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修订本.doc
《《语言学概论》修订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概论》修订本.doc(3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学习提示】本章是全书的总论部分,介绍语言的性质和范围、语言的结构和功能、语言学的任务和发展。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有:第一节:语言的符号性、系统性和社会性、语言与言语;第二节:语言的层级、语言的基本关系、语言的结构类型;第三节:语言的交际功能、文化功能、心理功能;第四节:语言学的任务与分科、现代语言学、当代语言学。对于这些重点内容,要求有比较深入的理解,而且要求熟记。本章内容理论性特别强,不仅要求掌握基本概念和分类,而且要求掌握各种理论的要点,能够结合实例说明各种理论问题。对现代语言学和当代语言学的主要流派,要求掌握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理论观点。第一节语言的性质和范围一、语言
2、的性质(一)语言是什么每一个正常的人都离不开语言,都必须学习和使用语言。但是,语言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语言,有人把语言理解为认知的工具,有人把语言理解为文化的镜子,还有人把语言理解为艺术的媒介等等。语言学界对语言也有许多不同的理解。人们对语言的理解之所以多种多样,是因为语言本身的性质十分复杂,而且语言不仅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也是许多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如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学、历史学、传播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等,也都研究语言。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看语言,对语言的理解自然会有差异。即使是同一学科,由于语言本身的复杂性,
3、以及个人观察角度的不同等,也会导致认识上的差异。虽然语言的性质十分复杂,人们对语言的认识有许多差异,但是我们可以从语言的复杂性质中找出其本质属性。而对语言本质属性的把握,可以主要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着眼。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来把握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实际上是我们认识事物现象的一般规律。如对化学元素、植物、动物、电器、机械、房屋、家具、车船等等的认识,人们一般主要是从结构和功能两方面着眼的。从结构上看,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符号系统。语言中的词语就是一种符号,而且语言符号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系统联系,语言就是由词语这种符号构成的复杂系统。因此,从结构上把握语言的本质特征,就要重点把握语言的符号性和系统性。
4、从功能上看,语言有多种多样的功能,但语言最重要的功能是社会交际功能和思维认知功能。语言之所以产生和存在,人们之所以要用语言,主要是因为语言具有这些重要功能,人们需要而且可以用语言来进行社会交际,用语言来认识世界,思考问题。因此,如果要给语言下一个比较简单的定义,可以主要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来定义: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和思维认知的工具。但是,要全面和深入地认识语言,还要了解语言的其他重要性质和功能。不仅要从内涵上把握语言的特征,而且需要从外延上把握语言的范围。不仅要了解语言的现状,还要了解语言的历史。不仅要了解语言本身,而且要了解语言与其他事物现象的关系。有关语言的结构、
5、功能、历史等,本书都有专门的章节作详细的分析。本节先对语言的性质和范围加以说明。(二)语言的符号性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其中甲事物就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就是符号的所指(内容)。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人为约定的。例如,作为交通信号的红绿灯,红灯代表禁止通行,绿灯代表允许通行,但红灯、绿灯与它们所代表的事物“禁止通行”、“允许通行”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人为约定的。如果甲事物与乙事物之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甲事物就不是乙事物的符号,而是“征兆” 符号和征兆可以统称为“信号”。如中医给人看病时往往要摸病人的脉搏,
6、观察病人的舌苔,根据病人的脉象等可以判断病人身体的某个部位有病。而脉象等与身体的疾病之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脉象等是某种疾病的征兆,而不是疾病的符号。语言中的词语就是一种符号,具有符号的特征。语言是用声音形式即语音来代表意义内容即语义的,语音和语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并不是某个声音必然要表示某种意义,或某种意义必然要用某种声音来表示。语音和语义之间的关系是人为约定的,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共同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具有多方面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种相互关联的特征:1.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用什么语音形式代表什么语义内容是任意的,
7、即可以自由选择的。正因为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所以,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代表不同的语义内容,如多义词、同音词;不同的语音形式又可以代表相同的语义内容,如同义词。不同的语言也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代表相同的语义内容。如汉语的“马”ma214、英语的horseh:s都可以指马。但是另一方面,语言符号又具有理据性。所谓理据,就是命名的依据、缘由。语言符号的理据性,就是指人们用什么语音形式表示某种语义内容是有某种依据、缘由的。一般来说,语言中的合成词都是有明显的理据的。如“雨衣”是由“雨”和“衣”组合而成的,其命名的依据就是雨衣的特征:“防雨的衣服”;“学者”是由“学”和“者”组合而成,其命名的依据就是“学
8、者”的特征:“做学问的人”。单纯词中也有一些词的理据是比较清楚的。如用拟声造词法造出的词,其语音形式是对所指事物现象的声音的模拟。如“扑通、叮当、滴答、乒乓、鸡、鸭、猫、蛙、布谷、知了”等。不过这种拟声词是很少的。此外,有些不同的单纯词语音相同或相近,语义相关,这类词一般是运用分化造词法造出的词。如“桌”与“卓”、“椅”与“倚”、“亭”与“停”、“事”与“史”、“价”与“贾”、“天”与“颠”、“房”与“旁”、“纳”与“内”等等。这种分化词的音义关系也是一种造词的理据,中国传统训诂学中的“声训法”,就是利用这种音义关系解释语义,探寻语源的。如“桌”的名称与桌子的某种特征“卓”(高)相关,“椅”的
9、名称与椅子的某种特征“倚”(靠)相关,亭子之所以叫“亭”,是因为它是供行人停歇的处所。不过,探寻单纯词的理据是十分困难的事,因为探寻某个词的造词理据需要了解这个词产生时的原始语音和语义,而很多单纯词的原始语音和语义是无从查考的。因为人类的语言有几万年的历史,人类的文字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之前,人类语言已经经过几万年的发展演变,词语的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必然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没有文字记录,比较原始的单纯词的语源、理据往往就无从查考。但是某些词的理据不明并不等于这些词没有理据。就好比有些人(如弃婴)的父母是谁不清楚,不等于这些人没有父母。很多一般人看来理据不明的词,经过语源学的研究可以探明其
10、语源、理据。试想现在我们给人或事物、现象命名,都是有理据的,那么可以推测古人给事物、现象命名也应该是都有理据的。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任何事物、现象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只不过有的原因很明显,有的原因不明显,如疾病。那么任何语言符号的产生不可能没有原因即理据。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表面看来似乎是对立的。例如古希腊时期的学者曾经围绕词语的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的关系发生过激烈的争论,形成对立的两派。“自然派”(naturalist)认为词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系,“约定派”(conventionalist)认为词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不存在自然的联系。前者肯定理据性,否
11、定任意性,后者肯定任意性,否定理据性。实际上任意性和理据性并不是对立的。任意性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由选择,而理据性是指做出的选择都是有原因的。就好比婚姻自由,在一定范围内,某人与某人结婚可以自由选择,但是某人做出的任何选择,都是有原因的。任意性和理据性是所有符号的共同特征。没有任意性就不成为符号,而没有理据性的符号也是不可想象的。如用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用绿灯表示允许通行是人为约定的,任意的。但是人们为什么这样约定是有心理和文化方面的原因的:红色是火、鲜血的颜色,象征危险;绿色是植物茂盛时的颜色,象征安全。只不过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某些符号的理据性不太明确罢了。 可参阅王艾录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
12、性和理据性,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6期。2. 语言符号的稳固性和渐变性虽然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但语音和语义一旦约定俗成以后就具有稳固性,不可随意改变。因为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如果语音和语义之间的关系随意改变,人们的社会交际就无法正常进行,语言也就起不到交际工具的作用。凡是具有广泛社会性的符号都具有稳固性,而一些在较小的特定范围内使用的符号,如军事口令、暗号、密码等,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改变。语言符号具有稳固性,并不是说语言符号完全不能发生变化。因为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而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如果语言符号完全不变,就不能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和社会交际的需要,语言符号
13、也会发生变化,只不过这种变化一般比较缓慢,一般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例如,古代汉语中很多词语的音和义发展到现代汉语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古代汉语的实义动词“了”逐渐虚化为现代汉语的助词“了”,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再如现代汉语中有大量的量词,这些量词并不是一下子就产生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从产生到发展再到完备丰富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作为语言系统元素的、正式的语言符号一般只能采取渐变的方式,而不能采取突变的方式,一般要由临时的变化逐步固定下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语言符号的语音或语义都可以发生一些临时性的变化。由于有具体语言环境的制约,这种临时性变化不会影响交际。如果某些临时性
14、变化得到社会群体的肯定,大家纷纷仿效,就可能逐步摆脱对特定语言环境的依赖,成为固定的语言符号,进入语言系统。例如现在因特网上流行着很多新的、特殊的网络语言符号,如“域名”、“东东”、“黑客”、“晒客”、“博客”、“博主”、“博文”、“IP”、“BBS”、“GG”等等,或者是给原有的符号形式赋予新意,如“斑竹”(版主)、“大虾”、“大侠”(电脑或网络高手)、“青蛙”(丑男)、“恐龙”(丑女)、“冲浪”(上网)、“灌水”(发表空洞无聊的言论)等等。这些特殊的网络符号一般限于在网络聊天室、电子公告板(BBS)等特殊语言环境中使用,经常上网聊天、上BBS的人一般都能相互沟通。而离开了这种特殊语言环境,
15、其他人就难以理解。这些特殊网络语言符号一般还不能算正式的语言符号,还没有进入语言系统。但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人们交际的重要平台,上网已经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其中有些网络语言符号的使用范围已经逐步扩展到其他媒体领域,如报刊、书籍、影视等。甚至一些中小学生的作文、日记、口头交谈中也经常使用这类网络语言符号。可以预见,其中有些网络语言符号会逐步固定下来,成为正式语言符号,进入语言系统,而多数网络语言符号会被历史逐步淘汰,不能进入语言系统。3.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和层次性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或称线性,是指个人说话时语言符号在时间上依次出现,像一根线条一样,呈现为
16、一种线性序列。因为人的发音器官只能依次发出一串音素、音节或词语。而其他一些符号有的可以同时出现几个符号,例如各种图形符号、体态语等。然而,线条性只是语言符号序列的表面形式,语言符号序列的内部结构是有层次性的。线性符号序列中的各个符号及符号的组合,都构成各种大小不一的语言单位,这些语言单位是有层次的,一个较大的语言单位可以分解为几个较小的语言单位,一个较小的语言单位又可以分解为几个更小的语言单位。也就是说,线性符号序列中的各个语言符号并不是在同一个层次上的,而是构成不同的层次。如A、B、C、D、E几个语言符号组成的线性符号序列,构成一个语言片段,如果借用数学表达式来说明,它们的关系不能简单理解为
17、是“A+B+C+D+E”的单层关系,而应该理解为是“(A+B)+C+D+E”之类的多层关系。如“线性符号序列是有层次的”这句话,其内部结构层次可以分析如下: 线 性 符 号 序 列 是 有 层 次 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语言的系统性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互相联系的元素构成的有组织的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元素的联系性和功能的整体性。系统的元素与元素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联系,形成某种结构方式,而且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元素功能之和。所谓系统性,就是指系统元素之间的有机联系性。语言是由符号这种元素构成的系统。语言的符号和符号之间,都有各
18、种各样的联系:语音方面的联系、语义方面的联系、结构方面的联系、功能方面的联系等等。由于一种语言系统中的语言符号是相互联系的,一个语言符号的价值和作用,取决于该符号在语言系统中的地位,取决于该符号与其他相关符号的关系。如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表示脂肪多少的词有三个:“肥、胖、瘦”,其中“肥”一般表示动物脂肪多,“胖”一般表示人脂肪多,“瘦”表示人或动物脂肪少。而粤方言中只有“肥”和“瘦”两个词,没有“胖”这样的词,粤方言中的“肥”既可指动物脂肪多,也可以指人脂肪多,与普通话中的“肥”具有不同的价值和作用。又如英语的mutton一词来源于法语的mouton,但是法语的mouton既指羊肉,也指羊,而英语
19、的mutton只指羊肉,不指羊,因为英语有sheep一词指羊。法语没有sheep这种专指羊的词,所以法语的mouton一词与英语的mutton具有不同的价值和作用。由于语言具有系统性,一个语言符号发生了变化,就会引起相关语言符号的变化。例如,在古汉语中,“行”是走的意思,“走”是跑的意思。但后来汉语中出现了“跑”这个词,取代了古汉语“走”的意思,而“走”便取得了古汉语“行”的意义,而古汉语中表示行走的“行”在现代汉语中就不再独立成词了。语言系统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一个复杂系统可以分成若干个子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层级单位。语言系统可以分为语音系统、语义系统、语汇系统、语法系统等子系统。语言单位也
20、可划分为若干个层级。关于语言系统各个子系统、各个层级单位以及语言符号之间的复杂联系等等,将在后面的有关章节详细说明。(四)语言的社会性语言依存于社会,是社会交际的工具,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自然语言从形成到发展变化,甚至直到消亡,都取决于社会意志和社会需要。离开了社会,语言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自然语言系统是由特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俗成的,而不是由个别人或少数人创造的。这是自然语言区别于人工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语言符号是由社会群体共同创造的。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是由一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的。某个人最初或者临时用某种语音代表某种语义,如果得到了社会群体的共同认可,并且加以仿效,才能
21、进入语言系统,成为语言符号。如果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就不能成为语言符号。语言符号的组合规则也是由社会群体共同约定的,哪些符号能够与哪些符号组合,不能与哪些符号组合,能够以什么方式组合,不能以什么方式组合,都取决于社会群体使用语言的惯例。如果得不到社会的共同认可,任何个人或少数人都无法制定或者改变语言的组合规则。语言的发展变化也离不开社会。无论是新词语的产生,还是旧词语的消亡,都取决于社会交际的需要。无论是语音的变化,还是语义、语法的变化,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且语言的任何发展变化都取决于社会的集体意志,任何个人意志都不能决定语言的发展变化。一种语言如果不再为社会交际所需要,不再作为
22、社会交际的工具使用,就会消亡。如西方古代拉丁语的消亡,中国古代鲜卑语的消亡、现代满语的趋近消亡,就是典型的例子。由于自然语言从生到长到死的整个生命过程都取决于社会,取决于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且从语言的功能来看,虽然语言有很多功能,但语言的本质功能是社会交际功能,其他功能都是派生功能。(详见后面“语言的功能”部分。)所以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五)语言的其他属性1. 语言的民族性不同民族的语言有不同的特点,这就是语言的民族性。比如,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系统中塞音和塞擦音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对立,而英语没有,但英语语音系统中有清音和浊音的对立,而汉语普通话没有;汉语中的“哥哥”和“弟弟”、“姐姐”和
23、“妹妹”以及“伯伯、叔叔、舅舅、姑父、姨父”等,英语都分别只用一个词来表示(brother、sister、uncle);汉语在语法上较少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而俄语、德语等语言却有丰富的形态变化。语言的民族性是由语言的社会性决定的。因为语言是由社会群体约定俗成的,不同的民族就可以有不同的约定。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必须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交际需要,就会形成适应不同民族交际需要的语言系统。语言与民族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同一个民族可以用几种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民族也可以用同一种语言。如中国有56个民族,却有80多种语言,中国的汉族、回族、满族等现在都用汉语。不过即使是不同民族使用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 概论 修订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