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功能型肥料公司企业战略报告【参考】.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绿色功能型肥料公司企业战略报告【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功能型肥料公司企业战略报告【参考】.docx(8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绿色功能型肥料公司企业战略报告绿色功能型肥料公司企业战略报告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2二、 新型肥料行业发展趋势2三、 必要性分析4四、 项目简介5五、 长期股权投资决策9六、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13七、 并购重组动因15八、 并购重组方式及效应16九、 绩效考核的含义与功能24十、 绩效考核的步骤与方法26十一、 企业薪酬制度设计的原则和流程35十二、 基本薪酬设计38十三、 定价策略46十四、 产品策略57十五、 市场细分62十六、 市场定位63十七、 项目风险分析65十八、 项目风险对策67十九、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68劳动定员一览表69二十、 法人治理70一、 产业环境分析综合判
2、断,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发展形势总体向好有利,将通过全面的调整、转型、升级,步入发展的新阶段。知识经济、服务经济、消费经济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和创新功能不断强化,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二、 新型肥料行业发展趋势1、新型肥料使用率不断提高,充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解决好14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和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使得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肥料是粮食的“粮食”,在国家肥料结构调整、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等政策的引导下,科学合理的使用肥料是着
3、力稳产量、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必要手段。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今年以来农化企业顺势而为,加大推广应用各类新型肥料,并占据越来越多市场比例,在化肥零增长行动中发挥重要替代作用。2、产品体系不断丰富,绿色增产将成为产品创新主旋律依据国家发改委印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一系列文件对新型肥料产业提出要求,将“高效环保新型肥料等创新产品及新型肥料增效技
4、术”定为行业重点发展的方向。依据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我国将大力推进新肥料新技术应用,示范推广缓释肥料、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叶面肥、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高效新型肥料,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动肥料产业转型升级。新型肥料行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我国农用常规尿素、磷铵、复合肥将大面积转型升级为有效养分高效化的绿色产品。肥料产品创新将以绿色增产为主导,新产品能否使作物增产是衡量产品是否增效的唯一标准,绿色来源、绿色制备、绿色配伍、绿色功能是新产品绿色创新的必然要求。新型肥料产品创新将更重视学科交叉与融合,通过多策略、多机制、多途径综合增效,实现产品专用化、多元化、绿色发展,满足农业
5、生产对绿色高效产品性能的关键需求。3、行业增长迅速,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尽管我国新型肥料行业增长迅猛,但行业整体呈现大而不强的态势,除少数龙头企业外,大多数企业生产规模偏小,研发能力低下、抗风险能力不强。在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行业集中度必将大幅度提升。在行业整合过程中,研发和创新方面领先且具有优质产品的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强者更强,知名品牌的市场地位将日益突出。三、 必要性分析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
6、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四、 项目简介(一)项目单位项目单位:
7、xx集团有限公司(二)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54.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建设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36000.00(折合约54.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68077.74。其中:主体工程42024.96,仓储工程15167.23,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7678.38,公共工程3207.17。(四)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
8、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五)项目提出的理由1、符合我国相关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近年来,我国为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先后出台了多项发展规划或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政策的出台鼓励行业开展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促进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利于本行业健康快速发展。2、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广阔的终端消费市场及逐步升级的消费需求都将促进行业持续增长。3、公司具备成熟的生产技术及管理经验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工艺研发,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完整的产品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先进的染整设备,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工艺,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染整综合服务。公司通过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等方式,建立了
9、一支团结进取的核心管理团队,形成了稳定高效的核心管理架构。公司管理团队对行业的品牌建设、营销网络管理、人才管理等均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及时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对公司战略和业务进行调整,为公司稳健、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4、建设条件良好本项目主要基于公司现有研发条件与基础,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的要求,通过对研发测试环境的提升改造,形成集科研、开发、检测试验、新产品测试于一体的研发中心,项目各项建设条件已落实,工程技术方案切实可行,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全面提高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具备实施的可行性。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新型肥料行业的影响更多是通过对行业上游原料行业的影响来间接影响。“双碳”目标下低碳发展成
10、为主流,2020年9月,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力争2030年前达到碳峰值,争取2060前实现碳中和。“双碳”背景下,煤炭、天然气、石油等化工原料的价格波动将传导至上游原料行业,进而直接影响新型肥料企业原料存货成本、生产成本及开工率。(六)建设投资估算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0913.5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6491.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86%;建设期利息340.8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3%;流动资金4080.8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51%。2、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6491.
11、93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3886.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244.45万元,预备费361.48万元。(七)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420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33467.74万元,纳税总额4090.56万元,净利润6237.56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1.77%,财务净现值6166.36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87年。2、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36000.00约54.00亩1.1总建筑面积68077.74容积率1.891.2基底面积23040.0
12、0建筑系数64.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289.312总投资万元20913.542.1建设投资万元16491.932.1.1工程费用万元13886.00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2244.452.1.3预备费万元361.482.2建设期利息万元340.802.3流动资金万元4080.813资金筹措万元20913.543.1自筹资金万元13958.523.2银行贷款万元6955.024营业收入万元420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33467.746利润总额万元8316.757净利润万元6237.568所得税万元2079.199增值税万元1795.8610税金及附加万元215.5
13、111纳税总额万元4090.5612工业增加值万元13631.9513盈亏平衡点万元16749.35产值14回收期年5.87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1.77%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6166.36所得税后五、 长期股权投资决策证券投资按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按品种可分为股权类证券投资和债权类证券投资。此处只讨论长期股权投资。(一)长期股权投资的特征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以股东名义将资产投资于被投资单位并取得相应的股份,按所持股份比例享有被投资单位的权益以及承担相应的风险。长期股权投资是一种交换行为,是企业将资产让渡给被投资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企业所取得的是伴随表决权甚至
14、控制权的资产(股权),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不同于其他资产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主要是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分散风险或谋求其他利益。相比于存货、固定资产等有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风险较大:一方面,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往往涉及企业整体经营策略和长期发展规划,还会给企业造成巨额现金流出;另一方面,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期间还会涉及对被投资单位的管理、投资收益的计算以及减值测试等复杂的问题。(二)长期股权投资的风险及控制1、长期股权投资的风险长期股权投资的风险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投资决策风险。投资决策风险具体包括: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风险、未经审批或超越授审批风险、被投资单位所处行业和环境的风险及其本身的技术和市
15、场风险;投资项目的尽职调查及可行性论证风险;决策程序不完善和程序执行不严格的风险等。(2)投资运营管理风险。投资运营管理风险具体包括:股东选择风险、公司治理结构风险、投资协议风险、道德风险;被投资企业存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项目小组和外派人员风险;信息披露风险等。(3)投资清理风险。投资清理风险主要是指退出风险和投资退出时机与方式选择的风险等。2、长期股权投资的内部控制为了防范长期股权投资的风险,企业应当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的相关规定建立起完善的长期股权投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1)明确职责分工与授校批准。企业应当建立投资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
16、,确保办理投资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投资业务不相容岗位至少应当包括: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评估;投资的决策与执行;投资处置的审批与执行;投资绩效的评估与执行。(2)可行性研究、评估与决策控制。企业应当加强投资可行性研究、评估与决策环节的控制,对投资项目建议书的提出、可行性研究、评估、决策等做出明确规定,确保投资决策合法、科学、合理。企业应当编制投资项目建议书,对被投资企业资信情况进行尽职调查或实地考察,应当由相关部门、人员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企业应当由相关部门、人员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独立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应当根据
17、经股东大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类似权力机构)批准的年度投资计划,按照职责分工和审批权限,对投资项目进行决策审批。重大的投资项目,应当根据公司章程及相应权限报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类似决策机构)批准。(3)投资执行控制。企业应当制定投资实施方案,明确出资时间、金额、出资方式及责任人员等内容。投资实施方案及方案存在变更时,企业应当重新履行审批程序。企业应当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对投资项目进行跟踪管理,掌握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定期组织投资质量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企业可以根据管理需要和有关规定向被投资企业派出董事、监事、
18、财务负责人或其他管理人员。企业应当加强投资收益的控制,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对投资收益进行核算。(4)投资处置控制。企业应当加强在投资处置环节的控制,对投资收回、转让、核销等的决策和授权批准程序做出明确规定6投资的收回、转让与核销,应当按规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批,并履行相关审批手续。企业应当建立投资项目后续跟踪评价管理制度,对企业的重要投资项目和所属企业超过一定标准的投资项目,有重点地开展后续跟踪评价工作,并作为进行投资奖励和责任追究的基本依据。六、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需要在准确估算现金流量的基础上,用特定的指标,包括贴现指标和非贴现指标,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
19、析和评价。(一)现金流量估算投资中的现金流量是指一定时间内由投资引起的各项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及现金净流量的统称。通常按项目期间,将现金流量分为初始现金流量、营业现金流量和终结现金流量。1、初始现金流量初始现金流量是指开始投资时发生的现金流量,总体是现金流出量,用负数或带括号的数字表示,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固定资产投资额:包括固定资产的购入或建造成本、运输成本和安装成本等。(2)流动资产投资额:包括对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现金等流动资产的投资。(3)其他投资费用:指与长期投资有关的职工培训费、谈判费、注册费用等。(4)原有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指固定资产更新时原有固定资产变卖所得的现金收入
20、。2、营业现金流量营业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在其寿命周期内由于生产经营所带来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一般按年度进行计算,并设定投资项目的每年销售收入为营业现金流入量,付现成本(需要当期支付现金的成本,不包括折旧)为营业现金流出量。3、终结现金流量终结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完结时所发生的现金流量,包括:(1)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或变价收入;(2)原来垫支在各种流动资产上的资金收回;(3)停止使用的土地变价收入等。估算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只有增量现金流量才是与项目相关的现金流量。增量现金流量是指接受或拒绝某个投资方案后,企业总现金流量因此发生的变动。(二)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
21、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可分为非贴现现金流量指标和贴现现金流量指标。(三)项目风险的衡量与处理方法投资有风险,项目未来的现金流量有不确定性,因此在项目选择时,要对项目风险进行有效衡量和处理。项目风险的衡量和处理一般使用调整现金流量法和调整折现率法。七、 并购重组动因企业重组是指企业以资本保值增值为目标,运用资产重组、负债重组和产权重组方式,优化企业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和产权结构,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并购重组动因是多方面的,综合起来包括以下两点。(1)客观动因。客观动因是指从企业发展本身出发考虑的动因,包括谋求更长远发展、多元化经营、实现规模经营、减少竞争、缩短投入产出时间、确保原材料
22、和半成品供应、提高生产能力、提高科研水平、获得科技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并发新市场、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减少财务风险、降低经营及投资风险、获得专门资产、高价出售资产、低价收购资产、上市、享受优惠政策、避税和减税等。(2)主观动因。主观动因是指企业所有者、管理者和目标公司管理者从各自利益出发考虑的动因,包括扩大管理者职权、以并购业绩保障经理职位及自我实现层次需要等。八、 并购重组方式及效应(一)收购与兼并1、企业收购与企业兼并的含义收购和兼并是企业实施加速扩张战略的主要形式,二者统称为并购。企业收购是指一个企业用现金、有价证券等方式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资产或股权,以获得对该企业控制权的一种经济行为。企
23、业兼并是指一个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产权,并使其他企业失去法人资格的一种经济行为。狭义兼并也称吸收合并,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统称为合并。根据我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2、企业并购的类型企业并购的类型繁多,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1)按双方的业务性质来划分,企业并购可分为纵向并购、横向并购、混合并购三种。纵向并购,即处于同类产品且不同产销阶段的两个或多个企业所进行的并购。横向并购即处于同一行业的两个或多个企业所进行的并购。混合并购即处于不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参考 绿色 功能型 肥料 公司企业 战略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