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doc(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中外童话”这一专题,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巨人的花园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用高墙把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园里一片荒凉,吸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后来巨人醒悟了,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也感到幸福。幸福是什么讲三个牧童在智慧的女儿的引导下各自经历十年的生活寻找到了幸福。去年的树讲鸟和树是朋友,鸟儿第二年春天飞回来时发现树被做成火柴,朋友不在了,友情诺言还在。小木偶的故事讲老木匠在小木偶的脸上添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小木偶因此受冤枉,被怀疑,直到女巫出现,赋予他所有的表情,才让他真正获
2、得快乐。每篇课文都能展开丰富的故事情节,提示深刻的道理。 二、学生分析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早已在课内外阅读过许多童话,对童话已不在陌生。在本单元安排童话故事,是了引领学生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进一步感觉童话的魅力。只有让学生阅读一篇篇童话,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童话这种文体的初步认识。 三、教学设想 1、以“巨人的花园”为主线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让学生通过读文,走进文本,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用心感受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中所折射出的道理。 2、开展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童话故事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自读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
3、。 4、推荐优秀的童话故事,在班内进行交流,掀起读童话的高潮。 四、学习目标 1、认识21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能会写会运用30个词语,会读认21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理解故事的内容,感悟出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从中受到教育。 4、体会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初步学会编童话故事。 五、单元教学重难点1、认读本单元21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情境,感受童话中人物的形象,品味童话故事中优美的语言。3、懂得童话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从故事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与感染。4、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完成习作。六、教学方法以自主、合作
4、、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采用情境设置、讨论交流、指导朗读、拓展延伸等方法,配以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 七、课前准备 1、阅读收集与童话故事有关的材料。 2、了解童话故事在表达上的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 3、制作词语卡片,将识字与学词结合起来,丰富词语积累。 八、教学流程 (一)课前交流 学习本单元前,让学生讲讲以前学过的的故事,再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在表达上的特点,知道每篇童话故事都蕴含较深刻的道理。激发学生读童话的兴趣,为学生学好本组课文奠定情感基础。 (二)教学建议 1、巨人的花园 这是本组的第一篇课文,指导学生阅读之前,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已经阅读过的童话故事。教学这一篇课文时,1、放手让学生
5、独立阅读,运用已获得的方法学习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2、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等方法感悟童话所提示的道理,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3、对这篇童话所提示的道理,学生的体会可能不太一致。会有多种说法,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不要强求一致,也不要盲目提高。4、在学习形式上应不拘一格,可以与同学合作演一演,可以深入读读有关段落,可以与同学展开人物形象的讨论,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5、拓展:提供一些童话供学生阅读利用书上“资料袋”的内容引导学生搜集,阅读童话。2、幸福是什么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让学生自主阅读的思想。可以以演童话为线索组织教
6、学。 (1)学生按照课文前面的阅读要求自读课文。(2)学生自由组合,讨论如何演好这篇童话,分头阅读准备。(3)学生试演童话。(4)演后交流、评价。(5)组织学生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也可以以讨论幸福是什么线索组织学生学习。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读后的体会引导学生联系课内容谈对幸福含义的理解,还要联系现实生活加深对幸福含义的理解。组织学生将巨人的花园和本文联系起来,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或发现。可以适当拓展,让学生说说或写写“幸福是_.”。 3、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 这两篇课文都是拟人体童话,而且文中对话比较多,在教学这两篇课文时,(1)、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在学生
7、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交流阅读收获,提出自己的疑问。(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内容,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情感的感染和熏陶。(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性的句子,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加课对文本的理解。(4)谈谈读了这篇童话故事后的想法,想对故事中的谁说些什么,然后写下来。 采用恰当的语气是指导朗读童话故事的重点,这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所揭示的道理、感受这篇童话特点的重要手段。对课文蕴含的道理,让学生认识可能太大一致,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只要能以课文中找出支撑理由,不脱离文本的本意,都是可以的。 (三)拓展活动 学习本组课文收获不仅仅是知识上的,还会激发学生更多
8、的思考,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本组课文带领学生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在教学时还要围绕童话开展综合性学习,与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习作和“资料袋”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我拓展活动。阅读课外搜集到的童话故事,创办关于童话的墙报,开展故事会、交流会,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形成语文素养。 七、课时安排9、巨人的花园 1课时10*幸福是什么1课时11、去年的树1课时12*小木偶的故事1课时语文园地三 3课时沂南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集体备课时间2012、10、5单 位葛沟小学主备人聂晓妍课题巨人的花园课 型精读课文参入集体备课人员王纪苓唐桂明教材简析这
9、是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一篇童话,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已的花园里玩,很生气,就筑起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园里只有冬天,直到一天孩子们从墙洞里爬进来,春天也就来了,后来在孩子的启发下,巨人拆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教学时一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体会这篇童话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表达的突出特点,二是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个生字,会写个生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2、理解课文,有
10、感情的朗读课文。3、体会这篇童话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表达的突出特点。4、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语句,品读、感悟,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了解童话在主人公的安排、表达方法的选择等方面的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阅读中了解“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人不要太自私”,“要尊重孩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文中的重点句段。想象画面,体会巨人思想感情变化的原因,体会故事说明的道理。教学难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体会这篇童话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表达的突出特点。课前准备1、
11、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认识本课生字、新词。2、教师准备课件、教具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备课一预习探究1、把课文多读几遍,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按要求预习课文。让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课文,为理解学习课文作铺垫。二合作交流1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平时爱看童话吗,说说你看过的童话?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好的情境。今天,老师带你们再次走进童话世界。2板书课题:巨人的花园 齐读课题3、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生词的读音。(2)分段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的正确、流利。其余学生认真听,过会让并
12、大家评一评或夸一夸读书的同学读得怎么样?学生说自己看过的童话。仔细看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学生读字词。学生轮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评一评或夸一夸读书的同学读得怎么样。抓住学生喜欢童话的特点导入,迅速把引入到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检查学生预习情况,通过多种形式的认读,加强学生对字形的记忆。教师指导“巨”的笔顺;让学生齐读课题。师;你们想不想走进这花园中去?那就让我们自己先来读读课文吧。三品读体验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你能说说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吗?出示提示语练习归纳:(1)巨人外出旅行时的花园。许多孩子都喜欢到巨人的花园里玩耍。(2)巨人旅行归来时的花园:巨人赶走孩子,砌起围墙,花
13、园进入了漫长的冬天,巨人冻得缩在屋子里。(3)春天又来临时的花园:巨人在小孩的启发下,醒悟了,赶紧砍倒了围墙,孩子们又回来了,巨人和孩子们快乐地在花园里玩儿着。三、感受花园的美丽和变化。2、题目是巨人的花园,花园是巨人的私有的财产,你觉得巨人的花园怎么样?课文是怎么描述的?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回答。幻灯出示(它的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十分迷人。)指名读,让人觉得这花园的确很美丽。这么美的花园,大家想不想读,请大家带着向往来读课文。3、巨人的花园是漂亮的,迷人的,但是,这巨人的花园的景色会发生变化,读课文思考:巨人的花园有孩子时什么样?没有孩子时什么样?从哪儿看出来的?画出有关句子
14、。学生交流所画的句子。估计学生的答案: 有孩子时:它的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十分迷人。没有孩子时:巨人的花园仍旧是冬天的景象,花不开,鸟也不来,只有一块孤零零的告示牌。白色的雪覆盖着草,霜给所有的树枝都涂上一层银色。裹着皮衣的北风兴冲冲的跑来了,整天在园子里四处吼叫。冰雹穿着一身灰色的衣服,在花园里绕着圈子跑,把巨人屋顶的瓦片弄坏了一大半。四、作业师:同是春天,为什么巨人的花园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课下同学们快读读课文,找找答案吧!二、探究花园变化的原因1、同样是一座花园,为什么有孩子时和没有孩子时,却有这么大的差别呢?2、巨人对孩子们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教师梳理:原先的态度:生气。后来
15、很高兴。3、教师引导学生品析词句,结合指导朗读(1)巨人看到了孩子们到他的花园里玩,很生气,大声叱责孩子们,你从哪个词句看出巨人很生气?。 幻灯出示句子:他看见在花园里玩耍的小孩儿,很不高兴,大声喊道:“你们在这里做什么?”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思考,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说话的时候可能是什么样子的?a、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b、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c、喂!你赶快滚出去!指名读句子,交流猜测巨人的想法。评价,指名读。要读出巨人生气、讨厌的语气。(2)孩子再也不来这里了,可是,巨人的花园里再也没有欢乐了,没有了笑声,花园也不漂亮了,那花园是怎么样的
16、景象呢?学生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你觉得这景象怎么样?(荒凉、寒冷)出示幻灯巨人的花园仍旧是冬天的景象,花不开,鸟也不来,只有一块孤零零的告示牌。白色的雪覆盖着草,霜给所有的树枝都涂上一层银色。裹着皮衣的北风兴冲冲的跑来了,整天在园子里四处吼叫。冰雹穿着一身灰色的衣服,在花园里绕着圈子跑,把巨人屋顶的瓦片弄坏了一大半。a、引导学生想象花园里荒凉的景象。b、这时候,巨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困惑,不解等)你从哪个词句看出的呢?。c、幻灯出示:巨人冷得缩在屋子里,苦恼的望着窗外荒凉的花园,他不懂春天为什么来得这么迟。指名读,联系上下文思考,巨人这时候在想什么呢?读出巨人的伤心和困惑。齐读。(3)巨人后
17、来的态度是怎么样的?(不自私了,跟孩子们一起玩儿)你是从哪知道的?巨人用大斧砍倒了围墙,孩子们又回到了园子里。春天跟着孩子们回来了,巨人和孩子们快乐地在花园里玩儿着。自由读,指名读,要求读出巨人高兴的心情。4、探究讨论:为什么巨人对孩子们的态度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巨人把孩子赶跑了,春天也就跑了;孩子来了,春天也来了。)重点引导:(1)一天早晨,巨人刚睡醒,突然听到了小鸟动人的歌声。他跳下床,向窗外望去,看见孩子们从墙下一个小洞爬进园子,围绕着一颗颗小树玩耍。孩子们触到的地方,树绿了,花笑了,鸟儿们四处飞舞歌唱。冰雹和北风悄悄溜走了,春天来了。只有一个角落,冬天仍留在
18、那儿,一个很小的孩子在树下伤心的哭着,因为他的手够不到树枝。(2)巨人的心里会怎么想的?(3)幻灯出示句子:看到窗外的这个情景,巨人的心软了,他想:我多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来这儿了。(4)联系课文填空:因为我的自私,所以。估计学生答案:把春天赶跑了;赶跑了孩子;大声叱责孩子们;孤独地度过了寒冷的冬天;花园又被冰雪覆盖,感受不到温暖和愉快;感受不到幸福;花园不能成为孩子们的乐园。)自由读,指名读,读出巨人的后悔,感激。三、感悟道理总结升华、我们再来读读最后一段。读出快乐幸福来。2、从此巨人和孩子们一起在花园里幸福快乐的生活着,他们要一起为花园起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也来参加吧!3、在能谈
19、谈你对巨人的看法吗?你喜欢巨人吗?为什么?4、学了这个童话的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你想对巨人说些什么?想好后,和同桌交流,再指名全班交流。四、小结师:同学们,快乐如果据为己有,世界将会变得冰冷,生活就会没有春天。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能使饥寒交迫的人感觉到温暖,能使春天永驻人间!让我们学会不要自私,要学会爱,快乐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会真正快乐。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大致梳理课文。品读重点:指名回答,交流课文的语言信息,投影出示:“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学生边默读边画句子,同桌交流“不久,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
20、寒风吹起雪花。” “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鲜花凋谢,树叶飘零,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这是一座神奇的花园:指名回答,找到依据,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变化的次数和变化的内容,小组合作,完成填空:变化的时间: 从前有一年秋天从那以后变化:变化的原因:巨人是个怎么样的人?4.朗读交流的语段句段,深入理解内容,跟随教师的引导,融入情景,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1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巨人把孩子赶跑了,巨人的自私;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2学生读书思考,回答问题。3学生品析词句,结合指导朗读学生读书思考,回答问题学生读句子,交流猜测巨人的想法。评价。学生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
21、段,思考你感觉景像怎样。学生想象花园里荒凉的景象。指名读,联系上下文思考,巨人这时候在想什么呢?读出巨人的伤心和困惑。齐读。自由读,指名读,读出巨人高兴的心情。学生探究讨论学生思考。联系课文填空。自由读,指名读,读出巨人的后悔,感激。读最后一段,读出快乐幸福来。讨论取名。谈你对巨人的看法。学了这个童话的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你想对巨人说些什么?想好后,和同桌交流,再指名全班交流。大致梳理课文知道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抓住重点的词句,体会花园两种景色的对比,激发学生对春天美丽景色的喜爱,进而通过感情朗读来增强这种对比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通过这项作业激发学生课下朗读课文的兴趣。通过小组研读的形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上册 第三 单元 备课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