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章 第1节自然灾害是自然变异(自然异常变化)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面临的极大威胁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1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2008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2008年初我国南方大雪灾“飞蝗蔽日,食禾至尽,民大饥相食”2009年5月17日湖南株洲高架桥垮塌致使9死14伤事件ABC D2对于上题中事件的判断依据是()A孕育灾害的环境 B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C承受灾害的客体 D损失大小31题中事件可能直接诱发的次生灾害是()冻害火灾瘟疫滑坡、泥石流A BC D【解析】1题,四川大地震、08年初雪灾、蝗灾都是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危及人们生命安全和财产;高架桥垮塌主要
2、是人为因素造成灾难。故选A。2题,判断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主要依据是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3题,地震灾害可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诱发火灾、瘟疫。【答案】1.A2.B3.C4下列事件或现象只属于自然变异的是()A二战期间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B美国西北部的华盛顿州圣海伦斯火山喷发C西欧流行“疯牛病”D中生代小行星撞击地球【解析】自然变异,只有在它超过一定的限度,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危害时,才被视为自然灾害。中生代人类还未出现,小行星撞击地球不会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影响。【答案】D5自然变异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地球各圈层的物质运动B自然灾害具有社会属性C自然变异越过一定的限度D自然环境的自
3、然属性【解析】自然变异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地球各圈层的物质运动。【答案】A2009年5月11日,巴西北部地区由于连降暴雨导致洪水泛滥,这次水灾已造成44人死亡,18万人被迫撤离,完成67题。6材料反映出自然灾害的特点是()A周期性 B灾害的严重性C灾害的联系性 D区域性7人们常说的“百年一遇”,是对自然灾害哪个特征的描述()A周期性 B灾害的严重性C联系性 D不可避免性【解析】6题,从材料可知这次水灾造成重大人员死亡,众多人口受灾,财产损失巨大,反映出的自然灾害的严重性。7题,“百年一遇”、“十年一遇”,实际上是对自然灾害周期性的一种通俗描述。【答案】6.B7.A“强大的自然力量通过自然灾害
4、的方式对人类构成全方位的威胁。工矿业、农林牧渔业、社会生活稳定所必不可少的各种基础条件都会受到自然灾害的直接打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9题。8根据材料中的叙述,自然灾害所包含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不重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不可避免性A BC D【答案】C9根据材料中的叙述,承受自然灾害的客体是()A自然界的异常变化B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C人类生活的自然界D岩石圈顶部、水圈、大气圈底部和生物圈【答案】B10读下图,完成以下问题。(1)将洪涝、台风、暴雨等填入A、B、C三个方框中,并说明该图所反映出的自然灾害的特点。(2)自然灾害能否避免?人类应采取什么措施进行防御?(3)运用图中的例子,说出人类
5、对气象灾害的监测手段。(4)自然灾害的特点有哪些?【答案】(1)A:台风B:暴雨C:洪涝图中的三种灾害形成了灾害链,说明自然灾害具有联系性;自然灾害可监测、可防御,具有可减轻性。(2)自然灾害不可避免。人类可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及早发出灾害预报和警报,然后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防御。(3)利用气象卫星对台风、洪涝灾害进行监测。(4)广泛性与区域性;频繁性和不确定性;周期性和不重复性;联系性;严重性;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一周内,发生十几次余震,有几次严重威胁到救灾官兵们的生命安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材料中反映出地震灾害的特点是()A频繁性 B广泛性C自然和
6、社会的双重性 D不可避免性2下列是防御地震灾害的正确措施是()A发现预兆应及时保密,以免发生混乱B离家时要关闭煤气总阀,以免发生火灾C将震区居民全部迁走D易倒易碎物品要放在容易攀扶的地方【解析】1题,大地震后,余震不断,这是震源处地壳积累地应力释放的必然结果,表明地震灾害的频繁性。2题,防御地震时,离家应关闭煤气总阀,避免引发火灾。【答案】1.A2.B不同区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一种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据此回答34题。3关于灾情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灾害强度越大,灾情越大B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情越小C灾害强度小,灾情一定小D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抗灾能力越低【答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自然灾害 概念 特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