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公司质量管理制度(范文).docx
《水泵公司质量管理制度(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泵公司质量管理制度(范文).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水泵公司质量管理制度xx投资管理公司目录一、 公司基本情况4二、 产业环境分析5三、 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6四、 必要性分析10五、 质量技术创新11六、 质量文化13七、 质量责任制18八、 质量信息管理22九、 六西格玛管理的策划30十、 六西格玛管理的特点36十一、 质量改进的PDCA循环法40十二、 质量改进的一般步骤46十三、 顾客服务的质量管理48十四、 产品销售的质量职能51十五、 质量形成的过程52十六、 质量职能56十七、 供应商的关系管理59十八、 采购供应的质量管理63十九、 产品质量认证73二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81二十一、 审核的相关术语82二十二、 审核的原则
2、与分类84二十三、 SWOT分析说明86二十四、 项目风险分析96二十五、 项目风险对策99发展规划101(一)公司发展规划1011、发展计划101(1)发展战略101作为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撑,正在转变发展思路,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公司顺应产业的发展趋势,以“科技、创新”为经营理念,以技术创新、智能制造、产品升级和节能环保为重点,致力于构造技术密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品质优良、持续发展的新型企业,推进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101一、 公司基本情况(一)公司简介本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公司坚持“责任+
3、爱心”的服务理念,将诚信经营、诚信服务作为企业立世之本,在服务社会、方便大众中赢得信誉、赢得市场。“满足社会和业主的需要,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的企业观念,面对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的良好机遇,正以高昂的热情投身于建设宏伟大业。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梦想、责任、忠诚、一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围绕业务体系、管控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重塑,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加强团队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供应链管理平台。(二)核心人员介绍1、任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61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2002年11月至今任xxx总经理。
4、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2、邱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1年出生,本科学历,中级会计师职称。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经理。2017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3、田xx,中国国籍,1977年出生,本科学历。2018年9月至今历任公司办公室主任,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4、邓xx,1957年出生,大专学历。1994年5月至2002年6月就职于xxx有限公司;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5、叶xx,中国国籍,无
5、永久境外居留权,1958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职称。1994年6月至2002年6月任xxx有限公司董事长;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6年11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经理;2019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二、 产业环境分析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1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同口径翻一番;到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迈上新台阶,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同步提升。产业支撑更加有力。“三大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传统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初步构建起
6、支撑区域发展的产业新体系。城市品质更加优良。进一步突出以人为本,城市综合功能进一步完善,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社会民生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就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三、 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1)政策支持力度大泵作为装备制造领域的重要设备,是下游能源、冶金及供排水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转型升级的基础性配套设备。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
7、迈进,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布局。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鼓励使用绿色低碳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指出要提升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工艺设备配套能力。“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加快高效电机、配电变压器等用能设备开发和推广应用,淘汰低效电机、变压器、风机、水泵、压缩器等用能设备,全面提升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水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加强跨行政区河流水系治理
8、保护和骨干工程建设,强化大中小微水利设施协调配套,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长期看,装备制造业是一国工业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围绕高端装备、进口替代、节能环保发展方向,泵行业发展受到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大力支持。(2)下游行业需求稳步增长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投资与水利、市政管理配套投资的增加与产业升级,行业需求预计将稳步增加。从下游主要行业的发展规划看,下游需求主要涉及新增投资与技术改造,如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提出要重点发展
9、特种用途的泵、阀等关键装备,研究新型高效节能水泵等节能技术。研究石油、化工、冶金等工业领域压缩机、水泵、电机等通用设备运行效能评估及节能改造技术。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提出对高温大排量泵举升工艺技术、机械式钠泵、小型屏蔽泵以及高压差减压阀和高压煤浆输送泵等进行集中研究。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提出供给侧改革,提升转型升级相关配套设备先进水平。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全面完成列入规划的251处大型灌排泵站的更新改造任务,启动实施重点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推进大中型灌区、大型灌排泵站改造与建设,推进城市排水防涝工程建设,完善地下综合管廊及排水管网、泵站等设施,着力解决
10、城市内涝问题。“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明确指出要扩大安全应急产业,完善中央、省、市、县、乡五级物资储备布局,重点满足流域大洪水、超强台风以及特别重大山洪灾害应急的物资需要,加快研制适用于高海拔、特殊地形、原始林区等极端恶劣环境的智能化、实用化、轻量化专用救援装备。整体而言,随着下游需求行业“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完成,“十四五”规划的开始实施,围绕新增投资与技术改造,下游行业需求预计呈现总量较大,稳步增长的趋势。(3)进口替代领域机会大长期以来,进口产品在国内泵行业中高端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但随着国内部分实力较强企业研发能力的提升,进口替代领域成为国内泵企拓展市场、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领域。长期以
11、来,国家大力提倡通过自主研发提升国产化装备水平,国产化替代进口产品以高性价比获得市场优势,由于泵类中高端市场产品附加值相对较高,进口替代领域是国内泵行业发展的重要机遇。2、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1)行业竞争激烈,集中度有待提升我国泵行业企业数量较多,近年来随着泵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准入、产品强制性认证的取消,行业门槛放宽,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从发达国家泵企业看,行业发展经历了从中小企业为主的竞争性市场发展成为行业龙头企业集中度较高的市场,目前全球泵行业市场主要份额由丹麦格兰富(TheGrundfosGroup)、赛莱默(Xylem)、意大利佩德罗(PedrolloS.p.a.)、德国凯士比(KSBS
12、E&Co.KGaA)、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EbaraGoup)等行业领先企业占据。泵行业由于存在一定的进入门槛,且随着装备制造业水平的提升与国产化需求,行业需要大型领先企业提供大型高端制造装备,打破进口产品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中高端产品市场,引领、参与行业相关产品国际通用标准制定,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2)部分重要核心部件或技术依赖进口,国产化程度有待提高我国泵行业发展较欧美等发达国家起步较晚,虽然国内泵相关设备已实现部分国产化替代,但受制于核心技术研发周期、产品配套标准要求以及品牌影响力,部分重要核心部件或技术仍旧依赖进口,国产化程度有待提高。如水力模型计算软件、复杂、特殊环境泵用技术、轴承与
13、密封等关键部件、微泵领域技术、供排水泵车液压系统等核心部件仍存在不同程度依赖进口,成为制约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在目前全球贸易争端与核心技术保护升级的背景下,核心技术国产化程度亟需提高。(3)国内泵业与计算机、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化、自动化融合程度有待增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泵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随着近年来发达国家实施的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工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国际领先企业积极将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引入泵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与销售,开启了新技术、新产业领域应用与新经营模式。由于我国泵行业起步相对较晚,虽然我国计算机与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取
14、得了较大进步,部分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工业领域的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应用水平较发达国家仍旧存在一定距离,因此从未来市场发展趋势、国际市场竞争角度看,国内实力较强的泵企亟需提升研发与制造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加强与新产业融合,拓展产品的应用领域。四、 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五、 质量技术创新创新即是通过知识媒介和知识更
15、新表现出的一种理念上的东西,更是一种社会实践。我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刘源张院士指出:“对于知识经济,首先是创新,甚至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所谓的知识经济。”所以,知识经济时代或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质量必须最大限度地突出创新,以培育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为质量战略的基本出发点,把创新努力贯穿于产品或服务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中。从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的角度看,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已经成为生产力要素中最具活力、最富能量的要素,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和基础,质量竞争体现在产品或服务中的知识的竞争,而竞争力正是创新能力的直接表现。质量技术泛指组织为有效地实施质量管理和实现质量提升,由组织或个人所创造的或成功应用
16、的质量管理的原则、理论、模式、技术、方法、工具,以及最佳实践等。质量技术包括:质量策划与控制技术、质量分析与改进技术、可靠性技术、标准化与计量检测技术、其他质量管理技术与工具,以及质量管理原理、理论、模式的创新或成功应用的技术路径等。质量提升的对象可以是产品和服务质量,也可以是管理体系和过程质量,还可以是由各项绩效指标反映的企业经营质量。质量技术是质量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是质量进步的基础,也是质量创新的工具和平台。质量技术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其创新的动力在于实践活动,在于对生产、生活中的劳动创造进行归纳、提炼和总结,在于对质量技术发展的深入思考。因此,质量技术创新仅仅在产
17、品创新、工艺创新、开辟新市场、利用和开发新的资源及组织体制和管理的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在创新因素中,必将注入最具活力的创新知识,与之相适应的是质量观念及质量管理理念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大质量观念将以知识丰富其内涵。大质量的概念不只是针对产品的质量,更是着重企业的质量,又强调提高企业质量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保证产品交货期和加强产品服务。从而质量管理的理念也将进一步提升,六西格玛管理、零缺陷的“一开始就把任何一件事做好”、精益管理、质量功能展开和可靠性管理的理念被人们广泛接受并积极推行,而各国的质量管理的新的理念和方法无不闪烁着知识、信息及创新精神的光辉。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组织、一个
18、企业,如果没有创新的意识,没有创新的精神,没有创新的机制,没有创新的制度,就不可能追求卓越,就不可能持续发展。质量技术的创新与应用须有助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改进研发、制造和服务流程,降低不良质量成本,增强顾客满意度,提升技术水平和经营绩效,并有助于节能、降耗、减排。它对于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样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有了质量技术的创新,企业才能有生生不息的活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激流勇进。六、 质量文化质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正是人类自20世纪以来的质量实践活动的自然结果。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实践活动之一,质量实践活动已经从最初的
19、工业领域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纯技术的范畴看,质量实践体现为确保实体(可以觉察或想象到的任何事物)与需要和期望有关的性质得到持续满足的完整过程,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满足既定的需要和期望;二是满足需要和期望的能力的持续改进。随着质量实践活动的不断积累,质量实践逐步超越了其纯技术的范畴而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质量文化。1、质量文化的内涵作为一个解释当代质量实践活动的基本概念,“质量文化”的含义是“以近、现代以来的工业化进程为基础,以特定的民族文化为背景,群体或民族在质量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物质基础、技术知识、管理思想、行为模式、法律制度与道德规范等因素及其总和”。质量文化的概念继承了当代
20、质量实践活动的TQM思想和ISO质量体系标准的绝大多数精髓,并突破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关注与研究的企业文化的界限。从宏观上看,质量文化研究的重点是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质量文化建设,其着眼点包括组织层次、地区经济层次或国家经济层次,体现出整个民族的素质。从微观上,企业作为一个群体,其质量文化反映了一个企业的质量管理历史传统,又支配着一个企业的质量技术和诚信的现实表现,它塑造着企业的质量基本理念,又规范着企业的群体行为,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和一种客观存在。企业质量文化是从组织层面研究企业的质量实践活动的,既是企业文化的一个子范畴,也是质量文化的一个子范畴。2、质量文化的结构特征
21、质量文化作为一种与现代质量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有其自身独特的结构特征。质量文化的结构特征由其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和道德层面构成,质量文化渐变的特征从物质层面到道德层面逐渐增强。其中,物质层面和行为层面具有较高的易觉察性,属于质量文化中的较浅层面,而制度层面和道德层面具有较低的易觉察性,属于质量文化中的较深层面。(1)质量文化的物质层。质量文化的物质层是质量文化的基础性层面,构成质量文化金字塔的基座。质量文化的物质层面由国家或地区经济中的现有物质性因素构成,包括财富的数量与结构、财富的质量、科学与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的状况等。一般来说,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中物质性因素水平决定着该国或
22、该地区质量文化的基本力量,在一个物质层面相对薄弱的国家,其质量文化的强度也相对较弱。但是,日本经济的发展进程清楚地表明,强大的质量文化又能够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这就使得质量文化得以建立在不断提高的物质层面之上。(2)质量文化的行为层。质量文化的行为层面建立在其物质层面之上,物质层面是行为,层面的载体。行为层面体现为群体使用物质层面的因素创造财富的行为模式。在同样的物质层面之上,不同的行为模式将导致不同的质量文化强度。然而,与物质层面相比,行为层面对质量文化的影响更大。(3)质量文化的制度层。质量文化的制度层面是塑造行为层面的主要机制。制度层面涉及以下三个方面,即标准化与规范体系、
23、奖励制度和法律体系。其中,标准化与规范体系提供了对行为及行为结果的指导与评价体系,揭示了质量实践活动的基本目标;奖励制度体现出对行为模式的激励与导向作用。例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由于意识到美国经济竞争力正在减弱,通过立法程序设立了马可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希望借此重振美国经济。而法律体系是行为层面的强制性塑造机制。法律体系对质量文化的影响力依赖于执法的公正性、执法的及时性和质量法律体系的健全性三个方面。(4)质量文化的道德层。质量文化的道德层面位于质量文化金字塔的顶层,既是质量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最高境界,也是质量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它表现为群体积极主动地尊重与维护顾客主权的价值取向和精
24、神追求。道德层面涉及尊重顾客主权、积极主动地维护社会质量文化的权威、追求行为结果的社会效益与完美主义,以及以持久的眼光看待经济资源,倡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四个价值取向。3、企业质量文化建设质量文化即为质量的最高境界。在当今时代,建设企业质量文化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企业宗旨,以“零缺陷”为工作标准,通过吸取国际优秀企业质量文化的宝贵财富,又密切结合中国实际,创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质量文化建设模式。企业质量文化建设模式包含四个模块:质量文化定位,组织管理与激励,质量文化促进过程,测量、评估与改进。四个模块代表了每个组织开展质量文化建设所不可缺少的四个方面工作。在质量文化建设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泵 公司 质量管理 制度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