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化学课件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化学课件整理.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司法化学 (Forensic Chemistry):是一门法学与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相结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新型交叉边缘应用学科。 Forensic Chemistry 98%),分析前样品需要纯化。2)试样不含有水(水可产生红外吸收且可侵蚀盐窗)。3)试样浓度或厚度应适当,以使T在合适范围。定性分析1. 已知物的签定将试样谱图与标准谱图对照或与相关文献上的谱图对照。2. 未知物结构分析如果化合物不是新物质,可将其红外谱图与标准谱图对照如果化合物为新物质,则须进行光谱解析,其步骤为:该化合物的信息收集:试样来源、熔点、沸点、折光率、旋光率等;不饱和度的计算:通过元素分析得到该化合物
2、的分子式,并求出其不饱和度过W.查找基团频率,推测分子可能的基团;查找红外指纹区,进一步验证基团的相关峰;能过其它定性方法进一步确证:UV-Vis、MS、NMR、Raman等。2.色谱分析法 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层析法/色谱法(chromatography ) 一种利用混合物(对象)中各组分在两相(载体)间的分配原理(机理)使各组分分离(目的)的方法。纸层析、柱层析、薄层层析。层析法/色谱法的分类:按流动相: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按固定相:纸色谱;柱色谱;薄层色谱按分配原理: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空间排阻色谱;电色谱.一、纸层析(纸色谱)1.担 体: 纸张(滤纸)2.固 定
3、相: 吸附于纸张上的水3.流 动 相: 有机溶剂4.定 性: 比移值(Rf)5.操作步骤: 点样展开显色二、柱层析(柱色谱)1.担 体: 装有吸附剂的玻璃柱2.固 定 相: 填充于柱中吸附剂3.流 动 相: 有机溶剂4.定 性: 保留时间/保留体积三、薄层层析(薄层色谱)1.担 体: 附着有吸附剂的薄板2.固 定 相: 固定于薄板上的吸附剂3.流 动 相: 有机溶剂4.定 性: 比移值(Rf)5. 操作步骤: 点样展开显色四、高效液相色谱法特点高效液相色谱更适宜于分离、分析高沸点、热稳定性差、有生理活性及相对分子量比较大的物质,高效液相色谱法有“四高一广”的特点: 高压:流动相为液体,流经色谱
4、柱时,受到的阻力较大,为了能迅速通过色谱柱,必须对载液加高压。 高速:分析速度快、载液流速快,较经典液体色谱法速度快得多,通常分析一个样品在1530分钟,有些样品甚至在5分钟内即可完成,一般小于1小时。 高效:分离效能高。可选择固定相和流动相以达到最佳分离效果,比工业精馏塔和气相色谱的分离效能高出许多倍。 高灵敏度:紫外检测器可达0.01ng,进样量在L数量级。 应用范围广: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有机化合物可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特别是高沸点、大分子、强极性、热稳定性差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显示出优势。 此外高效液相色谱还有色谱柱可反复使用、样品不被破坏、易回收等优点,但也有缺点,与气相色谱相比各有所长,
5、相互补充。高效液相色谱的缺点是有“柱外效应”。在从进样到检测器之间,除了柱子以外的任何死空间(进样器、柱接头、连接管和检测池等)中,如果流动相的流型有变化,被分离物质的任何扩散和滞留都会显著地导致色谱峰的加宽,柱效率降低。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器的灵敏度不及气相色谱。检测器.紫外光度检测器 . 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荧光检测器 .差示折光检测器 .电导检测器 纸层析(纸色谱)&薄层层析(薄层色谱)平面色谱柱层析(柱色谱) 气相色谱(GC) 高效液相色谱(HPLC)3.电化学分析法 库仑分析、电解分析4.其它仪器分析法 质谱、核磁共振、热分析、扫描电镜质谱分析法质谱法是通过将样品转化为运动的气态离子
6、并按质荷比(MZ)大小进行分离并记录其信息的分析方法。所得结果以图谱表达,即所谓的质谱图(亦称质谱,Mass Spectrum)。根据质谱图提供的信息可以进行多种有机物及无机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复杂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样品中各种同位素比的测定及固体表面的结构和组成分析等。(一)质谱仪的工作原理质谱仪是利用电磁学原理,使带电的样品离子按质荷比进行分离的装置。离子电离后经加速进入磁场中,其动能与加速电压及电荷Z 有关,即ZU=mv*2质谱仪的基本结构质谱仪是通过对样品电离后产生的具有不同mz 的离子来进行分离分析的。质谱仪须有进样系统、电离系统、质量分析器和检测系统。为了获得离子的良好分析,必须避免
7、离子损失,因此凡有样品分子及离子存在和通过的地方,必须处于真空状态。1 真空系统2进样系统进样系统的目的是高效重复地将样品引人到离子源中并且不能造成真空度的降低。目前常用的进样装置有三种类型:间歇式进样系统、直接探针进样及色谱进样系统。3电离源电离源的功能是将进样系统引入的气态样品分子转化成离子。通常称能给样品较大能量的电离方法为硬电离方法,而给样品较小能量的电离方法为软电离方法,后一种方法适用于易破裂或易电离的样品。离子源是质谱仪的心脏,可以将离子源看作是比较高级的反应器,其中样品发生一系列的特征降解反应,分解作用在很短时间(1s)内发生,所以可以快速获得质谱。4质量分析器质谱仪的质量分析器
8、位于离子源和检测器之间,依据不同方式将样品离子按质荷比mz 分开。质量分析器的主要类型有:磁分析器、飞行时间分析器、四极滤质器、离子捕获分析器和离子回旋共振分析器等。5 检测与记录质谱仪常用的检测器有法拉第杯(Faraday Cup)、电子倍增器及闪烁计数器、照相底片等。Faraday 杯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种,其结构如图所示。Faraday 杯与质谱仪的其他部分保持一定电位差以便捕获离子,当离子经过一个或多个抑制栅极进入杯中时,将产生电流,经转换成电压后进行放大记录。Faraday 杯的优点是简单可靠,配以合适的放大器可以检测10-15A 的离子流。但Faraday 杯只适用于加速电压1kV 的
9、质谱仪,因为更高的加速电压使产生能量较大的离子流,这样离子流轰击入口狭缝或抑制栅极时会产生大量二次电子甚至二次离子,从而影响信号检测。(一)质谱图与质谱表质谱法的主要应用是鉴定复杂分子并阐明其结构、确定元素的同位素质量及分布等。一般质谱给出的数据有两种形式:一是棒图及质谱图,另一个为表格即质谱表。质谱图是以质荷比(m/z)为横坐标、相对强度为纵坐标构成,一般将原始质谱图上最强的离子峰定为基峰并定为相对强度1O0,其他离子峰以对基峰的相对百分值表示。质谱表是用表格形式表示的质谱数据,质谱表中有两项即质荷比及相对强度。从质谱图上可以很直观地观察到整个分子的质谱全貌,而质谱表则可以准确地给出精确的m
10、z 值及相对强度值,有助于进一步分析。(二)分子离子峰、碎片离子峰、亚稳离子峰及其应用质谱信号十分丰富。分子在离子源中可以产生各种电离,即同一种分子可以产生多种离子峰,其中比较主要的有分子离子峰、同位素离子峰、碎片离子峰、重排离子峰、亚稳离子峰等。1 分子离子峰几乎所有的有机分子都可以产生可以辨认的分子离子峰分子离子峰的强度 芳环脂环化合物硫醚、硫酮共轭烯。这些化合物均有较明显的分子离子峰。 直链酮、酯、酸、醛、酰胺、卤化物的分子离子峰通常可见 脂肪族醇、胺、亚硝酸脂、硝酸酯、硝基化合物、腈类及多支链化合物容易裂解,分子离子峰通常很弱或不出现2碎片离子峰分子离子产生后可能具有较高的能量,将会通
11、过进一步碎裂或重然而释放能量,碎裂后产生的离子形成的峰称为碎片离子峰。我们可以通过对碎片离子峰的分析推断出分子离子的结构。3亚稳离子峰质谱定性分析质谱是纯物质鉴定的最有力工具之一,其中包括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化学式确定及结构鉴定等。1.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理论上可认为除同位素峰外分子离子峰应是最高质量处的峰。2.化学式的确定3.结构鉴定四、质谱解析的一般程序1.标出各峰的质荷比数,尤其注意高质荷比区的峰;2.识别分子离子峰。首先在高荷质比区假定分子离子峰,然后分析其与相邻碎片离子峰关系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氮律?如两者均相符,可以认为其为分子离子峰;3. 分析同位素峰簇的相对强度比及峰与峰间的质量差
12、值,确定化合物中是否含有Cl,Br, S, Si 等元素和F,P,I 等无同位素的元素;4.推导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5.由分子离子峰的相对强度了解分子结构的信息;6.由特征离子峰及失去的中性碎片了解可能的结构信息;7.综合分析以上信息,推导化合物可能结构;毒物与中毒影响毒物作用的因素毒物的剂量毒物的理化性质及其进入机体作用途径与方式机体的状态一、毒物的吸收呼吸道吸入皮肤粘膜吸收消化道吸收血液直接吸收二、毒物的分布按毒物进入各组织的类型,大致有下列五种分布规律:能溶解于体液的物质在体内均匀地分布,如钠、钾、氟、氯、溴等。主要贮留于肝或其他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如砷、锑等。与骨具有亲和性的物质,如铅
13、、钙、钡等。对某一种器官具有特殊亲和性,如碘对甲状腺,汞 对肾脏等。脂溶性物质与脂肪组织的亲和性,如滴滴涕(DDT)蓄积于体脂肪。五种分布类型之间彼此有交叉,一种毒物对某一器官有特殊的亲和作用,但同时也分布到其他器官。如:汞离子主要分布于肾、肝、肠砷离子主要分布于骨、肝、肾、皮肤、毛发、指甲毒物的代谢毒物进入机体后,与细胞和组织内的某些酶作用并发生化学变化。主要代谢器官:肝脏主要代谢方式:氧化、还原、水解或结合大多数毒物经代谢后毒性降低,这是解毒过程少数毒物在代谢后其毒性反而增加对硫磷毒物的主要排泄器官:肾脏(其次是肝脏和呼吸道)毒物排出的速度与毒物的浓度、溶解度、挥发性、在组织中固定的程度、
14、排泄器官的机能状态有关。有些毒物在体内可存留数天,如巴比妥类催眠药有的可存留数月,如砷、汞等多数毒物进入机体后,可较快地排出溶于水和不挥发的毒物:肾脏尿液气态和挥发性毒物:肺、呼吸道金属毒物以及吗啡:肠道(大肠)皮肤、汗腺、乳腺、唾液等都可排出一定量的毒物检材的采取了解中毒情况:中毒症状、中毒经过、尸检情况、毒物来源勘察现场,搜集相关物证:现场尸体采取检材:紧密结合毒物性质和中毒特征可供分析的检材残留食物;疑似有毒食物服用的药物;药物残留、残渣血液、洗胃液、呕吐物、排泄物现场可以容器、包装物、注射器尸体的胃容物、血液、尿;胃 、肝、肾、肺、脑、毛发、骨骼口服急性中毒:胃及胃容物注射或皮肤、粘膜
15、吸收:血液、肝、肾以及吸收部位组织呼吸道吸收:血液消化道吸收:胃及胃容物、血液、肝、肾、尿液中毒死亡数天:肠内容、肝肾核心注意事项内脏和体液,检材的量(固体:250-500g;液体:250-500mL)检材的代表性,容器,慎加防腐剂,密封和记录,提取空白腐尸预实验、分析方案的制定物理性质检验:预实验酸碱性试验灼烧试验显色试验光谱试验 色谱试验制定分析方案分离、提取、净化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胃容物中的有色物质,机体的器质性病变毒物分析的基本程序接受任务a.全面掌握实情;b.采集包装检材;c.审查核对检材检验过程a.制定检验方案;b.处置检材;c.分析检材检验结果a.检验记录;b.检验报告;c.鉴定
16、书鉴定结论的评断运用当检验完毕下结论是,必须客观、全面、细致、周密地分析检验结论是否可靠。要用检验结果与案情、中毒症状、尸检所见综合分析,辩证地运用鉴定结论。鉴定结果为阳性不一定能证明中毒,阴性不一定能排除中毒。1. 检验结果为阳性时,应考虑:A:检材的来源是否可靠,是如何存放的,是否加入了防腐剂,使用是否恰当;B:全部操作过程和反应条件有无错误,化学试剂的纯度如何,器皿有无污染,是否采取过多检验方法,结果是否一致;C:毒物是否死后进入机体的,毒物是否以药物进入机体的,是否超过了正常的服用量,毒物成分是否为检材的正常含量,毒物是否为检材腐败过程的分解产物。2. 检验结果为阴性时,应考虑:A:检
17、材采取的时间、品种、部位是否恰当,存放情况如何,使用是否恰当;B:在毒物分析的整个操作过程中,分离、提纯、净化方法是否恰当,回收率是否过低,提取、净化过程中毒物是否损失过多,试剂是否配错,杂质干扰的情况如何;C:毒物是否已经分解(包括生前体内分解和死后随检材腐败分解),毒物是否已代谢并是否排除体外;D:分析现有检验方法的灵敏度、检出范围,毒物是否为一中新制药物,是否为现有方法尚不能检出的毒物。水溶性毒物一、水溶性毒物的分离水溶性毒物:易溶于水并且容易电离的强酸、强碱、有毒的无机盐类。提取方法:水浸法(溶解)透析法(半透膜)透析法dialysis,通过小分子经过半透膜扩散到水或缓冲液的原理,将小
18、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分开的一种分离纯化技术半透膜一种只允许离子和小分子自由通过的膜结构,其孔隙的大小比离子和小分子大但比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和淀粉小。如:细胞膜、膀胱膜、羊皮纸以及人工制的胶棉薄膜等。二、亚硝酸盐理化性质:白色或黄白色的结晶或粉末,无臭,味微咸带涩,易溶于水,有吸湿性,在空气中易氧化和潮解。毒理作用:(血液毒)亚硝酸盐为强氧化剂,进入人体后,可使血中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运氧的功能,致使组织缺氧而中毒。服入0.3g以上即可造成中毒甚至死亡亚硝酸盐入药:保卫心脏、肺和大脑缺氧时,细胞不会因为缺少氧气而死亡。用来治疗镰状细胞血症、心脏病、脑动脉瘤等和血液流量有关的疾病。中毒
19、症状:主要特点是由于组织缺氧引起的紫绀现象,如口唇、舌尖、指尖青紫,重者眼结膜、面部及全身皮肤青紫。救治方法:吸氧、洗胃(短时间中毒)、呼吸兴奋剂、纠正心律失常药,等快速检验:取病人静脉血35毫升,血色呈蓝紫色;离心沉淀,血浆呈淡黄色,血细胞呈蓝紫色;摇匀后在氧气或空气中振摇15分钟,若恢复为鲜红则表明原蓝紫色是低铁血红蛋白被氧化所致。化学检验:(显色反应)联苯胺冰醋酸反应红棕色安基比林反应绿色格林斯试剂反应紫红色仪器检验:光谱法 色谱法挥发性毒物一、挥发性毒物的分离挥发性毒物:分子量较小,常温常压下具有较高的蒸汽压,可利用其挥发性较大的特点通过气化、升华、蒸馏等方法从检材中分离出来的毒物。如
20、:低级醇、醚、醛、酮、卤代烃、酯类及苯及其衍生物提取方法:直接蒸馏 水蒸气蒸馏 萃取 色谱法(层析法)直接蒸馏指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性的差异而将组分分离的传质过程。是分离液体混合物的一种重要的操作技术。水蒸气蒸馏适用于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在水中稳定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饱和蒸汽压=水蒸气蒸汽压+待分离成分蒸汽压萃取常用的是液-液萃取法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液-固萃取色谱法(层析法)柱层析 薄层层析 气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制备色谱二、挥发性毒物的一般分析分离提纯富集 定性定量三、甲醇甲醇是一
21、种无色、透明、易燃、易挥发的有毒液体,略有酒精气味。 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最大,它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摄入都会产生毒性反应,甲醇蒸气能损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视力中毒机理:甲醇经人体代谢产生甲醛和甲酸(俗称蚁酸),然后对人体产生伤害。常见症状:产生喝醉的感觉,数小时后头痛,恶心,呕吐,以及视线模糊。严重者会失明,乃至丧命。失明的原因是,甲醇的代谢产物甲酸会累积在眼睛部位,破坏视觉神经细胞。脑神经也会受到破坏,产生永久性损害。甲酸进入血液后,会使组织酸性越来越强,损害肾脏导致肾衰竭。 四、乙醇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特殊的、令人愉快的香味,并略带刺激性
22、。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兴奋催眠麻醉窒息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乙醇的吸收乙醇通过胃和小肠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一般情况下,饮酒者血液中乙醇的浓度(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 BAC)在3045分钟内将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当BAC超过1000mg/L时,将可能引起明显的乙醇中毒。摄入体内的乙醇除少量未被代谢而通过呼吸和尿液直接排出外,大部分乙醇需被氧化分解。 乙醇的代谢乙醇脱氢酶(ADH,主要分布在肝脏):乙醇通过血液流到肝脏后,首先被ADH氧化为乙醛,而乙醛
23、脱氢酶则能把乙醛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肝脏中乙醇还能被CYP2E1酶分解代谢饮酒的科学饮酒的最佳时间:早晨体内分解酒精的酶浓度最低,下午1517时最为适宜。人在空腹、睡觉前或在感冒时饮酒,危害很大。饮酒的最佳种类:红葡萄酒所含的槲皮酮具有抗氧和抑制血小板凝固的的双重作用,可以保持血管的弹性与人体血液畅通。饮酒的最佳饮量:肝脏每天能代谢的酒精约为每公斤体重1克。饮酒的最佳佐菜:高蛋白和含维生素多的食物。因为酒精经肝脏分解时需要多种酶与维生素参与,因此在饮酒时应多吃一些新鲜蔬菜、鲜鱼、瘦肉、豆类、蛋类等。切忌用咸鱼、熏肠、腊肉等食品作为下酒的佐菜,因为熏腊类的食品中含有大量色素与
24、亚硝胺,在人体内与酒精发生反应,不仅伤害肝脏,而且会损害口腔与食道粘膜,甚至诱发癌症。甲醇的致死量:120-240g乙醇的致死量:400-500mg/100mL血液甲醇和乙醇的化学检验法磺酸盐反应(醇类磺酸络合物)高锰酸钾氧化法(甲醇甲醛)苯肼-铁氰化钾反应(甲醇)碘仿反应(乙醇三碘乙醛碘仿)甲醇和乙醇的仪器检验法气相色谱法(GC):液体进样、气体进样、顶空进样不挥发性有机毒物分子量较大化学结构复杂不易被蒸馏对人和动物有显著的生理作用不挥发性有机毒物:植物中的生物碱和甙类,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一、分类二、 分离、提取、净化斯奥氏提取法四类化合物的分离直接分离提取根据目标物性质进行萃取三氯醋酸沉淀
25、蛋白法生物检材中的碱性毒巴比妥类安眠药白色、无臭、结晶或者粉末、味微苦 易溶于乙醚、乙醇、氯仿酸性化合物,盐类易溶于水、乙醇毒理作用抑制中枢神经 催眠、镇静大剂量摄入机体,抑制呼吸和循环系统吸收:多为口服 ,在碱性肠液中转化为可溶性盐而被机体吸收可在数十秒内产生作用贮积和代谢:主要蓄积于肝、肾、胃、大脑多经肝脏代谢,尿液中原形较少检材的采集:残余药物、食物;中毒者的尿液尸体的胃及胃容物、脑血、肝、肾、尿液检材的处理 除去生物检材中的蛋白酸性条件下乙醚萃取 净化(层析)定性分析 显色、结晶熔点测试光谱法(UV、IR)色谱法(TLC、GC、HPLC)定量分析 单点定量 标准曲线法v 第一节 毒物分
26、析的概念v 一. 毒物分析v 主要运用分析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有毒物质及其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门应用学科。v 二、法庭毒物分析(公安部行业标准)v (analysis of forensic toxicology )v 主要应用分析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贩毒、吸毒、制毒案件中的毒品及中毒案件中的毒物及其代谢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查明事实真相、揭露和证实犯罪,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应用学科。v 特点一)分析目的的不确定性(二)分析案件的复杂性(三)检材的一次性与多样性(四)分析方法的综合性(五)肩负的法律责任v 毒物:(侦查专业)v 凡一种物质进入机体后,通过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破坏机体正常生
27、理功能,引起功能障碍、组织损伤、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P167v 1.毒物这个概念是相对的。v 2.毒物、药物、食物之间没有严格的界线v 中毒凡一种物质进入机体后,通过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破坏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引起功能障碍、组织损伤、疾病甚至死亡的现象。P167v 毒物:凡一种物质进入机体后,通过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破坏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引起功能障碍、组织损伤、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中毒 是指生物体受到一定量的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和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 (公安部行业标准。中毒量(toxic dose): 是使机体出现中毒症状的毒物最小剂量。致死量(lethal do): 是使机体中毒致死的
28、毒物最小剂量。v 半数致死量(mediun lethal dose)v 实验动物群体染毒后,可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用LD50表示,单位mg/Kg。毒物毒性根据致死量可分为五级:v 毒物毒性 成人致死量(g/Kg)v 剧 毒 15v (一)按毒物的来源和用途分v 1. 工业毒物。如丙烯腈、苯v 2.药物类毒物。如安眠药v 3.植物性和动物性毒物。如夹竹桃、河豚v 4.农药类毒物。如敌百虫、对硫磷v 5.军用毒剂。如 芥子气(二氯二乙硫醚)沙林v (一)按毒理学分v 1.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v 2.血液毒。如一氧化碳、亚硝酸盐v 3.实质性毒物。如三氧化二砷、氯化汞v 4.神经毒。如安眠药
29、、麻醉药v 5.酶系毒。如氢氰酸、有机磷农药 二)按毒物化学性质和应用范围分v 1.水溶性毒物。如亚硝酸盐、强酸、强碱v 2.挥发性毒物。如甲醇、乙醇v 3.气体毒物。如硫化氢、一氧化碳v 4.不挥发性有机毒物。如巴比妥、安定v 5.金属毒物。如三氧化二砷、氯化汞v 6.农药。如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毒鼠强v 7.有毒动植物。如毒蛇、蟾蜍、巴豆、乌头v 一)按毒物的来源和性质分1.化学性毒物中毒2.有毒动植物中毒3.细菌性及霉菌性食物中毒v 二)按机体出现中毒症状的快慢分 1.急性中毒(acute poisoning)2.慢性中毒(chronic poisoning)3.亚急性中毒(suba
30、cute poisoning)(三)按病情轻重分类(P2)v 1.轻度中毒2.中度中毒3.重度中毒4.中毒死亡v .毒物的吸收(absorption)v 指毒物接触人体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v 吸收的途径一般有四种:1.消化道吸收 2.皮肤粘膜吸收 3.呼吸道吸收4.注射吸收v 3.呼吸道吸收 气态、雾态、烟态、挥发性毒物如CO、HCN、硫化氢等 v 肺泡壁很薄,总面积很大,约100平方米,肺泡周围又布满了许多毛细血管,毒物进入肺泡后可直接迅速进入血液循环,所以毒物从呼吸道进入比从消化道进入吸收要快v 毒物从呼吸道吸收要引起人体中毒,必须满足两个条件:v a.毒物在空气中要达到一定的浓度v b.
31、在有毒环境呆一定的时间v 4.注射吸收(血液直接吸收)v 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腹腔注射等常见毒物在体内的分布:v 1.汞剂、砷剂肝、肾2.碘剂甲状腺 3.吗啡胆汁v 三.毒物在体内的代谢v 是指毒物进入机体后,经细胞和组织内某些酶的作用,转变为其它物质的过程。v 肝脏是毒物代谢的主要场所v 四.毒物的排泄v 主要的排除渠道: 1.肾2.肺3.消化道4.其它v 主要的排除渠道: v 1.肾脏水溶性毒物、不挥发性毒物、农药、少部分金属毒物v 2.肺挥发性毒物、气体毒物v 3.消化道金属毒物v 4.汗腺、乳腺、唾液腺、皮脂腺、指甲、头发等都能排泄少量毒物v 排泄毒物的主要器官是:? v 一.毒物的量v 一般来说,毒物的量越大,毒性越强,中毒越快。v 但要注意,毒物对胃有刺激时,要引起呕吐,把服入的毒物排出体外,毒性降低。v 服毒早期采用催吐降毒就是这个道理v 因此,决定毒物对机体作用强弱的不是服入的量,而是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的量。 v 如有机磷中毒,服阿托品可降低毒性v 拮抗作用:v 两种以上毒物的毒作用是相减或相互冲突时,或一种毒物使另一种毒物变得难以或不溶解时,称为拮抗作用。如酸性和碱性毒物之间检材提取v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