因此,我们要选择合理的运距,做到经济合理。(二)通信条件评估通信是指电话和网络系统。它们是现代生产系统顺利运转的保证条件之一,是项目建成后与外界进行联络和信息交流的重
38、要手段。通信条件包括电信系统、网络系统和邮电系统。评价通信条件时,我们要着重分析项目所在地的通信能否保证项目与外界信息的正常交流。如果当地通信条件落后,我们就应分析通信条件的发展趋势及与主体项目同步建设通信项目的可能性。十、 燃料、动力供应条件评估燃料和动力是项目建设与正常生产中极其重要的物质条件和保证。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动力主要包括电、水、压缩空气、蒸汽、氧气及各种惰性气体。燃料、动力供应条件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分析和评价燃料供应条件项目所需燃料的需求量能否得到满足,首先要依据产品生产过程、成本、质量、区域环境对所用燃料的要求,选择燃料种类。其次要分析燃料供应政策、供应
39、数量、质量、来源及供应方式。如果是消耗大宗燃料的项目,我们还要落实燃料的运输及储存设施,合理选择燃料供应来源和品种、数量、质量及运输和仓储条件等。至于选择何种燃料比较合理,主要应分析所选燃料对生产布局、生产过程、产品成本、产品质量及环保等的影响情况。(2)要计算项目生产和建设所需用水量、供水价格对成本的影响,分析项目对水源和水质的要求;分析是否有节水的循环设施、污水净化设施,并估算水源、供水泵站及管网等供水设施的费用。我们主要分析项目生产建设过程中的原料用水、工业用水、锅炉用水、冷却用水和生活用水等的用水量、水质要求、水源地及其供应设施和条件。(3)分析和评价供电条件。电力是工业生产的主要动力
40、,对于耗电量大而又要求连续生产的工业项目(如轧钢项目),我们需要分析估算项目最大用电量、高峰负荷、备用量、供电来源,要按生产工艺要求计算日耗电量、年耗电量及对产品成本的影响,还需计算变电所、输电线路及自备电厂的功率及其投资,要尽可能保证动力供应的稳定性;调查分析项目所在地区的电力供应情况及能否保证项目生产建设的稳定用电,还应对建设变电站、高压输电线路和自备电厂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做出结论。(4)分析和评价其他动力供应条件。在评估时,我们要对产品生产中所需的其他动力(如蒸汽、煤气等)的总需要量进行测算,并分析其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分析自备设施投资、规模及设备选型、管网布置的合理性;对项目生产
41、建设中所需的压缩空气、蒸汽、氧气、情性气体在分析需求数量、质量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其生产方法、供应方式或协作配合要求等。十一、 项目技术总体评估项目在运行过程中涉及许多技术的运用,对项目技术的评估不能只注重某项具体技术的优劣,而应按照一定的原则从全局的角度对各种技术进行综合评价,以此来保证具体技术在整体方案中的协调性。项目技术总体评估应遵循协调性、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原则。首先,项目技术总体上要具备系统性,各个程序要相互配合、协调一致,这样才能使整个项目运转有序。统一协调的总体方案有助于管理层统筹管理,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其次,项目技术总体上要满足先进性的原则,采用先进的技术可以促进
42、经济发展,加快技术进步,使我国在国际经济技术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在对投资项目进行技术评估时,我们应尽量选用先进技术,避免使用落后或淘汰的技术。对于投资拟建项目来说,若采用的是引进技术,在项目可以配套消化的基础上,应该比国内现有的技术先进;如果投资项目采用的是国内技术,就应当是国内已经成熟的先进技术。而保证技术的经济性是保证其先进性的前提,不讲经济性的先进性是盲目且不可靠的。所选技术的经济性是指项目所采用的方案各项投资小、生产成本低、投入产出关系合理、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评估方案的经济性时我们应处理好局部经济效益与整体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最后,项目
43、技术总体上还应满足可靠性与适用性,即所采用技术在适应项目设备和建设环境的基础上可以很快转化为生产力,带来明显效益,并且该技术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可信赖的技术。十二、 软技术评估(一)软技术评估的含义随着经济活动中的软技术交流越来越频繁,软技术转让活动也变得十分普遍,而软技术评估就是为了使软技术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转让或引进,并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益的活动。软技术的转让活动主要包括工业产权的技术转让(如专利权、商标权)、技术服务性的转让(如工程合同、技术援助等)、销售方面的软技术转让(如专门营销)等。一方面,通过国际上软技术的转让,我国能够得到并掌握先进的手段,从而推广到经济建设中去,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44、另一方面,对软件技术的引进及其评估也会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益。因此,在项目评估中加强对软技术转让的评估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软技术评估的特点软技术评估相较于硬件技术而言具有一定难度,这是由软技术本身具备的特点决定的。首先,同硬件技术相比,软技术具有无形性,看不见也摸不着,这就导致交易的双方往往对其估价相差很大,也给两方协商谈判增加了难度;其次,软技术转让普遍具有不等价交换的特点,即其计价不取决于它的成本,而是取决于它能给使用者带来的收益,即软技术使用方实施该项技术后所能取得的总利润额。但与此同时,软技术所能提供的经济效益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主要是因为软技术往往还不太成熟,其使用效果
45、难以单独计量,必须和其他资源一起使用才能发挥作用。这种不确定性也增加了软技术转让定价的难度。(三)软技术评估的内容软技术评估包括专利权评估、专有技术评估、技术帮助评估、商誉标准评估、特种经营权评估、版权转让评估、计算机软件评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评估及土地使用权评估。项目建设生产活动的进行,不仅要靠各种专业技术和设备支持,还要靠各种工程设计方案来保证项目工程的建设。具体而言,对工程设计方案的评估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对总平面布置方案的评估、建筑工程方案的评估及对施工组织总设计的评估。十三、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一)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本期项目所有基础数据均以近期物价水平为基础,项目运营期内不考虑通货膨胀
46、因素,只考虑装产品及服务相对价格变化,同时,假设当年装产品及服务产量等于当年产品销售量。(二)项目计算期及达产计划的确定为了更加直观的体现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情况,本期项目计算期为10年,其中建设期2年(24个月),运营期8年。项目自投入运营后逐年提高运营能力直至达到预期规划目标,即满负荷运营。(三)营业收入估算本期项目达产年预计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55400.00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所示。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营业收入0.0038780.0047090.0055400.002增值税0.001940.23
47、2355.992487.932.1销项税0.005041.406121.707202.002.2进项税0.003101.173765.714714.073税金及附加0.00232.83282.72298.563.1城建税0.00135.82164.92174.163.2教育费附加0.0058.2170.6874.643.3地方教育附加0.0038.8047.1249.76(二)达产年增值税估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和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及相关规定,本期项目达产年应缴纳增值税计算如下:达产年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2487.93万元。(三)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本期项目总成本费用主要包括外购原材料费、外购燃料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其他制造费用、其他管理费用、其他营业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等。本期项目年综合总成本费用的估算是以产品的综合总成本费用为基点进行,根据谨慎财务测算,当项目达到正常生产年份时,按达产年经营能力计算,本期项目综合总成本费用42357.23万元,其中:可变成本36072.54万元,固定成本6284.69万元。达产年项目经营成本40802.97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所示。综合总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