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损温度监控系统.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损温度监控系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损温度监控系统.doc(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损温度监控系统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嵌入式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需要一种新的更加灵活的温度监控系统:这种系统能够应用在一些不适合人接近的环境下对环境温度进行远距离监测:并且可以利用因特网,随时通过计算机的网页实时观测环境温度的变化。本论文研究了目前远程温度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结合目前远程温度监控系统的不足,利用嵌入式系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了一种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温度监控系统,用户可通过因特网利用浏览器登陆嵌入式 Web 服务器实现对远程现场温度数据监控。本文研究的整个系统以 8 位微控制器为主处理器,通过程序直接驱动网络控制器ENC28J60,通过 SPI 协议传输的 EEPRO
2、M 做为存储网页的存储设备。并可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系统 IP 及传送的数据等相关信息,还可以用 PC 机上的超级终端通过串口对系统的 IP,网关,子网掩码等进行配置。完成后的终端支持 HTTP、TCP、UDP、FTP等常用网络协议,支持 PING 命令并可给予响应,可以通过 IE 直接浏览存放在存储器中的网页,并可以能过网页上的按钮控件来控制远程的开关量,从而实现远程数据采集和远程控制等功能。嵌入式网络服务器为传统的非标设备上网提供一个协议转换工具,并为用户管理这些设备提供软硬件支持是嵌入式以太技术的关键。嵌入式以太网技术创新性地提出了低价微控制器(MCU)这一理念,使被监测的设备与以太网的无
3、缝连接有了可行方案。目前嵌入式系统中除部分32位处理器以外,大量存在的是8位微控制器,这类处理器在各种智能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价格低廉,如果能够用它实现以太网接入技术,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本设计完成了对系统的需求分析,各模块的功能分析,硬件应用电路的设计及实现,网络控制器驱动程序的编写,相关网络协议的在嵌入式系统上的移植,以及整个系统的联机调试及测试等工作。测试结果表明本设计完成了远程温度监控的基本功能,证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达到了预期目标。关键词:单片机;嵌入式以太网;WebServer;TCp/lp协议;远程监控;多点无损温度监控;系统设计AbstractWith compute
4、r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mbedded technology , people need a new, more flexibl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system: This system can be used in some not suitable for people close to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for remote monitoring : and can use internet , at any website through y
5、our computers real-time observation of changes in ambient temperature .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remot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system status ,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lack of remot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system , the use of embedded systems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techno
6、logy to achieve a kind of Internet-based remot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system , the user can log in via the Internet using a browser embedded Web Server to realize the remote -sit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data .In this paper, the entire system with 8 -bit microcontroller -based processor driven direc
7、tly by the program network controller ENC28J60, the EEPROM via the SPI protocol to transmit stored pages as a storage device . And through the LCD display system IP and data transmission and other related information , you can also use HyperTerminal on the PC via the serial port on the system s IP,
8、gateway, subnet mask , etc. to be configured.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terminal supports HTTP, TCP, UDP, FTP and other commonly used network protocol , and can be given to support the PING command response , you can browse directly through IE pages stored in memory and can be able to live on the
9、page buttons to control the remote control switch , enabling remote data acquisition and remote control functions.Embedded web server for the traditional non-standard equipment to provide an Internet protocol conversion tool, and for users to manage these devices provide hardware and software suppor
10、t is embedded Ethernet technology is the key . Embedded Ethernet technology innovation put forward cheap microcontroller (MCU) the idea that the monitored equipment and seamless connectivity with Ethernet options. Currently embedded systems in addition to some 32-bit processors other than the presen
11、ce of a large number of 8-bit microcontrollers, such processors in a variety of smart devic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 and the price is cheap, if we can use it to achieve an Ethernet connection into the technology , will bring enormous economic benefits.The design is completed the system requirements
12、 analysis, functional analysis of each module , hardware application circuit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network controller driver for the preparation, related network protocols on the transplant in embedded systems , as well as the entire system online debugging and testing work . Test results show
13、that the design completed the basic functions of remot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to prov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ystem to achieve the desired objectives.Keywords: microcontroller : embedded Ethernet : WebServer: TCp / lp agreement : remote monitoring : multi-point temperature monitoring lossless : sy
14、stem design目录第1章 绪论51.1课题的背景51.2嵌入式以太网技术51.2.1嵌入式技术及其发展概述61.2.2以太网技术的发展71.2.3嵌入式以太网技术及研究现状71.3嵌入式Web服务器概述81.4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91.5 国内外研究现状91.6本文目的和组织结构10第2章嵌入式WebServer硬件平台设计112.1方案论证及选择112.2硬件总体设计122.3系统主要芯片介绍142.3.1ATmegaI28微控制器142.3.2以太网控制器RTL801gAS及其驱动实现152.3.2.2RTLSO19的驱动实现172.3.3无线收发芯片nRF905212.4硬件设计注
15、意事项232.4.1器件布局方面232.4.2布线方面24第3章 Nut/05内核分析243.1系统初始化243.2线程243.2.1线程创建263.2.2线程状态263.2.3线程切换273.3线程调度273.4内存管理283.5 I/O管理29第4章 嵌入式WebServer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314.1 TCP/IP协议的分析314.1.1TCP/IP协议314.2.2 TCP/IP协议分析314.3 HTTP协议344.3.IHTTP协议的特点354.3.2 HTTP协议的原理354.4 HTML概述364.4.1与HTML有关的术语364.4.2 HTML表单374.5CGI技术37
16、4.5.1动态交互技术374.5.2 CGI技术和工作原理384.5.3 CGI技术与HTTP的关系414.6 Socket套接字414.6.1 Socket概述414.6.2 Socket通信机制42第5章WebServe:多点温度监控系统的测试435.1硬件测试435.1.1硬件各模块测试435.1.2硬件系统测试445.2软件测试465.2.1Ethernut移植步骤465.2.2多点温度监控系统功能的实现46第6章 结论52参考文献:53第1章 绪论1.1课题的背景随着半导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己经遍布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会应用的更加深入广泛。Intemet已成为
17、社会重要的基础信息设施之一,也是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而目前大多数嵌入式系统还孤立于hitemet之外而处于单独应用阶段,这给大范围的信息交流带来极大的不便。随着hitemet技术尤其是以太网技术与智能家电、工业控制技术的结合日益密切,以太网技术逐渐应用到嵌入式系统中,互相独立、分散的嵌入式系统将会连接到hitemet,即可快捷方便、经济地传送信息至世界的任何地方。网络专家预测,将来在hitemet上传输的信息中,将有70%的信息来自小型嵌入式系统。以太网技术与目前迅猛发展的嵌入式技术的结合形成了所谓的嵌入式以太网技术。嵌入式设备与以太网技术融合发展将是嵌入式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两者融合形成的嵌
18、入式以太网技术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远程数据采集、远程控制、上传/下载数据文件,必将对智能家居系统、工业测控系统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嵌入式以太网的关键是要通过一个嵌入式网络服务器为传统的非标设备上网提供一个协议转换工具并为用户管理这些设备提供软硬件支持3。它创新性地提出低价微控制器(Mcu)可作为服务器这一理念,使被监测的设备与Iniemet的无缝连接有了可行方案。目前嵌入式系统中除部分32位处理器以外,大量存在的是8位微控制器。这类处理器在各种智能设备中广泛适用,价格低廉,如果能够在它上面实现以太网接入技术,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利用单片机实现嵌入式以太网方案的技术难点在于:如何利用单片机自身有
19、限的资源对信息进行TCP/护协议处理,使之变成可以在以太网上传输的数据包,本文将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给出具体实现方案。其次,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新兴的下一代传感器网络,可以收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地区被监测对象的信息,并将信息传递给观察者,如果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到设备状态远程监控上面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1.2嵌入式以太网技术1.2.1嵌入式技术发展概述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4。它一般由嵌入式处理器、外围硬件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用户的应用程序四个部分组成5,如图1.1所示:嵌入式处理器
20、是嵌入式系统的核心部件,所谓嵌入式处理器,就是通常所讲的单片机(Mcu,或微控制器)、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DsP处理器、嵌入式片上系统(SoC)等。以嵌入式处理器为核心构成的嵌入式系统具有简洁实用、稳定可靠、成本较低等特点,又因为嵌入式系统的软件一般都固化在存储芯片或处理器之中,而不是存储于硬盘等载体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执行速度和系统稳定性。目前功能较简单的嵌入式系统一般采用8位微控制器和应用程序来实现,而功能需求较复杂的嵌入式系统要采用16位、32位处理器,并需要操作系统。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RealTimeOperatingSystem)目前很流行,它支持多任务,且开发出的系统稳定性高、
21、可靠性强。其中著名的操作系统有:Vxworks、WinCE、psoS等等,这些操作系统分别属于WindRiver、微软等这些世界著名系统软件开发公司,这些操作系统都是商用性质的,其系统性能较好,可靠性高,一般用于各种通信产品以及军事领域。然而这些产品的商业性非常强,使用所花费的费用比一般产品高出很多,价格昂贵,系统的结构和代码属于商业机密范畴,外界很难看到。所以,对一些规模不大的应用而言,此类操作系统并不是优先的选择。pC/OS-H、Limix、Nut/OS是开放源代码的实时操作系统,在产品开发中应用可降低开发成本。嵌入式技术从出现到现在,已经走过30多年的历程,迄今为止,其技术的发展和演进可
22、以分为如下4个阶段:第一阶段:只停留在算法上,当时完整的操作系统还没形成。此一时期,嵌入式技术的核心部分是是以单片机,外加诸如具有监控、指示功能的设备所构成的系统:第二阶段:简单监控式的实时操作系统阶段。此一时期,嵌入式技术的核心是嵌入式MCU技术,外加上复杂度不高的前后台软件,以此构成一个较为简单的嵌入式系统:第三阶段:通用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阶段。以通用型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为标志的嵌入式系统,如Vxworks、WindowsCE是这一阶段的典型代表:第四阶段,以hitemet为标志的嵌入式系统。以嵌入式技术和Intemet技术融合发展为标志的阶段,目前正处于此阶段。1.2.2以太网技术的发
23、展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其协议最开始的时候是由一家名为施乐的机构所运用的,其后,随着对嵌入式技术的不断开拓,此协议遂被制定为行业应用标准,在网络技术开发诸如局域网等等的各种场合得到广泛的使用,迄今为止,此种发展的势头还没有停歇的迹象。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对各种网络设备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在此种需求的刺激之下,各种各样的网络设备不断被开发和制造出来,目前,此种协议已是行业内应用做多的标准之中的一个。对于以太网而言,应用在嵌入式场合会更在适用,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具有下面的特征:(l)具备实时性在以太网传输速率以及交换技术的不断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诸如其他通讯协议在使用中所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得到了较
24、好的解决。(2)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以太网传输介质可以是同轴电缆、双绞线或者光纤,抗干扰能力强,尤其是光纤。另外协议的纠错功能也保证了数据的稳定性。(3)通用性强以太网是基于TCP/IP协议的,目前该协议已经成为网络数据传输的实施标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演进,使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被大大的拓展开来,诸如自动化控制、家居智能化等等,而另一方面,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扩张,此种技术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难点问题也被一一攻克。1.2.3嵌入式以太网技术研究现状(l)嵌入式以太网技术嵌入式以太网技术是嵌入式技术和以太网技术两者的有机结合,是以两种技术的不断成熟发展为前提的。起先嵌入式系统虽被广泛应用,但它是脱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单片机 多点 无损 温度 监控 系统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