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六版(陈共)精心复习资料.doc
《财政学第六版(陈共)精心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第六版(陈共)精心复习资料.doc(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财政学第一章市场失灵及表现1、市场失灵: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缺陷。2、表现:(1)垄断: 当一个行业被一个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使市场失灵。(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掌握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二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典型例子是“那公共物品”。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
2、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因而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益配置。 (4)收入分配不公: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激烈的竞争不可能自发的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 (5)经济波动:市场机制是通过价格和产量的自发波动达到需求与供给的均衡,而过度竞争不可 避免地导致求大于供与供大于求的不断反复;这事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弊端。政府干预及失效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首先是直接执行政府的经济职能,并通过执行经济职能来保证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有效实施。1、政府干预政府的经济作用:(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要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弥补市场
3、的失灵,主要是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产品;(2)社会主义公关调控,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要求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协调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行。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其中包括转换财政职能。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与市场之间是互补关系。 2、政府干预程度和干预手段经济干预:与政府规模有关。政府规模一般是以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这一综合性指标来表示。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集权化倾向的国家高于分权化倾向的国家。我国以财
4、政支出占GDP比重表示的政府规模形成了本身特有的变化轨迹。干预手段:(1)立法和行政手段,制定市场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制定经济政策、实行公共管制、规定垄断产品和公共物品价格等;(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政府组织公共生产,不仅是出于提供公共物品的目的,而且是出于有效调节市场供求和经济稳定的目的;(3)财政手段,通过征税和收费为政府各部门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筹集经费和资金。财政的目的是通过财政手段,最终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同时又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财政政策等手段调控市场经济的运行。政府干预失效:市场经济需要政府干预,但政府干预并非总是有效的,市场机制存在失
5、灵问题,政府机制同样会带来政府干预失效的问题。失效的根本原因:政府的运行是以政治权利为基础和前提的,而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权利不能创造财富,却可以支配财富,甚至凌驾于经济之上支配经济,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效率问题(2)寻租行为:公务员特别是领导人员,滥用权力(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越位”是指应当而且可能通过市场机制办好的事情而政府却通过财政手段认为地参与;“缺位”是指该由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办的事情而财政没有办或者没有办好公共物品的特征与种类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特征:(
6、1)非排他性,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受益。原因:a.公共产品大都是在技术上不易排斥众多受益者的产品 ;b.某些公共产品虽然在技术上可排他,但排他成本十分昂贵,以致经济上不可行 。(2)非竞争性公共物品最重要的标志,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社会边际成本为零。公式:i 含义:对任何一个消费者而言,他消费的公共产品数量(i)也就是该公共产品的总量()。(3)外部效应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4)公共商品还可能表现出以下特性:生产或提供的不可分性;规模效益较大;初始投资大;具有自然垄断性。种类:纯公共物品: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两个特征混合物品或准
7、公共物品:兼备公共和私人物品的特征,其中有些具有非竞争性而不具有非排他性。财政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指为满足人们需要,将有限资源在各种可能的用途间进行分配和组合,并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地区结构。(“帕累托标准”就是论证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 )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是效率问题,效率问题又是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构问题。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A、调节资源在地区间的配置;B、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间的配置;C、调节全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间的配置各国政府通常采用某些指标(如我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或由若干指标组成的“景气指数”来表示资源配置效率,我国当前主要
8、采用GDP增长率指标。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实现方式:A、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得合理比重,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B、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饰的结构效率C、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际的重点建设D、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政策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E、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2)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的公平准则基期实现机制: 经济公平,指根据在收入创造过程中要素的贡献来决定收入分配,着眼于分配规则或分配过程的公平合理,强调分配的效率
9、 社会公平,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社会各阶层居民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着眼于分配结果的公平,要缓解社会不同阶层因收入差距带来的矛盾,追求社会的稳定发展。公平衡量指标:贫困指数: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与对角线间的面积与对角线以下的总面积之比。 系数 1 ,系数越小,越趋于公平。根据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出于0.3 0.4 之间被视为合理区间。我国目前的系数已近接近0.5,说明收入差距已经较大,而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实现方式A、合理界定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与范围 ;B、改进和完善行政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制度 ;C、加强税收调节 ;D、改进和完善财政转移性
10、支出制度 ;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经济稳定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一种理想状态,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多重含义。充分就业,指可就业人口的就业率达到一个很高的比率。 注意:经济学中的就业,指一切用自己劳动维持自己生活的活动。在总人口中总有一部分人是没有劳动能力的。充分就业不是指可就业人口百分百就业。物价稳定指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进行国际经济交往时,经常性项目和资本性项目保持收支平衡,未出现大的逆差或顺差。 实现的机制和手段:(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2)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3)通过投
11、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和高速发展的最优结合(4)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第二章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1)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关于资源最优配置的市场原则是否适用于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消费的问题,是研究公共物品时需要解决的一个前提条件。【当一种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量达到社会MR=社会MC,该产品的配置是有效率的。】公共产品由市场提供存在失灵:会出现搭便车问题。公共产品成本大于个人从中获得的收益,使个人不愿购买。个人的购买决策以其边际效用与边际成本
12、相等为依据,即使个人愿意购买公共产品,其提供量会大大低于效率所要求的提供量。 公共产品的有效配置,观点一:公共物品特性,导致其消费是不等价交换,价值是个体价格加总。缺陷:个体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无法确定;易产生免费搭车。观点二:成本-效益分析法。(2)纯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提供公共物品来满足公共需要有两个系统:一是市场,一是政府。*市场提供私人物品满足私人需要,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满足公共需要。*提供方式是确定政府提供公共物品规模和财政支出规模的基本依据。 *一般而言,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的不同决定的。*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竞争
13、性的市场机制不适于提供纯公共物品。因为:一方面,从公共物品提供的角度来看,非竞争性是指新增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等于零;另一方面,从公共物品消费的角度来看,非排他性意味着一个人使用公共物品,并不排除其他人同时使用,即使从技术上可以排他,但话费成本太大,这样,消费者不会资源花钱消费这种物品,而是期望他人购买自己从中受益,即所谓免费搭车。*相对于市场机制而言,政府的运行时迥然不同的。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其可以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锁存在的难题。表面上,纯公共物品免费享用,事实上也是以纳税为代价的。政府主要通过无偿征税来提供纯公共物品市场提供私人物品,对提供纯公共物品是失效的,而提供纯公共物品恰恰
14、是政府资源配置的领域,是政府的首要职责。*财政学研究: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市场提供私人物品间的恰当组合,政府提供公共物品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合理确定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范围和财政支出的规模。(3)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非竞争又非排他性第一类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取决于税收成本和税收效率损失同收费成本和收费效率损失的比较社会效益成本成本弥补损失公共提供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建筑成本征税,免费使用税收的效率损失和征收成本市场提供收费,有偿使用收费成本和效率损失决定取舍的主要因素:税收的简单或复杂性程度,税收的中性或扭曲性程度,收费的难易程度以及该产品的需求弹性。 利益外溢的第二类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先判断
15、外部效应大小,外部效应大的准公共产品可视为纯公共物品,采取公共提供方式;外部效应小的准公共产品可由市场提供。多数公共物品都具有较大的外部效应,不过为了提高公共物品的使用效率,并为了适当减轻政府的负担,采取混合提供方式是一种较佳的选择。实践中,准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 政府授权经营; 政府参股; 政府补助 (4)理论研究及实践 公共物品私人提供研究:科斯:经济学中的灯塔 ;泰勒.柯文:多数公共物品,可由市场采用一定方式提供 ;实践:慈善事业;城市污水处理;BOT,etc。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1)成本-收益分析(成本-收入分析法):针对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实现的方案,详细列出各种方案的全部
16、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收益,根据对边际社会效益和边际社会成本的对比,通过分析比较选择最优方案。 要求:必须将项目的收益全部量化,同时也将成本全部量化然后再比较其效果。投资项目的净收益现值为评价标准。【(Bi-Ci),年净收益;(1+r)i,复利;r为贴现率 】计算公式: 未来净效益的现值NPV:0,项目获利能力等于或超过了所要求的收益率,可行;0,不可行缺陷:必须将项目的成本和收益量化,而某些项目很难准确计量,甚至根本无法衡量。所以,该法适用于项目发生的收益能用货币计量情况。影子价格,许多成本和效益没有市场价格,是无形的或非市场化的,或者这些价格不能完全反映出它们的边际社会成本或收益,故称影子价格
17、(shadow price),是针对无价可循或有价不当的商品或劳务规定的较合理的替代价格。最低成本法(最低费用选择法):不用货币计量社会效益,只计算每项备选项的有形成本,以成本最低作为择优标准。信息不完备情况下的成本-效益分析法。适用于分析成本易计算,效益不易衡量的财政支出项目的效益。该方法多用于教育、卫生、文化以及政治、军事等支出项目。第三章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意义按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共同点:财政一手
18、付出了现金,另一手相应地购得了商品和服务,并运用这些商品和服务实现了国家职能。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共同点,即财政付出了资金,却无任何所得,这里不存在交换的问题,这类支出即为转移性支出,它所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按财政支出经济性质的分类具有较强的经济分析意义:(1)、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使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因而,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对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过程使政府所有的资金转移到领受者手中,是资金使用权的转移,此类支出直
19、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2)、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在安排转移性支出时,政府并没有十分明确和一以贯之的原则可以遵循,而且,财政支出的效益也极难换算。显然,通过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3)、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时,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在同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发生联系时,并无交换发生,它们收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同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总结: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
20、源的规模就大些;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些。联系财政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配置资源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则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财政支出规模衡量指标 财政支出规模可以用绝对数指标来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数指标即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来表示,由这两个基本指标又可以衍生出反映财政支出发展变化的三个指标。(1)财政支出增长率,以G(%)表示。财政支出增长率表示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即所谓“同比”增长率。用公式表示为: 【G代表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财政支出的增(减)额
21、,代表当年财政支出,代表上年财政支出】(2)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以表示。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是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弹性(系数)大于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分母代表GDP增长率,代表当年GDP比上年GDP的增长额】(3)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以MGP表示。该指标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GDP增长额之间的关系,即GDP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同时财政支出多增加多少,或财政支出增长额占GDP增长额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P84-P87(1)、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2)、皮科克和
22、威斯曼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即在危急时期,公共支出会替代私人支出,财政支出的比重会增加。但在危急时期过去以后,公共支出并不会退回到先前的水平,因此,每一次较大的经济和社会动荡,都会导致财政支出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这种财政支出上升的规律,被称为替代-规模效应理论。(3)、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影响财政支出合理规模的因素 (一)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分析:(1)、经济性因素:主要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张律和当前经济政策等 (2)、政治性因素:a、政局是否稳定 b、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 c、政府干预政策 (3)、社会性因素:包括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
23、以及城镇化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政支出规模。 (二)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分析:为了寻求合理的财政支出规模,不仅要分析影响财政支出的宏观因素,而且要分析和控制影响财政支出的微观因素。福利经济学对财政支出增长的分析主要是从微观角度进行的,它采用效用最大化的分析方法,将市场有效供给原理运用到政府公共物品的供应中,通过影响财政支出增长的变量,来分析和研究财政支出规模。 (三)政治决策程序:正是因为政治决策与财政支出规模之间的密切关系,才出现了公共选择理论,而公共选择理论则是将经济分析的工具盒方法应用到政治决策过程,深入研究政府决策程序和选举制度,寻求财政决策的最佳途径。可以建立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政学 第六 精心 复习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