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说明文阅读简述.doc





《中考说明文阅读简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说明文阅读简述.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说明文阅读备考简述陈景福说到备考,师生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反应,作为老师应沉着冷静、机智敏感的归位到教学的有效策略上来。黛玉教香菱作诗,“揣摩熟透”“是诗翁”,我们自己和学生也来个“揣摩熟透”,其结果一定会是有效。所以备考的关键是认真解读学业考试说明和揣摩广东、广州历年试题,因为入乡随俗,这样才能明确考试方向,洞察考试热点,明确目标,务求落实,使复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在认真解读考试说明及历年的中考试卷之余,理清思路。因为说明和历年试题对考点的明确把握,给我们提供了考试信息和指明了考试的方向。我们先看河北的考试说明,这是全国最详尽的中考说明。2012河北考试说明 说明文阅读1找出说明对象。明确是
2、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具体的实物,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则是事理。寻找方法:看题目,往往有些说明文的题目就是说明对象;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找;段落开头的词句;文章中出现频率高的词句;抓关键词句自己概括。2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内外),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软、冷、热等),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杂),功用(广狭、正反)等等方面。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找简洁明了的词句,一般是三字、或四字短语。3说明方法及作用。 举例子,作用:举有代表性的例子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某方面的特征,增强说明力。常用格式:具体真切
3、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分类别,作用:条理清晰,有条不紊,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突出强调地说明了事物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常用格式: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列数字,作用:运用准确的科学数据具体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易于读者接受。常用格式: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形状、大小、位置)等。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作用: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更具体深刻的突出强调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横比和纵比)常用格式:将和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
4、响等)。 下定义,作用:运用科学准确的语言对被定义概念作简明扼要周全严密的规定,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常用格式: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打比方,作用: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化复杂的科学道理简单化,化抽象为具体,易于理解接受。常用格式: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画图表,作用:运用图表辅助文字说明,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具体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常用格式: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
5、序。出现题型:能否颠倒顺序。一般不能,要么是按照时间排列,要么按照空间顺序,要么按照逻辑顺序,另外为了上下文照应。5概括文章或段落内容。找文章或段落的中心句;找关键的词句概括;找关键信息进行综合。6说明语言。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格式: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格式:不可以。原词的意思或内容。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或不符合实际。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格式:亮明态度(删还是不删)。“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
6、,太绝对了。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格式:必须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可以找这样的词句:有精确数据的句子;有概数的句子;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指示代词的含义,“这些”、“这种”“这样”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方法:还原词句到文中,一般指的就是前面说明的事物或道理。7筛选和提炼信息,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渗透理解。题型有:从几个方面说明了哪些内容等。找中心句、找每段的首括句或总结句、找段落中的重点句。读了上面的考试说明,我简述四点说明文在中考中的地位、复习知识要点、命题规律、应对建议。一、 说明文在中考中的地位普通
7、高中课标把阅读文本分为 理论类、实用类、文学类说明文属实用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 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广东省确定的说明文考点1. 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2. 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准确概括要点。3. 领会文章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4. 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广东2012中考说明1整体把握实用类文本的主要内容。(理解)2阅读科技、社科、新闻作品,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理解)3运用文中知识对相关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推断。(运用:改正稳重的毛病,写说明性文字)4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理解)5体会和分析实用类文本的语言特点。(理解)
8、6.题量3个,分值10分广州2008年6分、2009年6分、2010年7分2011年10分二、 复习知识要点说明的对象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说明的语言说明的特征一般来说,命题人都会紧扣课标和教材,考虑到试题应有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能经得住专家的评价,我们不能忽视教例(教材习题)。一、阅读课文,完成下列练习。1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试以赵州桥为例,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2作者分别介绍赵州桥、卢沟桥,说明的顺序基本相同,请具体说一说。3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设题意图是让学生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初步注意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9、1中国石拱桥具有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即“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此外,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式多样,有不少惊人的杰作。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到作者写作此文的时候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这表明了它历史悠久;赵州桥的大拱长达374米,敞肩拱的形式,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以及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和谐,桥上的雕饰也十分精美等,有力地说明了赵州桥确实是惊人的杰作。2课文基本上是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的顺序来分别介绍两座桥的。3示意图略。二、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说明文用语很讲究分寸。想一想,如果把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去掉,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变化?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10、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4(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桥。设题意图是让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1“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2“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3“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4“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奇妙的克隆 一、快速阅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1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答 作
11、者为了说明“克隆”,运用了三种说明方法:举例子、释义和引用。举例子:列举植物、动物界当中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释义:对克隆一词进行溯源并作出解释;引用:引入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克隆”是怎么一回事。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克隆试验”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答 “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说明顺序的安排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技巧。这一节有两条线索:一是从中国的“克隆试验”写到外国的“克隆试验”,这样安排突出反映了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二是写“克隆试验”从鱼类、两栖类
12、再到哺乳类,体现了科学家们“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是一个不断求索探究的过程,同时也为下文写“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提供了科学基础,做好行文的铺垫。3“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克隆羊的诞生在世界引起了轰动,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它标志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二是它既可能是人类的福音,也可能成为人类的凶兆,也就是说,它既可以为人类造福,也可能给人类造成危害。4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课文主要
13、是从三个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设计此题主要是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在此基础上,了解事理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生物入侵者一、阅读课文,说说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本题通过对说明顺序的认识,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从解释“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入手,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原因、科学界对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见解和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所采取的措施。
14、二、文中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试从课文中找出来,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1列数字实际上也是一种用事实进行说明的方法。数字化的事实也能引发读者的想象。例如:“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仅仅在20世纪40年代至今的60年间,关岛鸟类就由11种减少到两种,这个数字的变化清楚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危害;“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这两句话中的数字,自然使人想到“生物入侵者”对人类危害之大。2举例子是为了支
15、撑观点,使之更具说服力。例如:举出蒲公英和山间溪水中的鱼虾的繁殖时间和空间跨度非常有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这种说法;举出欧洲斑贝、亚洲天牛和南美红蚂蚁对北美洲的入侵,有力地说明“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举出棕树蛇几乎灭绝关岛鸟类的例子,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举出新鲜水果和蔬菜、跨国宠物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形成“生物入侵者”的人为的原因;举出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强对可能夹带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门监控议案的例子,说明目前世界各国对待“生物入侵者”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3打比方是为了使说明更形象。例如
16、:“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义,它告诉读者这一类“入侵者”的“移民”行为,是会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危害的;把登陆北美的欧洲斑贝比成“偷渡者”,它们在不知不觉中登上北美大陆,并悄悄地给人类造成危害;把害虫随贸易途径传遍全世界比喻为“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十分形象。三、你知道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过生物入侵的现象吗?如果有,说给同学们听听。本题启发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高防范“生物入侵者”的意识。下面就是一则关于“生物入侵者”的最新报道。这则报道告诉我们:时至今日,“生物入侵者”仍随时都有入侵的可能;我国对“生物入侵者”采取了严格的防范措施。三、 命题规律
17、(广州)1. 阅读材料来自课外,基本是最新的科技成果、自然生态、人类环境等文本2. 常见题类 A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作用(科学术语、科学概念、重要代词、修饰限制性词语)11年16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7分) (1)作者在第二段中所说的“三维”指的是什么?(2分)B理解重要句子的意义和作用(中心句、复杂句子)C概括要点,提取信息08年13.下面不属于“水藻将成为最绿色能源”的优势的一项是(3分)14.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09年13.下面对苏州园林特点的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10年13.下面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描绘城
18、里富贵人家扫墓归来的情景,巧妙地交代了时间和当地的风俗习惯。 B.画中巍峨的城楼以及城门内外的繁华热闹的景象,构成了整幅画的最高潮部分。 C.画中景物,大到城楼,小到刀剪,都刻画得精细清晰,比例协调,无一处败笔。 D.用“散点透视”法,将几十里风光人情尽收画卷,形象展现了北宋的生活风貌。11年15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空中飞鸟比原野骏马享有更高的自由度,证明维度越多则自由度越大的道理。 B汉字的自由度来自它的多维空间,来自众多书法家的瑰丽奇美的个性和风格。 C毛笔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维度,是因为毛笔比其他书写工具具有更大的自由度。 D颜柳书法力透纸背,能产生视觉上的立体效应,体
19、现了汉字书法的三维效果。11年16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7分) (2)汉字书法为什么能创造出“三维”的效果?(5分)09年14.下面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以旅游行踪为线索,比较详尽地介绍了苏州园林的每一个景点。B.每个自然段都运用比喻说明,生动准确地描述苏州园林的美色。C.围绕“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分类介绍苏州园林的特色。D.以“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清晰地概述了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10年14.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清明上河图纷繁丰富的内容的?为什么这样写?D学科知识渗透四、 应对建议1. 点上瞄准知识点,线上抓住衔接线,面上拓展顾全面。八上)第三单元单元说
20、明 11中国石拱桥 12桥之美 13苏州园林 14故宫博物院 15说“屏” 本单元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所选的五篇课文中,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是比较规范的说明文,桥之美说“屏”则是带有一定说明性的小品。这样编排,既方便进行比较教学,又能使本单元不至于单调、枯燥。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是一位桥梁专家,他虽然只是向普通读者介绍有关中国石拱桥的一般性的知识,却显得高屋建瓴,游刃有余。抓特点,举例证,要言不烦。多处运用具体数字来说明问题,体现了作者谨严的治学态度。桥之美是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一篇美学小品。文中诗意的描写性文字与带有说明性的文字相间杂出,让人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些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说明文 阅读 简述

限制150内