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的物质定义.doc
《列宁的物质定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列宁的物质定义.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哲学贡献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0物质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哲学的基本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是一切哲学理论体系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规定着其他一切哲学的基本方向。所以对于什么是物质这一问题的理解和研究,对于我们研究哲学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5经过19实际末的自然科学革命,证明了原子不是一成不变、最后终极的东西,而是可以分割和转化的。它是由电子等更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初形态,他们试图在某些具体的物体中,寻找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界的统一,淡然这也是在他们肯定世界的物质性的基本上的,但由于受到认识水平的限制,他们总是把某种具体
2、的物质形态当做世界物质本源。泰勒斯“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中国古代的五行说“金木水火土时声称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这实际上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而用物质系统中的某一层次的某种具体形态来定义物质,不理解哲学的物质范畴应该是概括物质世界所有层次和形态共性的最高抽象。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继承朴素唯物主义世界物质性的同时,由于用静止的、孤立的观点看世界,看不到世界上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认为世界上存在着某种绝对实体,他们是不可分的、不变的,即所谓的“终极宇宙之砖”,这是在19世纪的自然科学革命之前,他们吧原子看成这种不可分割、不变的终极实体,这种看法是和当时的自然科学相联系的
3、。当时的自然科学发现了分子、原子。但是比原于更小的粒子尚未发现。随着19世界末自然科学革命的发展,电子和放射性元素镭等一系列新发现证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现是有缺陷的。原子不是一成不变、最后终极的东西,而是可以分割和转化的。它是由电子等更微小的粒子构成的。科学的发展要求人们重新认识物质世界,对物质世界作出更科学的说明。这就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什么是物质?应该如何看待物质与精神、物质与它的存在方式之间的关系?世界究竟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觉?必须根据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果解决这些问题,否则就不能克服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向前发展唯物主义,也不能驳倒唯心主义。列宁的物质定义正是适应这种需要而提
4、出来的。列宁的物质定义是建立在辩证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唯物辩证法既要求从事物的发展、“自己运动”来观察事物,又要求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满的“定义”中去。列宁的物质定义就是和社会实践的发展、科学的发展以及哲学上的斗争密切联系的。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一种不变的实体,是不能再分割和转化的、具有不变性质的原子。这种看法是和当时的自然科学相联系的。当时的自然科学发现了分子、原子。但是比原于更小的粒子尚未发现。由于不懂辩证法,很多人把这个认识绝对化,把原子看成是最后终极的东西。后来电子和放射性元素镭等一系列新发现证明
5、,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现是有缺陷的。原子不是一成不变、最后终极的东西,而是可以分割和转化的。它是由电子等更微小的粒子构成的。但是,唯心主义不是这样,它乘虚而入,深水摸鱼,歪曲自然科学的成果,否定物质的存在,它借口人们认识的相对性否认认识的绝对性和客观性,从而否认物质世界,鼓吹经验就是一切。它在否定世界的客观性和可知性的同时,割裂物质与运动的联系,进而否认运动的客观性,认为存在着没有物质的运动,同时它还割裂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联系,把时间、空间主观的,看成是感觉系列的调整了的体系。 列宁的物质定义明确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6、,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选集2卷128页这就是说,(一) “物质”是一个哲学范畴。它揭示的是包括自然界和社会上一切事物在内的所有客观实在,即各种具体的感性的物质杏在的共性。这个共性,也就是它的客观性和可知性。 (二)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即是说,物质是与精神对立的、决定精神的东西。 (三)物质是运动的。它存在于时间、空间之中。运动、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列宁的物质定义,科学地说明了物质概念和各种具体的感性的物质存在之间的关系。它表明“物质”就是对各种具体的感性的物质存在的概括。各种具体的感性的物质存在尽管千差万别,都属于“物质”范畴,都是物质的。但是,这些具
7、体的感性的物质存在之所以被称为物质的,则不是由于它们的特殊的性质和形态,而是由于它们都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存在,都是存在于运动、时间和空间之中,都是可以感知认识的,即由于它们的共性。这里恰恰是撇开了它们的特殊的性质和形态。因此,不能把物质归结为另一具体的感性的物质存在,更不能把物质归结为某一具体的感性的物质存在的某一特殊性质。正因为这样,列宁否认有什么物的不变的实质,指出:“电子和原子一样也是不可穷尽的;自然界是无际的,而且它无限地存在着。” 列宁选集2卷268页 列宁的物质定义,科学地说明了物质与它的存在方式,即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关系,通过物质与它的存在方式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对物质
8、作出了更为科学精确的说明。旧唯物主义常常把时间、空间与物质割裂,看成是物质以外的某种东西,而唯心主义则鼓吹时间、空间是主观的;旧唯物主义只看到机械运动必然导致物质与运动的分离,而唯心主义则借助于没有物质的运动来偷运“和物质分离的思想”。列宁的物质定义指明了物质与运动、时间、空间的关系,物质和运动是同一的,没有物质的运动和没有运动的物质一样,都是不可想象的;也没有时间和空间以外的存在,时间和空间以外的存在是荒诞的事情。它也指明了物质与运动、时间、空间的区别:运动、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列宁的物质定义,还科学地说明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列宁强调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就清楚地把物质与精神区别
9、开来了,并在物质与精神的对立中,对物质作了更为精确的说明。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因为物质和精神是对立的,但又有联系;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和机能,并且反作用于物质。旧唯物主义者不能正确说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有的无条件地把物质与精神绝对对立起来,即在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之外把物质和意识绝对对立起来,这样必然导致二元论;有的混淆物质与精神的界线,把思想说成物质,陷入了庸俗唯物论。而在认识论的基本问题范围之内否认物质与精神的绝对对立,必然取消哲学基本问题,陷入折衷主义诡辩。这一切都给唯心主义以可乘之机。因此,唯心主义极力混淆物质与精神的界线。列宁强调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认为在认识的基本问题
10、范围之内,两者的对立是绝对的;而在这个范围之外,两者的对立则是相对的。这就既辩证又唯物主义地解决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列宁的物质定义,既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点,又驳斥和揭露了唯心主义的诡辩,是我们反对形而上学机械论和唯心主义诡辩论的强大思想武器。 列宁的物质定义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列宁生前没有看到过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手稿,但是他们的某些论述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例如,列宁强调“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恩格斯则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象物质和运动这样的名词无非是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许多种不同的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依
11、照其共同的属性把握住。” 马恩选集3卷556页“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地存在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就把它们的质的差异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不同,并不是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马恩选集3卷598-599页这里,恩格斯既指明了物质是一个哲学范畴,是从实物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又指明了物质所标志的是客现实在,即实物总和。物质范畴所概括的是实物总和的一般共性而不是个性,因而不能把物质等同于具体存在的某个实物。 但是列宁并不是简单地重复恩格斯的思想,而是向前发展了恩格斯的思想。这表现在,第一,列宁为了反对经验批判主义的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列宁 物质 定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