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 备 使 用 管 理 制 度(培训).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设 备 使 用 管 理 制 度(培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 备 使 用 管 理 制 度(培训).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设 备 使 用 管 理 制 度1.目的作用正确使用设备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避免设备的不正常磨损或损坏,防止人身、设备事故的发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大修周期,降低备件消耗,减少维修费用,确保生产正常进行的关键之一。因此,设备使用单位和生产操作者,必须严格按照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为了加强该项工作的管理,确保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能在公司范围内认真贯彻实施,特制定本制度。2.管理职责2.1各设备使用部门应严格按照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的规定要求,加强对本部门设备的管理,在生产作业活动中贯彻好“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认真抓好各设备在使用前、使用中和使用后的管理,将工作做细做扎实。2.2基建设备部应制定
2、和完善各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使之达到合理、规范的要求。平时要多深入到车间督察制度执行情况,对违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现象应及时给予纠正,并提出批评,情节严重者应通知其主管领导严肃处理。3.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重点3.1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应根据设备的性能参数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制订正确使用方法。它是生产活动中操作者必须执行的法规。为此,认真编制好设备使用规程,是保证安全运行的前提。3.2每种设备都必须有具体的使用规程。3.3每种设备都应在投产前编写好使用规程。3.4设备使用规程的内容,必须包括以下部分:3.4.1设备的性能参数3.4.2交接班制度。3.4.3操作者应具备和做到以下四点:a.操作前的
3、准备工作;b.操作顺序; c.紧急状态的处理;d.在使用过程中设备与人身安全注意事项。3.5操作前的准备工作。3.5.1操作者必须专业培训,需操作证的须持有操作证上岗。凡新上岗的和尚未取得操作证的人员,必须在持有操作证的或熟练操作者的指导下方可操作。3.5.2设备启动前,必须按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检查。3.5.3进行必要的试操作时,必须观察上下工序和观察设备区域内是否有人工作或置放物体。3.6操作顺序。必须先发出启动设备的警告信号,然后按设备使用规程规定的动作程序进行操作,设备在启动和运转过程中,应注意检查(观察)是否有不正常的现象。3.7紧急状态的处理,当设备在启动过程或运行中,发现异常情
4、况时,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必须要当机立断的立即停车。3.8在使用过程中设备与人身安全注意事项。3.8.1非本机操作者未经批准,不得使用本机。3.8.2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取消或改变安全装置。3.8.3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得乱割乱焊和改变设备结构。3.8.4关键要害岗位,实行两人操作确认制,即一人操作一人在旁监护,避免出现操作失误,导致重大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3.8.5必须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班的操作人员应详细向接班的工作人员交待本班设备运行情况和尚未处理的设备故障,并填好交接班记录,双方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字。3.8.6设备在运行中发现故障,凡在本班可以处理的,不得交下一班处理,本班无法完全处
5、理,未完成部分可交给下一班,接班人员应接着处理完成,并详细检查,一切正常后,方可开机。3.8.7设备的运行部位或运转区域内检修,必须在停机后设备处于静止状态下进行,并悬挂警示牌。3.8.8设备在启动运行中,应对周围环境进行监视,注意前后工序的衔接与配合,注意仪表指示变化。3.8.9必须保持设备区域的文明卫生,每班工作人员应每日对设备进行擦拭及区域内的打扫工作,以保持设备和区域的整洁。4.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制订和审批。4.1设备所在车间、部门的主要领导负责召集车间设备、工艺、安全有关人员会议,布置制订本车间、部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工作。有关生产工艺操作内容由工艺人员编写;安全部分由安全人员编写;
6、设备管理员负责汇总编写工作。4.2车间主任负责召开安全操作规程的会审,设备、生产及设备、工艺、安全主管工作人员参加。4.3两个及以上的车间通用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由设备部主管部长负责召集会审。4.4设备使用规程经会审后,报设备部审核,呈报主管副总批准,贯彻执行。5.设备使用规程的修改5.1生产工艺改变时必须经技术部长的审核批准,以文字形式提前一周内通知设备部,设备主管人员根据修改工艺,对原规程进行修改。5.2修改后的新规程须经车间主管审核签字,送设备部审批后生效。5.3操作人员如发现规程有误或不完善之处,应向车间设备管理员反映,设备员应及时深入现场了解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6.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7、的贯彻。认真贯彻执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发挥其应有作用,保障人身和设备运行安全,因此各级领导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实施。6.1车间主任必须组织全车间职工学习贯彻执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考核合格率应达100%。6.2单台新设备使用前,必须由设备管理员组织学习安全操作规程,经考核,方可上岗操作。6.3新工人、学员及调换岗位的人员进入岗位前,必须经过学习和考核,不合格不得单独操作设备。6.4车间设备管理员应经常或定期地深入车间检查规程执行情况,发现有违章操作现象,及时制止和列入车间对班组或岗位的考核。7.设备运行记录要求7.1生产过程中,运行的设备在负荷、温度诸因素的长时间作用下,机械零部件会磨损变形;电气
8、原件的参数变化,会引起设备运行参数的改变,岗位操作者应及时记录下这些参数,可以准确地掌握设备运行规律,以便对该设备及时进行维护检修,避免设备事故的发生。7.2设备在投入运行前,必须做好适用的运行记录表格。7.3设备在运行中出现不正常现象,必须随时记录,记录的数据要准确、清楚、完整。7.4设备运行记录经机组或单台设备按照班、日、月装订成册,归档备查。7.5设备运行记录的内容,应反映设备的实际运行技术状态。需记录的内容有以下方面:7.5.1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设备本体发生异常现象,如运转不平稳,出现振动噪音,检测装置显示数据不正常,局部升温超过规定;零部件不正常磨损、变形,出现轴向窜动,腐蚀及异常气
9、味火花、冒烟等情况。7.5.2设备控制系统的突然变化和异常波动的数据,如断电保护频繁的情况。7.5.3电气设备电磁性能参数的变化,如绝缘、整流、接地、电控激磁、变频等方面的参数及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等变化情况。7.5.4动力供应参数,如蒸气、压缩空气、工业水压力、流量、流速、温度等变化情况。7.5.5设备润滑参数,如集中润滑油的压力、流量、温度及油脂质量变化,管路的泄漏和堵塞等异常情况。7.5.6设备发生事故或故障的全过程(包括时间、现象、原因、特征和后果),发生前有异常迹象等。7.6车间设备管理员每月定期发放和收集运行记录,并负责整理归档。7.6.1设备管理员在收集整理运行记录时出现有不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度培训 培训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