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改性聚乳酸项目质量管理规划.docx
《复合改性聚乳酸项目质量管理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改性聚乳酸项目质量管理规划.docx(8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复合改性聚乳酸项目质量管理规划xx有限责任公司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4二、 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总体发展情况5三、 必要性分析10四、 控制图应用的程序11五、 控制图的基本原理13六、 过程能力的计算和评价17七、 过程能力19八、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20九、 服务质量形成模式26十、 顾客满意度测评29十一、 顾客满意质量管理33十二、 服务质量形成规律40十三、 服务提供过程的质量管理43十四、 质量管理发展阶段48十五、 质量管理相关术语59十六、 质量是人类生活和社会稳定的保障66十七、 质量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67十八、 公司基本情况69十九、 经济效益及财务分析71营业收入、税金及
2、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71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7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74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77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79二十、 投资方案80建设投资估算表8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83流动资金估算表84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85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87一、 产业环境分析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窗口期,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优化市域发展空间。明确发展定位,更好促进各板块形成统筹联动、合理分工、各具特色、功能衔接的融合发展格局,提升城市整体发展能级。加强市级统筹,制定全市产业布局规划,引导重大项目向重点园区集聚、特色产业向特色园区
3、集聚,实现布局优化、错位竞争、特色发展。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推广新型孵化模式,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发展天使、创业、产业投资,探索多元化方式建立产业基金。深入推进“个转企、小转规、规转股、股转市”,支持更多优质企业上市挂牌,鼓励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做强做大。推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推动一二三产相互渗透、跨界融合,催生更多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快推进“制造智能”“制造网络”“制造服务”,让融合发展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大力培育网络服务平台,提高平台的集聚效应和市场价值,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提升产品价值空间。弘扬
4、“工匠精神”,推动“精致生产”,施行“精益管理”,专注质量、品牌和标准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名品名牌培育,以质量和品牌提升增强有效供给能力,实现产品由价格竞争向质量竞争、品牌竞争转变。加强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以品牌塑造产业形象,推动发展迈入品牌时代,努力建设“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全面提升开放水平。抢抓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开放机遇,做到对内对外开放齐抓,努力形成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开放格局。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推动开发区转型发展,主攻高端人才、高端技术、高端产业的集聚和培育,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使其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载体。形成对外开放新机制。完善法
5、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并与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二、 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总体发展情况人类社会在经历了“以塑料代替金属、木材”的阶段后,目前正处于“以可降解材料代替不可降解塑料”的发展阶段。从原料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程度、塑料制品处置时造成的污染情况等方面综合考虑,“生物基可生物降解塑料”是能够替代传统塑料的一种绿色环保材料。但是,由于生物基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成本仍高于传统塑料,因此,“限塑禁塑”政策的推行是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总体而言,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限塑禁塑”政策出台时间较早,生物基可生物降解塑料行业的起步时间较早;在国内,生物基可生物
6、降解塑料行业的早期业务以进口关键原料进行材料生产及下游制品制造为主;由于制品价格偏高,难以在国内形成规模化的终端应用市场,因此制品主要销往国外市场。但是,随着我国环保政策的陆续出台以及近年对“限塑禁塑”时间表的明确,国内终端应用市场得以成型并进一步发展,生物基可生物降解塑料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得到了极大的拓展。1、生物基可生物降解塑料在全球的发展情况20世纪初,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问世,打破了材料工业以金属、天然橡胶、木材等天然材料为主的格局。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仅用了几十年时间就凭借其性能、成本以及材料改造便利性等方面优势,成为与天然材料并驾齐驱的材料,甚
7、至产生了“以塑料代替金属、木材”的发展趋势。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在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产生的污染问题逐渐暴露,成为了这种材料的“附带伤害”,并随着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渗透进人类社会的“毛细血管”中。随着“白色污染”生态问题的日益凸显,严峻的环境压力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发展绿色可循环经济逐渐成为全球共识。当时,发达国家主要通过两大途径解决自身塑料污染问题,一个途径是使用可降解材料代替传统塑料,另一个途径是将塑料废物出口至对原料有需求的发展中国家。在使用可降解材料代替传统塑料方面,欧美等国的探索时间较早。根据IHSMarkit数据,欧美在全球生物降解塑料消费量中占
8、比高达55%,主要原因是美国、意大利、法国等欧美国家于2011年前后就陆续出台了“限塑禁塑”政策,出台时间早,政策力度较强;此外,这些国家逐步完善了堆肥设施等生物降解塑料的配套设施,为生物降解塑料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基础建设支持。此外,2018年开始,澳大利亚、印度、蒙古等国也陆续出台了“限塑禁塑”政策。另一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从境外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自身原料产能不足的问题,但也让我国成为了部分发达国家塑料废物的重要出口目的地,对我国自身的环境保护造成了较大压力。为了扭转了这一状况,2017年7月,我国颁布了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
9、改革实施方案,对固体废物进口进行严格管控。该政策阻断了欧美等国家采用出口方式这一处理自身塑料废物的重要途径,导致大量“洋垃圾”滞存,倒逼各个国家寻求废弃塑料处理的解决方法。在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采用可降解材料代替传统塑料成为了各国应对塑料污染问题的最主要途径,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全面应用,材料的生产技术也逐渐成为各国的战略性资源,受到极高的重视。2、可生物降解塑料在我国的发展情况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全力发展经济建设,起步阶段基础薄弱,各类生产物资都存在短缺现象,需求极其旺盛。当时,欧美发达国家的一些固体废物出口到中国,可以作为替代原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
10、原材料供应严重不足的问题。但是由于全社会对环保的认识较为粗浅模糊,环保意识不强,不少地方重视经济发展轻视环境保护、重视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对固体废物进口及再生利用企业的全过程监管能力薄弱漏洞较多,致使固体废物非法入境现象屡禁不止。我国成为了部分发达国家塑料废物的重要出口目的地,对我国自身的环境保护造成了较大压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2017年7月,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而废塑料就属于本次方案中明确禁止的洋垃圾之一。中国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坚定举措,让不少国家“分类并出口”的垃圾治理模式画上了句号。很多垃圾出口国没有充足的基础设施和
11、完备的处理机制,难以实现对废旧物品及垃圾的充分回收利用,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垃圾堆积如山的情况。不过,这也迫使这些国家开始寻找方案,以解决国内废物利用问题,也促进了我国企业不断寻找可降解、对环境更友好的新型材料,以替代传统的不可降解塑料。此后,2020年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了“限塑禁塑”的具体时间表,对聚乳酸制品在国内的应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此项规定以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积极推广替代产品,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塑料制品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为总体指导思想;以2020年底、2022年底和2025
12、年为三大关键时间节点,对不可降解塑料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及快递塑料包装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有序禁止、限制,对替代产品进行积极推广。除了上述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国内企业在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生产技术上的不断突破,为这一行业在国内的自主可控发展扫除了技术上的障碍和关键原料对国外依赖的隐患。自此,我国在生物基可降解塑料这一新材料上,具备了形成“原料生产制品加工产品应用废弃物降解”的全产业链的基础,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在我国的应用。以上述政策为代表的一系列环保法规的出台,打开了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在国内的终端应用市场;而在材料制造产业链上的技术突破,改变了我国在生物基可
13、生物降解塑料行业中以材料生产及制品加工为主的产业定位。由此,生物基可生物降解材料的完整产业链得以在国内成型并迅速发展。3、生物基可降解塑料更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在塑料行业的实现与原料无法在短时间内再生的石油基材料相比,聚乳酸材料将原料端纳入生物质资源再生及循环体系,使其成为一种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材料。聚乳酸中的碳元素主要由玉米、甘蔗等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而形成的,并在降解过程中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回归大气,再次通过农作物的光合作用重新参与到生物质资源的再生和循环中。因此,与石油基材料相比,聚乳酸材料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实现大气中碳含量的“收支相抵”,从而更有利于“碳中和”
14、目标在塑料行业的实现。三、 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四、 控制图应用的程序应用控制图的主要目的是发现过程或工序异常点,追查原因并加以消除,使过程或工序保持受控状态;对过程或工序的质量特性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以掌握过程或工序状态。因此,在进入控制图应用程序之前,根据统计过程质量控制的目的确定控制图的类型,然后,进入控制图应用的一般
15、程序。1、控制图应用的一般程序(1)选取控制的质量特性与预备数据。控制的质量特性就是选出符合统计过程质量控制,运用目的、可控、易于评价的质量特性或项目,如对产品的使用效果有重大影响的质量特性,对下道工序的加工质量关系重大的质量特性,生产过程中波动大的质量特性,等等。随机收集能反映出质量特性的一组数据,即预备数据。预备数据是用来绘制控制图的数据。(2)计算统计量。不同种类的控制图所需要的统计量各不相同,应根据所选取的控制图种类的统计变量的规定对预备数据进行统计计算。(3)计算控制界限。不同图种的控制图,其控制界限的计算公式各不相同。但都需要计算CL,UCL,LCL,计算公式根据统计量的分布特征值
16、及相互关系推导而得。(4)绘制分析用控制图。根据计算的控制界限数值,在控制图纵坐标轴上刻度,并画出CL,UCL、LCL.三条界限。控制图横坐标轴的刻度为样本号。按数据表中各组数据的统计量值在控制图中打点并用直线线段连接为折线,即为分析用控制图。分析用控制图是在对过程的稳定性或受控状态没有明确结论时绘制的控制图,主要目的是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或受控状态。(5)过程稳定与否和异常与否的判断。作为分析用控制图的完结,依据判断规则的各项准则,对分析用控制图中点子分布状况进行判断。若分析用控制图中点子的分布没有任何违背判断准则的情况,即可判断出取样过程处于稳定受控状态,无异常原因发生。(6)计算过程
17、能力是否达到基本要求,过程是处于稳定或受控状态下,计算过程能力是否达到基本要求,也可以用分析用控制图中的数据作直方图判断。(7)确定控制标准。确定控制标准是对控制用控制图的要求。利用分析用控制图的判断,如若过程稳定无异常发生,且过程能力指数满足技术要求,可将分析用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延长,作为标准,此时分析用控制图转化为控制用控制图,以对日常过程或工序控制进行监管。如若过程不稳定,有异常发生,或过程能力指数不能满足技术要求,要对分析用控制图进行修正。修正时,如若组数能满足要求,可剔除不合理数据,重新得到控制界限。如若组数不能满足要求,要重新搜集数据。进行日常工序质量控制。在日常生产活动中,随机间隔
18、取样,进行测量和计算,在图上描点、观察分析、判断工序状态。如果无异常现象,则维持现状进行生产,如果出现质量降低的信息,应采取措施消除异常;如果出现质量提高的信息,应总结经验,进行标准化或制度化。2、计量值控制图:均值一极差控制图的绘制均值极差控制图是均值控制图和极差控制图联合使用的一种控制图,前者用于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或保持在所要求的受控状态,后者用于判断生产过程的标准差是否处于或保持在所要求的受控状态。五、 控制图的基本原理数据或质量特性值处理的方法中,不论是频数分布表、直方图、分布的计量值、分布规律及过程能力指数等所表示的都是数据在某一段时间内的静止状态。但是,生产过程中,用静态的方法不
19、能随时发现问题以调整生产或工作。因此,生产过程或工作现场不仅需要处理数据的静态方法,也需要能了解数据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方法,并以此为依据来控制产品生产过程或工作的质量。1、控制图的基本概念控制图是对测定、记录、评估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一种统计方法设计图。世界上第一张控制图是美国休哈特在1924年5月16日提出的不合格品率(P)控制图。(1)控制图的设计原理。正态性假设。3准则。小概率事件原理。小概率事件原理是指小概率的事件一般不会发生。由3准则可知,数据点落在控制界限以外的概率只有0.135%,因此,生产过程正常情况下,质量特性值是不会超过控制界限的,如果超出,则认为生产过程发生异常
20、变化。(2)控制图应用经验与理论分析表明,当生产过程中只存在正常波动时,产品或过程质量将形成典型分布,若过程正常,即分布不变,则出现点子超过UCL或LCL的概率只有0.135%左右。若过程异常,分布曲线上移或下移,产品或过程质量的分布必将偏离原来的典型分布,即,发生变化。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很大,其概率可能为0.135%的几十至几百倍。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几乎不可能发生,若发生即判断异常。因此,根据典型分布是否偏离就能判断异常波动是否发生,而典型分布的偏离可由控制图检出,所以,控制图上的控制界限就是区分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的科学界限,亦可分析偶然因素与异常因素对过程的影响。2、控制图的基本种类
21、(1)常规控制图的分类。常规控制图是按产品质量的特性及其分布规律所作的分类。均值极差控制图。均值标准差控制图。中位数极差控制图。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不合格品率控制图。不合格品数控制图。缺陷数控制图。单位缺陷数控制图。(2)按控制图的用途划分。按控制图的用途来划分,可以分为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实施SPC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分析阶段,二是监控阶段。在这两个阶段所使用的控制图分别被称为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两者间的关系适应日本质量管理的名言:“始于控制图,终于控制图。”所谓“始于控制图”是指对过程的分析从应用控制图对过程进行分析开始,所谓“终于控制图”是指对过程的分析结束,最终建立了控制
22、用控制图。故根据使用的目的和用途的不同,控制图可分为分析用控制图与控制用控制图。分析用控制图。分析用控制图是根据过去数据,主要用于分析现状,涉及分析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所分析的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二是该过程的过程能力指数是否满足要求,若经过分析后,生产过程处于非统计控制状态,则应查找原因并加以消除。控制用控制图。控制用控制图由分析控制图转化而来,当过程达到了确认的状态后,才能将分析用控制图的控制线延长作为控制用控制图。由于后者相当于生产中的立法,故由前者转为后者时应有正式交接手续。这里要用到判断稳态的准则(简称判断准则),在稳定之前还要用到判断异常的准则。进入日常管理后,关键是保持所确定
23、的状态。经过一个阶段的使用后,可能又会出现异常,这时应查出原因,采取必要措施,加以消除,以恢复统计控制状态。3、控制图的界限公式对于常规控制图的控制界限计算公式,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相应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常规控制图(GB/T40912001),等同于国际标准休哈特控制图(ISO8258:1991)及其1993年的修订本。(1)常规计量控制图的界限公式。(2)常规计数控制图的界限公式。计数控制图是通过记录所考察的样本中每个个体是否具有某种特性(或特征),如合格与不合格;合格率与不合格率;缺陷与单位缺陷等某种事件所发生的次数对过程进行监控的控制图。六、 过程能力的计算和评价(一)过程能力
24、的计算当生产过程处于稳定状态时,一定的工序能力指数与一定的不合格品率相对应。根据所采用数据类型的不同和技术要求的不同,工序能力指数和不合格概率的计算又可以分为四种情况。(二)过程能力评价过程能力指数客观且定量地反映了过程能力满足质量标准的程度。它与生产过程中的加工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关。过程能力指数越大,产品的加工质量就越高。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根据过程能力指数的大小对过程的加工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便于采取必要的措施,既要保证过程质量,又要使成本适宜。1、无偏状态下过程能力评价一般情况下,无偏状态是指过程中心与质量标准公差中心重合。(1)特等一过程能力过于充裕。在过程或工序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合 改性 乳酸 项目 质量管理 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